摘要:在面临国际化教育市场竞争的今天,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民办高校的办学发展。近年来,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增加了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改变着民办高校的师资建设与管理模式。因此,分析影响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是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民办高校培养优秀应用型毕业生的需要。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原因;对策
G645.1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要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学校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其中,教师队伍的打造是更是民办高校的重头戏,而要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必须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本文在分析影响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影响我国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因
(一)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是影响我国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研究和经验表明,政策、法规因素对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我国教育立法相对滞后,影响了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1]。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这一部关于民办教育的专门法律。而民办高等教育又是一个复杂而又特殊的系统,仅仅依靠这一部法律还不能解决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因为这部法律只针对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没有专门针对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高校教师管理等,其针对性明显不足。
(二)办学经费来源单一,是影响我国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般来讲,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无外乎有五条途径:一是国家财政拨款,二是社会捐资,三是社会投资,四是学费,五是贷款。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民办高校办学经费来源主要是以收取学生学费为主。国家及地方财政对民办高校的经费资助体制不够健全,民办高校能从政府获得的资金支持远远低于同层次普通高校。同时,民办高校向银行贷款的难度又远远高于同层次普通高校。这使得民办高校在办学经费方面捉襟见肘。民办高校的这种“以学养学”的办学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生源数量的多少,生源数量一旦不能保证,民办高校就不能很好的发展,就更谈不上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三)教师来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是影响我国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原因
由于民办高校发展的历史原因及市场运作机制的特点,在办学初期主要依靠外聘教师和兼职教师进行,专职教师较少,师资来源具有多样性。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教师主要来源包括部分退休人员、高校毕业的本科学生或少量研究生、从社会上招聘的人员以及普通高校的在职教师。由于民办高校师资来源的复杂性,他们对工作的想法也呈现多样化。有的教师以自己是打工者的身份对待工作,看钱办事,重短期效益;有的教师将其作为跳板,准备一有机会随时跳槽,对学生和学校的发展不太关心。
(四)认识不到位,意识淡薄,管理不规范,是影响我国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化發展程度的主要原因
我国民办高校因办学体制问题,一直以来,无论是政府、办学者、学校还是教师本人,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具体表现在:对于政府而言,缺乏对民办高校教师培养的政策扶持。对于办学者而言,他们往往把教育看一种产业,更重视办学回报,他们对教师培养不够重视。对于民办高校而言,缺乏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把教师培养等同于教师培训,而且培训手段形式单一,常常是“以会代培”,更重视具体事务而忽视理论学习。对教师本人而言,他们往往以工作量大、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时间等诸多主观和客观的因素为由,不太愿意主动参加学习和培训。这些因素极大的阻碍了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这给民办高校规范发展、特色发展制造了障碍,致使民办高校很难在国际化教育市场竞争中立足。
(五)“双师型”师资所占比例不达标,是影响我国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程度的必不可少的原因
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民办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了将只具备理论知识的高校毕业生培养成具备这两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民办高校要积极开展校本培训,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从事实际专业工作,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水平。
二、促进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营造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良好的法制环境
在已有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基础上,抓紧制定针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专门法,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给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二)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解决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经费难题
办学经费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源动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是提升教师专业化程度的重要前提。只有拥有了充足的办学经费,民办高校的投资者和办学者才会把人力、财力、物力引向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上来。对政府而言,可以通过法律、政策扶持等举措给民办高校更多的优惠政策。
(三)引进高素质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着教师队伍太弱的问题,专职教师太少,高水平的专职教师更是凤毛麟角。随着全国高等教育的大幅度扩招,公办高校任务加大,师资紧缺成为所有高校的共同问题,再用“借鸡下蛋”的办法,靠聘用兼职教师作为民办高校的教学主力,已不是长久之计。我国现阶段的民办高校应该积极借鉴国外私立高校的成功经验,在保障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的基础上,引进“双师型”教师和海内外高端人才,培养本校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
(四)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增强专业发展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对于政府而言,应改革现有人事制度,加大行政监管力度,规范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使民办高校教师能在社会保障、职称评定、医疗保险制度、社会舆论等方面享受与公办普通高校同等待遇。对于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和管理者而言,应充分认识到师资队伍建设在民办高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提高认识,加大投入,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助力。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和薪酬制度,增强师资的稳定性,较少教师队伍流失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要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坚持群众考核与领导考核相结合;坚持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对教师进行考核。教师的工资收入应该和工作量挂钩。民办高校应制定相应的津贴、奖金以及补助制度,建立薪酬待遇定期增长制,让教师的工资随着任职年龄、职称、学历、继续教育、工作绩效等增长。
参考文献:
[1]王昆来,《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成都,2012:256.
作者简介:唐旭,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