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改良必须遵循科学方法
针对果园改良这一问题,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农艺师芮文利在蒙阴县高都镇果园讲解时指出,目前多数密植园的树干低矮,卡脖现象较普遍,下部通风透光性差。因此,果农在冬春季节修剪应适当去除基部大枝、提升干高,但要逐年分步实施,最好在3~4年内完成。落头也是成龄果树培养与改造的基本手法,一般落头应分2~3次完成,年限因树龄而定,树高最终控制在3米左右为好。一般树龄较小、树势较旺的果树,每次落头要轻、年限宜长,避免引起大量冒条。最后一次落头,要采用小主枝或辅养枝换头方式,避免造成上部枝干日烧。
按照目标树形要求,果农在选留好永久性主枝后,应对树干中上部过多、过密的大枝,采取逐年、分次去除。一般每年去1~2个大枝(弱树1个,强树2个)为好。疏除轮生枝、对生枝和重叠枝后,最终保留3~6个主枝。去除大枝时,果农可按去一留一或去一留二的原则进行,避免当年在主干同一部位造成大的对口伤或并生伤口。在改形过程中,对选留的永久性主枝,要坚持轻剪原则,以长放修剪为主,适量疏除,尽量少用或不用短截或回缩手法,同时注意选留强旺枝作延长头,以保持树冠扩张延伸。
芮文利在讲解中说,在进行果树的开张角度和拉枝时,一般情况下,主枝的基角宜为70~80度、腰角宜为80~90度、梢角宜为60~70度。侧枝的角度应稍大为好,但要保持梢角不低头。拉枝多在春季或秋季进行,除了对角度不开张的骨干枝(主枝、侧枝、辅养枝),还用于大、中型长放结果枝组以及平斜生长的营养枝。一般情况下,对侧生的结果枝组及营养枝都应拉成自然下垂状为好。
芮文利建议,在果树改形过程中,对剪锯口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尤其是对大的伤口要及时进行包扎或药物保护。同时,实施间伐、改形的果园,要加强肥水管理措施,尤其是在生长季节,果农可结合喷药每次加400倍聚肽蛋白液,促进树体生长、花芽分化和树冠恢复极为有利,同时,提倡应用果园生草技术。对于中等管理水平果园而言,间伐当年,产量可能会降低20%~30%。为弥补产量损失,应强化疏花疏果、果实套袋、辅助授粉、适期采收等技术措施,提高果实商品质量与等级。
(卞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