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好四病 草莓高产

2017-04-06 03:29:58张凤香
农业知识 2017年6期
关键词:托布津抗病品种病叶

防好四病 草莓高产

一、灰霉病。灰霉病是在花后发生的病害,在叶、果柄、果实上均有发病。叶部发病,病部产生褐色或暗褐色水渍状病斑,有时病部呈现轮纹。被害果柄呈紫色,干枯后细缩。被害果实外观不鲜艳,初现油渍状淡褐色小斑点,进而斑点扩大,全果变软,后滋生灰色霉状物(菌核)。防治措施:1.不要过量施用氮肥,控制湿度。2.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摘除感病花序,剔除病果。3.忌栽植过密,进行地膜覆盖以防止果实与土壤接触。4.发病期喷75%百菌清500倍液、50%速克灵800倍液等交替使用,每10天喷1次。

二、白粉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害叶柄、花及果实。被害叶片发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随后叶背病斑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枯焦。果实早期受害,幼果停止发育、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严重影响浆果质量。该病在整个生长期可不断发病,其病原菌孢子活动的适温在20℃左右,属低温性病菌,在盛夏高温季节不发病。防治措施:1.冬春季清扫棚室,烧毁腐烂枝叶。2.适当加大株行距,及时摘除贴在地面的老叶,雨后注意排水。3.控制使用氮肥,选用抗病品种。4.初期发现发病中心,可将病叶剪除烧毁,并在发病中心及其周围喷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70%甲基托布津等。

三、叶斑病。该病主要危害叶片,果实采收后才危害严重,病叶上开始产生紫红色小斑,随后扩大成2~5毫米大小的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色,中心部灰白色,酷似蛇眼。病斑过多会引起叶片褐枯。大量发生时会影响叶片光合作用,造成植株抗寒抗病性降低。病原菌在枯枝落叶上越冬,翌年春季分生孢子借空气传播蔓延。防治措施:(1)彻底清扫棚室,将枯枝落叶烧毁或深埋。⑵初期发现少量病叶时应及早摘除,发病重的地块在果实采收后全棚割叶,随后中耕除草,施肥灌水,促使早发新叶。⑶喷药防治,在花序显露到开花前,喷等量式200倍波尔多液,严重时,间隔10天喷1次,直到采收。

四、褐斑病(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果梗、叶柄也可染病。受害叶最初出现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呈圆形或近椭圆形,中央呈褐色圆斑,圆斑外为紫褐色,最外缘为紫红色,病健交界明显,后期病斑上可形成褐色小点,多呈不规则轮纹排列。几个病斑融合在一起时,可使叶组织大片枯死。病斑在叶尖、叶脉发生时,常使叶组织呈“V”字形枯死。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2.培育健壮草莓苗,控制氮肥使用量。3.定植前用4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苗20分钟,可减轻发病。4.及时摘除病叶,冬春季烧毁腐烂枯叶。5.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7~10天1次,共3~4次。可用75%百菌清500倍液、50苯菌灵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

(张凤香山东省鄄城县农业局邮编:274600)

猜你喜欢
托布津抗病品种病叶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研究
新农村(2018年24期)2018-09-14 06:55:38
大兴安岭被松栎柱锈菌侵染的蒙古栎叶上真菌种群的分布与多样性
林业科技(2017年6期)2017-12-06 03:08:19
药用植物DNA标记辅助育种(三)三七新品种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药用植物DNA标记辅助育种(一):三七抗病品种选育研究
柳树病叶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光散射学报(2016年1期)2016-04-19 07:03:08
湖北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鉴定
不同药剂及其组合防治桑椹菌核病效果试验
60Coγ射线辐照降解多菌灵、噻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研究
腊叶
视野(2014年24期)2014-12-18 2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