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洋+杨丽坤
摘要:《非线性编辑》课程是艺术高校影视系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常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在实施过程中,实践和理论脱节比较严重,学生综合创作能力得不到提高。本文结合课程特征,尝试了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分析了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利弊,进行了课程改革。
关键词:非线性编辑 课程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025-01
一、课程介绍
《非线性编辑》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熟练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操作和使用,熟练掌握非线性编辑软件各种功能和特效的使用;能够独立创意并制作具有专业水准的视频作品。
本研究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从前期准备、实践拍摄、后期制作几个步骤中学习影视制作的全过程,并结合理论知识研究影片制作技巧、拍摄技巧。学生通过独立创作剧本并通过相应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制作出完整的影视短片——微电影,因此,本门课程将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理论讲述。使学生了解影片制作的发展史和制作概况,学习剧本编写技法和蒙太奇的应用。让学生能够结合理论创作微电影的短片剧本,学会分镜头剧本对撰写。约占32个课时,此时要让学生分组完成剧本和分镜头脚本的初稿。
第二阶段,拍摄技巧理论和实践。让学生学会画面拍摄技巧,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应用,光线、色彩和构图的应用等内容。约占20个课时,此时每个学生组都要根据分镜头脚本拍摄出各个镜头,完成拍摄部分。
第三阶段,后期制作。学习非线性编辑和特效的制作。根据分镜头脚本完成后期剪辑和特效制作,完成完整的微电影作品,约占20个课时。
第四阶段,教学评价。本研究采用逐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教师要认真了解每组学生在每一部分的学习情况和作品水平,对每一部分进行逐项评价打分。最后的剪辑作品使用综合评价方式评价该作品的水品,决定改组学生的创意和技能的高低。在课程结束时,教师收集学生的剪辑作品,采用课堂集体观看作品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访谈作品创作者三种评价手段结合的方式,得出教学和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
二、本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
1.实践教学是这门课的主导教学方法
非线性编辑课程是机房实践课,虽然有理论讲解,但更偏重的是理论的实践,把理论在课堂上用实践的方式呈现出学习效果来。所以,这门课一定要多实践,让学生多动手操作。
2.任务驱动是这门课程常用的教学技巧
任务驱动法给学生创造了挖掘自己能力的机会。每个班级都存在缺少主动学习意识的学生,这时给学生布置任务,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在《非线性编辑》这门课中,给予学生的具体任务是,让学生亲自完成一个片子的后期剪辑,让学生体会到剪辑的重要性,学习剪辑技术和技巧。
3.案例教学法
根据我校学生特征,案例教学法比较适合《非线性编辑》这门课。我常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选取案例要基于当前电脑配置能够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案例。这些案例往往是以模仿商业影片为主,制作难度低于商业影片的制作。但是,案例教学有局限性,案例会局限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仅仅学会了案例,而缺乏启发性和创新性。
4.分组协作学习是学生必须学会的学习方法
影片创作是个团体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也要注重学生的分组合作学习情况。组间竞争是增加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竞争和竞赛,可以让同学们看到别人的学习进展情况和学习精神,促进学生自己的学习。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非线性编辑》课程的一种有效方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非线性编辑课程》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模式有助于开发学生创作的潜力。但是这里的任务,一定要结合知识点,恰当合理,才有效果。怎么样才能恰当合理?
(1)任务要在课堂内和课堂外综合完成。在课堂内,讲述理论知识,课堂外,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
(2)学生要有自我约束力,主动学习性高。课堂内,学生由老师管理,有课堂纪律的约束,学生学习是比较上進的。但是课堂外,要靠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把任务布置得详细,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任务,不同人在实践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这些角色团结成组,才能完成一个作业。
(3)任务要具有团队创造性。教师的任务是把学生的这种潜在创造性挖掘出来,让学生把自己的技能表现出来。开放学习,因材施教。教师给予学生任务,但不能强制学生必须完成某任务。《非线性编辑》这门课程需要学生组成团队进行创作,学生各有专长,则各尽其能,发挥自己的专长,不能刻板地让学生按死要求完成制作。
参考文献:
[1]张晓艳.影视非线性编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孙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