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育实践与专业素养内省
——基于《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课程的实践研究

2017-04-05 07:51:54江启华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美育美术

江启华

论美育实践与专业素养内省
——基于《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课程的实践研究

江启华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117)

《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是一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综合性课程,针对学科教材多维特征,从情感层面、创作层面、意境层面、艺术批评层面探寻高师美育实施途径,同时树立大美育观念,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内省,不断修正和调整自身专业素养不足,在内省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和美育综合实践能力,进而更好地发掘和提炼学科教材的育人价值。

高师;美育实践;美术教育

本世纪以来,经过全国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学校美育取得了较大进展,对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明确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 其中针对普通高校美育课程提出:“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国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摇篮,是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孵化器。高师美术学专业学生由于自身专业背景、学识和艺术创作经验的优势,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审美判断较之非专业人员有更高的感悟能力。如何发挥美术专业学生的优势,更好地在中小学实施美育教学,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美术教师?本文拟从构建与基础教育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科教材与课例的分析、针对学科教材多维特征、加强专业素养内省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构建与基础教育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推进高师美育改革发展

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学校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现行的高师美术学专业课程设置与中小学美术学科教材的内容和形式存在诸多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一是高校的专业设置门类少而精,与中小学教材的内容设置艺术样式多样化存在着矛盾;二是高师师范类课程安排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与中小学需要“一专多能”的专业要求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此外,在高师美术学专业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虽然对美术课程的人文性有充分的认识,但在具体的教学中,习惯地把技能技巧的训练放在首位,甚至把美术教学降低为技术教学,而忽略了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思想认识上不重视,造成还停留于单纯技能和技巧学习层面,没有将美术课程上升到国家培养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的高度。

如果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到高师学生整体艺术素养的提高,影响到为基础教育输送合格人才,甚至影响到全面提升国民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当然,艺术门类之间有着通感,有着许多共同的情感体验、形象特征、审美规律和形式法则,但同时也具有各自的独特性,正是这种独特性才是这门艺术存在的内在依据。为此,笔者认为,应该构建与基础教育相互衔接的美术学科课程体系,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进一步强化美育育人功能,达到全面提升国民人文素养与审美品位的目标。

二、注重学科教材教法研究,提升高师美育实践水平

《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是高师美术学专业三年级的必修课,旨在通过学科教材和课例的分析、讨论,结合教育见习和实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义务教育《国家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深入了解并分析教材,大胆地运用美术媒材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具有基本的判断力,对生活、艺术作品中的美,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对教材做出客观评价;从理论到实践,从不同维度与层面对现行小学、初中、高中主流教材进行定位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理念和课堂教学需求改编或编写教材。

美术学科教材是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各种版本和模块的美术教材的总称,教材内容涵盖绘画、雕塑、建筑、园林、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等。教材内容的编排主要由课题、情境图、经典作品图、学生作品图、技法步骤图和文本内容等几部分组成 ,并始终贯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例是指授课教师依据自身特点,对学科教材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再处理,综合运用视觉、听觉、视听觉、表演、想象等艺术进行综合实践的过程。课例分析则是一线教师选择某一个教材内容所做的教学过程的分析,主要针对教学设计、媒体运用、教法和学法使用、作业布置、课业评价、教学反馈等方面做出判断与评价。

《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是一门以实践教学为主的综合性课程,是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形式,较好地解决了高师课程设置与中小学教材内容的多样性之间的不平衡问题,让学生通过学习发现自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然后去探寻不同门类、不同技法、不同工具材料和媒体运用的方法,以弥补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提升专业技能和审美感悟。《学科教材与课例分析》的授众是未来的中小学美术教师,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能在大学期间就对中小学美术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各学段、各学习领域间知识和技能的渐进式安排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获得将平面静态的文本知识转化成动态的和多维时空艺术的教学能力,对今后如何参与教学、形成教学技能有一个全局性的思考。这样的教学实践培养模式,将对中小学美术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三、针对学科教材多维特征,探寻高师美育实施途径

美术是人类最早的精神和物质创造方式,经过数万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门类、丰富的形式和多样的风格。新课改以来,美术教科书的编写有了新的突破。教材更加具有开放性,内容有了很大的拓展;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即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增强书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编写体例和呈现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注重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注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因此,高师美术教育实践活动应倡导学生研究学科教材内容,针对不同内容从不同的维度探索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中小学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审美创造。

(一)从学科教材的情感层面渗透美育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美术定义为:“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该定义充分阐释了美术教育的人文魅力,也体现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更进一步明确了美术作为学校美育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学往往以经典的中外艺术作品来说话,而留存于世的经典艺术作品,一定是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思想共鸣的优秀作品。

以湘版四年级教材《祖国在我心中》为例,这是一节让学生练习用不同媒材表现相同主题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本课的文本资料包含经典油画作品《开国大典》、开国大典的历史图片、升旗仪式的场景图片、学生作品及简单的文字知识资料等。课堂以董希文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进行随堂欣赏。如何让没有生活经历与文化背景的受众进入赏析的状态呢?仅从艺术家创作思路与作品分析是很难打动人心的,必须转向作品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及艺术家的表现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整合,才能让艺术作品“认知”功能得到强化,学生的情感也得到升华。为强化作品氛围,作者创作时在作品构图、形式上大胆取舍和改变,采用装饰性手法和色彩,通过富丽堂皇而又庄严热烈的场面,烘托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自豪感与由然而升的激情。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课例的观摹,高师学生透过视觉、听觉综合体验,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分析,触动心灵,传递出一种社会责任,一种历史担当。这就是艺术精品触动灵魂的魅力所在,让人们在文化熏陶中感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

艺术作品就是这样,“经常唤起接受者的积极情感来对抗异化,提升或重建人性。它的巨大力量就在于以情动人,让人们沉浸在积极情感之中,体验到心灵的充溢,认识到人的伟大、人的价值与意义。”按海德格尔关于艺术活动是“真理自行置入其中”的说法,艺术鉴赏对接受者来说,就是“真理去蔽、绽放、使鉴赏者进入澄明之镜的过程,是作品中的人生底蕴开始生成、展现的过程”。不管是什么学习领域的内容,在教材范例编排时都经过精心挑选。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每一节课“三分钟”的赏析时间与学生一起认真品味和交流经典作品里所蕴含的形式美感和寓意,说好优秀经典作品里的“故事”,最大限度地发挥美术学科的育人功能。只有长期坚持让学生浸润于经典艺术作品中,养成一种自觉对经典艺术作品赏析的习惯,才能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底蕴与魅力,最终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和价值观。

(二)从学科的创作层面渗透美育

美育课程的目标是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这与美术学科目标定位不谋而合。美术作为一门凸显创造力的学科,必须让学生通过艺术实践掌握一定技能,以丰富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来参与创作和表现,感悟艺术作品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形成一定的审美品位。

阿恩海姆认为:“一个艺术家的创作智慧不仅表现在形式的铺排和构造中,同样表现在这些形式与意义的深刻程度上。”中小学生的艺术创作需要依据年龄特征、学识水平,经过持之以恒、有计划、有目标的训练,方能形成一定的技能并进入创作的状态。创作过程使用简单的艺术形象、色彩,运用艺术符号和一定的形式规律,通过艺术体验和构思组合而成。学生随着不同学段、不同学习领域渐进式的实践创作与设计应用活动,通过学习远古到现当代的不同文化,欣赏不同背景的视觉艺术作品,探寻和实践不同门类艺术的表现方法(如绘画、素描、剪纸、陶瓷、雕塑、动漫和实用艺术设计)等,逐步学会各项美术技能和创作方法,从而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

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对线有着诗意的描述:“用一根线条去散步,也就是用线条来表达精微的感觉和细腻的情感。线条的本质正在于它的情感意味。” 线作为造型手段,能够迅速而敏锐的捕捉到客观形象,生动而自然,这是其它造型手段无法比拟的,这一点在原始洞穴壁画和儿童涂鸦中可以得到印证。遗存在世界各地的风格粗犷的洞穴壁画,是人类祖先运用线的粗细变化,生动地再现公牛、野马、大角鹿等动物形象,充满了野性和生命气息。不同阶段、不同年龄的孩子对线的认知与理解是不一样的,对线条承载的形象也有自己的认识。这种认识是通过美术教材内容设置、知识体系由浅入深地编排和实践体验活动的层层深入来实现的。

(三)从学科的意境层面渗透美育

所谓意境,就是指艺术作品境界的高低、大小、深浅和虚实相生的审美感受。它是形神情理的统一、虚实有无的协调,既生于意外,又蕴于象内。这种意境是透过艺术作品的形式、布局、虚实、色彩变化这一特殊方式自然渗透出来的,最具有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方式。

从东西方的传统美学的影响来看,西方的传统美学体现对艺术的再现、模仿和写实,而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强调对艺术的表现、言志、意味。由于相互的交流、融合,西方的审美已经由再现到表现的转化,而中国的审美也由表现向再现方面发展的趋势,但中国人以诗意的眼光看世界,传统的美学思想追求气韵、追求生命的韵动依然成为主流。

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意境的莫过于中国画。在培养学生对意境感悟的同时,也要加强他们对艺术作品优劣判断的审美能力。在艺术作品欣赏面前,教师和广大学生都属于观赏者,能否从作品中感受意境的有无或深浅,关系到审美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审美享受的浓淡。这主要取决于教师对作品的“意”的感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广大学生对意境的感受程度。要求教师课前用心搜集资料,找寻到艺术作品之丘壑与自己胸中之丘壑的共鸣,进而产生联想、领悟作品所蕴含的深远意境,结合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与手法,进行综合分析引导与教学实践,让学生逐步感受作品的意境,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四)从学科的艺术批评层面渗透美育

“审美批评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批评把一般接受者不易觉察和理解的对象的深刻含义和美学价值集中揭示出来。”美术评价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有效地修订课程,改进教学,达到教学与评价的协调统一。艺术批评应该是对艺术作品的一种和谐的、令人愉快的、思想上无拘无束、无偏见的探索,其目的在于加深对艺术作品中美的理解和自我实现。美术课程评价是研究课程价值的过程,由判断课程在改进学生学习方面的价值的活动构成,是一种质量监控的手段。包括美术教学实施过程中课程的内容和方法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能否及时发现和调整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等等。

不同的艺术批评方法在中小学美术教学各领域中可灵活运用:1.要尽可能让学生说出对所观察事物的真实感受,体会作品表达的意图,材料运用的合理性或可替换材料运用的可行性说明等,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2.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设计活动,可以是资料信息的收集、艺术样式的选择、经验交流的分享、设计作品的发布与展示等,帮助学生认识活动的意义,培养审美的敏感性和对美的理解。3.尽可能以人、自然、文化、科技互动为主题,统合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表演艺术、文学等学科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学会留心观察生活情境,以艺术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加深对文化的理解与关怀。4.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网络,关注现当代美术动态、时尚潮流、影像、艺术作品、动漫等,审视不同历史、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识、不同个性产生的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四、树立大美育观念,加强专业素养内省

国务院对建构美育课程体系有明确的目标。“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重视美育基础知识学习,增强课程综合性,加强实践活动环节。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只有树立大美育的观念,才能进一步研究在学科相关知识体系与背景中如何渗透美育,否则,美育只能是一句空话。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综合性的师范大学,学科建设齐全,有丰富的课程和可利用的地方性特色研究成果,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拓展教育教学的内容资源。使他们不断修正和调整自身专业素养不足,在内省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和美育综合实践能力。

(一)拓展自身的审美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这种审美能力的提高又创造和拓宽了更新更美的艺术形式与作品。如中国G20峰会在西子湖畔上打造的大型实景晚会芭蕾舞剧《天鹅湖》,在精美绝伦的全息投影新技术的支持下,美丽的“天鹅”在水面上翩翩起舞,芭蕾舞演员与虚拟影像虚实互动,水面表演和水上倒影、交相辉映、亦真亦假,整个节目实现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让这曲室内芭蕾舞名剧在湖面上得到全新的演绎。新媒体艺术、新材料、新技术和多维空间的呈现,让传统艺术由静态向动态发展、平面向多维方向转变,给人意想不到的审美体验。特别是自媒体时代的出现,各种门类、不同风格和样式的艺术作品,与大众之间零距离的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让人目不暇接,人们的审美视野也随之得到拓宽。高师美术学专业的学生不但要与时俱进,学习新媒体艺术表现形式,还要以开阔的视野与胸襟,吸收与借鉴世界各国的文化和艺术,充分理解和包容各国文化多样性的表达,不断拓展自身的审美视域。

(二)丰富自身的想象空间

中小学生的想象力,总是从“借形想象”到“借物想象”再发展到“借事想象”,教师不仅需要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具有想象空间,还需要对教材内容的设计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教材文本里的文字、图片、知识、技能、评价等内容,可以通过文学、舞蹈、音乐、戏剧、影视、书法等等不同艺术形式实现综合的有机融合。这里的综合并非指一节课用上所有的艺术形式,而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选择最适合的艺术形式,让学生掌握和理解这些知识和技能,达到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修养的目标。

经验想象力是基于一定的经验而将作品形象、意象、情景、意绪等与自己的感同身受的联想结合起来的能力。为了能提升自身的想象空间,高师院校应该建立和完善跨学科的选修制度,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看到、听到、读到、领会到“美感”,还应当到公共音乐厅或者美术馆等聆听音乐、观赏雕塑、赏析名画。

(三)实践活动多元化

基础教育应该设置适当的综合实践活动,以表演、参观、访问、研讨、交流等开放式的美术教学方式,让广大中小学生主动参与和了解,见证这些艺术瑰宝的辉煌。这种情感体验和审美感悟,无法完全用言语表达,只能通过感性认识让人从心底由衷感叹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产生文化自信。如湘版初中教材《文明之光》,教材内容的文本与图例介绍相对较少,能开启学生感知与思考的纵向与横向进行对比迁移的知识就更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收集资料,设置相关的主题活动多角度展开教学。如:一方面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历史遗迹和古迹,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进入各大博物馆或美术馆,进行全景式三维展品的观赏;还可以收集一些文物精品的四维呈现图,对精彩局部运用媒体进行剖析和展示;同时整合学生课堂专业知识和实践体验,形成立体开放的教学形式。

综上所述,高师美术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美育实践过程。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学科的本质特征,围绕学科教材进行多维度、全方位梳理,进而发掘和提炼学科的育人价值。通过对《学科教材和课例分析》课程持续递进的探究,理解教师采用不同教学方式完成各艺术门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目的,使教育教学技能得以形成。尤其要深化对美术课程内容与区域资源的研究,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加强美术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以此有效地提高美术教学实践水平,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完善美术育人的功能。

[1]王建疆.审美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

[2]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上海: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389-390.

[3]曹晖.视觉形式的美学研究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1.

[4]周至禹.思维与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9.

G40-014

A

1008-7346(2017)04-0040-05

2017-08-02

江启华,男,福建泰宁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姚青群]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美育美术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