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家畜伤风感冒的中兽医疗法

2017-04-05 02:34刘滨山东省沂水县圈里镇兽医站
兽医导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辛温候温荆芥

刘滨/山东省沂水县圈里镇兽医站

春季家畜伤风感冒的中兽医疗法

刘滨/山东省沂水县圈里镇兽医站

家畜感冒俗称伤风,是以上呼吸道黏膜炎性变化为主的急性全身性疾病。畜体受寒,抵抗力降低,由病毒以及体内潜在的病菌感染而发病。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头低耳耷,发热,恶寒,发抖,被毛竖立,脉浮,鼻流清涕,咳嗽,食少等。由于感受风邪的原因不同,感冒有风寒、风热的区别。

一、发病原因

冬季天气寒冷或早春深秋季节气候多变,忽冷忽热,昼夜温差较大,或寒夜露天饲养,受到雨雪侵袭,或过度疲劳,大量流汗。家畜体虚,突然受寒,鼻腔和咽喉黏膜潜在的一些病毒和细菌就会乘机大量繁殖,使上呼吸道黏膜发生肿胀而感冒。

中兽医认为,家畜患感冒是指畜体感受外邪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在临症上多以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为主症,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而春冬二季为多,一般多是散发,如果由于气候反常,“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春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感冒这种非时之气,就很容易造成广泛的流行,《诸病源候论》称为“时行病”。

二、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体温升高到40℃以上,眼结膜充血暗红,怕光流泪。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不吃草,低头耷耳,眼睛半闭半睁。皮肤温度冷热不均,耳根和脖子发热,耳尖和鼻头发凉。听诊,肺泡呼吸音增强。肠音减弱或消失,猪多出现腹泻或便秘。通常发出咳嗽声。病畜畏寒怕冷,皮肤紧缩,肌肉震颤,四肢运动强拘。牛反刍停止,磨牙,鼻镜干燥,常继发前胃弛缓。

中兽医根据感冒证候不同,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1.风寒感冒(外感风寒)。寒冷季节较为多见。病畜发热,恶寒,以恶寒为主,即怕冷。其症状为颈项紧缩,腰背弓起,尾巴夹于后腿,被毛竖立,发抖,特别是早晚气温偏低时更为明显。头低耳耷,有时摇头,喜卧,不愿行走(系全身疼痛表现),鼻流清涕,喷鼻或咳嗽,耳鼻发凉。脉浮紧,舌色淡。

2.风热感冒(外感风热)。春季较为常见,大多具有前述症状,但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或没有恶寒症状。病畜口渴喜饮,脉浮数,舌苔白带黄,舌尖红。

三、诊治方法

风寒感冒治宜辛温解表,风热感冒治宜辛凉解表,而对寒热夹杂之症,若只采取辛凉解表法,往往发汗不出;独用辛温解表则汗出而热未解;此时应辛凉辛温并用,则能寒热双解。

由于感冒有风寒、风热型之分,故其治法不同,如对风寒证候,误用凉药,易伤害畜体阳气;而对风热者误施热剂,则耗损津液,甚至继发其它疾病。所以感冒初起,邪在皮毛肌表,还没有入里时,就应采用汗法,使邪从表解,从而控制疾病的发展,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但是,汗法必须在具有表症的情况下使用。例如:“阳虚”病畜感受外邪者,单一发汗解表,就会造成汗多亡阳,因此须在发汗解表方剂中兼顾助阳补气,如酌加党参、附子、大枣、生姜等药。若属“阴虚”病畜感受外邪者,虽然表邪宜汗,但因汗是阴液所化,若先令发汗,不但病不能祛,反而造成津液耗损,产生不良后果。如果先滋阴,又滞留外邪,表不能解,也不利于病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滋阴、发表”同时并用,如施以当归、白芍、麦冬、羌活、葛根、石膏、麻黄、川芎、杏仁、木香(少许)、甘草等药以达两全。

寒热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家畜一般多里热,一旦感冒,容易寒从热化,或热为寒闭,形成寒热夹杂之症。如独用辛凉药往往汗出不透,独用辛温解表药,则汗出热未解。在这种情况下,应辛温辛凉并用。根据实际情况,当寒邪重时,辛温应重于辛凉,当热邪重时,辛凉应重于辛温。如应用辛凉解表的方剂,着重用于外热,但热重于寒,其处方可用荆芥、防风、二花、连召、薄荷、牛籽、淡豆豉、黄芩、茯苓、淡竹叶等。如寒重于热时,就应应用以辛温为主的方剂,其处方可用荆芥、防风、紫苏、羌活、白芷、淡豆豉、薄荷、黄芩、竹叶、白葱根等。如遇暑热天,家畜容易出汗,辛温发汗药应谨慎使用。或属表症,伴有发热、自汗,烦燥不安,口渴喜饮,小便短赤时最忌发汗,可选用辛凉解肌的方剂,导邪外出。如用香茹、白扁豆、厚朴、霍香、黄连、银花、连召、滑石等,使营卫气血调和,微微得汗,表症自解。

家畜患感冒后,容易引起其它继发病。出现不同的兼症时,则应随症加减对症治疗。发热引起的咽喉肿痛,水草难下者,宜在解表药中酌加桔梗、玄参、板蓝根、黄芩等;伴有消化不良的,可加炒枳壳、焦山楂、麦芽、建曲等。牛食欲大减,粪便干燥成球时,除给以消导药外,还应给予轻泻剂,如油类和芒硝制剂等。

【处方1】麻黄9 g、桂枝、荆芥、防风、云苓各15 g、细辛6 g、紫苏、陈皮、葛根、川芎、杏仁、羌活、白芍各12 g,白芷、甘草各9 g,生姜、葱白为引。上药共为细末,生姜、葱白煎汤药,候温灌服。辛温解表,主治外感风寒。

【处方2】辛温解表。麻黄20 g,防风20 g,桂枝25 g,荆芥10 g,细辛15 g,紫苏15 g,陈皮20 g,茯苓20 g,羌活20 g,葛根15 g,川芎15 g,白芷15 g,杏仁10 g,甘草10 g,生姜、白葱根为引,共为细末,水煎灌服,每天1剂,连服3剂,一般痊愈。辛温解表,主治外感风寒。

【处方3】羌活、紫苏、荆芥各50 g,独活、防风各40 g,生姜50 g。煎药2次,或共为末,开水冲服。辛温解表,主治外感风寒。

【处方4】生姜30 g、葱白120 g,煎汤,加入红糖90 g,候温灌服。辛温解表,主治风寒感冒。

【处方5】银花、薄荷、霜桑叶、淡豆豉、杭菊各15 g、连壳18 g,荆芥、桔梗各12 g,牛蒡子9 g,炒杏仁12 g,芦根24 g,甘草9 g。淡竹叶为引,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如发热盛,气粗喘促,咳嗽重,可用麻黄12 g、杏仁、黄芩、薄荷叶各15 g,生石膏、芦根各30 g,甘草9 g。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辛凉解表,主治风热感冒。

【处方6】麻黄20 g,金银花30 g,连翘25 g,薄荷25 g,荆芥15 g,桔梗20 g,牛蒡子20 g,桑叶20 g,菊花20 g,杏仁15 g,芦根20 g,甘草15 g,竹叶5 g,共为细末,水煎灌服,每天1剂,连服3剂,效果良好。辛凉解表,主治风热感冒。

【处方7】羌活45 g,防风35 g,苍术35 g,细辛21 g,川芎24 g,白芷21 g,生地30 g,黄芩30 g,甘草21 g,生姜21 g,大葱1棵。水煎取汁,候温灌服;或共为末,温开水冲服,1剂/天,3天1个疗程。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肢体疼痛,运步不灵,口渴喜饮,舌苔薄白,脉浮紧。

【处方8】生石膏200 g,黄芩50 g,栀子40 g,桑叶40 g,桔梗35 g,百部35 g,白前40 g,甘草30 g。鼻流黏液,加瓜蒌、茯苓各40 g。生石膏先煎,水煎2次,候温灌服。本方清热,止咳化痰,主治外感初起的支气管炎。

【处方9】大青叶100 g,荆芥40 g,防风30 g,柴胡50 g,葛根40 g,黄芩60 g,前胡40 g,牛蒡子40 g,桔梗30 g。煎药2次,候温灌服。主治感冒发热,咳嗽,鼻流清涕,倦怠身痛。

【处方10】金银花、连翘各50 g,桔梗、荆芥各35 g ,薄荷、淡竹叶、甘草各30 g,牛蒡子40 g,芦根60 g。煎药2次,候温灌服。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配合薄荷、荆芥解毒祛邪;桔梗、甘草、牛蒡子化痰利咽,疏散风热;芦根清热生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主治家畜外感风热或流行性感冒,功效确实。里热重时,可加石膏解肌清热。

猜你喜欢
辛温候温荆芥
东部白松物候学特性及年生长规律观测
用姜巧治猪腹泻
荆芥
夏日不忘荆芥香
浅述“从寒论治”白癜风
藏荆芥化学成分的研究
疏风解表说荆芥
四季划分啥标准
辛温走皮法治疗痤疮
辛温药在血瘀证治疗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