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殖户的转型与大企业的扩张,谁会更胜一筹
2016年,由于市场猪价的回归,形成了生猪价格的报复性上涨。猪价全年保持相对高位运行,养猪企业获得了较为丰厚的收益。在产能调整过程中,小散户不断退出,大中型规模企业持续积蓄能量。随着环保压力不断加大,产业布局进入实质性调整阶段,新的养猪格局正处在激烈地变化中。猪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生产效率不断大幅度提高。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企业的优势有哪些。
一是大企业大猪场有扶持政策,项目大投资多,对环保舍得投入,虽然自动化设备的运用并不能带动劳动就业,但通过现代化模式,同样能给周边农民增加创收途径,自然受欢迎。
二是大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养殖技术水平高。散户养殖优势在于勤劳细心,人工成本低。现代化的猪舍和专业的技术让psy、msy得以提高,生产稳定。
三是往年养猪处于无序状态,看准行情好,有钱有地就能养,如今环保清退一批人,高审批门槛又阻止一批人,千家万户来养猪的情景难以再现,养殖变得可控,且大企业对于行情的敏感性高,统计数据较精准,生产计划安排的更加理性。
四是大企业养猪既有质又有量。处在产业链中,养猪只是其中一个环节,饲料不挣钱,养猪能挣钱;养猪不挣钱,屠宰能挣钱;屠宰不挣钱,食品加工能挣钱,整个产业链上总会有一环能够挣钱。
如今在环保禁养、利好行情和扶持补贴政策之下,不少大猪场仍前仆后继地在建设中,多方机构估计2018年将达到产能小高峰。环保禁养拆除猪场,出现这边拆那边建、拆小补大的情况,禁养区减少的存栏量在这些大型猪场上得以补充。不少大企业也在以不同的形式不断扩张中,此轮大企业的扩张是否会导致整个养猪业亏损?
而散养农户又面临哪些缺点呢?
一是资金短缺。很多农户想要发展养殖业却因资金投入高而无法实行,所以,资金短缺是农村种养殖业发展受限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是养殖技术不过关。农民富有养殖经验,但那也只是传统的养殖经验,他们最大的缺点就是无法打破自己原有的养殖认知,无法汲取更新的养殖知识。但是也不能将所有的错都推到他们的身上,毕竟养殖业随着时代的进步,养殖难度也在逐渐增加。
三是出栏周期长。农村养殖虽然可以减少饲料的成本,但是因为养殖技术的欠缺,畜禽营养搭配不当,从而导致畜禽养殖周期长,生产效益回收慢,规模扩展慢。尤其在现在产能过剩,市场竞争逐渐加剧的情况下,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会更大。
笔者期望更多的企业能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管理能力,增加科技附加值,尽快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本文系笔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社立场)
刘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