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到认知语言学的演进及其思考

2017-04-05 21:52杨丽刘韵华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演进认知语言学思考

杨丽++刘韵华

摘 要:本文从语言学理论学习者的角度梳理了乔姆斯基的语言观的三大假设、研究方法以及五个发展阶段,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进行了叙述,并阐述了认知语言学与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关系。

关键词:乔姆斯基 认知语言学 演进 思考

一、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综述

在语言学的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多种研究流派、研究学说,而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占据了语言学领域的特殊地位。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于20世纪50年代问世,标志着生成语法的创立。自此,生成语法打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在语言研究领域中的垄断地位,引起了语言学界的一场大变革。语言学从一门分类科学变成了如化学、物理学一样的自然科学。语言研究的方法从以观察归纳法为主,变革为以演绎推导法为主。语言从只被当作交际的手段,发展到也被看作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并且被看作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虽然经历了许多发展阶段,并且在各个阶段都有一些修改完善,但是基本上围绕着三大假设:1.人的语法知识是天赋的;2.所有的人类语言都是一个演绎的形式系统,即普遍语法;3.大脑有专门的语言机制——语言官能。

为了验证这三大基本假设,乔姆斯基语言理论在采用基本观察归纳法的同时,还进一步使用了演绎推导法。演绎推导法能够使语言学研究人员充分解释语言的知识系统。乔姆斯基认为科学的任务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而本质和规律是人的感官所不能直接感受到的,人的感官必然会形成经验主义。转换生成语法沿用了“假设-求证-再假设-再求证”的过程和方法。

二、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主要经历了第一语言模式阶段、标准理论阶段、修正扩充标准理论阶段、管辖和约束理论阶段、最简方案阶段。

(一)第一语言模式阶段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中的许多事实都是无法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式和方法来解释的,并且人类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不能够通过经验性的归纳来进行验证的。他特别强调句法的生成性,认为一种语言的语法能够生成并且只能生成这种语言的无限的句子。他提出每个人都内在具有语言习得的能力,这种内在的能力在人们适当发展时期某一次听到语言时开始被激活并且被运用。

(二)标准理论阶段

在标准理论阶段,乔姆斯基对第一理论阶段的观点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他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等进行了区分,强调每个句子都有一个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标准理论阶段的理论模型与第一理论阶段观点不同,标准理论阶段模型含有三个部分:句法部分、语音部分和语义部分。其中句法部分包括基础和转换两部分。基础部分包括短语结构规则、词库和词汇插入规则,从而生成深层结构。

(三)修正扩充标准理论阶段

这一阶段,乔姆斯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原有规则,并提出了一些新概念,例如:短语规则中的X-bar,表示在转换规则中引入“treace”,最大的变化是把部分语义解释移到了表层结构中。乔姆斯基确定由词库构成基础部分,由词库插入规则生成深层结构,深层结构可以由语义说明规则直接生成语义,也可以通过转换生成带有“treace”的表层结构,再由语义说明规则成为语义。

(四)管辖和约束理论阶段

在这一阶段,乔姆斯基着力摆脱标准理论繁琐的转换规则系统,将语义解释完全放到了表层结构中。他假设语法层面有D-结构,D-结构通过位移到S-结构,S-结构通过语音式和逻辑式为句子提供语音解释和语义解释。他还进一步提出了空范畴,以表示有某些特征但没有实际语音的范畴。同时还引入了原则和参数的概念,并认为参数的值是有限的,提出了人类语言只有一种的假设。

接着,乔姆斯基推翻了原来的框架,取消了D-结构和S-结构两个分析层次,用万能的移动-α取代了所有转换规则,提出了原则参数的架构,对转换过程的限制被对转换结构的筛选所取代,使句法體系的规模得以缩小,代之以音系式(PF)和逻辑式(LF)的推导模式。乔姆斯基这一原则和参数理论的提出,使语言学家有了合适的工具回答人类语言为什么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而表现形式却如此不同。但是随着研究的拓展,如同标准理论后期一样,整个管辖和约束理论体系开始变得繁琐。

(五)最简方案阶段

在这一阶段,语言被看作是储存信息的认知系统和使用信息的使用系统。乔姆斯基着力构建“既高度概括,又极为简明”的普遍语法理论体系,对原则与参数理论中的解耦和转换作了进一步的简化和抽象化,取消了D-结构和S-结构,保留了语音式和逻辑式。乔姆斯基认为句法操作以省力节约为宗旨,句子的表征式和推导过程应尽可能经济,语言运算工程中位移、合并交替,生成的表达式需满足接口层面的要求才是合乎语法的。最简方案试图证明人类语言官能作为一个计算系统,以最优化的方式联结概念系统和感觉运动系统。总之,转换生成语法的发展历程是由简明到精密再到简明的过程。最简方案还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只是一个方案,但是这一方案仍旧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三、认知语言学的演进

认知语言学主要是在认知科学的理论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语言学分支,同时认知语言学和认知科学同步发展、相辅相成。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由认知科学的发展而推动,认知科学的理论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认知语言学成为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界一般将认知语言学视为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的边缘学科。我们现在所提到的认知语言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并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取得了较大发展。

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语言学接受了乔姆斯基从心智角度研究语言的主张,但坚决反对乔姆斯基所主张的“天赋观、普遍观、自治观、模块观、形式观”。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不具有自治性。因此,我们必须从人类感知体验和认知加工的角度来解释语言的来源。

王寅(2011)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義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作出统一解释的新型的跨领域的学科。”根据这一定义,王寅(2011)将这一定义概括为“现实—认知—语言”。其中包含两层含义:首先,从左向右是决定关系,即现实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语言,语言是使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结果;其二,从右向左是影响关系,即语言影响认知,认知影响语言。

所以,认知语言学应该着力探讨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进而研究语言象似于认知方式的机制,因此,象似性也就成为认知语言学一项重要内容。

此外,认知语言学有两个关键词,分别为“认知方式”和“统一解释”。“认知方式”是指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些认识世界的策略,也叫“认知策略”。基本的认知方式有:互动式体验、意象图式、范畴化和概念化、认知模型、隐喻转喻、识解、激活关联、象似原则等。“统一解释”是指要用这些基本原则来解释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语言、词汇、语法、句法、语篇等。以往的语言学派在分析语言不同层面时通常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采用词法来分析词汇,采用语法来分析句子,采用组合原则来分析语义,采用会话含义、简介言语行为来分析话语等等。而认知语言学则尽量简化和统一分析方法,尝试寻找适合分析语言所有层面的集中的基本认知方式,这是与其他学派本质不同的地方。

四、认知语言学与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关系

乔姆斯基于1957年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被称为语言学领域的一场革命。这一理论一反只对语言做结构性描写的行为主义方法,大力提倡从心智角度阐述语言来自何处这个根本性理论问题。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归结为“天赋观、普遍观、自治观、模块观、形式观”五点。认知语言学提出了与其完全相反的立场,并称是继乔姆斯基革命之后的又一场革命。

(一)语言的非天赋性。乔姆斯基的“天赋观”认为人们的语言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人类在出生时在大脑中就嵌入了一种先天性的语言能力,这种能力是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的,这就是乔姆斯基理论中的“普遍语法”或“语言习得机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能力不是天赋的,主要是后天习得和建构的,是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的结果。

(二)语言的非普遍性。由于乔姆斯基坚持“天赋观”,即人类生来就拥有“普遍语法”或“语言习得机制”,所以人类具有生成各种语言表达方式的能力,是普遍性的原则系统,可以使用数学式的“生成”思想来进行描写和组织。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这仅仅是一个美妙的假设,无法找到真凭实据,而且通过认真比对研究发现,语言中的差异性是大于共通性的。

(三)语言的非自治性。乔姆斯基假设的自治观包括两层内容:语言自治、句法自治。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能力是人们总体认知能力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人们头脑中没有一套专门掌管语言的器官,对语言知识的表征和对其他概念结构的表征是相同的。并且句法同样也不能自治,它必须参照语义和语用才能对其作出合理地描述以及恰当地解释。

(四)语言的非模块性。乔姆斯基将语言能力从模块细分为三个子模块:音位、句法、语义。每个子模块都包括高度概括的规则和限制,它们各自仅描写了句子某一维度的特征。乔姆斯基认为只要通过深入地研究语言的句法形式,而不需要考虑语义和语用因素,就能将语言的本质揭示出来。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知识不能被确切地分割为独立的模块,并且词素、词汇、词法和句法是一个连续体。

(五)语言的形式化。乔姆斯基认为,普遍语法可用数学式的“生成”思想来描写和组织,其生成原理类似于数学演算,可用一套形式符号来表示。某一语言全部合乎语法的句子,就是基于这样一套形式符号,通过一套规则对其进行形式操作而生成。而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相当复杂,例外情况非常多,不可能用一套形式化符号将其框定。必须对具体语言的具体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并且应将研究重点放在概念系统和语义结构上。

五、结语

语言学理论主要经历了传统语文学、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乔姆斯基转换生成学派和认知语言学等阶段。语言学理论的每一次发展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一步步向前推进。人类不能缺少语言,没有语言这一特点,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区分度将会被减弱。海德格尔曾经说过,语言是人类生存的家园,没有语言这个家园,我们就是流浪汉。正如Gadamer所说,语言中蕴藏着人类无穷的奥妙。我们可以通过解读语言和分析话语来发现人类心智的若干奥妙之处。语言学研究的成果将为人类进一步了解自己提供最直接的手段和资料。而无论是传统语言学,还是乔姆斯基转换生成理论对语言学的革命,还是认知语言学对乔姆斯基理论的再革命,均是对语言学理论的一次次发展,也是对人类自身的进一步认识。

(本文受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维吾尔语移动学习平台与资源库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4CYY041]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4年双语教育研究课题“维吾尔语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项目编号:SY20141057]资助。)

参考文献:

[1]赵美娟.乔姆斯基的语言观[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

论文,2007.

[2]曹妙丽.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2,

(11).

[3]王寅.认知语言学之我见[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

(9).

[4]王寅.认知构式语法[J].外语学刊,2011,(3).

[5]王寅.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语言研究和新观[J].英语研究,

2012,(3).

[6]王蕾.21世纪以来英汉新词的认知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10.

[7]張继文.概念化的主观性:认知视点的日语语义研究[J].外语研

究,2014,(10).

[8]王艳滨.《历史认知语言学》述评——认知语言学发展新观[J].

中国外语,2012,(11).

[9]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10]徐烈炯.生成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11]赵世开.美国语言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

[12]朱德生.西方认识论史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13]彭越,陈立胜.西方哲学初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6.

[14]乔姆斯基.句法结构[M].邢公豌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79.

[15]乔姆斯基.句法理论的若千问题[M].黄长著等译.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86.

[16]徐烈炯等译.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2.

[17]尹大贻.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语言哲学·乔姆斯基:第

一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18]袁毓林.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1998.

[19]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98.

[20]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1]束定芳.中国认知语言学二十年——回顾与反思[J].现代外

语,2009,(3).

[22]戴浩一,叶蜚声.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

[J].国外语言学,1990,(4).

[23]戴浩一,叶蜚声.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下),

[J].国外语言学,1991,(1).

杨丽,新疆师范大学2014级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汉语)方向研究生,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杨丽 新疆乌鲁木齐 新疆师范大学 830054;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830054;刘韵华 新疆师范大学 830017)

猜你喜欢
演进认知语言学思考
论我国死刑制度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
基于企业营销理念演进的道德营销探讨
基于图形一背景理论的英语简单句的认知分析
基于认知语言学“事态把握”的视角分析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的使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及发展探析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