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与道:从工匠精神到科学精神

2017-04-04 16:31林志凯
关键词:工匠科学精神

林志凯

(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 福建福州 350116)

术与道:从工匠精神到科学精神

林志凯

(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 福建福州 350116)

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强调锲而不舍的执着与坚持,强调继承与创新。但科学精神突出前瞻性、理论性和共性,工匠精神突出现实性、实践性和个性。坚持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应处理好知与行、匠与师、术与道等三种关系。

工匠精神; 科学精神; 知与行; 匠与师; 术与道

工匠精神是近年来耳熟能详的关键词,成为行业精神的代表得以推崇和铺陈。但一直以来,业界与学术界的认同度却颇有分歧,分歧不在于否定其历史和现实意义,而是混淆了工匠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存在以工匠精神替代科学精神的误区。为此,本文拟从工匠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异同点比较出发,探讨一下二者之间知与行、匠与师、术与道的关系。

一、工匠精神与科学精神

工匠是指具有手工艺专长的匠人,例如厨师、画匠、木匠、石匠等。工匠精神是人类手工业时代产生发展并传承至今的宝贵精神财富,内涵丰富,总体上涵盖了师道精神、敬业精神、德艺精神、创新精神等多个方面。

我国拥有悠久的手工业发展历史,同样与之匹配的工匠精神也具有悠久的传统。从最初物质生产相对落后,人们以天然产物为原料制作生产、生活工具,到建筑、纺织、制陶等较为复杂的手工业出现,匠人技艺不断成熟过程中开始孕育朴素的工匠精神。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越来越多,儒家思想以“德”为先的圣人文化逐步流行,作为一种职业团体,“正德、利用、厚生”(《尚书·大禹谟》)成为工匠的职业规范,加之其技艺之巧的毕生追求,工匠精神走向了“德艺兼修”的方向。进入封建社会后,工匠艺人间的主要教育模式逐渐演变为“师徒相承”“心传身授”,手艺传授的同时,专业精神随之传承,工匠精神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体现出对职业的尊重、对专业的信仰、对技艺的执着、对师徒的敬畏等价值意蕴。随着近现代工业的兴起,传统工匠技艺逐渐走向衰落,但工匠精神中蕴含着的敬业、专一、严谨等仍被时代所需要。[1]

科学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发展科学需要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研工作者在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真理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是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是服务国家、民族和全人类福祉,自由探索、追求真知、理性批判、严谨求实、不断创新。竺可桢认为,科学精神归根结底就是“求是”二字,就是追求真理,不盲从,不附和,不武断,不专横。[2]

科学精神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因中西方文化与地域差异,中国古代科学精神与西方有所不同。中国古代科学精神具有古代文化的特征,随着社会发展而表现出不同的具体形态,但中国古代科学精神同样具有追求真善美的共同科学气质。中国古代科学精神体现出来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与社会变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诸如,墨家学派的批判精神、创新意识和求实态度;老子《道德经》道法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精神;清代名医王清任克服封建礼教约束,坚持42年通过解剖实证绘制脏腑图,并将其观点记录于《医林改错》等。

二、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工匠精神与科学精神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精神产物,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是二者的联系或者说是共同点。

(一)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精神是维系和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是在历史积淀中逐步形成的包括民族文化、习俗、性格、信仰以及价值追求在内的精神理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坚韧不拔、和平友善、自强不息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工匠精神中的尊师重道、勤勉敬业、精益求精、求实创新和科学精神所传导出来的追求真理、鼓励创新、批判质疑、严谨缜密,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山之石、大海之水、高天之云。我们今天倡导大国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科学精神在爱国主义的氤氲中更展现出别样璀璨的动人情怀。陶瓷、丝绸,四大发明,长城、故宫,天宫一号、蛟龙号等等,五千年的文明史、科技史所展现出来的宏伟图册,便是由中华民族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所蕴含的勤劳、智慧、坚毅、仁爱描绘而成。

(二)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都需要锲而不舍的执着与坚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在《劝学》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工匠精神来比喻学习应有的态度。融会贯通的知识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雕刻琢磨等各项工艺创造需要执着坚持,攀登科学高峰同样需要持之以恒。在中华民族丰沛磅礴的历史长河之中,有着无数这样的成语典故。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神话传说,鲁班造锯、庖丁解牛、蔡伦造纸、祖冲之与圆周率等故事范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铁杵磨针、韦编三绝等劝诫典故,无不说明成功往往更青睐那些执着坚持的人。

(三)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都强调继承与创新

继承与创新本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师徒传承是中国工匠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国手工艺传承的主要途径。2005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国务院正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计划,并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确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十二年来,我国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蚕桑丝织技艺、南京云锦、安徽宣纸、浙江龙泉青瓷、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活字印刷术、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等传统手工艺位列其中。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手工艺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艺术造型、原料配方、工艺技巧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很好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漆器、陶瓷、丝织技艺等都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继承与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精髓所在。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与继承相对而言的,没有继承就无从创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发展的过程。继承确保了人类文明的延续性,确保了科学技术的渐进性,只有吸收和消化了前人取得的科学成果,尊重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创新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才不会好高骛远成为空中楼阁。牛顿的那句名言充分说明了科学精神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其次是二者的区别。

(一)科学精神更突出前瞻性

科学既是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系统总结,更是引领人类未来发展的探索发现。科学是前沿的研究,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是科学精神的核心所在,面向未来,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是科学精神的活力所在。我们围绕着天地人开展科学研究:探索浩瀚宇宙,寻找人类未来发展空间;保护开发地球,让我们生存的世界更加和谐美丽;研究生命科学,探索人类自身奥秘开发生命潜力,都是在引领人类迈向更高生命层次,适应未知世界的生存与竞争,推动人类文明的延续、传播和发展。

工匠精神则更注重现实性。无论是传统手工艺,还是现代的工艺制作,都是围绕人们现实生活需求而产生发展的。在古代社会,工匠是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创物”“制器”“饰物”的社会分工;在现代社会,我们的工程师、工艺师,也同样承担着设计、制造、审美等职业分工,围绕着人们日益增强的物质需求以及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在创意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二)科学精神更突出理论性

这与科学的本质是分不开的。科学本身就是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系统归纳总结和认证,哪怕是对于未知世界的追寻,科学也强调从偶然中找到必然,从个性中找到共性,从片面中推出全面。什么是科学和科学精神?梁启超说:“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知道事物和事物相互关系,而因此推彼,得从所已知求出所未知,叫做有系统的知识。”[3]

工匠精神则更注重实践性。《传》曰:“器实曰用。”工匠精神不主张坐而论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科学研究特别是纵向课题研究的成果相比,工业企业工匠行业创意创新成果的具象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效率是最高的。不因循守旧,及时推陈出新,尽快抢占先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快,这也就是目前国家经济产业所大力倡导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精髓所在。

(三)科学精神更突出共性

科学研究追寻的是普遍规律,是可验证可复制可总结可传授可继承的知识体系。科学精神从不否认个别现象的存在,但强调从现象中发现本质。正如梁启超所言,“科学家以许多有证据的事实为基础,逐层逐层看出它们的因果关系,发明种种含有必然性或含有极强盖然性的原则,好像拿许多结实麻绳组织成一张网,这网愈织愈大,渐渐地涵盖到这一组织的全部,便成了一门科学。”[4]

工匠精神则更注重个性。机器大生产导致了工艺品的模具化和大众化,但对于以手工业制作为源流的工匠精神而言,个性化才是生命与活力所在。瓷器的窑变现象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窑变导致瓷器烧制出现了“异质”“异色”,从而产生了“非人力之巧所能加”的产品,巧夺天工。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妙手偶得之的纯手工小众产品,才是真正高价值的奢侈品。这也符合当代人群的心理和精神要求,追求有品质的生活,要求个性化和小资情调,也因此派生了一个新词叫轻奢。

三、处理好三种关系

不论是工匠精神还是科学精神,都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之梦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我们坚持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应该注意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首先是知与行的关系。《尚书·说命》云:“知之匪艰,行之惟艰。”王阳明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是最强调动手实践和实事求是的,无论多么好的创意,如果只是想一想说一说,不落在实处,那就是空想;无论多么伟大的猜想,不去通过实验论证或者计算推理,那还是天马行空无所寄托。工匠精神和科学精神都是讲求实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行不行对不对是不是,请你拿出事实依据,空口说白话,只会贻笑大方。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因此神农尝百草,方能成为稼穑和医药的鼻祖;鲁班致力于生产和生活的发明创造,才能成为土木工匠的祖师;袁隆平毕生追求解决国人吃饭问题,被国际同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屠呦呦终身专注于青蒿素研究,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即便是思想家,如果只有思想言辞没有事迹功业,也无从让当世认同后世景仰。《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古人强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通过自己的思想言行来展示道德情操,勤勉政务牧民治国开疆拓土以示立业建功,寄身翰墨见意篇籍著书立说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抱负。

其次是匠与师的关系。对工艺界而言,匠,指的是匠人工匠,掌握某种工艺技艺的职业者;师,指的是大师宗师,业内造诣精深享有盛誉者。对科技界来说,前者指的是科研工作者,后者指的是科学家、科学大师。工匠技以谋生,努力工作勤奋钻研不断提升,大师心存天下,促进行业发展共谋人类福祉;工匠重复模仿,不断淬炼技艺苦苦积累,大师创造突破,不落窠臼打造精品绝品;工匠立足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经验,大师立身理论,著书立说传道授业解惑。

从工匠到大师需要漫长的积累过程,量变最终才能引起质变,工匠未必都能成为大师,但每一位大师都必定出自于工匠。科技界也是如此,芳华源自微末。袁隆平1960年在安江农校开始水稻有性杂交试验时候,未必会有“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之宏图大愿,也很难想象自己日后会成为“杂交水稻之父”。我们期望每一位工匠都做到极致成为工艺大师,每一位科技人员都能攀上科学顶峰,但大浪淘沙,终能脱颖而出的何其少也。风物长宜放眼量,唯有心平志远,脚踏实地,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才能有机会仰望星空,遨游天际。

再次是术与道的关系。在字义上,术与道都有道路的意思。《广雅》:“术,道也。”许慎《说文》:“术,邑中道也。”但二者比较起来,就有小径与大道之分,技巧方法与规律法则之分,学说论述与哲学真理之分。术是方法论,体现的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知识、技巧、方法、谋略、经验、阅历等都包含其中。道是价值观,涵盖了世间的真理和万物的规律,也有道法自然的蕴意。老子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庄子说:“以道驭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孙子兵法》云:“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创办的长江商学院有个著名的校训:“取势、明道、优术”,讲求的是顺势而为、通晓规律、优化途径,颇得中国传统文化术与道的精髓。

从工匠到工匠精神,从科学到科学精神,自身就有术与道的问题。能从一种职业一个领域,提升到精神的高度,自然是层次使然境界使然。业精于勤,道始于术,卖油翁“但手熟尔”,庖丁解牛“技近乎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小术亦可成大道。《论语·述而》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阐述了道、德、仁、艺的关系。一个“游”字很好地把握住了“道技合一”“心合于道”的巅峰状态,技艺登峰造极、出神入化,自然可以从更高处来把握人生世态、来追求自然道理。[5]科学之术在于创造更多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发明,赋予人类更多发现和改造自然世界的力量。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基因工程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核能可以造福地球,也可以毁灭地球。老子《道德经》云:“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明代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因此,科学之道在“利”在“为”在“百姓”,在于真善美的统一,在于谋求全人类福祉,在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注释:

[1] 李宏伟、别应龙: 《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自然辨证法研究》2015年第8期。

[2] 席泽宗:《科技史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3-44页。

[3][4] 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民主与科学》2003年4月30日。

[5] 肖群宗、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湖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6期。

2017-04-28

林志凯, 男, 福建永安人, 福州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副研究员。

C03

A

1002-3321(2017)06-0083-04

陈未鹏]

猜你喜欢
工匠科学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点击科学
工匠神形
科学大爆炸
拿出精神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