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热敏特性及热敏灸的研究进展

2017-04-04 12:17林颖杨华元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腧穴艾灸红外

林颖,杨华元



腧穴热敏特性及热敏灸的研究进展

林颖,杨华元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工程研究所,上海 201203)

灸法;热敏灸;腧穴;探测方法;应用;综述

人体腧穴存在“静息”与“敏化”2种状态,静息态即生理性的腧穴状态[1]。Li L等[2]发现随机体状态的改变,穴位的功能会从静息态转变为致敏态。热敏灸是对具有喜热、透热、传热特性的点,以艾灸热对其刺激,患者感觉表皮不热深部热,局部不热远处热,不觉灼痛,而感到舒适;并且在热敏点上施灸易激发感传,气至病所[3],也就是疾病的对应腧穴被艾灸热所激活,而引起“小刺激大反应”。近年热敏灸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对腧穴的热敏特性、热敏点的探测方法与热敏灸应用3个方面作一综述。

1 腧穴的热敏特性

上世纪80年代,周楣声[4]通过观察发现灸感走向与腧穴位置、疾病的部位相关,可感传到身体表面甚至是深部组织与器官。基于艾灸的透热特性和能有效激发感传,陈日新等[5]发现热敏点的出现率平均约70%,当疾病痊愈后,下降至10%。Xie D等[6]也认为热敏点是以疾病对应的腧穴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内动态变化,并且每个人的热敏点都不固定,但其他部位和健康受试者却没有这种现象。刘金香等[7]发现热敏点与经穴、压痛点及皮下结节定位并不完全重合,热敏点与压痛点的重合率最高。付勇等[8]发现热敏灸中个体消敏饱和灸量(以个体自觉热敏现象消失为度)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灸量,消敏定量是个体化的动态灸量,当灸量逐渐达到饱和时,灸感就开始消退。

因此腧穴的热敏特性除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特性外,还应该包括个体消敏定量特性,传统艾灸则仅局限于灸处和表面温热。热敏穴区除考虑疾病的对应腧穴和经络外,还可优先考虑压痛点。

2 热敏点的探测方法

热敏灸疗法的核心在于热敏点的选取,刺激热敏穴,能提高疗效。临床常用的热敏点的探测方法是灸感法和红外法。灸感法是将艾条先行回旋灸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激发经气,各行2 min,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当热感扩散长度≥10 cm为热敏化态,即是热敏化穴区[1]。红外法是使用热扫描成像系统拍摄受试者所需观察部位的红外热像图后,让受试者接受灸感法腧穴热敏检测并记录感传情况,然后让受试者进行第2次红外辐射测量以及采集信息,记录艾灸反应区域的长度,灸前穴区与对照点区平均温度的差值△≥0.3℃为腧穴热敏态阳性,反之为热敏态阴性;灸后穴区产生纵向扩散的红外辐射增强区域(温度升高0.5℃以上)的长度≥10 cm为穴区热敏态阳性,反之为热敏态阴性[9]。除灸感法和红外法外,还有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热敏穴区进行探测。任泓宇等[10]采用VAS评分法发现疲劳状态下的百会穴出现热敏化现象的频率强于对照组。仅一篇文献[11]提到将脑电结合计算技术探查热敏化腧穴,艾灸热敏现象伴随脑电信号广泛性变化,但尚不能解释。

有4篇关于灸感法和红外法检测对比的文献[9,12-14]提示红外法能够客观呈现腧穴敏化态,且能显示艾灸后的热敏反应,当腧穴在敏化状态时,红外法检测的敏感性(重复阳性率)、特异性(重复阴性率)和准确性有所提高。红外法对动物实验的热敏灸疗法观察和减少临床工作量都大有裨益,但就准确性而言,红外法尚不能完全取代灸感法,红外图像细节技术需强化,提高细节信息的获取率,为敏化腧穴的定位提供良好的图像预处理功能。

探测热敏点的方法中,灸感法准确性高,红外法操作简便,并且红外法可以用直观的数据客观显示敏化穴区。VAS评分法判断腧穴热敏化组间差异不显著仍需深入研究,而高密度脑电结合神经计算技术分析热敏腧穴的脑电信号变化有待探索。

3 热敏灸疗法的应用

3.1 运动系统疾病

热敏灸能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以及颈型颈椎病[15],且明显改善运动系统疾病的症状。康明非等[16]研究热敏灸组与辨证穴位灸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表总积分值及疗效有显著差异。Chen R等[17]为了解热敏灸的最佳时间,发现个体消敏灸量组治疗膝骨关节炎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分(GPCRND-KOA)及膝围均小于常规灸量组。Chen R等[18]又通过开展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明确热敏灸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优于传统灸组,热敏灸组治疗的GPCRND-KOA评分和膝围显著小于传统灸组。Chen R等[19]还发现热敏灸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痛评分显著低于传统灸组及常规药物加针刺组,热敏灸能有效缓解腰突症引起的功能受限和疼痛。金仁奎等[20]研究发现热敏灸还能有效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显著增加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分积分。

3.2 呼吸系统疾病

热敏灸能用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以及过敏性鼻炎,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有观察[21-22]发现热敏灸组能改善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疗效优于温和灸组和舒利迭组。于丹等[23]和蔡加等[24]研究发现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有显著疗效,并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鼻部及眼部症状。钟叙春等[25]观察三伏天热敏灸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发现热敏灸组总有效率优于三伏贴组。对于患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且对舒利迭成分过敏者而言,热敏灸可以代替舒利迭使用,既可以缓解症状又能避免副反应,并且疗效优于传统艾灸;对于冬病夏治的患者,三伏天可实施热敏灸,不仅可以防止皮肤发泡,且疗效更佳。

3.3 神经系统疾病

热敏灸能明显缓解脑卒中、坐骨神经痛、紧张性头痛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提高治愈率。谢洪武等[26]发现热敏灸结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及改善活动能力均显著高于仅用常规治疗。蔡国伟等[27]比较热敏灸组、悬灸组及腰痹通胶囊组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热敏灸组疗效最优。刘兵等[28]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发现热敏灸治疗紧张性头痛在头痛指数、疗效百分数改善方面优于针刺组。梁美爱等[29]观察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热敏灸组治愈率高于电针组,有显著性差异。热敏灸具有透热和传热特性,加快病变部位的炎症渗出及水肿的吸收,降低IL-8的释放,以缓解坐骨神经疼痛症状。对于寒冷引起的紧张性头痛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而言,热敏灸不仅改善症状,而且无痛舒适,应作为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

3.4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热敏灸常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原发性痛经、尿潴留及尿失禁,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提高。付勇等[30]对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灸量的临床观察,发现消敏饱和灸量组的疗效优于传统灸量组。陆海娟等[31]观察热敏灸组与药物组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疗效,发现热敏灸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组。熊俊等[32]通过比较热敏灸感与传统灸感对原发性痛经的疗效,热敏灸感组的简化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和COX痛经症状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传统灸感组。江月霞等[33]发现热敏灸能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并能显著改善膀胱功能、减少尿路感染并发症及缩短疗程。包烨华等[34]观察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发现热敏灸能降低脑卒中患者尿失禁治疗分级,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研究表明热敏灸能有效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且见效快、无副反应。

3.5 消化系统疾病

热敏灸不仅改善缺血性中风后便秘,还能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症状。赵建玲等[35]观察热敏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便秘的疗效,热敏灸能显著缩短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热敏灸的近期好转率高于中药组。杨金梅等[36]观察腧穴热敏灸组与口服潘丽酮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发现热敏灸组总有效率及改善临床症状更显著。付勇等[37]比较热敏灸和非热敏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不同灸位的疗效,热敏灸组改善腹泻、腹胀症状优于非热敏灸组。温伟琴等[38]发现热敏灸结合与证型相应的中药汤剂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总有效率及改善临床症状显著高于仅用中药汤剂。热敏灸能激发经气感传,能改善消化系统疾病,且价格低廉,可进一步推广。

热敏灸在临床研究中疗效显著,除优势病种外,还有大量文献是热敏灸结合其他疗法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同样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热敏灸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更优于传统艾灸,其原因可能是传统艾灸只是表面和局部热,未达深部和感传。热敏灸通过艾灸敏化穴区后,激发经络传导,使经气调整脏腑气血的功能,调动人体的康复机制,以扶正祛邪。

4 讨论

综上所述,热敏灸疗法的关键在于热敏点,热敏点易激发灸感和经气传导,因此热敏点的定位很重要。虽然热敏灸在临床研究中疗效显著,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

探查热敏点主要采用灸感法和红外法。灸感法探测热敏化区准确性高,但灸感法存在的问题是可能会因操作者的主观而遗漏经验穴区外的热敏点,以及操作较繁杂需行回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各2 min,再温和灸激发感传。红外法检测热敏穴操作简便以及可以用直观的数据客观显示敏化穴区,而红外法检测热敏穴存在的问题是准确性不高,红外热成像技术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环境的温度变化[39]、测量距离[40]、受试者的情绪波动、汗液分泌及肥胖程度影响等。并且红外热成像仪不能够精确定位,使得研究人员需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和依靠软件来定位热敏点的位置,由于缺少统一的标准,会影响临床试验的准确性,因此通过提高红外热像仪的分辨率和智能定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红外法的准确性还能解决灸感法的操作主观问题。

个体消敏饱和应该也属于腧穴的热敏特性。个体消敏饱和不仅指个体间饱和灸量不同,还指个体的各个腧穴的消敏饱和灸量不同。它还是衡量疾病状态与疾病转归的指标,而传统艾灸腧穴仅局部表现温热不具有消敏特性。临床研究表明,以个体消敏饱和灸量进行热敏灸的疗效明显优于以传统艾灸灸量进行热敏灸。个体消敏定量因个体差异和病理状态不同而有所不同,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让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灸感与感传的程度以进行调整,故需重视个体消敏定量。

热敏灸疗法在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循环系统的适应病种中运用较少,仍需继续扩展热敏灸的适应证,同时也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进行验证,探索和总结热敏点出现的规律,使临床试验更具有可重复性,以使得热敏灸更进一步应用发展。

[1] 陈日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6.

[2] Li L, Yu L, Rong P,. Visceral nociceptive afferent facilitates reaction of subnucleus reticularis dorsalis to acupoint stimulation in rats[J]., 2013:931283.

[3] 康明非,陈日新.论“反应点”与腧穴[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3):37-38.

[4] 周楣声.灸法对经络感传作用的探讨(856例观察总结)[J].中国针灸,1982,2(3):20-22.

[5] 陈日新,康明非.一种新类型的疾病反应点——热敏点及其临床意义[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2):29 -30.

广彩采用描、勾、织、填等多种彩绘方式,在白胎瓷上用各色颜料、金水、银水等绘制出明艳的图案后入窑烧制而成。其中,堆金织玉、折色人物、长行人物、没骨花卉为常用的绘画技法。

[6] Xie D, Liu Z, Hou X,. Heat sensitisation in suspended moxibustion: features and clinical relevance[J]., 2013,31(4):422-424.

[7] 刘金香,张波,陈日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热敏腧穴出现规律的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1,42(1): 37-38.

[8] 付勇,章海凤,熊俊,等.热敏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不同灸量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4,34(1):45- 48.

[9] 周明镜,陈日新,陈明人,等.灸感法与红外法检测心气虚患者内关穴热敏态的对比研究[J].中国针灸,2010, 30(3):213-216.

[10] 任泓宇,钟正,杨朔,等.脑疲劳状态下腧穴热敏化现象研究[J].中医杂志,2015,56(1):48-51.

[11] 廖斐斐,张潺,边志杰,等.慢性腰背痛患者艾灸热敏现象的脑电机制初探[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 (12):719-726.

[12] 陈日新,陈明人,康明非,等.灸感法与红外法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阳关穴热敏态的对比研究[J].世界针灸杂志,2010,29(2):21-26.

[13] 陈日新,陈明人,李巧林.灸感法与红外法检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肺俞穴热敏态的对比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1,42(1):12-14.

[14] 付勇,章海凤,李芳,等.灸感法与红外法检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下关穴热敏态的对比研究[J].中国针灸, 2013,33(5):411-414.

[15] 张海华,许能贵,李知行,等.热敏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5):48-50.

[16] 康明非,陈日新,付勇.热敏点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 (2):27-28.

[17] Chen R, Chen M, Xiong J,. Is the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ffects of two-dose stimulation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in the treatment of heat-sensitive moxibus- tion?[J]., 2012: 696498.

[18] Chen R, Chen M, Xiong J,. Comparative effective- ness of the deqi sensation and non-deqi by moxibustion stimulation: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J]., 2013:906947.

[19] Chen R, Chen M, Su T,. A 3-arm,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heat-sensitive moxibus- tion therapy to determine superior effect among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J]., 2014:154941.

[20] 金仁奎,吴永昌,郑英,等.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比较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48(5): 86-88.

[21] 欧阳八四,高洁,孙钢,等.热敏灸对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1,31(11):965-970.

[22] 夏晓健,李晓云.热敏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30例[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25(5):38-40.

[23] 于丹,涂瑞芳,谢洪武,等.热敏灸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3,44(7): 53-55.

[24] 蔡加,曾繁华.热敏灸迎香、风池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34(6):942-943.

[25] 钟叙春,刘建生,陈芳,等.三伏热敏灸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24):84-85.

[26] 谢洪武,陈日新,付勇,等.热敏灸治疗脑卒中3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3,54(12):1021-1024.

[27] 蔡国伟,李静,李鹏飞,等.热敏灸热敏化腰阳关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 (12):1141-1143.

[28] 刘兵,周国容.热敏灸治疗58例紧张性头痛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5,7(2):41-49.

[29] 梁美爱,段权.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6):186-188.

[30] 付勇,章海凤,张波,等.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灸量的临床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24 (1):15-17.

[31] 陆海娟,陆金英,金惠明,等.热敏灸治疗原发性痛经4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1):50.

[32] 熊俊,张伟,焦琳,等.基于倾向性评分探讨不同灸感对原发性痛经灸疗疗效的影响: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J].针刺研究,2015,40(6):465-469.

[33] 江月霞,陈日新,焦琳,等.热敏灸治疗脊髓损伤性尿潴留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 324-326.

[34] 包烨华,楚佳梅,李丽萍,等.热敏灸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7):786- 788.

[35] 赵建玲,张波,黄建华,等.热敏灸治疗缺血性中风后便秘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6):1114 -1115.

[36] 杨金梅,张唐法,黄国付.热敏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23例[J].江西中医药,2011,42(1):43-45.

[37] 付勇,章海凤,熊俊,等.热敏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不同灸位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4,29(2):517-519.

[38] 温伟琴,曾晶晶,饶珂寒,等.热敏灸足三里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GAS及PG的影响[J].江西中医药, 2016,47(7):61-63.

[39] 官上洪,王毕艺,赵万利,等.红外热像仪测温精度分析[J].光电技术应用,2012,27(3):85-88.

[40] 苏佳伟,石俊生,汪炜穑.距离对红外热像仪测温精度影响及提高精度的实验研究[J].红外技术,2013,35 (9):587-590.

2017-03-20

林颖(1990—),女,2014级硕士生,Email:754039209@qq.com

杨华元(1952—),男,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针灸诊疗技术与临床应用,Email:yhyabcd@sina.com

1005-0957(2017)08-1021-04

R245.8

A

10.13460/j.issn.1005-0957.2017.08.1021

猜你喜欢
腧穴艾灸红外
网红外卖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一款多功能便巧艾灸辅助器
闪亮的中国红外『芯』
TS系列红外传感器在嵌入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基于快速递推模糊2-划分熵图割的红外图像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