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伟,古维刚
(四川省资阳市农业局,四川资阳641300)
资阳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改进措施
谭伟,古维刚
(四川省资阳市农业局,四川资阳641300)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畜牧业区域布局不合理、种养结合不紧密、循环利用不充分、养殖污染较突出等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资阳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加快推进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安全高效的绿色生态畜牧业发展路子,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资阳现代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资阳市是以生猪为主导、山羊为特色的畜牧生产大市,畜禽养殖主体呈现以大中型养殖场为代表的集约化、标准化养殖,以养殖大户(家庭农场)为代表的专业化适度规模养殖和以散养农户为代表的粗放式养殖并存的格局。
全市畜禽粪污常年产生量约470万吨。90%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均配套有粪污前端处理设施,50%的规模养殖场初步实现了种养结合就地利用,并建成了现代种养循环园区17个,面积2万余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初步形成了以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2.1 就地利用主要是种养结合的园区采取该模式,实行干粪直接还田,沼气用作能源,沼液用于作物追肥。该模式中,种植和养殖为同一主体的效果较好,不同主体的效果次之,协议消纳的效果较差,上下游间几乎无利益联结。
2.2 异地利用主要是针对大中型养殖场产生的、自身不能充分利用的干粪,种植业主采取远距离运输用于高效种植,少数实现了商品化。有些养殖场把干粪收集装袋,以每袋5元的价格销售给果蔬种植大户,将资源转化为效益。该模式运输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
2.3 林下养殖主要是利用林下资源开展肉禽养殖,采取禽-粪-草-禽的立体生态养殖方式,实现粪肥“零排放”。该模式投资小、成本低,养殖效益非常显著。
2.4 初级加工利用自身养殖场的猪粪,通过自行研发的高温罐式发酵工艺生产有机肥,产品销往蒲江猕猴桃基地、西昌烟叶基地等,价格高达1300元/吨,每吨获利500元左右。利用畜粪、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发展专业化、商品化的生物有机肥生产是促进区域循环农业产业链加快形成的重要途径。
3.1 产业规划布局不合理长期以来,种植业和养殖业规划未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兼顾高效种植与生态养殖有机结合,种养严重脱节,未将种养循环园区作为现代农业规划重点。畜禽粪污尤其是沼液,处于种植业想用却用不上,养殖业想排无处排的窘境,导致种植业化肥过度施用、农产品品质不优、经济效益不高,养殖业治污成本高企、面源污染犹存、循环利用不畅。同时,养殖业选址布局随意性大,养殖业主重场内的生产性投入、轻环保成本性投入,治污设施不配套,循环利用不充分,场内是亮点、场外是污点。加之,养殖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未突出自身优势,着眼市场,走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路子,以低水平同质化方式生产。
3.2 政策项目支持力度不够规模养殖粪肥收集、处理环保设施投资占建场投资三成以上,田间利用所需的土地整理、机电提灌、沼液储存、排灌管网、道路渠系投资巨大,单靠种养企业自身投入无力承担。加之,种养分属不同主体,相互间无利益联结,养殖场建设,种植户受益,存在建而不管、有而不用的现象,既影响养殖业的积极性,又制约种植业的发展。目前,国家对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支持项目有限。资阳市区域化、专业化粪肥加工和社会化、市场化的服务体系建设与现代农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
3.3 人才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和规范标准,而资阳市循环园区建设起步晚、规模小、水平低、模式制度创新不够,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而现阶段资阳市循环农业的专业技术和人才较为缺乏。全市区域化、专业化粪肥加工和社会化、市场化服务的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尚未形成,至今全市未建成一家生物有机肥厂和废弃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
4.1 规划先行、种养协调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重点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作为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修订完善《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做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种养业规划相融合,与成都都市农业相对接。合理布局优势特色种养业,按照场区微循环、园区内循环、区域大循环的理念,科学规划适度规模养殖、大中型规模养殖场和专业化有机肥生产。把建设种养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园区作为重中之重,围绕生态养殖布局高效种植,围绕高效种植布局生态养殖。加快发展集废弃动物无害化处理于一体的区域性现代生物质产业,大力培育跨区域性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种养结合、农牧互动、循环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带、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加大对乐至县创建国家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的规划指导与服务,在特色产业发展、循环园区建设、生物质产业培育、制度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
4.2 创新模式、促进循环在深入持续推进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的同时,不断探索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新模式,配套完善生态循环利用相关设施。
4.2.1 对治污设施不配套、循环利用不充分的园区,实行种养结合、就地利用,打造绿色生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重点完善前端的雨污分流、干湿分离,中端的干粪堆放、沼液处理以及后端的沼液提灌、田间排灌等设施设备。
4.2.2 对治污能力不足、消纳土地不够、不能循环利用的大中型养殖场和专业大户,围绕资阳市百万亩柠檬、蜜柑、蔬菜等优势产区,实行二次转运、就近利用,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养殖场配套沼液暂存和处理等设施,种植基地建设田间储存、施用道路和肥水输送等设施,鼓励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
4.2.3 对利用畜粪、秸秆、废弃动物等农业废弃物,建设区域性、专业化的生物有机肥加工项目,构建农业区域大循环的发展格局,要落实用地指标,重点支持原料收集、转运、加工、包装等成套设施设备。探索创新“谁使用谁建设、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谁付费”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模式,建立种养业上下游之间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4.3 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市、县(区)政府每年要从农业发展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循环园区建设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重点支持粪肥收集、处理、利用、转运、加工等环节。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政策支持、有效监管的机制,采取“政府补一点、种植方出一点、养殖方付一点”的方式,通过招标,向社会购买服务,重点支持服务组织购置沼液转运设备和补贴运输费用。招引和支持有实力、有资质、有技术、有市场的大型企业投资建设集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废弃动物资源化利用于一体的区域化、专业化的生物有机肥厂,制定有机肥生产和使用的扶持政策,重点支持项目用地、废弃物收储,在企业用电和税收方面予以优惠,同时对种植基地施用有机肥予以补助,并探索用秸秆换肥料、畜粪资源参股的新路子。
4.4 科技支撑、整合资源将现代农业循环园区建设作为成资一体化农业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借鉴成都、眉山等地的先进经验和模式机制,依托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以高起点高标准开展园区规划设计,推广成熟的、适合资阳市农业资源条件的技术模式,培养有技术、懂建设、会管理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发改、科技、财政、国土、农业、环保、林业等相关部门统筹协调,整合人才、技术、项目等资源,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循环园区建设实现新突破,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上新台阶。
S828
C
1001-8964(2017)05-0017-03
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