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花,邵林生,闫建宾,王瑞钢,庞 旭,梁海英,张雪彪,张沛敏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山西晋中030600)
迪系列鲜食玉米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俊花,邵林生,闫建宾,王瑞钢,庞 旭,梁海英,张雪彪,张沛敏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山西晋中030600)
概述了鲜食玉米育种方法、种质材料创新、迪系列鲜食玉米(迪甜10号、迪甜6号、迪糯278、甜糯182)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推广应用及栽培技术,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可为鲜食玉米育种、种植和加工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超甜玉米;甜糯玉米;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鲜食玉米分为甜玉米、糯玉米和甜糯玉米三大类,相对于普通玉米而言,其生育期较短,尤其是早熟、特早熟的甜玉米,可满足一年两茬、间(连)作等种植方式的需求,经济效益可观,而且加工附加值高、茎叶可作为优质饲料。超甜玉米鲜果穗味美、营养,而且采收期和贮藏期可达7 d左右;而甜糯玉米兼有甜玉米和糯玉米的优点,糯中带甜、皮薄肉厚、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这2类鲜食玉米市场需求尤为看好,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山西省鲜食玉米育种起步较晚,自有品种较少[1-6],依靠进口国外品种、引进外省品种较多,存在不适应山西省气候特点的情况,在生产中造成农民减产绝收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应大力加强山西省的鲜食玉米育种工作,选育出适应山西气候、生产、消费需求的高品质鲜食玉米品种,并加以推广应用。
坚持“品质优先,兼顾产量”的育种原则,采用国外资源(美国材料、非洲材料)与国内资源融汇法、二环系选育法、异隐纯合体杂交法[7-11],首先选育性状优良、配合力高的甜玉米(糯玉米、甜糯双隐玉米)自交系,其次组配杂交组合,然后通过小区鉴定确定优良组合,并进一步参加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以生产和育种上的主干亲本系,通过杂交、回交育种手段,经过多代连续加代选择,选育出抗性强、早熟、品质好的稳定超甜自交系7份(表1),均表现出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以生产和育种上的主干亲本系,通过杂交、回交育种手段,经过多代连续加代选择,选育出稳定的甜糯双隐性自交系9份(表2),表现出较高的配合力,其可作为甜糯玉米育种的重点材料。
表1 自交系特征特性
表2 甜糯双隐系特征特性
3.1.1 品种来源 迪甜10号是2006年以自选自交系919(其源于超甜玉米单交种超甜1826,采用二环系选育方法,经7代自交选育而成)为母本、737(其源于美国超甜玉米单交种Challenger,采用二环系选育方法,连续自交6代选择而成)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超甜玉米杂交种。2011年通过山西省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11024。
3.1.2 特征特性 幼苗第1叶叶鞘绿色,尖端尖形,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株形半紧凑,株高150 cm,穗位高32 cm,雄穗分枝18~22个。单穗质量242 g,穗长19.5 cm,穗粗4.5 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40粒,穗轴白色,穗型短锥,籽粒黄、白两色,品质好,为特早熟型超甜水果玉米。在山西出苗至采收为70 d,结合优良的栽培措施,在适宜地区可种2茬。抗病性鉴定结果为:中抗穗腐病,感丝黑穗病、粗缩病,高感矮花叶病、大斑病、青枯病。感官品质好,蒸煮品质佳。品质分析:可溶性总糖含量20.6%。公顷产鲜果穗11 628 kg以上。2茬种植时,第1茬平均公顷产鲜果穗12 802.5 kg,第2茬平均公顷产鲜果穗9 690 kg[3],其货架期长,经济效益显著。
3.1.3 推广应用 截至2016年,迪甜10号在山西省辐射推广种植面积达1 665 hm2,增收1 123.9万元;超甜玉米套播蔬菜推广了200 hm2,增收470万元。2项合计推广1 865 hm2,创社会经济效益1 593.7万元(表3)。该品种的推广实施为畜牧业提供大量优质饲料,减轻了畜牧业对草场压力,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山西省早熟超甜玉米的主推品种。
表3 迪甜10号推广效益统计结果
3.2.1 品种来源 迪甜6号是以自选自交系201(其源于美国超甜玉米单交种超甜M667210,采用二环系选育方法,经7代自交选育而成)为母本、769(其源于超甜玉米单交种沪甜1号,采用二环系选育方法,连续自交6代选择而成)为父本,于2006年组配而成的超甜玉米杂交种。2013年通过山西省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13026。
3.2.2 特征特性 幼苗第1叶叶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青色,花丝青色。株形平披,株高170 cm,穗位高50 cm。穗长25.0 cm,穗粗5.1 cm,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穗型长筒,粒型马齿粒,粒色黄,生育期78 d,为早熟型超甜水果玉米。皮薄,耐密,穗大,品质上等,适合一年两茬种植,提早栽培优势明显。抗病性鉴定结果为:中抗矮花叶病、粗缩病,高感丝黑穗病、大斑病。果穗品质综合评分90分,达到国家Ⅰ级标准。品质分析:可溶性总糖含量19.5%,还原糖42.12%,粗脂肪13.43%,蛋白质13.57%,淀粉58.93%,总酚2.68 mg/g[12]。公顷产鲜果穗14 257.5 kg以上[13]。一年两茬或与蔬菜连作,经济效益显著。
3.2.3 推广应用 截至2016年,迪甜6号在山西省累计推广面积达到1 006 hm2,效益528.2万元;一年两茬种植模式推广种植面积达40 hm2,效益94.8万元;甜糯玉米+蔬菜套种模式推广种植面积达65 hm2,效益166.1万元;总体推广效益784.9万元(表4),是山西省早熟超甜玉米的主推品种。
表4 迪甜6号推广效益统计结果
3.3.1 品种来源 迪糯278是2004年以自选自交系BN-6(其来源于(yn1/bn123)/yn1)为母本、JQT(其源于糯玉米yn23与甜玉米t35杂交,选择甜粒自交,连续自交6代选择而成)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甜糯杂交种。2009年通过山西省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玉2009023。
3.3.2 特征特性 幼苗第1叶叶鞘绿色,花药黄色,花丝淡红色。株形半紧凑,株高201 cm,穗位高80 cm,总叶片数18片。单穗质量263 g,穗长23.0 cm,穗粗4.8 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41粒。穗轴白色,穗型长锥,籽粒乳白色。在山西从出苗到采收85~92 d。果穗上约75%的籽粒为纯糯质,约25%的籽粒为甜糯质,食味口感较好,糯性好,糯中带甜,皮薄。抗病性鉴定结果为:中抗大斑病、青枯病、穗腐病、矮花叶病、粗缩病,感丝黑穗病。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价84.3分,品质综合评价2级。品质分析:粗蛋白10.9%,脂肪4.18%,水分10.3%,淀粉72.96%,支链淀粉98.4%,赖氨酸0.26%,容重789 g/L。公顷产鲜果穗13 161.0 kg[14]。
3.3.3 推广应用 截至2016年,迪糯278在山西省内外累计推广面积达到3.52万hm2,效益达17 688万元(表5),是山西省甜糯玉米的主推品种之一。
表5 迪糯278推广效益统计结果
3.4.1 品种来源 甜糯182是以自交系京140(其来源于中糯1号经二环系选育8代而成)为母本、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自选自交系1h36(其来源于本所超甜玉米材料与糯玉米材料杂交后选育8代而成)为父本,于2010年组配而成的糯玉米杂交种。2016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16004。
3.4.2 特征特性 幼苗第1叶叶鞘紫色,花丝淡紫色。株形半紧凑,株高253 cm,穗位高128 cm。单穗质量306 g,穗长20.5 cm,穗粗5.0 cm,穗行数14行,行粒数42粒,粒长0.9 cm。穗轴白色,穗型长锥,籽粒白色。在山西地区,从出苗到采收89~95 d,该品种为“超甜+糯”型甜糯玉米,甜粒皮薄,甜度高,糯粒黏性好,“柔软清香,甜糯可口”为该品种最大的特点。抗病性鉴定结果为:抗丝黑穗病,中抗大斑病。品尝鉴定85.0分。品质分析:支链淀粉占粗淀粉的99.24%,皮渣率4.72%。公顷产鲜果穗16 213.5 kg。
集成鲜食玉米配套栽培技术2个,分别是“两精五适宜”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和一年两茬(鲜食玉米与蔬菜连作)栽培技术。
4.1.1 隔离种植 一般采取空间隔离的措施,要求周围300 m以内不得种植其他玉米,以防串粉,影响品质。
4.1.2 适时播种 选择地势平坦,地力均匀,有灌溉条件且排水性好的地块。播前精细整地,施足基肥:每公顷可施充分腐熟的牛粪肥15 t或鸡粪肥2.25 t,外加三元复合肥1.5 t。播种施肥要“种肥分离”、“侧、深施”;认真选种,剔除杂种、异种。当5 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即可播种(山西晋中地区5月1日前后),每公顷用种量15~20 kg,播后用脚踩实,以保证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
4.1.3 田间管理 土壤肥力中等情况下,迪甜10号、迪糯278、甜糯182栽培密度为4.95万株/hm2,迪甜6号栽培密度为5.25万株/hm2。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以保全苗;及时去除分蘖,减少养分消耗,去蘖最好在晴天进行,利于伤口愈合,减少病害侵染机会;抽雄吐丝期遇到高温干旱等不良天气时,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其他管理同普通栽培玉米。
4.1.4 适时采收 籽粒含水量70%左右适宜甜玉米采收,迪甜6号、迪甜10号适宜采收期一般出现在授粉后21 d;籽粒含水量60%左右适宜糯玉米采收,迪糯278、甜糯182适宜采收期一般出现在授粉后25 d。
4.1.5 病虫害防治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害防治方针。实行轮作、倒茬,避免玉米连作,秋季深翻土壤,清除病残株;施用充分腐熟的粪肥;高质量田间管理;鲜果穗收获前20 d禁止使用农药[15]。有条件的地方,可在螟虫产卵期放赤眼蜂;或喇叭口期用1.5%辛硫磷颗粒剂或1%玉螟净颗粒剂撒入心叶防治玉米螟[16-17]。用20%吡·福·戊唑拌种防治丝黑穗病[18]。
大、小斑病发病初期,打掉植株底部病叶,减少后续侵染源,可用40%克瘟散乳油800倍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7 d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19]。
鲜食玉米选择早熟、品质优的超甜玉米品种迪甜10号和迪甜6号。晋中平川地区在清明节后即可开始播种,在7月上中旬即可采收甜玉米果穗。
一年两茬:第1茬果穗采收前7~10 d套播第2茬,其他管理同常规甜玉米。
鲜食玉米与蔬菜连作:鲜穗收获后,清除秸秆,在原来的膜上播种蔬菜(萝卜、白菜),其他管理同常规蔬菜。
山西省鲜食玉米育种主要采用传统杂交育种法,分子标记和转基因等现代育种方法应用很少,延长了育种时间,育种效率较低。以后应改善试验条件,增加高科技试验平台,开展鲜食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转基因育种。
鲜食玉米行业有其加工的特殊性,在这个行业中,加工企业对品种的认可与否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而每个加工企业的基地规模都在几千亩甚至上万亩,若一个加工企业认可的品种,会要求其种植基地进行大面积连片种植。针对这种状况,应积极与加工企业建立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从而使新品种得以迅速推广。
利用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与经销商的市场优势,形成“科研+专业经销商+农户”紧密结合的推广机制,加速鲜食玉米新品种推广[20-22]。甜糯玉米育种课题组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新品种选育,在选育过程中,组织经销商在试验地进行品种选择,利用经销商固有的市场网络,充分发挥其市场开发推广优势,使新品种得以大面积推广。
[1]董立红,陈永欣,翟广谦,等.山西省甜糯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12):1405-1408.
[2]陈永欣,翟广谦,董立红,等.晋鲜糯玉米系列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应用[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10):1037-1041.
[3]王俊花,邵林生,程永钢,等.迪甜10号的选育及配套种植方式[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7):719-722.
[4]闫建宾,邵林生,王俊花,等.优质超甜玉米迪甜6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1):65-66.
[5]卢保红,杜如珊,张广峰,等.国审玉米品种晋超甜1号选育及应用前景分析[J].中国种业,2016(7):63-64.
[6]董立红,陈永欣,翟广谦,等.黑糯玉米新品种——晋糯10号的选育与利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4(12):155-156.
[7]吴子恺.异隐纯合体杂交法与甜糯玉米育种 [J].玉米科学,2003,11(3):13-17,22.
[8]石明亮,江建华,梁奎,等.玉米新选自交系2个组合6个世代穗行数和行粒数的遗传分析 [J].华北农学报,2010,25(5):104-111.
[9]石海春,袁昊,李东波.82份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J].华北农学报,2014,29(6):84-93.
[10]李一男.利用甜糯双隐(三隐)性基因材料选育甜加糯玉米品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8):26,38.
[11]印志同,薛林,陈国清,等.糯玉米育种概况及育种方法探讨[J].玉米科学,2006,14(2):33-34,39.
[12]张沛敏,邵林生,王俊花,等.不同品种鲜食玉米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J].玉米科学,2016,24(4):110-115.
[13]王俊花,邵林生,闫建宾,等.施肥、密度对甜玉米果穗商品性及土壤性状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6,44(12):38-42.
[14]王俊花,邵林生,程永钢,等.种植方式对‘迪糯278’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9):117-122.
[15]蓝建辉,戴永贵,覃飞凤,等.甜玉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22):29-30.
[16]张培育.浅析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措施 [J].中国农业信息,2016(2):55-56.
[17]刘香.甜玉米一年两茬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J].现代农业科技,2015(4):73,75.
[18]董民堂,王学雄,李凌雨,等.药剂拌种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7):763-764,767.
[19]丁细群,罗文军,杨文平,等.玉米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现代园艺,2016(12):72-73.
[20]邵林生,程永钢,王俊花,等.关于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水平的途径和措施 [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6):6-7.
[21]李建华.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和建议[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3):83-86.
[22]侯智惠,赵澍,梅连杰,等.内蒙古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分析[J].北方农业学报,2016,44(1):96-101.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Di Series Fresh Corn Varieties
WANGJunhua,SHAOLinsheng,YANJianbin,WANGRuigang,PANGXu,LIANGHaiying,ZHANGXuebiao,ZHANGPeimin
(Institute ofSorghum,ShanxiAcademy ofAgriculturalSciences,Jinzhong 030600,China)
The breeding methods and germplasm material innovation of fresh maize were summarized.Variety source, characteristics,extension and application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Diseries fresh corn(Ditian 10,Ditian 6,Dinuo 278 and Tiannuo 182)were introduced.Improve suggestions for existing problems were raised.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fresh maize breeding, planting and processing.
supersweetcorn;sweet&waxy corn;characteristic;cultivation technique
S513
:A
:1002-2481(2017)09-1401-05
10.3969/j.issn.1002-2481.2017.09.02
2017-04-11
山西省示范行动计划项目(2016CGZH24);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育种工程项目(17yzgc027)
王俊花(1973-),女,山西垣曲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甜糯玉米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