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研究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2017-04-04 07:41:54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476000梁笑慧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22期
关键词:患指断指危象

河南省商丘市中医院(476000)梁笑慧

近年来,我国断指再植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但患者病情复杂,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等情况将直接影响术后的成功率。因此加强预见性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断指再植术的40例患者,将在对比实验下探究血管危象的发生原因和护理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断指再植术的40例患者,每组20例。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范围在12~61岁之间。此外,涉及到大拇指8例、中指9例、食指5例、无名指5例、小拇指13例。与此同时,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抗感染、吸氧和再植指血运情况观察等;观察组则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疏导患者负面情绪和紧张感,提高手术配合度)、镇痛治疗(采用音乐疗法,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等放松式治疗,按时服药,减轻病痛)、环境护理(保持室内温度、湿度,对患者手指温度进行测量与控制)、体位护理(指导患者日常作息,并以侧卧位进行休息,防止患指在血液回流中受到压制)、并发症观察与预防准备措施(病房检查、遵照医嘱进行患肢的基础恢复性运动)等多个方面,并对患者进行注意事项的讲解,防止突发事件影响病情。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评价标准将通过患者患指的颜色、指压、肿胀程度、并发症情况进行术后疗效观察,对血管危象发生的原因和发生率进行分析,并对比成活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选取P<0.05为置信区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就本次实验结果而言,两组患者血管危象情况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为5.00%(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4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再植指的成活率为95.00%(19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16例),患者满意度高。因此,我们认为加强预见性护理对断指再植术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3 讨论

断指再植术是临床外科创伤领域的重要手术之一,在恢复患指功能上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再植指的成活率及危象并发症成为了患者关注的焦点,本次实验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具体如下。

首先,在手术过程中对血管损伤程度的判断缺乏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手术结果。特别是血管壁内的絮状漂浮物以及血管内翻、缝合不对称等情况,严重时可导致血栓[1]。此外,心理因素对手术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多数患者由于剧烈疼痛常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而预后效果未知增加了内心的恐惧和沮丧,这些负面情绪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促进了血管收缩和痉挛,继而血流速度变缓,形成血栓。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病房温度不适均会引起患者血管的收缩,从而促使组织耗氧代谢的增加,引起血管危象。而患者吸烟等不良习惯会增加血管阻力,凝聚血小板,且被动吸烟与主动吸烟的均有危害性,可诱发血管危象[2]。最后,患者配合度低、随意变换体位会导致血管牵拉,并引起血管痉挛,上肢静脉回流受到阻碍,进一步引起血管危象或静脉危象。

综上所述,患者术后的成活率与预见性护理有直接关联,加强护理有效措施,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控制病痛程度,优化病房管理,有利于防止血管危象情况的发生。在护理过程中针对患者病情进行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帮助患者了解患指的康复措施,减轻心理压力,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因此预见性护理对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有积极防治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患指断指危象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延续性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患指功能训练的效果评价
对手指末节离断患者进行显微镜下末节断指再植术的效果探究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断指再植十年进展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防治研究进展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探查体会
多节段断指再植术后护理
弹响指 自我推拿来调理
家庭医药(2015年6期)2015-06-09 17: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