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浆膜炎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

2017-04-04 04:49张礼清
兽医导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禽类浆膜脑膜炎

张礼清

(四川省开江县畜牧食品局讲治动物防疫监督站,四川开江 636256)

鸭浆膜炎的发病原因及其防治

张礼清

(四川省开江县畜牧食品局讲治动物防疫监督站,四川开江 636256)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干酪性输卵管炎和脑膜炎为特征的细菌传染性疾病,分部广泛,是近几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感染鸭、鹅、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感染范围是2~7周的雏鸭,死亡率高达50~90%,这种急性传染病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鸭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从鸭浆脑膜炎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描述,让广大养殖户了解此病的严重性,做好防治措施,避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鸭浆膜炎;发病原因;防治

随着现代禽类养殖业的发展以及民众对高蛋白的需求,肉鸭在养殖业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重要。高密度规模化养殖是主要的发病原因,鸭浆脑膜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危害性非常大。本病广泛的分布于世界各地,死亡率极高,体重不断减轻,给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制定出了相关防治措施,缓解病情,减轻损失。

1 鸭浆膜炎病原

本病原因为鸭疫罢市菌,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无芽胞,无运动性,单个、成双或呈短链状排列,大小为0.2-0.4Llm-5Llm。

2 鸭浆膜炎特点

1~7周的幼鸭对此病的感染非常敏感,但多发病群体是10~30日的幼鸭,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脚蹼刺种等也会感染此病,由于高密度的养殖环境,通风状况不好,一旦有感染此病的肉鸭没有及时被发现就会导致更多肉鸭感染此疾病[1]。大部分肉鸭的自然感染病率一般为20~40%,有的肉鸭群体甚至高达70%,鸭浆脑膜炎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非常高,发病的肉鸭死亡率为5~80%之间,或是更高,感染这种病的肉鸭时间久就会转变成残鸭。不同品种的肉鸭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相对较大,其中北京鸭、樱桃谷鸭和番鸭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

3 鸭浆脑膜炎的患病原因

肉鸭感染鸭浆脑膜炎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养殖环境密度大,过度拥挤,环境卫生差,饲养密度高,通风状况不良等因素而引发的,因此要注意肉鸭养殖环境,防止鸭浆脑膜炎的发生,减少更多的经济损失。

4 鸭浆膜炎的患病症状

肉鸭患上鸭浆膜炎时,最严重的情况是看不出任何异常症状,突然死亡。大多这种急性病例病程都在1~4d之内,其表现为精神状态较差,蹲伏,嗜睡,不愿走动及下水,粪便为白色、黄色、绿色稀状,肛门周围的羽毛被污染,明显表现为咳嗽、打喷嚏、眼角有粘稠液性液体分泌出来,眼周围的羽毛受到污染,鼻孔也会流出粘稠性液体,分泌物干后,导致肉鸭鼻孔堵塞,影响肉鸭的正常呼吸。病鸭发病死亡时的多数表现为前颈震颤,角弓反张。肉鸭患有鸭浆脑膜炎的慢性病程,一般都在7天以上,除运动量减少,食欲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外,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状,如走路不稳,时常性打转、倒退,生长速度缓慢。

肉鸭患上鸭浆脑膜炎后,严重情况下会发生病变,心包炎、气囊炎等。肝表面会有一层薄厚不均的白色纤维素性物质渗出,易脱落,心包积有淡黄色液体,心包膜常与胸腔粘连,鼻腔内膜充血、出血,腔内会有豆腐渣装的液体渗出,脾脏肿大等病症。

5 鸭浆膜炎的诊断

肉鸭患上鸭浆膜炎后会有一系列并发症出现,要及时对患病肉鸭进行诊断,防治鸭浆脑膜炎这种恶性传染病的扩散。诊断过程为镜检、病原分离、生化实验等。

5.1 镜检

取患病死后的肉鸭肝、脑、脾触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阴性小肝菌,瑞式染色可见两级浓染的细菌。

5.2 病原分离

采用无菌手段采取快要死亡病鸭的肝、脑,心血等组织分别接种不同琼脂平板,如巧克力琼脂平板、鲜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均放置于37℃的恒温箱中和37℃的烛缸中进行培养,时隔24h之后,观察其变化,恒温箱中未看见任何变化,烛缸中却发现鲜血琼脂板上有凸起、闪光的奶油状小细菌的滋生。

5.3 生化试验

该细菌不发酵乳糖、蔗糖、麦芽糖、葡萄糖,H2S试验为阳性,综合诊断为鸭浆膜炎[2]。

6 鸭浆膜炎的防治

由于鸭浆膜炎为传染性疾病,病发率非常高,为防治此病也采用了较多的药物治疗,使得现在鸭浆膜炎的抗药性逐渐增强,抗菌药物的研发生产往往会赶不上鸭浆膜炎的抗药速度的变化,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禽类产品出口要求,禽类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针对先前的药物治疗方法进行改变,采取有效、环保的防治措施。

健康的肉鸭群的消化道、呼吸道、生殖器等粘膜表面都分布着密集的正常菌群。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是用来抵抗外来致病菌群的屏障,在肉鸭群体质较好的时候,致病菌群与正常菌群相比之下,仅占很少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一大部分是条件性致病菌。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会使之产生抗体,破坏原有的正常菌群,导致天然屏障被破坏,免疫力低下,既不会产生效果又破坏了原有体制,使肉鸭群体更容易患病,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采用了微生态制剂这一措施对鸭浆膜炎进行防治,微生态制剂具有补充有益菌群的功能,能够提高肠道内有益菌群的比例,防治致病菌群的繁殖,建立完整有效的微生物保护屏障,降低鸭浆膜炎的发病率。

7 结语

近年来,随着家禽类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肉鸭养殖量也随之增多,养殖区域也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也越来越高。由于过分看重经济上的收益而忽视了肉鸭的养殖环境,导致细菌滋生,鸭浆膜炎的感染,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3]。提高肉鸭的质量,严格管理,做好防治措施,降地鸭浆膜炎的病发率,因此国家就这一问题实行了相关的防治措施,进行科学用药,整体调节,微生态制等措施。为禽类养殖业的高效、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李式亮.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措施[J].福建畜牧兽医,2015,12(6):51-52.

[2]刘永乐,李吉超,王艳君,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控[J].养殖与饲料,2017,7(3):79-80.

[3]黄国章.浅谈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J].新农民(上半月),2012,29(7):274.

猜你喜欢
禽类浆膜脑膜炎
影响禽类养殖的不利因素及措施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鹅传染性浆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控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二代测序协助诊断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脑膜炎1例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体会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浆膜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