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游牧生活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2017-04-04 04:49敏晓花
兽医导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游牧草原养殖

敏晓花

(青海省久治县白玉乡兽医站,青海久治 514499)

传统游牧生活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敏晓花

(青海省久治县白玉乡兽医站,青海久治 514499)

受现代生产生活模式的影响,传统游牧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构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影响,总体上“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结合对传统游牧生活模式特点与当前草原生态系统维护现状分析,探讨一种扬长避短、传承和弘扬特色游牧民族文化、协调现代生态文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解决途径。

传统游牧生活;草原生态系统安全;游牧文化;可持续发展

1 我国当前草原生态系统维护现状

在人口与草原载畜量逐年增加、环境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的压力下,各地草原生态环境(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表现在:(1)在适度规模和规模化、专合社合作化的草食畜养殖模式下,草畜平衡机制严重倾斜,天然草场载畜负荷过大,草原生态自我修复能力被严重抑制,导致草原原有的动植物物种逐年减少,一些珍贵物种濒临灭绝。(2)随草原植被破坏加剧,加速草原游牧区沙漠化、荒漠化、盐渍化,草原生产力明显下降,部分地区频发沙尘暴。(3)随游牧民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功利心不断膨胀、养殖规模不断盲目扩大,当前逐渐趋于以养殖经济效益较高的“绒肉兼用羊”、“肉牛”、“奶牛”为主,具有传统特色游牧文化价值的“马”和“骆驼”则逐年减少,甚至濒临灭绝。(4)随养殖规模不断增大,出现严重超载过牧制约难题,进而出现无计划垦荒耕种,加剧了草原生态功能退化。(5)随现代交通、通讯、科技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对地下资源(石油、矿产、水)过度发掘与开发利用,原有生态系统被严重干扰破坏,进而引起地理区位内气候异常变化、物种退化消亡、草场生产能力退化等。(6)部分地区病虫害防治难度逐年加大,污染、鼠害、虫害等客观因素危及整个草原生态系统安全。

2 传统游牧生活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2.1 正面影响

传统游牧生活传统的“游牧文化”精神精髓理念,仍然对维护良性草原生态平衡有利。比如:早期游牧文明的兴起起源于青铜器文化背景之下,之所以采取游牧方式,主要是基于对草原生态(现有资源)平衡维护的考虑,合理的分区划片轮牧、游牧有利于生态环境实现自我修复,不至于出现资源毁灭性掠夺、恶性循环的恶果;游牧民族自古就有崇尚自然、尊重生灵万物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曾有禁止猎杀“怀孕、哺乳母兽”、禁止在同一区域过度放牧、禁止白天进入江河及向水中便尿、禁止砍伐牧区树木、见到树木根部裸露需以土掩盖,这些传统习俗都有利于生态维护;摒弃现代市场化功利性追求,合理的控制人口与计划生育、草食畜养殖规模(以草定畜),以及推行“四配套(房屋定居、草场围栏、牲畜棚圈、人工种草)”养殖模式等,最大化降低草原载畜负荷,并将传统的“马背文化”、“摔跤文化”、“骑射文化”、“宗教文化”、“美食文化”、“民主服饰文化”、等发扬光大,形成民族风情文化旅游资源,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则传统游牧生活方式既能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产业链创新转型、利于游牧民增产增收,又能维护好当地生态环境,形成种养循环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格局。

2.2 负面影响

结合我国当前草原生态系统维护现状调查分析:(1)游牧民“逐渐定居”、“成立牧业专合社合作化生产”、“推行规模化养殖”等生产生活模式决定了对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性,进而导致草场载畜量过负、草原生产性能退化、物种退化和消失、地理区域内气候异常变化、整体环境恶化等,这是一种“不可逆”的恶性循环。(2)随现代规模化、科学化养殖进程推进,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传统养殖的品种(马、骆驼)被自然淘汰,无形中导致特色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中道沦落;在市场功利性利益驱使下,频繁对外引种及交易,传统养殖的草食畜种群纯正血统被改变,“品种纯化”逐年衰减、杂交改良逐渐盛行,代表“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草食畜品种面临被劣汰的危机,同时也造成了各种外来新老病种(病原体)入侵,家畜禽的传染病逐渐出现“难防、难诊、难治”的现象。(3)无计划的扩大规模养殖必然导致游牧民垦荒耕种、配套解决饲草料来源问题,由此产生生态环境破坏性影响,“物种资源保护”、环境“沙漠化、荒漠化、盐渍化、沙尘暴”治理等成为新一轮发展制约难题。(4)最难能可贵的传统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特色文化、宗教文化等处于“边缘化”窘境,最初崇尚自然、尊重生命万物的传统美德逐渐被遗失,整个游牧民族面临振救“传统美德”、振救民族“遗失传统游牧文化”的危机关口,“传统游牧生活”如何与现代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难点课题之一。

[1]德吉草.游牧经济与藏族传统社会之间的关系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2):16-17.

[2]李晓丽.草原生态失衡与游牧民定居政策的博弈——以甘南碌曲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37-45.

[3]苏永杰.试论藏族传统文化与青藏高原游牧经济的相互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32(6):162-165.

敏晓花(1980—),女,四川省阿坝县人,大专学历,研究方向:现代畜牧兽医,中级兽医师。

猜你喜欢
游牧草原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都市游牧
西夏游牧经济的几个问题
猪市虐我千百遍 我视养殖如初恋
西北游牧文化对春秋青铜带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