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东东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贵州 贵阳 550002)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朱东东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贵州 贵阳 550002)
目的:观察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6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中药直肠滴入,对照组30例用柳氮磺胺吡啶片碾极细粉末溶于生理盐水直肠滴入。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方;直肠滴入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是局限于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炎症性疾病。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常反复发作。笔者用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共60例,均为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1~66岁,平均51.5岁;病程2个月~9年。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5~68岁,平均52.1岁;病程3个月~1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全国慢性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1]。
治疗组用中药直肠滴入。薏苡仁15g,秦皮10g,红藤15g,黄连10g,白术15g,茯苓15g,山药15g,赤芍12g,白及15g。水煎约100mL,采用袋式输液器,把输液管端涂上石蜡油或其他润滑剂,插入肛门距肛缘约15cm,松开输液器开关,药液缓慢地滴入肠腔内,滴速控制在60滴/min,每晚1次,直肠滴入前排空大便,取左侧卧位,抬高臀部30°。
对照组用柳氮磺吡啶片(SASP)1.0g,碾成极细粉末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给予直肠滴入,方法同治疗组。
两组15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排便正常,肠镜检查示肠黏膜恢复正常。有效:排便次数明显减少,全身症状改善,肠镜检查示黏膜轻度水肿,血管纹理清晰,溃疡面接近正常。无效:症状依旧,肠镜检查示肠黏膜未好转。
治疗组痊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治愈率63%,总有效率93%。对照组痊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治愈率40%,总有效率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病属中医“腹痛”“泄泻”“久痢”“休息痢”等范畴。多因禀赋不足、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病后体虚所致。病机主要是脾运失职,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传导失司,湿浊蕴结,气血凝滞,肠络失和,血败肉腐[2]。方中薏苡仁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红藤解毒消痈,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长于清泻下焦湿热。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茯苓渗水利湿,消肿。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活血通经。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山药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中药直肠滴入保留灌肠可与病变部位直接接触,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 全国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1993,13 (6):354.
[2]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2003:245-256.
R256.347.462
B
1004-2814(2017)02-0134-02
2016-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