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花,宋凯飞,金 兰,潘晓凤,李婷玉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阳湖院区ICU,江苏 常州 213000)
硬管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分析
邓丽花,宋凯飞,金 兰,潘晓凤,李婷玉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阳湖院区ICU,江苏 常州 213000)
目的 探讨微创硬管血肿腔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8例经微创硬管血肿腔钻孔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析术前准备、术后护理要点。结果 除去3例由于病程中病情加重、患者年老体弱或家庭经济较差等原因家属要求放弃治疗予自动出院,剩余35例患者出院时近期疗效:治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的3例计入死亡。结论 脑出血是一种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疾病,硬管微创钻孔引流术后合理的护理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缩短病程。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术;护理
高血压疾病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1-2]。手术是治疗脑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创伤大、致残率高。从2010年开始,我院对治疗脑出血开始采用硬管微创钻孔引流术,该手术方法要求术前患者需进行充分的准备,而且术后必须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最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病情恢复,从而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缩短病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3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27例,11例,年龄46~88岁,平均年龄67.2岁,均有呕吐、头痛、意识不清等临床表现。入院时意识清醒12例,嗜睡15例,昏睡8例,昏迷3例;入院后均实施头颅CT检查,其中20例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18例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发病到手术8小时~6天;伴有高血压31例,糖尿病15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头颅CT以确定穿刺部位及深度,用一次性硬管穿刺血肿腔,并对血肿进行抽吸,术后辅以定期尿激酶血肿腔注入促进血肿液化排出。
1.2 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以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为准[3]。85%<为基本治愈;60%~85%为显效;30%~59%为有效;<30%为无效(未愈或死亡)。
38例患者中,因病情加重,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3例,以无效计算。其余35例患者中,出院时死亡2例,治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6例。
3.1 术前准备
术前做好相关注意事项的指导和教育,告知清醒患者和家属脑出血的危害,并将手术的必要性进行告知,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家属的情绪变化,并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4]。
3.2 术中护理要点
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心率,呼吸变化。对于烦躁不能配合手术的患者,可用安定等镇静药静脉注射,使其处于镇静状态,能够顺利进行手术。
3.2 术后护理要点
(1)术后需继续严密监测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心率,呼吸变化。尤其是严密观察患者瞳孔的变化,如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或者瞳孔散大,甚至出现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时,则证明可能有再出血或脑疝形成[5],报告医生进行抢救后后立即采取措施,立即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速尿20 mg,如有必要可采取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本次研究中6例患者术后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2例经加强脱水后瞳孔恢复,2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后瞳孔恢复,2例死亡。术后血压控制在160/90 mmHg左右,一般术后开始2天需静脉微量泵注入降压药,逐渐加用口服或鼻饲降压药。
(2)术后需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扭曲,受压,脱落。对于躁动患者可采用约束带,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与镇静剂,防止患者拔除引流管。本组有2例患者拔出引流管,为术后3~5天,均为夜间患者处于意识模糊状态不小心拔出引流管,虽未引起颅内再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但却提醒术后引流管的护理仍需加强。
(3)预防呼吸道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限制探视人员,做好口腔护理,加强翻身,拍背,必要时辅以气管切开及吸痰,预防及治疗肺部感染。本组有5例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加重,行气管切开治疗;预防消化道并发症,严密观察患者呕吐物的颜色,大便颜色,有鼻饲管患者胃内潴留物颜色及量,消化道并发症主要有消化不良,消化道出血,便秘等,一般脑出血术后患者常规需给与胃肠动力药,制酸药,通便药治疗。本组术后上消化道出血4例,经止血,加强保护胃粘膜等治疗好转;术后需预防肝肾功能损伤,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出现肝肾功能损害需停用肝肾损害药,加用护肝护肾药。本组出现肝功能损伤9例,肾功能损伤3例,经药物治疗好转;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形成,本组未有压疮出现。
微创硬管血肿腔钻孔引流术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方法,相对于传统开颅手术,有快速,简便,经济,损伤小等优点。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很高,必须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医师以及瞳孔等多方面的变化,认真做好患者各方面的护理,以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形成,从而降低病残率及死亡率,提高疗效。
[1] 贾建平.神经病学(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7-192.
[2] 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64-871.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出血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M].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62-64.
[4] 胡长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规范化治疗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52-154.
[5] 王 亮,陈治强.超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治疗小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1,40(18):1838-1839.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30.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