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红继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行为护理用于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钱红继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目的 着重于探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行为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0例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实验组采用行为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临床指标。结果 实验组复发率为2.5%,死亡率为0,护理满意度为97.5%,治疗依从性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护理不仅可提高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也可降低其死亡率与复发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行为护理;临床效果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近几年的临床中越看越多见,因而在护理方面医院给予了高度重视。传统护理可发挥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仍然欠缺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复发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本次择取80患者展开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行为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护理价值与主要,从而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提供参考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自本院80例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法。其中,40例实验组患者中女患者与男患者分别为6例、34例;年龄在22~60岁,平均为(37.6±2.4)岁。对照组40例患者,女5例,男35例;患者年龄23~59岁,平均(37.8±2.6)岁。对照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与实验组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即病情观察、用药护理、体征监护与健康教育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行为护理,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很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为年轻,在被医院确诊时可引起心理上的巨大变化。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与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通过鼓励或开导为其消除负面情绪,让患者了解到治疗护理得当有助于疾病的痊愈,应适当的缓解自身的压力与负担[1]。②饮食行为护理:护理人员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帮助患者规划合理的膳食结构,告知患者规律饮食,戒烟酒,忌食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应保持清淡饮食,多食新鲜的水果与蔬菜,多饮水,控制机体的胆固醇含量。让发病初期的患者选用无刺激、产气少、低钠、清淡的流质食物,少食多餐,然后根据病情的恢复情况采用半流食与普食。必须在痊愈后坚持应用科学的饮食结构,对饱和脂肪酸、胆固醇的摄入进行严格控制,不能暴食暴饮,需要控制热量,可选用粗纤维食物,注意不能在餐后2 h开展体力活动。③运动行为护理:按照患者身体与病情的恢复情况对生活方式进行调整,选择有益健康的有氧运动,不能进行剧烈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设置运动量,坚持体育锻炼,在发生异常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④用药行为护理:在患者病情得到稳定控制后,由于原发疾病和诱发因素可造成复发,急救药物要随身携带。同时指导患者遵医嘱服用药物,不能私自减量服用。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急救措施与疾病识别方法,在出现症状时先让患者平卧,在情绪、神识镇静后马上服药,需要在发病第一时间通知急救中心准备急救工作,在最短时间内安全抵达医院接受治疗。患者康复后应定期来院复查。⑤知识教育:借助宣传手册、健康讲座、口头讲解、电话随访等方式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应帮助其了解急救方法、疾病知识,对其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纠正。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以下指标:①治疗依从性:根据患者饮食行为、运动行为与用药行为评价其治疗依从情况,满分为100分,>90分为完全依从,80~90分为依从,61~79为部分依从,<60分为不依从,依从性=(依从+完全依从)例数/总例数×100%。②临床指标:指复发率与死亡率等指标。③护理满意度: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中设置4个项目,分别是不满意、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以及满意,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实验组不依从0例、部分依从2例、依从6例、完全依从32例,依从性95%(39/40);对照组3例不依从,8例部分依从,7例依从,22例完全依从,依从性72.5%(29/40)。组间差异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实验组临床指标满意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为:实验组死亡0例,复发1例(2.5%);对照组死亡3例(7.5%),复发5例(12.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不满意0例、一般满意1例、满意9例、非常满意30例,护理满意度97.5%(39/40);对照组4例不满意,7例一般满意,6例满意,23例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72.5%(29/40)。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中为很常见的危重急症。其病变基础与冠状动脉硬化有关,而且冠脉血液供血突然性减少与阻断可引起心肌严重畸形缺血,严重时造成心肌坏死[2],很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后的护理质量能够显著影响其疾病进展、预后和转归,因而恢复期临床护理尤为关键。中青年出现急性心肌梗死成为了中青年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也是医院医患纠纷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有研究证实[3],现代化生活加快生活节奏,社交频繁,用脑过度,而且生活不规律、睡眠不足、缺乏运动,很多人酗酒、抽烟、肥胖,故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显著增多,冠状动脉受体遭受强烈刺激后引起狭窄、痉挛等急性心梗表现。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非常复杂,因而在预防疾病这一方面很难开展,现阶段临床主张早诊断、早治疗,希望能够减少中青年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应用的治疗方式、治疗药物与普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别无二致,但同时我们更多的要求这些患者能够有意识的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疾病的复发。因此,临床认为除了基础治疗,应通过行为护理纠正患者的不健康饮食行为,养成良好的运动行为与用药行为,提高治疗效果[4]。
由上述结果可知:①采取行为护理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较应用传统护理的对照组高,提示行为护理不仅可为患者提供优质与舒适的护理服务,也能够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高。②经行为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复发率较对照组少,死亡率较对照组低,说明行为护理对患者复发率、死亡率等临床客观性指标的改善极有帮助。③行为护理结合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护理流程设定了用药行为、运动行为、饮食行为等方面的护理措施,能够全面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这一结果与顾志茹[5]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在她的研究中,行为护理干预组的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复发率、死亡率、护理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分别为3.6%、0、94.4%、94.4%,充分证实行为护理能够取得传统护理无可媲美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给予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行为护理能够降低其死亡率、复发率,也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还能够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 宋兴惠,严学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重症护理的方法及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5,05(46):671-672,675.
[2] 秦璟璟.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14(02):231-232.
[3] 朱丽红.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0(12):153-154.
[4] 朱俊华.行为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9(33):182-183.
[5] 顾志茹.行为护理干预在36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29(06):128-129.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
B
ISSN.2096-2479.2017.19.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