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伟冬 龚佩珍 吴 平 贾伟娟
大球盖菇与水稻轮作模式的配套技术
马伟冬1龚佩珍2吴 平2贾伟娟2
(1. 平湖市新仓镇农技水利服务中心,浙江平湖 314200;2. 平湖市农技推广中心,浙江平湖 314200)
介绍经3年试种示范的平湖市大球盖菇与水稻轮作模式的技术经验。大球盖菇栽培要点包括品种选择;采用大棚保护地栽培;适当添加辅料增加培养料的营养和通透性;冬季低温适当加盖地膜促发菌;机械开沟,同时完成菇床整理与覆土;先覆土,后预湿,简化生产工艺;适时采摘,确保优质优价。概述水稻栽培技术。
菇稻轮作;模式;配套技术;大球盖菇
大球盖菇采用稻草生料栽培,生产成本低,技术操作简便,农民易掌握。大球盖菇肉质细嫩滑脆营养丰富,生产过程中不施用化肥、农药,产品绿色安全,深受消费者喜爱,鲜菇市场被逐渐打开。浙江省平湖市经过三年的试种示范,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提高,并在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适合本市生长气候环境的大球盖菇-水稻的菇稻轮作模式。2015—2016年度该模式在新仓镇中华村杨健云基地示范3.6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平均亩产鲜菇2 361.1千克,产值12 916.7元,效益8 415元;晚稻平均亩产560千克,产值1 568元,效益1 168元,实现“万元钱千斤粮”目标;2016—2017年度示范面积扩大到20亩。其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如下。
1.1 品种选择
选用市场适销的优质高产品种。
1.2 采用大棚保护地栽培
平湖地处浙北平原,冬季气温低,春季雨水多,地下水位高,土壤质地黏重,而大球盖菇的生产季节正值平湖低温多雨时节,通过应用蔬菜大棚覆膜栽培,能有效促进大球盖菇早出菇、早上市,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1.3 适当添加辅料增加培养料营养和通透性
按照每平方米畦床投料15千克的标准,每亩备足白净、无霉变的稻草原料4 500~5 000千克,并在稻草中添加5%麦麸(粉)、10%木屑或砻糠等辅料。铺料前整平菇床底部,前作为水稻的应先翻耕一下再平整,以防板结不渗水,影响菌丝生长。铺料按照6米宽大棚开4畦菇床、8米宽大棚开5畦菇床的标准在畦面均匀铺设厚度25厘米左右的稻(麦)草培养料,然后播菌种,再覆砻糠(或木屑)和麦麸(粉)等辅料。
1.4 冬季低温适当加盖地膜促发菌
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26 ℃。根据平湖气候,一般11月初即可播种,过早播种遇秋季高温易烧菌。播后注意气温变化,冬季气温低于5 ℃时适当加盖地膜促进菌丝生长。
1.5 机械开沟,同时完成菇床整理与覆土
完成铺料播种后,按照畦床宽70~80厘米和畦沟宽40~50厘米、深30~35厘米的要求进行机械开沟。开沟时如果土壤干湿适宜,可同时将沟土切碎后均匀覆于畦(床)面,后结合清沟均匀整理覆土层。
1.6 先覆土,后预湿,简化生产工艺
为降低稻(麦)草培养料铺料前预湿环节的劳动强度,在大球盖菇播种覆土后再灌水或喷淋预湿,既方便田间操作,又能减少劳动用工。灌水一般以浸透培养料为宜,喷淋则以畦沟中有水漫出为度。预湿2~3天后排出沟内积水,发菌期间保持畦床上泥土湿润,培养料含水量要求在菌丝吃透草料后,稻草变成淡黄色,质地松软、湿润。待畦面有大量子实体发生时,则应加强通风,及时将大棚四周裙膜掀起,保证棚内通气良好,促进子实体壮实、高产。
1.7 适时采摘,确保优质优价
采用大棚保护地栽培的大球盖菇,如果管理措施到位,11月初播种的,元旦前后一般能出菇上市销售。采收标准掌握在大球盖菇子实体菌褶尚未破裂、菌盖呈钟形时进行。采后整理分级,根据市场需求包装销售,实现优质优价促增收。
2.1 品种选择
选用早熟优质高产品种,如‘嘉58’ ‘松早香1号’和‘秀水134’等。
2.2 利用大球盖菇菌渣翻耕还田肥土
大球盖菇菌渣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生产结束后直接翻耕还田,既减少环境污染,又培肥土壤,减少化肥施用量。菌稻轮作的水稻每亩仅需施用三元复合肥15千克,可比常规种植的水稻少施复合肥10千克、尿素30千克,降低用肥成本90元。
2.3 适时早播早栽
5月初做好秧板,催芽播种,6月初移栽,秧龄30天左右。移栽前灌透水耙平土壤,移栽行株距22×13(厘米),每亩种2.3万丛左右,每丛插3~4本。
2.4 科学水浆管理
坚持薄水插秧,深水护苗,浅水促蘖,适时搁田控群体;孕穗期和扬花期及时灌好“养胎水”和“扬花水”;后期坚持干湿交替,防止断水过早。
2.5 做好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实情,重点做好苗期稻蓟马和大田期纹枯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蚜虫、褐稻虱及杂草的防治,注意选用安全对口农药进行防治。
S646
B
2095-0934(2017)03-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