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明
近期出版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透露出当年身为知青的习近平在基层生活的诸多细节,从中可见其日益成熟的基层价值观。下基层是联系群众、增长才干、成长进步的重要途径,或挂职锻炼,或蹲点调研,或当兵下连。下基层者是时间到任务了、熬经历当资本,还是扎根蹲苗厚积薄发、经历风雨担当大任?习近平同志七年知青的基层经历,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摔打自己更要发挥自己。基层历来是锻造人、成就人的沃土,如何下基层、下什么样的基层、下基层怎么做,不仅是一种价值选择,更是一种政治责任。如果说作为“黑帮子弟”的习近平到梁家河插队是出于历史原因,但七年知青的生活却是他对基层饱含深情、与人民难舍难分的历史起点。1982年初,习近平决定再下基层、回农村去工作。他当时在军委办公厅做秘书,便向国防部长耿飚汇报自己的想法,耿飚挽留他说,下基层锻炼是好事,也可以到野战军去嘛。但他还是坚持要到地方上去。当时回到北京的习近平可以安享舒适的工作和生活,但他有着更大更高的抱负。之所以要下到农村地区去做基层工作,主要是出于两个考虑。一是国家已经步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在地方上会比在军队里接触的事物更全面,更接近民生民情,对自己的全面锻炼更有利。二是他自己在陕北干了七年,知识和工作经验最丰富的积累,还是从农村来的,而且农村当时正处在改革的前沿,还是到农村去才更能发挥他的优势。
从梁家河到正定,他种地放羊、拉煤挑粪、排队吃“大锅饭”、骑自行车了解情况……同时,他倾心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打淤地坝、修梯田、办沼气、“大包干”试点、招贤纳士、筹建“荣国府”……习近平离开高层机关去基层末端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时代发展的境况决定他选择更大的作为空间——接地气干大事;注重基层的理念折射他秉持鲜明的群众立场——心中为民不为己;价值实现的选择彰显他实事求是的工作导向——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联系群众更要结合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需要与群众身与心的紧密结合,血与水的真情交融。1969年初,15岁的习近平来到黄土高原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村,直到1975年10月离开。这七年,他在这片黄土地上同乡亲们打成一片,过“四大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把自己当成黄土地的一部分,“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始终与人民心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身体力行地与群众同甘共苦,向群众汲取智慧、从群众凝聚力量。
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工作时,山西原平县委书记吕日周来搞调研。他说当时接触到的干部群众普遍对习近平给以很高评价,有的年纪大的农民说,近平是我们农民的儿子;年轻人则说,近平待我们就像兄弟一样。吕日周对习近平的几句话印象颇为深刻:“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可以说,习近平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成长为党的总书记,正是得益于他在基层艰苦生活中开阔读懂人生、读懂人民、读懂中国的视野,得益于他在基层艰苦历练中收获筑梦中国、追梦中国、圆梦中国的构想,得益于他在基层艰苦创业中打下爱国为民、治国理政、强国兴军的根基。
群众需要什么就努力干成什么。七年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习近平贴近黄土地,贴近农民,下决心扎根农村,让习近平收获了获益终生的东西,即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即使是后来,其他的知青都陆陆续续离开了,而习近平还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离开,并且在入党、上大学方面遇到了诸多困难。但他在迷茫、彷徨中坚定下来、自信起来,在一件件为民办实事中扎实度过。
在梁家河,群众做饭缺柴烧、照明缺油电,习近平到四川绵阳去考察学习建设沼气池的技术,把沼气池带进了梁家河;发现村里农具有需求,社员有打铁的手艺,习近平就发挥铁匠作用办了一个铁业社;社员们买生活必需品不方便,习近平就为村里办了一个代销点;为了解决干活衣服裤子磨损快的问题,习近平组织村里妇女办了缝纫社;为了提高磨面效率,习近平让村里添置一台柴油磨面机,就把整个村子磨面的活儿都干了。习近平在当梁家河村大队党支书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原来一到青黄不接时就全村出去乞讨的贫困村庄,变得红红火火,一片生机。这七年,也让习近平日后决意再下基层为国为民干点事。正如习近平当选党的总书记后率十八届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所阐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