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519100)周悦欢
分娩疼痛是指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子宫收缩而产生的疼痛感,其可贯穿整个分娩过程,影响分娩的进行,部分产妇由于疼痛而被迫选择剖宫产,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产后恢复缓慢。因此,在分娩过程中加强产妇的镇痛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院于2015年5月~2016年11月将分娩镇痛仪应用到产妇分娩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214例在我院分娩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2~33岁,平均(26.84±1.06)岁,孕周37~41周,平均(39.35±0.27)周;初产妇129例,经产妇85例;所有孕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妊娠,盆腔结构正常,符合阴道分娩的指征,无妊娠并发症、流产史或精神类疾病。将上述2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107例,两组年龄、孕周等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出现规律宫缩时送入产房,且在进入第一产程活跃期,子宫口扩张≥3cm,WHO疼痛分级标准评分为中-重度时,开始进行疼痛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娩镇痛护理,主要包括指导产妇控制呼吸、体位指导、心理护理、疼痛教育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分娩镇痛仪。具体操作如下:选用凡乐生PO-9632多动能电疗综合治疗仪,①告知产妇分娩镇痛仪的作用、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②在产妇出现规律宫缩时开始使用仪器,安装电池,关闭强度控制钮,连接各导线;③清洁治疗位置(即T8~S5范围内),将传导贴片分别贴于患者背部T10~L1、S1~S4处(即肚脐假想线上下4cm);④开启电源,选择“TENS-C”模式,设置治疗时间参数为“8--”,确认无误后开始治疗;⑤调节电流:逐级增加电流,询问产妇是否有不适感,直到产妇舒适、可耐受为止;⑥在第一产程结束时,停止使用仪器,取下贴片,并协助患者摆放舒适体位。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经阴道分娩、剖宫产),并记录两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研究组经阴道分娩89例(83.18%),剖宫产18例(16.82%);对照组经阴道分娩67例(62.62%),剖宫产40例(37.38%)。两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比较 研究组第一产程时间为(5.13±0.48)h、第二产程时间为(42.64±1.52)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7.95±0.73)h、(60.05±5.4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娩镇痛仪是一种可刺激机体自身释放阿片肽物质实现分娩镇痛的新仪器,具有起效迅速、持续镇痛等优点,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分娩中。它通过刺激性作用来阻断产道以及子宫的中枢神经疼痛信息传导,进而将产妇在分娩中的剧烈疼痛感降至其可忍受的范围内,达到明显的分娩镇痛效果[1]。相关研究报道[2],应用分娩镇痛仪不仅能够有效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使其保持较好的生产体力,还可以避免大量使用镇痛药物,从而减少对产妇运动神经的影响,避免了分娩中相关肌群的抑制,有效提高了产妇的分娩质量。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研究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阴道分娩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分娩镇痛仪能够有效缩短第一、第二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分娩质量,可在产科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