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教学改革探究

2017-04-02 23:00:05周慧娟
时代农机 2017年9期
关键词:革新电网实训

周慧娟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2)

基于新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教学改革探究

周慧娟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2)

随着我国对于新能源产业的大力倡导以及智能电网的高速发展,在对于学生的教学上,就需要根据当前的教学方向、就业形式等在传统的电力教学方面作出一系列的创新以及改革。创新和改革的主要体现在对于学生的培养方案的革新、课程内容的调整与设置以及学生的实训基地的重新建立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希望能让学生掌握最前沿的科技动态,培养出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一批技术人才。

新形势;电力教学;学课程

目前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随着传统能源的不断消耗与衰竭,可再生能源和新型能源的开发成为了现在世界上研发的核心内容之一。与此同时,智能电网方面技术的不断提升让让当前供电稳定性提升,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减小,对于电能的利用率提升。

1 新形势下电力教学培养方案的革新

由于新能源以及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于电力教学培养方案的改革势在必行。传统的电力培养方案已经太过老旧已经很难融入现在所需的新型技术中去,而且传统的电力培养方案所学内容过于空泛与实际应用的距离较远,同时传统电力培养方案所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已经很难跟上时代的脚步,由于这种种原因,需要对电力教学方案要做出重大革新。进行革新就需要各个高校根据社会实际需求,与时俱进制定出对学生学习、发展有益的培养方案,制定出的培养方案不能只强调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而淡化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也不能只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不让学生学习了解理论基础。在进行方案制定的过程中方案制定的思路很重要,由于智能电网和新能源产业的不断革新,现在的电力电网系统已经充分融入了电子电力、信息传递、已经智能控制等多个方面的技术,所以现在的电力方面已经不仅是一门单一性质的学科,而是成为了一门交叉性学科,所以现在的高校在电力教学的制定上要利用现在已有的条件,让基础知识教学和实操实训相结合,拓宽学科专业的学习面。在对学生进行技能、知识教育的同时还有应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提升学生的素质品德。

高校制定培养方案应该符合以下3个特点:①以专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为培养的核心,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教学方向进行培养,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出新型人才;②教学内容以及实践内容进行更新,教学内容以及实践内容要根据当前社会以及企业的需求进行更新,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而不是学到一些空泛无用的知识;③教学方案的制定需要合理安排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学习的课程比例,同时还应该对教师团队进行适当调整,让理论方面的教师和实践方面的教师不至于失调,最后学校还应该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实操的机会,让学生能在实践中学习。

2 新形势下电力教学课程内容的设置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对于电力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做出新的设置,首先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应该找到教学的核心以及重点所在,至于具体的核心及重点要根据社会所需求的方向以及学校所擅长的方向来确定,学习不能广撒网,最终导致学生没有专精的学科,同时学校制定课程的时候还应该考虑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最好在进行了一个阶段的理论学习后就进行相关方面的实践教学,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实操水平。在对于学生的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课程中学校要尽量精简无关以及过时的项目,然后增加新型的课程,比如:新能源开发研究、太阳能发电系统调试、智能变电站实操实训等,通过这些新型课程,培养出适应当前社会的新型人才。

3 新形势下新型实训基地的建立

如前文所述,实训实操对于电力方面的学生来说是及其重要的,但是很多学校的实训基地和实训设备过于老旧,学生难以在老旧的实训基地内学到当前社会所需要的新型技术,这就要求学校加大对于实训基地的投资,更新换代旧的设备,建立新型的实训基地。这种投资短期来看是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是长远来说,学校投入建设新的实训基地,购入新型设备不仅能够惠及多代学生,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学校相对于其他学校的竞争力,让自身学校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更加优秀的生源,这是一个长远的投资,但对于学生和学校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投资。

4 结语

随着新能源以及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教学的改革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通过对传统电力教学方式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于当前就业形势的深入调查,大胆革新传统的教学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尖端前沿的视角以及技术,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电力系统方面的人才是电力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

[1]汪祥兵,余建华,张家安.职业导向的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22).

[2]孙会琴,刘庆瑞,陈志军,等.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柔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人才培养,2012,(30).

周慧娟(1982-),女,湖南益阳人,大学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猜你喜欢
革新电网实训
穿越电网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周克芹纪念:捍卫与革新
四川文学(2020年10期)2020-02-06 01:21:16
复旧运转
继续努力,不断革新
中国自行车(2018年7期)2018-08-14 01:52:32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电网也有春天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32
电网环保知多少
河南电力(2015年5期)2015-06-08 06:01:46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河南电力(2015年5期)2015-06-08 06: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