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一”焊接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04-02 23:00:05张远健
时代农机 2017年9期
关键词:合一技术人员校企

张远健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1)

“校企合一”焊接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张远健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1)

“校企合一”焊接技术人才培养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校学习内容与企业工作内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为方向,强化综合技能训练为重点,生产实践教学为主线,专业理论、文化课为基础,课外指导和自学方式为辅助,是一种全方位、综合型的教学方式。

校企合一;焊接技术;人才培养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结合目前形势——采用“一体化教学”和“校企合一”的模式办学,“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为了使理论与实际操作更好地衔接,打破理论课、实验课或实操课的界限,将理论教学和实操教学融为一体,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校企合一”是指:学校在教学期间建立“工学交替、学校即企业、课室即车间、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工作的“无缝对接”。为还原职业教育原本的功能,致力于开创“校企合一”双元制的模式,为“中国创造”培养高技能型紧缺“技术英才”,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模式,在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模式和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上,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焊接技术是一种机械制造和机械加工不可缺少的加工手段,在加工和制造行业中占重要地位,从街头的小修理铺到大型现代化工厂,焊接技术人员无处不在:组装航空器,搭建石油平台,建造桥梁、地铁,建设高楼大厦,组装汽车以及成千上万种的其他产品,目前我国加工制造业缺少这方面的人才。焊接技术人员的工资很高,与其他高技术工种相当。企业中高级蓝领的待遇比白领还要高。焊接是一份令人向往的工作,是一种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当焊接的产品呈现在焊接技术人员眼前时,焊接技术人员有一种成就感。

焊接技术人员是采用合适的焊接方式、合理的焊接工艺、适当的焊接设备,采用同材质或不同材质的填充物,将金属或非金属工件紧密连接的一个工种。根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金属焊接作业是特种作业,从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训练,并经考试合格后,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焊接技术人员,首先应掌握各项基本操作技能。为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效率,焊接技术人员要时刻改进工具和加工工艺,逐步实现操作的半机械化和机械化,这对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人体伤害,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焊接技术“校企合一”人才培养方案

(1)教授理论知识。对每个章节、每个课题、每项操作技能,教师(师傅)先作理论讲解,包括企业实际的工作要求、本章节安全注意事项等,同时讲解内容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围绕实践进行。讲解时结合实际操作,联系生产实践,使学生(员工)加深对工作原理的认识,了解安全知识和操作过程,掌握操作要领,有了初步的理性认识,动手操作时就会心中有数。

(2)示范操作。考虑学生(员工)处于入门阶段,在操作练习前,教师(师傅)应对主要环节进行工艺介绍,并且示范操作。在示范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对一些关键环节进一步分析、讲解。示范过程应做到步骤清晰,工艺规范,动作到位,分解合理。

(3)实践操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主要途径。为此要求每位学生对所学过的教学课题动手操作,通过操作练习,通过切身体会加强感性认识。当然,要达到熟练掌握,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操作练习次数。教师在学生操作时加强巡视指导,以便及时发现、纠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要重视安全文明生产的教育和巡视。

(4)“校企合一”操作训练。教师按企业加工模式给出加工要求图样,由学生进行加工,并且按照有关要求考核。

(5)总结讲评。学生加工工件结束后,先对工件进行自评,然后由教师进行评分考核,同时对场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服务9S管理考核。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工件制作情况以及操作过程(特别是安全问题)及时进行总结、讲评、讨论,通过教师的总结讲评,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又能促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相互激励,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6)巩固训练。利用课后或其他空闲时间进行巩固训练。

2 结语

利用“校企合一”和产教结合,开展课程和教学体系改革,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实行“产学研”结合,完成教育教学从虚拟——模拟——真实的“无缝过渡”,“零距离”实现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身份转变。教学方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将教学安排变成员工培训模式,按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根据工作过程,将实训作业按零件加工工艺考核,实现知识学习到技能培训的转变。实训管理方面推行企业文化管理,学生方面实行按企业员工管理。学生实质上具备双重身份:一是学生身份,二是员工身份。对学生的规范管理要有具体要求,对学生采用企业对员工货币奖惩方式进行考核,变虚拟的扣分形式为真实的货币奖惩形式,实现学生观念的转变,进而培养优秀的焊接技术人才。

张远健(1990-),男,黑龙江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材料加工。

猜你喜欢
合一技术人员校企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云南农业(2021年11期)2021-11-12 02:23:58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水上消防(2021年4期)2021-11-05 08:51:52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人剑合一
故事大王(2019年11期)2019-12-20 08:48:29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57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