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清
(河南省人民医院泌尿肾移植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肾移植术后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的护理体会
刘玉清
(河南省人民医院泌尿肾移植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探讨对肾移植术后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肾移植术后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患者肝功能的改善优良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接受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后,肝功能的改善优良率可达26例(92.86%),护理满意度可达27例(96.43%)。结论对肾移植术后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肝功能的改善优良率,同时,还能够满足患者所提出的护理需求。
肾移植术;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护理干预
肾移植术后肝功能损害是移植手术后较为常见一种并发症,将会严重影响肾移植的长期存活率,其发病机制包括病毒性感染以及药物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所致,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与其相比时间较早[1]。乙肝病毒性的肝损害,通常发生于肾移植术后的3个月左右,患者术前由于免疫力低下或者携带乙肝病毒,术后将会增加乙肝病毒的发生几率,需要长期服用大量的免疫抑制剂,长此以往将会大量复制病毒,进而造成肝功能的损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重症肝炎的发生,此时患者的患病情度较为危重,将会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2]。目前,临床上对于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极大程度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选取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肾移植术后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开展,皆符合急性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诊断标准,均为自愿参与配合。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44~58岁,平均年龄(52.08±2.18)岁。发生急性肝功能损害通常在肾移植手术后的3~5年,其中,9例为药物性肝损害,19例为乙肝病毒所引发的肝功能损害。患者均接受入院后的常规治疗:①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方案,减少或者停止使用对于肝脏损害较大的药物,如:环孢素、硫唑嘌呤等,进而降低患者的肝毒性,必要时将上述药剂更换为他克莫司或者西罗莫司,在此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在并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的基础上将患者的浓度水平控制在较低水平范围;②护肝治疗。使用稳定肝细胞膜的保肝药剂,同时,输注白蛋白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和抗病毒治疗等。与此同时,加之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配合临床治疗,及时了解患者的患病情况,密切监测患者肝功能以及血药浓度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预防和控制肝昏迷症状。
1.2.1 入院沟通
患者入院初期,护理人员需要详细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介绍有关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措施等内容,介绍有关该类疾病的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原因,同时,鼓励患者家属以及朋友到院探视,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讲述,更加深入的了解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支持,进而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依从性。
1.2.2 治疗沟通
治疗前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呈现出舒适的休息体位,尽量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详细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介绍有关治疗药物的名称、用药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等。治疗后,可以采用集中注意力、沉默以及微笑等沟通方式,积极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的困惑和疑问,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进而加强整体治疗效果。
1.2.3 对症护理
患者住院期间,需要加强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严格遵循少吃多餐的进食原则,使用低脂、易消化以及清淡的半流质、流质食物。对于处于病情进展期的患者而言,则需要告知患者卧床休息,减少体力的消耗,减轻对于肝脏的沉重负担。必要时给予患者新鲜血液以及白蛋白等静脉输注,进而补充患者身体所消耗的能量。除此之外,需要帮助患者拍背咳痰、指导患者深呼吸,避免出现肺部感染的情况。
回顾性分析患者肝功能的改善优良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所有患者接受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后,肝功能的改善优良率可达26例(92.86%),护理满意度可达27例(96.43%)。
目前,临床上对于护患之间的沟通十分重视,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患者的内心变化,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依从性。目前,患者的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特别是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而言,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
近几年来,临床上通过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根据患者的心理情绪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极大程度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了患者的意志力和承受力,减少肾移植术后并发症所引发的心理反应,进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依从性[4]。
总而言之,通过对肾移植术后急性肝功能损害患者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具有一定作用。
[1]郑 龙,王继纳,戚贵生,等.肾移植术后肺结核确诊病例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5,36(11):666-670.
[2]张 萍,段志强,杨丽南,等.丙肝病毒感染的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4):377-380.
[3]柳 烨.肾移植术后糖尿病的护理干预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0):167-168.
[4]黄森林,于立新,邓文锋,等.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环孢素2332例的临床远期随访[J].广东医学,2016,37(6):904-908.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44.73.02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