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锐藏族礼仪发展的新特点

2017-04-02 18:37王淑芳
关键词:华锐藏学吐蕃

王淑芳

(西北民族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华锐藏族礼仪发展的新特点

王淑芳

(西北民族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早在佛教进入藏族社会之前,藏族已有了一定的道德礼仪规范,敦煌古藏文文献《吐蕃礼仪问答》写卷即为罕见的极具民族特色的古代藏族世俗伦理学著作之一。透过该文献可以看出,华锐藏族继承先民遗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其传统伦理思想和道德礼仪,以及藏传佛教和传统儒家礼仪文化的影响。在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人的身体与内心的和谐关系中,华锐藏族礼仪的发展充分展现出了其民族性、宗教性和多元化的新特点。

华锐藏族;道德礼仪;和谐关系;新特点

一、华锐藏族的形成

华锐藏族是安多藏族地区历史悠久的族群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吐蕃王朝时期。公元7世纪,伴随着吐蕃政治、军事势力到达青海东部,先后有大批卫藏人进入湟水流域。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使崔希逸率军由凉州南进入吐蕃境,可能就是经乌鞘岭北部的古浪峡或和戎城,由今天祝地区进入青海,当时天祝一带为吐蕃控制区①陆离:《关于新发现的吐蕃赤德祖赞时期者龙丹兴庆寺发愿钟的几个问题》,《藏学学刊》第10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4年,第51页。。为了自身的生存和保护牛羊、草原等资源,华锐藏族世世代代不断抗击外部的侵略,形成了这个民族智慧、勇敢、善战等许多特质和性格特点,其中一支因强悍尚武被称为“英雄部落”,其属地就叫“华锐”。华锐,亦称华瑞、华热,藏文为“”。“华锐”,在藏语中意为英雄的地区或部落,其族群主要分布在湟水以北、河西以东地区,包括今青海省的乐都、互助、门源、大通和甘肃省的天祝、肃南皇城等地区。其中,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是华锐藏区的主体。据统计,华锐藏族目前有16万人②陈涛:《汉藏文化交流背景下华锐藏族冠汉姓现象及其文化释读》,《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第174页。。

自公元633年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后,吐蕃王室就一直派军驻华锐地区,西藏的本土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也得到了广泛传播。与此同时,古代藏人的传统道德礼仪规范也在华锐地区生根发芽,并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其中不乏儒家礼仪文化对华锐藏族的广泛深入的影响。佛教的传入,更加丰富和完善了华锐藏族的道德礼仪和传统文化。长期以来,华锐藏族在学习、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整体上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礼仪风俗习惯,独具特色①韦仁忠:《关于民俗变迁、文化整合的新思考——甘肃省天祝县汉、藏民族杂居村落藏族生活变化探微》,《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79页。。

二、华锐藏族礼仪的形成

藏民族是一个纯朴善良、勤劳勇敢,极具智慧,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民族,它给人类贡献了和睦相处、慈悲友爱、不相伤害、共享幸福这样一种精神财富,而这些财富是人类最缺少,也是最珍贵的东西。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价值将会与日俱增。

早在佛教进入藏人社会之前,藏人已有了一定的道德礼仪规范,这在敦煌出土古藏文《吐蕃礼仪问答》写卷中有着集中的反映。《吐蕃礼仪问答》又称“《兄弟教诲录》”,编号P.T.1283,存文字532行,是现今所见吐蕃赞普时期礼仪问答写卷中最完整和最原始的资料,涉及唐代吐蕃未受佛教影响前的传统伦理思想和道德中的善恶观、日常生活伦理、家庭伦理、经济伦理、政治伦理和因果报应观等②陆洋:《吐蕃〈礼仪问答写卷〉中的藏族传统伦理思想》,《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39页。。尽管只有1 400字,却是藏族传统社会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伦理学著作,也是吐蕃伦理文化的标志性文献。它不仅较为充分地反映了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直至吐蕃时期逐渐成熟的藏民族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更表现了吐蕃伦理对中原儒家伦理文化的兼收并蓄。书中的伦理思想、价值取向与汉地儒家伦理思想非常相近,比较清晰地反映了汉藏伦理道德文化在历史上的深层交流与融合,也反映了我国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在道德上原本存在着的广泛的共通性。

敦煌发现的浸透着儒家文化与思想的正史类著作主要有《史记》《汉书》《三国志》《晋书》等,此外还有《仪礼》《大唐开元礼·仪丧服》残片。在敦煌发现的这些汉文儒家经典,大多是吐蕃统治敦煌时期之物,反映了斯时包括吐蕃在内的敦煌民众对中原儒家文化的敬重③徐仕麟:《藏族伦理思想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200页。。从《吐蕃礼仪问答》写卷的内容来看,在千余年前古代藏人的道德礼仪思想已发展到了很高的境界。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由此而产生的生产方式的相对单一,这些道德准则一直保留和影响到今天,对藏人的文化心理和社会传统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藏族早在发展初期就与中原文化建立了水乳交融的互动关系,而且,儒家思想也被广大的藏族同胞所认可和接受。从《吐蕃礼仪问答》写卷与《论语》的一脉相承的处世观点来看,周云水先生在《浅谈敦煌吐蕃文书〈礼仪问答写卷〉中的仁学思想》时写道:“我们不仅看到了中原文化的丰富底蕴和博大精深,更能看到以藏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兼容并蓄孔子思想的世界意义以及其所超越中华历史经验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人类历史生存中普遍含有的内在伦理精神倾向。它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民族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中华民族道德的共同性在各兄弟民族之间是相通的。”④周云水:《浅谈敦煌吐蕃文书〈礼仪问答写卷〉中的仁学思想》,《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35页。

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论语》及其所反映出的孔子仁学思想,影响了中国社会长达两千多年,至今仍在人际关系的处理调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长期的吸收和渗透过程中,华锐藏族将儒家文化中传统仁爱观和佛教的“积德”思想有机结合,表现出了普遍的友善、好客、恤贫、济难、安于现实的乐观。而于“礼”方面,至今在藏俗中仍有表现。就拿藏族同胞的迎宾之礼为例,有客至时,主人必恭迎于帐外,入帐后,将室内卡垫移于左面客位,然后才请客人坐。假如是地位尊贵的来宾,座位还要垫高。这与《礼记·曲礼》中所载“每门让于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席,然后出迎”,“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⑤顾吉辰:《孔子思想在吐蕃》,《西藏研究》1993年第4期,第82页。如出一辙。

华锐藏区中有关佛教的礼仪习俗、宗教信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整个藏族传统社会近乎全民信教。在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人文背景下,华锐藏族礼仪文化既涵盖了藏民族传统的礼仪观念、儒家的道德礼仪规范,更包括了藏传佛教礼仪习俗文化,以及宗教戒律。它们相互补充,对华锐藏族的社会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藏传佛教强调“慈悲”,主张“普度众生”,由于其“爱”遍及一切有情众生,所体现的理想和人文关怀对善良的人们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和感化作用①徐仕麟:《藏族伦理思想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700页。。

总之,华锐藏族礼仪文化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继承和发扬了藏族传统伦理思想和道德中的善恶观、日常生活伦理、家庭伦理、经济伦理、政治伦理和因果报应观等思想,同时吸收、融合了中原汉族、印度佛教以及周边各民族的文化,同时在新时代又有自己礼仪文化的新特点。本文通过对华锐藏族礼仪文化的深入探讨与研究,将有助于从不同侧面发掘更多的藏族文化现象,从而更深层次地洞察藏族社会。

三、华锐藏族礼仪发展的新特点

华锐藏族是一个注重礼仪的民族,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对于自然、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处处以礼待人,忌讳不雅之习。华锐地区在历史上是一个纯牧区,气候寒冷,邻近接壤的汉族较多,生活习惯上就表现出了独具一格的特色②多识:《藏学研究甘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66页。。在华锐藏族日常生活中,礼仪贯穿于诸多方面。华锐藏族的礼仪关系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产生于社会生活,继承了先民遗风,受宗教和传统儒家礼仪文化的影响。在今天华锐藏族的生产生活中,历史赋予了华锐藏族礼仪发展的新特点:民族性、宗教性和多元性。而这些特点是交叉渗透在各种礼仪关系中的。

(一)华锐藏族礼仪贯穿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华锐藏族在历史的发展中,深深地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他们吸收了中国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接受了藏传佛教对于大自然的敬畏的理念。

《礼记·月令》记载了上古至秦汉间,由国家颁布的、关于按照一年十二个月时令进行祭祀、农事以及行政的指导性纲领。它按照春夏秋冬四时的顺序,将每个月的气候、天文和主宰神作了系统的讲解。天子要根据四时节令发布号令,带领民众进行祭祀、农耕,并以此决断各项事务。如果政令不符合当下的时节,那么上天就会降下灾祸。“月令”是古代遵循时令、物候而施政的专门术语。在以后几千年的社会里,月令一直在指导着君主实施各项政策。它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在我国古代决定农事活动时起到了非常独特而又实用的作用③高长山,骆洋:《蔡邕解读〈礼记·月令〉的新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5期,第81-85页。。

《礼记·月令》根据民众保护生物资源及生产的需要,曾提出过各季各月保护环境与生态的具体规定。例如,《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命乐正入学习舞,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毋聚大众,毋置城郭,掩骼埋胔。仲春之月,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

可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了保护自然资源、动物生命、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月令》要求人们按时节行令,按气象自然从事生产,否则就不会受到上天的保佑,以致遭受灾祸,所以每一个月的时令最后都会写道违反时令将会遭到的苦难。仲秋时候,如果不行仲秋月令,则是“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有大恐。行夏令,则其国乃旱,蛰虫不藏,五谷皆复生。行冬令,则风灾数起,收雷先行,草木蚤死”④《淮南子》卷5《时则训》。。

华锐藏区在历史上是一个藏传佛教盛行的地区,其境内藏传佛教文化与以牧为主的农牧业文明互相交流、渗透。因此,藏传佛教文化也对华锐礼俗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华锐藏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祁连山东段南北麓的大通河、庄浪河流域,西与张掖相连,南达湟水河与觉仓(乐都、民和南山),东与永登毗邻,北靠古浪、武威、永昌等县(市),在历史上是一个藏族的重要聚居区,也是白牦牛的故乡。这里地处高寒阴湿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生产条件恶劣,生物生长极为艰难。因而,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是华锐藏族重要任务。华锐藏族始终坚信,在强大的大自然背后,一定有一个超凡的力量存在。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种神秘的自然力量人格化、神圣化,尤其当人们发现仅凭人类自身的力量根本无法与大自然的强大力量对抗时,为了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人们更是不得不低下头来,祈求大自然对自己及本民族给予恩惠,免除灾难,由此也就形成了华锐藏族对大自然的崇拜。华锐藏族从自然崇拜中获得了与自然适应一致的智慧,因此其对自然的崇拜,也是由于高原自然环境险恶,自然生物生长不易而产生的对自然、万物的珍爱之情。对自然神的崇拜,实际上是对自然本身的敬畏和爱护。华锐藏族非常珍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对大自然抱着敬畏的态度。宗教在华锐藏族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期望通过种种宗教礼仪和活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认识自然,顺从自然规律而利用之,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正是这样一种信仰和价值观,指导着华锐藏族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时时处处崇敬自然、保护自然,也保护了华锐藏区的生态环境。

多识在《藏学研究甘露》中,这样讲述藏传佛教中的万物平等思想:“以大慈大悲、无私无我、利乐众生为己任者被称为菩萨。这种无私无我的慈悲利众精神,就是菩萨精神。这种菩萨精神是大乘佛教的根本,所以大乘佛教也叫菩萨乘。‘乘’是运载工具之意。佛法是运载众生超越烦恼苦海的救生航船,故称‘乘’。根据修行众生的慈悲心量广狭,佛法分为大小二乘。以求自身解脱为目标,缺乏利众大悲心者为小乘人;以大慈大悲精神救度众生,使众生脱离苦海,到达彼岸乐土为己任者为大乘人。

因为各个宗教“慈悲”或者“仁爱”都讲,所以这种大慈大悲利众精神是人类历史上大乘佛教独有的道德精神。但从心质和性质上看,小乘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仁慈、仁爱都有对象和条件的限制。如有的宗教将施仁慈的对象限制在人类的范围内,排除了陆地和海洋动物类众生;有的宗教将施仁慈的对象限制在同一信仰的人群,将不同信仰的人类排斥在外。小乘佛教的宗旨虽然包括不伤蝼蚁在内的一切众生,但缺乏慈悲利众的责任感。惟有大乘佛教主张一切有情众生平等,以无缘慈悲救助众生离苦得乐为己任。一些宗教虽然有不杀人的戒律,却没有不杀生的戒律。佛教的不杀生是禁止杀害一切动物,并且在佛律中规定四众弟子不破坏自然环境,不污染水源。

根据佛教保护环境资源,保护野生动物的戒律,藏传佛教在历史上,在保护生态环境、森林草原、泉池河流、野生动物方面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曾以佛教名义制定过保护森林草原、神山神湖,禁止采金开矿、禁止捕杀野生动物等许多宗教法规。在全球面临严重生态危机的当今世界来看,佛教具有超前预见性,也只有现在才能认识到佛教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①多识:《藏学研究甘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316页。。

藏传佛教的最高价值观念是佛陀的舍身饲虎和割肉喂鹰的慈悲利众精神,认为人的自私欲望是万恶之源。为众生的幸福着想,为众生服务是成佛的目的,也是成就佛果的主要因缘。善恶的主要标准就是从众生的利害关系上衡量。“把自己的幸福给予别人,把别人的苦难拿来自己承受”的发心和举动,是藏传佛教菩提心的主要修法。人活着不但要为别人的安乐幸福着想,死后的肉体也要施舍给饥饿的鹰群,这就是藏传佛教的价值体现。在这种利众道德价值观念指导下,藏传佛教制定了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动植物,禁止杀生、偷盗、淫乱、欺诈等行为的一系列规条。这类道德法规,对于草原、森林、水源等自然生态和野生动物的保护,以及社会、家庭、人际关系和民俗民风、社会风尚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特别是对藏族人的修养、心理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②多识:《藏学研究甘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19页。。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在物质方面可以说应有尽有,然而人类缺乏这种无私无我的平等慈悲心即爱心。大乘佛教所说的“善行”,就是利乐众生,把众生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众生的利益作无私无我的奉献,是大乘佛教的真正目的③同②。。

藏传佛教倡导的“慈悲”“平等”“不杀生”等思想,曾经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万物生灵和谐相处的和谐发展作出过伟大的贡献。

华锐藏族是全民信教的民族,与多个民族交错杂居,也深受汉文化的影响,而且宗教在华锐藏族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因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华锐藏族礼仪文化体现出了宗教性和多元性的特点。

(二)华锐藏族礼仪贯穿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吐蕃文书《吐蕃礼仪问答》写卷是以对话形式来论述待人接物,应对进退,处理君臣、父子、师生和主奴乃至夫妻之间关系的绝妙文章。时至今日,主要劝导、规范人们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所必备的礼仪道德,依然对华锐藏族的生活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华锐藏族在时代的发展变迁中有着属于自己的特点。

1.待客礼俗

人是社会性存在物,只能存在于特定的人际关系中,与他人相互依赖,而礼仪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人际关系和谐,既有利于个人的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吐蕃礼仪问答》写卷中,涉及到待人接物之礼的有:

第六问中:“弟问:诚如此行,于人有益为真实也,然于己何利?兄云:总言之,对人有益,对己永远有利;危害他人,对己长远有碍。为官公正,现时即于己有益,此为颠扑不破之理,能谨记否?亲子、仇敌二者之恩怨亲疏已明,若能不偏不倚,则谁能对之不钦佩折服?!”①王尧:《藏学文集》卷4《敦煌吐蕃文书译释》,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第216页。

第十六问中:“弟问:何为做人之道?何为非做人之道?兄云:做人之道为公正、孝敬、和蔼、温顺、怜悯、不怒、报恩、知耻、谨慎而勤奋。虽不聪慧机智,如有这些,一切人皆能中意,亲属亦安泰。非做人之道是偏袒、暴厉、轻浮、无耻、忘恩、无同情心、易怒、骄傲、懒惰。身上若有这些毛病,一切人皆不会中意。”②王尧:《藏学文集》卷4《敦煌吐蕃文书译释》,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第217页。

第三十四问中:“弟问:如何能使别人信任自己?兄云:从不说谎言,大家即信服,人若信服,众人即信任。”③王尧:《藏学文集》卷4《敦煌吐蕃文书译释》,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第222页。

这里提出一个做人的标准,一个道德的规范。而华锐藏族不仅传承了这些藏族传统的待人接物的礼仪,而且把这些道德礼仪规范充分体现在华锐藏族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处。

华锐藏族以好客著称。例如,家里来客人,全家人都会出大门迎接,躬腰双手平展,表示欢迎,然后侍立一旁,请客人进屋。客人进屋,家人起立让客人以男左女右的规矩入座(藏族的礼俗与禁忌)。客人进到帐篷,要让到右侧客位上。喝茶时,要在茶桌上摆上糌粑盆,糌粑上面放一块酥油,叫“喜抹日”(这块酥油是表示吉祥的,不能吃)。给客人斟第一杯茶时,要在碗里放上一小点酥油,这叫做“雅各”,是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进屋,让客人坐在炕铺靠里边,客人被安排坐在中间的座位,主人坐外边。平常老人坐里边,妇女小孩坐外边。桌子上通常摆放着放在漂亮盘子里的堆得高高满满的水果、糖果、点心,还有各式饮料。主人微微哈腰,双手奉上茶水或者奶茶。然后主人会不断给你添茶水,并不时站到客人桌前,向前送出双手,掌心向上,同时微微哈腰,面带微笑,劝你吃点心、喝茶等。喝茶时,主人总要先给客人添茶添水,最后才轮到自己。吃饭时,主人也是不断劝请吃饭。碗里还没有空,主人就会过来为客人盛饭。华锐藏族人待人接物时的言谈举止总是非常谦卑、优雅,这能够充分地体现出他们内在的涵养。

当有长者或者寺院僧人来访时,或哪怕就是进来问句话,房间里坐着的人马上会全部站起来,问候并让座;就是素不相识的人路过家门口,主人也按“不使空腹”的规矩,敬上茶酒和糟耙。交谈时或者随便聊天时,从没有人打断别人说话或抢着说话,说话声音也都适中,没有人高声讲话;如果房间里有一个人接听电话,其他人会自觉停止说话,保持安静,以便接电话的人听见对方的声音。

招待客人,不用有豁口裂纹的烂碗、烂碟子。向客人和老年人端茶饭要双手高举。倒茶、舀饭手要向里倾,不能向外倾。骑马必须从马的左边向右上。马上捎衣服,衣领必须朝左边。衣帽、被子、枕头上面不准脚踩、不准坐人。客人、老人、长辈在座时,他人来往要从后面走,从面前过会被认为不礼貌。见贵客、参加喜庆集会、到佛寺须穿上长袍,衣着要整齐 ,不准敞胸露怀。反穿衣服、反戴帽是丧服,平日忌讳。华锐藏族在服饰礼节方面,规定穿长袍干活或天气热时,褪右袖或双袖。遇到尊贵的客人,或穿上袖子,或把衣袖收起搭在胳膊上,赤膊表示不敬。逢到尊贵的客人,要脱帽、低头,表示敬礼。

来贵客时,门外不能搁空筐、空桶子。客人出门,后面不能用扫帚扫垃圾。送客告别时,通常说“兰木格柔”(直译是“路途洁白”)意思是说一路顺利。见迎面来贵客、出行的人和背空筐、挑空桶的人,要避过。出门逢到盛满水的桶子,认为是吉祥之兆。

送人礼物首先要放一条哈达,表示最大的敬意。送碗认为最吉祥,但必须碗中盛满东西,忌送空碗杯。给贵客送一条马缰绳,象征客人将会骑到马。借用人的锅碗、盘碟,归还时要盛一点东西,忌空还。年关喜庆日及每月初一、初八、十五,最忌讳打破碟碗。若不慎打破,要在破碗、破碟中盛上一把灶灰,从后墙摔出去。来贵客,寡妇不准露面招待客人。平常出出进进要随手关上大门,敞开大门是死了人的象征。门前来客人,不准迎面倒炕灶灰。用灰打人,表示诅咒。

对于特别尊重的客人,如活佛来临,或者婚事、年节期间,盛馍的碟子上,茶碗、酒杯的边上,糌粑盆上,茶炉上,要粘上一点酥油,茶炉顶上要拴一撮雪白的羊毛,茶里要调上牛奶、酥油。

藏族的祖先居住在银白色的雪山下,周围冰天雪地,蓝天上挂着朵朵白云,草原上奔跑着白色的牛羊,吃的是白色的奶油糌粑,穿着白褐衫的皮袄,戴着白毡帽,献人的礼物是洁白的哈达,纯贞善良的心灵像无瑕的白玉,痛恨乌云和黑夜、黑心肝。这样一种自然环境和精神状态,使藏族人民在历史上对白色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以白色象征理想、希望、吉祥、胜利、繁荣昌盛。藏族称自己为“奥格儿吾”(白藏人)、“夏什格见”(白帽人)。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容易理解藏族习惯中的许多问题。如贵客来了不铺黑毡,迎亲时新人不骑黑马,赛马会禁忌黑马领先,乌鸦叫唤认为是不吉祥的征兆等等,同出一理①多识:《藏学研究甘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65页。。华锐藏族是十分崇尚白色的民族,自称“博”或“华锐嘎布”,男子多穿白色毡袍,反映了华锐藏族特别崇尚白色,并认同与其他地区藏族同出一源的深刻民族观念,认为白色是纯洁、高尚、吉祥、诚挚、善良、正义、繁荣和向上的象征。华锐藏族在充分继承和发扬藏族的传统礼仪道德的同时,还把这些礼仪文化深入到华锐藏族待客的每一个细节当中。

2.子女对父母的礼节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综合反映。家庭关系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关系等多个方面。同无数优秀民族一样,赡养父母、孝敬老人也是华锐藏族家庭礼仪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传统,以“仁”为核心,以“孝”为主要内容。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孝道思想。

《吐蕃礼仪问答》写卷中涉及到父子之礼的有:

第十六问,前已述。

第十七问中:“弟问:过分孝顺非虚伪乎?温顺非欺诈乎?怜悯中非寓软弱无刚之意乎?粗暴中毋得有英勇之气乎?兄云:做任何事均需有分寸。孝顺过分即成虚伪,若不过分则是孝顺。一切行为均有目的,即为温顺,并非欺诈。若无目的,无论如何凶厉,均非反抗而为败坏。所谓可怜者,自身不了解自身(之能力)、无廉耻与行为不端。无罪岂能惩处乎?所谓英雄者,指对敌勇猛,愤怒亦有所为而发,即为英雄。无端之凶暴有谁颂为英雄?此非英雄,斯为恶汉也!”②王尧:《藏学文集》卷4《敦煌吐蕃文书译释》,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第218页。

第三十二问中:弟问:侍奉、孝敬有何利益?兄云:儿辈能使父母、师长不感遗憾抱恨,即为最上之孝敬。奴仆能使主子、官长不指责斥骂,即为最上之侍奉。若能如此行事,自己所做一切,必将平安、顺利。不能控制、约束自己,听信他人之言,心生误念,杀害、分裂主子、官人、父母乃至亲友、奴仆当中诸人,此等恶人,所有见之者,可视之为鬼魅。这种杀害无辜之人者,岂能不妄杀他人?由此可见,确实非人,明白是鬼。有某些人,对妻室之恋胜过骨肉之情。妻子无论怎样美貌可以买来、找到。父母兄弟如何丑陋,不能另外找寻。故对父母兄弟应比对妻室儿子更为珍视。父母养育儿子,儿子敬爱父母之情应如珍爱自己的眼睛。父母年老,定要保护、报恩。养育之恩,应尽力报答为是。例如,禽兽中之豺狗、大雕亦报父母之恩,何况人之子乎。虽不致如愚劣之辈不能利他,也应听从父母之言,不违其心愿,善为服侍为是。父母在世时,子辈可当面议明为好,勿去操家务之权。儿子尚且不能如此做,况儿媳乎。不孝敬父母、上师,即如同畜牲,徒有“人”名而己①王尧:《藏学文集》卷四《敦煌吐蕃文书译释》,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第221页。。

在华锐藏族家庭中,子女必须孝顺父母,对于他们的话要百依百顺。即使有错,子女也不得解释、反驳,甚至违抗。父母和老人回到家时,子女要起来向父母老人问好,主动帮他们卸下身上携带的东西,帮助脱下帽、鞋,热情上茶斟酒,而且这些举动要彬彬有礼、恭恭敬敬。父母为子女选定婚姻对象,子女不得违抗。父母与客人说话时,子女不得插话。父母外出不在家时,子女不得坐父母的座位。路上逢到长辈、老人,要下马、让路。年轻人、子女很尊重老人、长辈,吃饭、喝茶、睡觉都要先让老人、长辈,子女、小辈不抢先吃喝、睡觉。家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妹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庄重严肃。家中或有上述关系的人在一起的场合里,不准谈及有关男女情爱之类的事情,不准做出轻狂的动作。华锐藏族的家庭礼仪中,虽然不乏有些对父母唯命是从的规矩,但孝敬父母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夫妻之间的礼节

夫妻关系是家庭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而夫妻和睦是家庭幸福和美满的根本保证。在古代藏族社会,妇女虽然受到轻视,但还不像汉族封建社会那样“唯夫是从”②陆洋:《吐蕃〈礼仪问答写卷〉中的藏族传统伦理思想》,北京:《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41页。。

《吐蕃礼仪问答》写卷中涉及到夫妻之礼的有:

第四十五问中:“弟问:亲近何者为佳,何者为劣?兄云:白天亲近主人、官人及智慧正直者,有学问而英勇者,艺高者,以及精通词章、法令者为佳。夜晚亲近妻子为佳。白天亲近盗贼、虚伪者、轻浮者、疯子、淫荡者,懦夫凶顽者为劣。夜晚亲近幼女为劣。”③王尧:《藏学文集》卷4《敦煌吐蕃文书译释》,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第223页。

第五十七问中:“弟问:如何结亲?兄云:娶妻要选有财富与智慧者,若两者不可兼备,应挑选有财富者。选婿要选有智慧而富裕者。”④王尧:《藏学文集》卷4《敦煌吐蕃文书译释》,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第226页。

第五十八问中:“弟问:若依妻言好处大还是小?兄云:妻子若无不妥之处,是好话,立即将其所言之正确部分与其他分开来。美妻可以找到,不争气之子没法换掉。”⑤王尧:《藏学文集》卷4《敦煌吐蕃文书译释》,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第226页

第五十九问中:“弟问:己父若有妻妾,我若依照父言行之而与母意相违;若依母意行事,又与父意相违,以何做法为是?兄云:应该一心调和,自己对生母和庶母要同样亲热,平等相待。有理无理首先要公正行事。大妻小妾合于当地风俗,表面要相等而不应有特殊。要消除女人因无止境地偷藏财物而造成不愉快之事。自己对她们要产生感情,都应和谐而无矛盾,彼此和睦相处。”⑥王尧:《藏学文集》卷4《敦煌吐蕃文书译释》,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第227页。

第六十二问中:“弟问:与妻异常相爱,别人又会耻笑;若嫌憎她,她又做出各种媚态,如何是好?兄云:无论表现怎样媚态,若是善好妩媚,应该相爱,别人不会耻笑。她无过错,顾虑别人讥笑而抛弃她,这怎么能行?若为人不厚道,无论多么美貌,也不要相结合,而说:“她没有过失,有些地方由于与自己不合,自己有权与她疏而远之。”但勿过分发怒⑦王尧:《藏学文集》卷4《敦煌吐蕃文书译释》,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第227页。。

华锐藏区在20世纪50年代前存在着多种婚俗,但不论何种婚俗,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古代社会的一夫一妻制度下的婚俗形式主要有:买卖婚、抢婚、招赘婚、转房婚、月良役婚、换头亲、指腹婚等。其中招赘婚的形式至今还存在,它并非一种随意性的婚姻,也是有一定的程序。招赘一般是在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家庭举行的一种婚姻形式,女方家要请媒人带礼物到儿子多的男方家说媒。入赘的女婿要改名换姓,终生在女方家落居,可继承一切财产,子女从母姓。在华锐藏区家庭,入赘女婿只要自己勤劳、诚实、勇敢同样受到社会的尊重,不会受到任何歧视。华锐藏族家中有客人,妇女不上炕,不和客人同吃同坐,只准坐在锅灶旁边。但年轻妇女或姑娘,没有见生人回避的习惯。在华锐藏区,传统的藏族夫妻之间男尊女卑的伦理思想,有所改善。在今天华锐藏族家庭中,妇女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升。

4.长幼之间的礼节

《吐蕃礼仪问答》写卷中涉及到父子之礼的有:

第二十六问中:“弟问:如何能使眷属相聚和睦?兄云:若有情义,同心协力,不仅眷属和睦,行至何方亦相安无事。子与父同心,弟与兄同心,奴与主同心,妻与夫同心,仆与官同心,如此,则公正无误,齐心协力,大家皆得安宁;若彼此不和,大患而己,别无其他”。①王尧:《藏学文集》卷4《敦煌吐蕃文书译释》,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第220页。

第二十八问中:“弟问:何为规矩?兄云:凡年轻之人,奴仆之辈,对之勿似对土、石一般遗忘。勿对之不爱惜、粗暴、作恶。应设身处地,役使要恰如其分。若对子、侄与奴仆能如此行事,则对己有利,他人亦欣然愿意亲近。如此行事,即合规矩。合规矩,则不会出现伤风败俗之事,严而行之,其谁不喜?如此行而不变,即为公正之法。主奴之间、官仆之间、老壮之间,行公正之法,谁不歆羡而称颂?!”②同①。

华锐藏族特别讲究长辈与小辈之间的礼俗,自古以来就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无论在家庭或其他任何社会场合,他们都严格遵循“长幼有序”的规矩。走路让长者先行,坐时让长者上坐和先坐,说话让长者先说,吃饭喝茶喝酒长者优先。藏族有“长者教导比金贵”的古训,晚辈必须对长辈的话唯命是从,对长者说话必须用敬语,不能直呼其名。不论在何处或认识与否,只要长者向你问话,不能装作未听见,要作耐心细致的回答解释,更不能撒谎。家中来长者时,家人要起立,待其坐下后,方能坐下。

华锐藏族人做事很专注和认真,谈正事、做正事的时候不开玩笑,玩儿的时候就很尽情,不谈正事,绝不会将二者混为一谈。平常看起来平静内敛的华锐藏族人,其喜怒哀乐并不会明显表现出来,但对很小的孩子却又有很西方化的表达爱的方式:轻吻一下自己或亲戚家小孩儿的嘴唇。这一点很让人惊讶和感动,因为通常见到的是亲吻脸颊。妈妈和孩子的嘴对嘴的亲吻是一种原始而深沉的爱。尽管生存条件艰苦,但在这样的爱中长大的孩子其心灵肯定是美好的。也许这是为什么藏族小孩儿看起来总是很活泼快乐的一个原因。

逢年过节、办喜事或招待客人有饮酒的习惯,饮酒时男女老少团团坐在一起轮流唱酒曲敬客。酒曲藏语叫“勒”。勒在内容上有赞颂客人、老人、长辈的,有赞颂领袖、英雄人物的,有赞颂美满幸福生活的,有祝福人畜兴旺、吉祥如意的。还有一种相互激励、互相斗智辩论的,语音生动幽默,形式上有二段单比的,有三段双比的。华锐勒以三段双比式较多,情调上一般都庄重、严肃、热情,有时带有幽默活泼感,但决不涉及男女爱情。

华锐藏族情歌叫“拉伊”,内容复杂,形式多样,表现手法委婉、含蓄,没有粗野鄙俗之气,在情歌中独具一格。但情歌只能在野外没有需要避开的亲属的场合里才能唱,家中禁唱。

在饮食方面,华锐藏族喜欢喝茶,吃酥油糌粑、曲拉(奶酪)、酸奶子、牛羊肉和大肉,不吃驴马狗肉。招待客人用手抓肉,大米饭浇酥油放糖叫“者赛”,被看作是最高级的食品。

5.师生之间的礼节

《吐蕃礼仪问答》写卷中涉及到师生之礼的有:

第三十五问中:“弟问:施以何种仁爱为最?兄云:主人仁慈,比授予政权还好。官长仁慈地给予智慧、教诲乃是最大的仁慈。”③同①。

第五十三问中:“弟问:如何才能有‘识’?兄云:无论何时,决无不讲(宣讲)而有识,不修学(教诲)而领悟之事。聪明人凡事皆知,但教诲后则更勤奋,宣讲后则更听话。敌人有优点也要学,自己有错误也应弃。公正地指出即使是责骂也应高兴,错误指引,即使是仁慈也应摒弃。由此可见,父母、兄弟长辈没有比让子侄青年懂得教导,训练他们忠心耿耿更紧要者。由是之故,低下人能变为中材,聪明人更何须说。虽有毅力,但不讲说,不教诲,不训练,聪明人也将成为中材,低下人何须说。故讲说之重要明矣!爱护儿子、青年为增添智慧令其学文习算,为增添勇气令其射击学武。应劝其学习为是。只要对长远有利,虽困难也要修学。对长远有损,虽合意也应抛弃。对目前更何须说。教诲自己子侄,首先置于对自己仁爱而有智慧者跟前学习、训练。然后,置于位高家贫之大臣跟前学习、训练。然后,置于正直有名望之人跟前学。为人不忠厚,即使权大位高也不应放在他身边学习。年轻人,变化多端,对歹人贪者勿依靠而结交。”①王尧:《藏学文集》卷4《敦煌吐蕃文书译释》,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第225页。

第五十四问中:“弟问:首先放在仁者之前学习,然后放在位高而贫之人跟前学习,有何区别?兄云:首先放在仁者之前学习,是由于自己之子年轻,不能区别善恶,不能掌握该与不该,对自己若不仁爱,就会事情未办成而触犯律令。再者,亲近青年人也有心烦之事,仅仅用仁慈还不够,如无智慧及无教育之可能,一切教诲与讲说均不会接受,而空废。用智慧则怎么做均能达到目的,对亲生儿子也要按规矩教诲。首先,年轻人力量还未发出时,对他们如此诲教。领悟后,放在贫穷大臣跟前学,是因为,为大臣者,不可能没有智慧。而贫穷,不能不是正直厚道寡欲之人。为教诲自己儿子有此等规矩而放在该处。再者,身为穷人之仆,任何方面都节约,少许即知足,上下二者,做何事也能顺利。很好掌握词章、文字,并让其念书即可增添智慧。(自己故去)留下子侄,任何时候都勿留下怨仇。财富应均等为是。”②王尧:《藏学文集》卷4《敦煌吐蕃文书译释》,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第226页。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释奠礼属于“三礼”中的“君师”之礼。《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在春秋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获得如此声誉,而且世世享祀不绝的,仅孔子一人而已。“老师”在藏语中是个极为神圣的称呼,在藏族社会中地位很高。老师在藏语中不一定指从事教育的人,也不一定是直接教授过自己知识的人。凡是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威望很高的人,一概称为老师。学生对老师说话,必须用敬语。见到老师,先将帽子脱下拿在胸前,然后躬身低头,彬彬有礼,打过招呼,退让一边请老师先行。老师若要进屋,要替他拉开门帘。老师进学生居室,学生起立,恭候老师坐下后,给老师上茶斟酒,学生一般侍立一旁,一杯一杯地为老师添茶斟酒。待老师叫你坐下时,方能坐下。这与传统的儒家文化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吐蕃礼仪问答》写卷是华锐藏族传统伦理思想与道德礼仪的根基,其民族性也是藏民族成员在几千年广泛传播和发展中,不断产生与发展的结果。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华锐藏族的精神道德,而宗教习俗也无时无刻渗透在华锐藏族的人际交往当中。因此,在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中,华锐藏族礼仪的民族性、宗教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华锐藏族礼仪贯穿于人的身与心的关系中

《吐蕃礼仪问答》写卷中涉及到人的身心修养之礼的有许多处。

第九问中:“弟问:不得公正时,当如何忍耐?兄云:要有‘行罪恶人超生,正直善人处死’不公正之事认可、忍耐之力。自己则不可对姿容美、言谈正者内存狡诈,心怀不善。”③王尧:《藏学文集》卷4《敦煌吐蕃文书译释》,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第216页。

第四十二问中:“弟问:如何做才能恰如其分?兄云:对之一贯友好疼爱,反受其侮,谓不能与己和睦相处,先不要当面争执。可在路遇时装作视而不见那样处理即可。任何时候,对不甚好者,勿过分仁爱。对无罪者,勿过分愤恨。自己内心虽憎恨对方,但口中勿谓‘不喜欢、讨厌’为是。若如此直说,对己并无损伤,但对方会感到不乐、羞愧。”①王尧:《藏学文集》卷4《敦煌吐蕃文书译释》,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第223页。

儒家经典中关于文与质的关系,孔子有一段最精辟的论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质朴胜过文雅,就显得粗野。文雅胜过质朴,就显得“史”(做作),只有内外兼修,文与质相得益彰,交相辉映,才是君子应有的风范②彭林:《中华传统礼仪概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63页。。正如《礼记·乐记》所说:“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③杨天宇:《礼记译注·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503页。。只有你内心树立了“德”的地位,并让它在你内心“辉动”,就是放着光辉,那么合于理的礼就会自然地散发出来。因此,古人总是强调礼要和修身结合起来。如果离开修身,行为即使中规中矩,也不能叫礼,而只能叫“仪”,就是徒具形式的虚礼,即作秀。

形式好比是礼的外壳,思想好比是礼的灵魂。只有形式没有思想,那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只有思想而没有躯壳,那就成了无处寄寓的游魂,思想要藉由某种形式才能显示出来。礼的形式最为直观,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学起来也不困难。因此,人们总是喜欢在礼的外在形式上下工夫。礼的思想内涵是外在形式出现的理由,但深藏在心中,别人无法看到,而且追求思想境界很难,因此每每被人有意无意地忽略。

佛教的礼仪习俗宗教信仰以及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整个华锐藏族的礼仪文化发展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人类在追求外在的光鲜,即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内在的世界即精神文明,也需要有一个质的飞跃。藏族传统伦理思想具有浓郁的佛教出世精神,强调人性向佛性回归,认为生命能否升华到涅槃成佛的这一最高境界,最为关键的在于众生能否真诚而坚决地否定现实欲望。因为欲望产生烦恼,产生痛苦,这是导致众生永远堕于生死流转轮回中的不二根因。正是在这样一种宗教道德价值取向的引导下,淡泊名利、广施善行、孝敬父母、怜悯众生、慈悲利他、待人宽容、为人诚实、做事公正、知足常乐,等等,成为了藏民族的传统美德④徐仕麟:《藏族伦理思想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第717页。。华锐藏族,自身仁慈、忍耐和无贪,这种精神上的高贵令人仰慕,因为他们有一个强大的支撑——藏传佛教。这种信仰让他们始终保持丰富、平静、坦然、自在的内心世界,他们也追求富足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不受物欲的左右。他们每个人的谦卑、对别人的充分尊重,没有显示出他们自身的微不足道和渺小,反倒让我们觉得,每个人都是那么伟岸、宽广。我们习惯于把自己看的很重要,但往往最后轻贱了的也是自己。落后在我们心目中多指物质方面的贫乏,但精神世界的贫乏也是落后。

大乘佛教在华锐藏地的扎根、发育、成长、传播过程中,在华锐藏民族的意识深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思想伦理道德。千百年来扎根在人性深处的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便成了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做人的根本。如因果报应、无我执、视众如母、慈悲利众、万物性空、世事如幻、与世无争等道德观念,对预防犯罪、克服自私、消除贪心、淡化物欲、培养慈悲心、尊重和热爱众生、保护众生生存环境、提升人类的精神境界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⑤多识:《藏学研究甘露》,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341页。。根植于华锐藏族内心世界的“质”即宗教信仰,也使得他们从内在内心树立了“德”的地位,让合于理的礼很自然地散发出来。

因为虔诚信仰佛教,华锐藏族人自觉地对自己有着更高的道德要求。比如无论在家庭里还是寺院,年纪小的都自觉服侍年长的,年长的服侍年老的人,如端茶、盛饭、让座、进出门让行等。这些身体力行的教育让小孩子从小就知道,年少时多做事,年老时自己会得到同样的尊重和照顾。在内地,顾客就是上帝。服务,是我们花钱买来的,但是在华锐藏区,去商店买东西,如果卖家正在忙着照顾别的顾客或别的什么事情,刚到的顾客会静静等待,不会上前去打扰。这里没有服务的概念,有的是对每个人的尊重,它已经超越了“服务”的层次。我们在这里也学会了耐心等待,而不是不顾卖家在做什么,就上前急促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对于虔诚信仰佛教的华锐藏族来讲,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已经浸润了这些高尚的道德礼仪,已把这种礼仪变成了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

修身正己是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恪守的做人规范,而《吐蕃礼仪问答》写卷中也处处体现了这一思想,其早已融入了儒家的经典伦理思想。因此,在人的身与心的关系中,华锐藏族礼仪充分体现出了民族性、宗教性、多元化的特点。

四、结 语

在历史发展中,华锐藏区的礼仪文化是各民族融合的结果。处于河西走廊以及丝绸之路重要要道的华锐藏区,其礼仪文化是在继承和发扬了传统藏族礼仪文化、儒家礼仪文化以及藏传佛教浓郁的宗教因素后,形成了本民族丰富而独特的礼仪文化。华锐藏族具有善良、平等、孝敬、勇敢、守信、奉献、和蔼、节俭、好施等鲜明的道德礼仪特点和优良品质,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都渗透着很高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内心与行为的和谐关系当中,华锐藏族礼仪充分体现出新时期的民族性、宗教性和多元化的特点。经过世代的传承,华锐藏族的礼仪文化,最终转变为华锐藏族的基本价值观和民族意识,显示出了藏族文化的特色,也使整个藏区的文化得以彰显。

(责任编辑:赵旭国)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Huarui Tibetan Etiquette Culture’s Development

WANG Shu-fang
(Colleage of History,Northwest University,Lanzhou 730030,Gansu,China)

Before Buddhism entered Tibetan society,Tibetanshad some kindsofmoraland ritual ceremonies and standards.The literature by Tibetans-Etiquette Qamp;A-isa rare secular and ethical ancient book,which has rich Tibetan ethnic characteristics.In the long process of development,Huarui Tibetans inherited the legacy of their ancestors,and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ethic thought and moral ceremony,Tibetan Buddhism and traditional Confucian etiquette culture.In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and nature,man and man,body and mind,the development of Huarui Tibetan’s ceremony fully demonstrates its new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ity,religious nature and varieties.

Huarui Tibetans;moral ceremony;harmonious relationship;new characteristics

K289

A

1671-0304(2017)05-0086-11

URI: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5.1210.C.20171020.1401.020.html

2017-03-20 [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14:01

王淑芳,女,甘肃兰州人,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

猜你喜欢
华锐藏学吐蕃
金·史密斯藏学文献馆古乐谱辑录与研究
2021年全国报刊藏学论文资料要目索引(上)
王尧:新中国藏学风雨60年的记录者与实践者
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吐蕃金银器知见录
俄罗斯藏学研究的主要流派及其成就
吐蕃相论恐热降唐考
西夏及其周边吐蕃语地名考释举隅
《弟吴宗教源流》(吐蕃史)译注(二)
华锐风电浮沉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