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与实践

2017-04-02 06:21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知识经济研究性大学

田 芬

(厦门大学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

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与实践

田 芬

(厦门大学 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高校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我国高校确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顺应了知识经济时代要求。通过对相关政策文件梳理,发现我国高校正式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在第三次全教会上,之后被一系列重要文献强化,并进一步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性意见,而研究性教学则是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明确指向。近些年虽然我国在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尚未对研究性教学形成一个明晰的操作性定义,大学“重科研轻教学”风气难以有效遏制。这说明,创新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使命;创新人才;人才培养;培养目标;研究性教学

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应适应时代变化要求

(一)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新的人才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1]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在生产要素中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掌握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知识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最为重要的是,知识经济时代不仅强调积累知识,更注重知识的更新、创造、使用和扩散。相比于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宠儿。以创新和变革为灵魂的高新技术产业向其他产业扩散与渗透,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升级,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经济实质上就是以人才为载体的经济,这一经济形态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呼唤,是时代发出的最强音。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时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培养大批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2]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3]本研究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所呼唤的高素质人才,其实就是创新性人才。因为在这一新的经济形态中,创新运用知识的人处于核心竞争地位。创新性人才不仅要德才兼备,而且要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从而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4]无疑,创新性人才既是对传统人才观的批判性继承,同时也是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有效回应。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大学应该如何回应时代和社会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毋庸置疑,大学必须肩负起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使命。第一,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大学的存在。布鲁贝克也指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5]13第二,大学的本质在于其将知识传授给人并使之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第三,从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而言,大学需要发挥其人才库的作用,培养创新性人才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因为培养创新性人才不仅能够直接为知识经济输送人力资源,而且对于提升大学本身的办学水平和声誉也具有直接的意义。

(二)当代大学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扮演轴心角色

知识经济呼唤着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在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肩负着新的责任和时代使命——扮演着社会的轴心角色。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大学,大学使命是大学的精神支柱和必不可缺的航标,是大学得以存在的重要原因。所谓大学使命就是人们对大学这一特殊组织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种确定,是人们对大学应有价值的判断、追求和选择,具体体现为大学组织的宗旨、理想、目的和责任。[6]具体而言,大学的使命是连接大学与社会的黏合剂,也是大学历经千年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里得以成功存在的原因。[7]8大学使命的真正要义在于崇尚真理和培养追寻真理的人。

大学扮演社会轴心角色核心原因在于她是前沿知识的提供者。著名的三螺旋模型指出:“大学作为新知识、新技术的来源,是知识经济的生产力要素;产业是进行生产的场所;政府则作为契约关系的来源,并确保稳定的相互作用与交换。”[7]2-3我国著名学者潘懋元先生认为,在知识经济社会,大学将主要发挥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库、知识库、思想库和产业孵化器的作用。[8]大学是一个让人与高深而又广博知识相遇的空间,其所提供的知识不仅是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而且是知识的运用者、传播者和创造者。这些知识首先让人从迷信状态中解放出来,[9]3从而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继而过上理性的生活。

大学扮演轴心角色的重要体现是:大学科研成果是社会科学技术革命的前导。具体而言,在追求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我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主要完成人就是大学。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中47项二等奖获得者大多来源于大学就是一个强有力证明。[10]如良种牛羊高效克隆技术这一项目,主要完成单位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内蒙古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之所以能够传授高深知识、培养专门技能和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就在于其本身具有自己合理的内核。有学者指出,“大学经受得住如此漫长历程的考验而丝毫没有褪色和变质,不仅仅是适应的问题。适者生存背后一个潜在的事实是,合理的内核是存在的基础。”[11]大学本身的合理内核推动其追求一些更高的东西,从而培养同时具有德性眼界和知性眼界的人,[12]培养一种具有全面教养的人。知识经济竞争最终表现为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恰恰是人才竞争。大学肩负着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责任,故而人才竞争最终是不同大学办学水平高低的竞争。

(三)大学必须根据时代变化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此已成为世界共识。我国在2006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即以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实质上,我国已经在法律上间接地规定了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如在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第五条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15年,修订后的《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以看出,新的规定中非常重视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社会责任感。

人才培养目标在高校办学过程中处于首要位置。确立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提升办学质量的基本前提,也是办学机构摆脱外在刚性的质量监管机制、形成内部质量意识的重要标志。[13]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有利于引导制度建设、资源分配、课程和教学的偏好以及对于外部人才需求市场的敏感性。大学所培养的人最终要走向广泛的社会实践,因此大学必须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正如美国著名的高等教育家克拉克·克尔所言,与周围社会环境和谐相处是大学之所以能够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14]29总之,只有在合理的人才目标的指导和引领下,办学质量的保障和提升才具有实际意义。知识经济不仅仅意味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也意味着一种新的社会形态。[15]

总之,时代的精神和国家的要求都决定了21世纪人才的核心特征就是创新性。对于“创新”的意义,已有不少学者论述。如有学者认为“创新”是“人所拥有的某种不可改变的东西”[16],还有学者进一步指出“创新”是“我们人类世界与自然界的天然分界线的标示”[17]249。显然,“创新”并非天生的禀赋,必须依靠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磨砺。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思考是在岔路口上即在杜威提出的有名的‘困境’中开始的”。[18]354可见,罗杰斯非常强调的人的学习最终靠自己内在的领悟,创新是在解决困难中产生的。“创新性”首先就是指一种敢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其次是指敢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再次是指敢于把创新思维方式付诸行动的能力,最后是指勇于反思自我和不断改进自我的能力。所以,创新性人才(以下简称为创新人才)就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他们往往都具有非常强烈的问题导向,开放的知识结构和人格结构,并且能够做出创新性成果。从而,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毫无疑问成为了中国大学最为核心的课题。

二、我国高校确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

(一)第三次全教会首次正式提出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简称“全教会”)着眼于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知识经济的初见端倪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成为第三次全教会的重要时代背景。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的人成为最重要的资本,也成为知识创新和技术突破的核心因素。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使得每一个国家都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质量意识,从而必须积极思考应对策略,第三次全教会就是在此背景下召开的。

第三次全教会的重要主题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振兴教育事业。此次会议发布的重要文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在高等教育部分有三点涉及创新人才培养:第3条提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第7条“高等教育要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继续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使学生尽早地参与科技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从而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知识面宽且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第8条“坚持产学研结合……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批既出人才、又出成果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地,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可以看到,该文件的第3条从思想高度上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而第7条和第8条则是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具体而言,第7条是从高等教育内部出发,通过教改和课改的推动,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内部机制保障;第8条则是通过产学研结合及“双一流”建设等途径,培养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才。

(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了要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3],这一文件中重申创新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规划纲要》继续坚持“教育优先”的战略部署,特别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序言部分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创新性、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紧缺,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一部分指出:(1)体制改革的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2)坚持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第二部分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单设一个章节,指出:(1)要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2)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结合,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3)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

第三部分指出:(1)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具体提出通过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从而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2)在师资队伍方面要形成创新团队,并且提出创新人事管理和薪酬分配方式;(3)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开启特色重点学科项目,比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4)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鼓励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从以上文本梳理可以看出,创新人才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规划纲要》之中。在序言部分,从国家战略层面指出培养创新人才的意义。在第一部分明确回答“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即何为创新人才的问题。在第二、三部分,深入地关注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总之,“培养创新人才”不只是文件中的只言片语,而是全方位地体现在整个规划各级各类教育中。难能可贵的是,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配套措施和制度在所有文件中均有一定的体现。

(三)教育部文件使创新人才培养列入高校改革行动计划

2005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20]这一文件中,指出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应该把提高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该文件对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提出了16条意见,其中有4条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第5条“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第6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第10条“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第11条“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份文件关注本科教学层次,倡导通过开展研究性教学提高本科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与2005年颁布的“16条意见”保持政策上的连贯性,其共同要旨都是通过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内容上,继续强调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经费投入,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及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同在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教高[2007]1号)中,一如既往地强调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希望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化教学改革,从而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

2012年开始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要求加快高校体制机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通过确定协同创新方向,组建协同创新体,汇聚创新要素与资源,构建创新环境与氛围,最终突破高校与其他创新体的壁垒,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2011计划”更注重“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由牵头高校通过“强强联合”协同其他高校进而提升创新能力。

2012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这份文件共提出了30条意见,其核心内容依旧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注重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份文件关注的对象是所有类型的高等学校,提出高校要坚持内涵发展,办出特色,注重创新思维,推进协同创新,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等。

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共同颁布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21]指出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份文件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一大点下面提出了六条具体建议:(1)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培养具有正直诚信、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团结合作品质的研究生。(2)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3)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4)加快课程建设,通过高质量课程学习强化研究生的科学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5)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发掘研究生的创新潜能,鼓励研究生提出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课题。(6)加大考核与淘汰力度。综上,这份文件的重点放在研究生教育层次,主张通过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完善、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的坚持、课程建设的推动、创新激励机制的建立等内外部统筹,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基。

通过以上文件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目标的战略性位置,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坚定性。关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所有文件都有相关的具体措施,其具体表述不尽一致,但共同点在于都主张:通过开展研究性教学,促进教学与科研结合,全面提升不同类型和层次高校的教学质量,最终培养出创新人才。举例而言,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件中的表述是,“使学生尽早地参与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及坚持产学研结合及“双一流”建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关注本科教学层次,直接提出“研究性教学”这一概念,首倡通过开展研究性教学提高本科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开展研究性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政策指向。

三、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研究性教学

(一)研究性教学的兴起和实践

从时间层面上,研究性教学最早可以溯源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及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从大学的发展史上来看,洪堡在德国柏林大学所提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力图打破课堂中教师只是知识传声筒的现状,主张教授的主要任务是引发学生研究的兴趣,从而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研究性教学的先河。在1998年,美国博耶委员会发表了《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报告》,正式提出教学应与研究相结合,学生的学习应基于研究,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应该建立起来。[22]2001年,博耶委员会再次发表《重建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回顾》,依旧坚持开展研究性教学,鼓励本科生参与研究。[23]

研究性教学在我国的开展开始于1985年,我国南京大学卢德馨教授主张用科学研究的要求运用到教学中。[24]几乎同时,其他一些重点大学也在积极探索研究性教学,如清华大学开展的“学生研究训练”、新生研讨课,华中科技大学的“基于导师制的本科人才孵化站”等。[25]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文件引起了学界和高校的广泛关注。有些高校也以此份文件作为推动研究性教学的根本依据,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内蒙古大学等高校都积极地将研究性教学纳入到人才培养过程当中。[26]以扬州大学为例,该校自2006年开始将研究性教学先从部分课堂试点,继而推广到部分课程,接着推广到部分专业,再推广到部分学院,最后发展为全校坚持探索使用研究性教学,可谓是进行“点—线—面”全面结合展开研究性教学的实验校。[27]

总之,“研究性教学”概念的提出是对教育实践中传统教学弊端进行回应的一个创造性表达,更是出于对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一种探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需要落实在具体的教学改革行动中。焕发课堂的魅力,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升。

(二)研究性教学的理论探索

在我国,研究性教学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专业术语,而是在全国多所高校的多个院系、专业和课程中均有一定的实施的具体实践,但是对于研究性教学这一概念的内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在已有研究成果中,主要存在四种理解:

第一种理解是:“研究性教学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并确定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使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取新颖的经验和表现具有个性特征的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实践活动。”[28]这一理解的落脚点在于对研究性教学的目的或者意义层面的理解,并没有回答概念本身是什么。

第二种理解是:“所谓研究性教学就是将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教材与阅读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29]这一种理解更着眼于操作层面,但表述非常笼统,对于想要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教师不能提供完整意义上的方法论指导。

第三种理解是:“研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30]这一定义侧重指出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未对研究性教学作出明确界定。

第四种理解是:“研究性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31]对于这一理解,我们不得不去诘问“何为研究性学习”?当对于一个概念的定义又引起了一个新的概念的时候,我们只能说这个概念定义本身是失败的。

由此可见,关于研究性教学具体内涵还存在着很大的探讨空间。整合以上的概念理解可以看出,研究性教学具有四个关键特征:(1)起点:教师不应把现成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2)要点: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3)难点:激发学生探究兴趣;(4)终点:建构学生自己的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很多教师在开展研究性教学中,感受到由于研究性教学没有确定的概念,因而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实际上,研究性教学的关键特征掌握之后,具体的操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样才有利于结合实践培养不同的创新人才。

(三)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困境

教育部在2005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和2007年颁发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都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政策支撑。目前有一些高校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开展研究性教学,但是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其在实施过程中都遇到一定的阻力。根据各个高校开展的研究性教学改革经验反思看,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困境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

第一,从思想观念看,无论是学校领导层面还是教师层面,都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这使得很多教学工作被忽视,更谈不上促进“教学与科研统一”。有学者指出,学校与院系的政策与制度是影响教学与科研的主要因素,而教师是在这种制度的逼迫下改变自己的信念,从而相信教学与科研可以分离。[32]

第二,对研究性教学方法探索不足。(1)由于学术界对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尚无定论,致使很多教师对研究性教学的理解尚停留在感性层次。[33]很多高校领导即使想推动研究性教学,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系统研究,从而无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2)研究性教学缺乏可借鉴的操作模式。很多开展研究性教学的老师认为“研究性教学只是一个愿景”,普遍认为自己缺乏相应的培训。即使部分教师在开展研究性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缺乏参照系,仍旧觉得自己处于“摸石头过河”的状态。具体的难处在于:研究问题难于设计,课程时间和资源有限制等。[34]

第三,制度方面的障碍。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研究性教学的绩效难以评价,教师普遍认为研究性教学占用自己的时间太多,加大了自己的负担。另一方面,教师在评职称时候,更多是科研上的要求。虽然研究性教学的初衷是将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但在评职称时却是分离的。[35]对于学生而言,当他们适应了传统教学模式后就会产生很大的惰性,对研究性教学具有一种内在的抗拒心理。而偏重于结果性评价的考试方式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他们这种学习费时费力,不如传统教学的轻松。[36]

综上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绝非易事,研究性教学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根本政策指向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由于在改革的初期,虽然在国家政策文本层面非常重视研究性教学,但是在理论探索中尚未达成完全一致的共识。此外,由于思想观念及制度方面的障碍,研究性教学在实践中遇到一系列挑战。但是研究性教学只有正视这些困难,并具备克服这些困难的勇气,才能在培养创新人才的道路上逐渐地取得成功。

[1]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6年年度报告[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8,(7).

[2]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09-09-09)[2017-08-30].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7196/695268.html.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7-08-30]. http://www.moe.edu.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4]段晓虹,张国民.简论创新人才及品质特征[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5]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6]眭依凡.大学的使命及其守护[J].教育研究,2011,(1).

[7]亨利·埃茨科威兹.三螺旋创新模式[M].陈劲,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8]潘懋元,刘振天.发挥大学中心作用,促进知识经济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1999,(6).

[9]陈乐民.启蒙札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10]科技部. 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名单[EB/OL].(2017-01-05)[2017-08-30]. http://www.most.gov.cn/ztzl/gjkxjsjldh/jldh2016/jldh16jlgg/201701/t20170105_130202.htm.

[11]刘莉莉.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适应与超越[J].高等教育研究,1998,(6).

[12]吴康宁.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13,(1).

[13]赵叶珠,游蠡.十年间高等教育理念若干新发展——基于两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文本细读[J].高教探索,2011,(1).

[14]Clark Kerr.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陈烣钦,周京,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15]李京文.知识经济概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6]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7]恩斯特·卡希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8]弗洛姆.日常生活中的两种生存方式:占有与存在[G]//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1999-06-13)[2017-12-02]. http://www.moe.edu.cn/jyb_sjzl/moe_177/tnull_2478.html.

[20]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EB/OL].(2005-01-01)[2017-08-31].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46/200507/10289.html.

[2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EB/OL].(2013-03-29)[2017-08-31]. 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22_zcwj/201307/154118.html.

[22]The Boyer Commission on Educating Undergraduat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a blueprint for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EB/OL].[2017-12-02]. https://dspace.sunyconnect.suny.edu/handle/1951/26012.

[23]The Boyer Commission on Educating Undergraduat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three years after the Boyer Report[EB/OL].[2017-12-02]. http://donut.caltech.edu/w/images/e/ed/Boyer2Report.pdf.

[24]张富生.解读卢德馨研究性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25]许晓东,冯向东.理工科本科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11).

[26]何云峰.大学“研究性教学”:国际向度、本土实践与现实反思[J].教育与现代化,2010,(4).

[27]贡福海.研究性教学体系构建:点、线、面、体结合[J].中国大学教学,2009,(4).

[28]曹娟.关于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理性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2,(6).

[29]朱桂琴.研究性教学及其基本范式[J].教育探索,2003,(7).

[30]屈波,程哲,马忠.基于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的本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4).

[31]何云峰.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发展路向及模式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

[32]刘献君,张俊超,吴洪富.大学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调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

[33]岳伟,张文言,黄道主.高校本科研究性教学遭遇的困难与建议——基于X高校教师群体的实证分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1).

[34]张芳.试论研究性教学实践——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35]梁林海,刘永贵,桑新民.大学研究性教学及对策分析——以“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课程为个案[J].中国大学教学,2007,(8).

[36]耿希峰,马丽枝,曲贵海.教学型大学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6).

The Proposal and Practice of the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Goal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TIAN Fen
(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Construction,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Fujian 361005, China )

Knowledge-based economy era calls for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m assive innovative talents, which makes Chinese Universities aim at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According to relevant policy documents,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was officially promoted in the Third National Education Conference for the first time and has been intensified by important documents over and over again along with some specific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ep.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was the policy direction of the innov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lthough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has achieved some essential eff ects through theory exploration and speci fic practice, still some flaws exist,such as the lack of a clear practical definition and the school culture of highlighting research while underrating teaching, which indicates that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has a long way to go.

knowledge-based economy era; missions of universities; innovative talents; talents cultivation;cultivation purpose;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

田芬(1989— ),女,安徽安庆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大学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机制构建”(项目编号:15JJD8800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G642

A

2095-7068(2017)04-0020-08

2017-09-30

10.19563/j.cnki.sdjk.2017.04.003

罗雯瑶]

猜你喜欢
知识经济研究性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评价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论析
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