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丽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0061)
胰腺癌术后肠内营养效果评价与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王小丽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0061)
目的探讨胰腺癌术后肠内营养效果与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98例胰腺癌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肠内营养组。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和相关护理,肠内营养组术后给予肠内营养和相关护理。比较两组胰腺癌术后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患者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结果肠内营养组胰腺癌术后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相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肠内营养组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术后肠内营养效果确切,辅以临床护理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加速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胰腺癌;术后肠内营养;效果;临床护理要点
胰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低。目前我国胰腺癌具有高发病率特点,多数患者合并不同程度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问题,因此需加强对胰腺癌术后的早期营养支持和护理[1]。本研究分析了胰腺癌术后肠内营养效果评价与临床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98例胰腺癌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肠内营养组。肠内营养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40~79岁,平均(56.24±2.71)岁。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40~78岁,平均(56.19±2.46)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和相关护理,肠内营养组术后给予肠内营养和相关护理。(1)肠内营养。选择能全力作为营养液,术后第二天先给予250ml浓度0.9%氯化钠溶液和10%葡萄糖输入,无不适可在第二天给予肠内营养液,每天从1000kcal开始,2~3天逐渐增加量和浓度。(2)护理。第一,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肠内营养的作用,配合方法,鼻插管可能产生的不适等,给予以心理疏导,使其做好心理准备,避免出现抵触情绪。第二,做好营养管妥善处理,避免管道移位或扭曲。协助患者翻身,避免导管脱落。全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发生。若出现管口堵塞,可用温开水压力冲洗和负压抽吸,用手对体外部位管道进行反复捏挤,必要时给予尿激酶和碳酸氢钠等药物,以溶解纤维凝块和管内蛋白质。
第三,营养液输入之前需摇匀,输注之后用20~50ml温开水进行管道冲洗。营养液输注过程,需加强胃肠道反应的观察,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停止输注并给予对症处理。同时严密监测血糖变化、电解质变化等。第四,若出现胃肠不适,需对营养液浓度和输注速度进行调节,保持温度合适,观察有无污染,除外低蛋白血症所致腹泻。
比较两组胰腺癌术后康复效果;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患者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
显效:症状消失,术后营养状况和机体功能良好;有效:症状改善,术后营养状况、机体功能好转;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胰腺癌术后康复效果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采用t 检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肠内营养组胰腺癌术后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1.63%;肠内营养组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96%。
干预前两组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相近,对照组分别为1.11±0.25*109/L、55.14±4.02 g/L、103.73±10.25g/L ,肠内营养组分别为1.09±0.24*109/L、55.23±4.06 g/L、103.18±10.1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肠内营养组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1.71±0.32*109/L、64.15±4.02 g/L、124.95±13.37 g/L高于对照组1.24±0.69*109/L、60.21±4.32 g/L、114.24±12.28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肠内营养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满意19例,比较满意21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81.63%;肠内营养组满意35例,比较满意13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97.96%。
近年来,肠内应用支持在临床中越来越广泛,对于危重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多数肿瘤患者术后通过早期肠内营养和护理干预,可在短时间内改善营养状况[3]。胰腺癌患者术前存在不同程度营养不良,而手术创伤可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加上术后禁食时间要求比较严格,因此为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需给予有效营养支持,并辅以积极护理配合。和肠外营养比较,肠内营养和相关护理的实施可更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和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后住院时间,可一定程度上减少住院医疗费用。另外,肠内营养和相关护理的实施还可促进消化液分泌,促进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改善,促进肠功能恢复[4-5]。
本研究中,对照组术后给予肠外营养和相关护理,肠内营养组术后给予肠内营养和相关护理。结果显示,肠内营养组胰腺癌术后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相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肠内营养组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胰腺癌术后肠内营养效果确切,辅以临床护理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加速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1] 张晓芳,邵冰峰,田思源等.胰腺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2):62-63.
[2] 金 花.胰腺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7):345-345.
[3] 曹瑞金.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胰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3):159,163.
[4] 惠博雅.探讨食道癌、贲门癌、胃癌及胰腺癌术后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8):105-106
[5] Jiang,X.,Hiki,N.,Nunobe,S. et al.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 and the risk factors of laparoscopy-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 for early gastric cancer[J].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2012,19(1):115-121.
R576
B
ISSN.2095-8803.2017.24.1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