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姿
(奈曼旗八仙筒镇中心卫生院,内蒙古 通辽 028321)
围生期保健指标与低出生体重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王玉姿
(奈曼旗八仙筒镇中心卫生院,内蒙古 通辽 028321)
目的总结围生期保健指标与低出生体重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方法设于笔者所在卫生院妇科接受产前检查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本组孕妇均行体重、身高、血压、尿常规等各资料检测,并统计本组产妇孕前检查次数、孕期体重增加数值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等。结果产检≤6次孕妇新生儿体重、身长均明显低于7~10次与>1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孕妇接受健康教育的产妇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可明显降低,且产前体重指数与新生儿体重、身长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非肥胖孕妇新生儿体重、身长均低于肥胖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妊娠的围生期因素较多,而各因素检查亦可能存在互相影响,而孕妇围生期保健指标的教育程度与低出生体重妊娠结局直接挂钩,以此需加强围生期相关保健教育的有效落实,为妊娠结局提供保障。
围生期;保健指标;低出生体重儿;妊娠结局;相关性
围生期保健在近年来临床愈发受到重视,低出生体重儿因其保温能力不足、皮下脂肪相比较少,易感染相关疾病,不仅伴有对智力的影响,同时可能出现一定死亡率。在有关研究中显示,受孕期增重是正常生理表现,可对妊娠结局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1]。本文设于笔者所在卫生院妇科接受产前检查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总结围生期保健指标与低出生体重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旨意在于提升临床与孕妇对围生期保健教育的重视,现总结如下。
设研究时间段为:2014年1月~2017年1月,将此时段于笔者所在卫生院妇科接受产前检查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本组孕妇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7.6±3.1)岁,排除存在既往心肝肾等脏器与内科疾病史者,妊娠时间为180~320d,平均时间为(290.8±12.8)d,其中初产妇58例,经产妇22例,经阴道分泌者31例,剖宫产者49例,新生儿男44例,女36例。该研究内容获得院方伦理会批准,患者与其家属均知情并同意。
对所有孕妇均于孕前与娩前测量其体重,以此计算增重数值,孕妇能量摄入及营养均衡指标由孕期体重增加值为准。患者于12周左右孕期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指导孕妇孕期休息与活动。
①孕妇BMI值:以孕妇孕前体重数值与身高值比值为准;②孕妇孕前:消瘦为孕前BMI低于18.5kg/m2;正常为18.6~24.0kg/m2;超重为24.1~28.0kg/m2;肥胖为超过28.1kg/m2;③新生儿体重:2.5~4.0kg为正常;不足2.5kg则为低出生体重儿;超过4.0kg为巨大儿。
产检≤6次孕妇新生儿体重、身长均明显低于7~10次与>1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肥胖孕妇新生儿体重、身长均低于肥胖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判断新生儿成熟与否取决于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等指标,而对新生儿此两项指标造成影响的因素呈多样化,如孕妇家庭经济条件、孕周、孕次、健康水平及产前检查次数等[2]。在近年来临床研究中发现,健康教育的规范落实是调控孕妇孕期体重的重要措施,有助于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3]。
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对孕妇营养搭配、妊娠与分娩各关节注意事项等普及,并配备专业医护人员予以针对性指导,以此为妊娠结局提供重要保障。产前的检查则属对整个围产期保健的核心。本次研究通过对产前检查80例孕妇分别自产前检查次数、BMI指数等维度予以分析其对新生儿体重、身长的影响。从本次研究结果处可见,围生期有无接受相关保健指标与新生儿体重正相关,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与产妇检查次数呈反比例趋势,即:产检≤6次孕妇新生儿体重、身长均明显低于7~10次与>1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孕妇接受健康教育的产妇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可明显降低,且产前体重指数与新生儿体重、身长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非肥胖孕妇新生儿体重、身长均低于肥胖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笔者建议对于孕妇存在BMI较低者,应指导其孕期增加营养摄入量,合理增加自身体重,而对于BMI偏高者则应指导孕妇日常可减少高热能食物饮食,并通过适量、安全的活动降低自身脂肪量,以此保证BMI于正常范围内,减少低出生体重儿与巨大儿的发生。产前检查次数应维持在7~10次以上,有助于做好预防工作,提高孕妇自身围生期重视力度[4]。
综上所述,影响妊娠的围生期因素较多,而各因素检查亦可能存在互相影响,而孕妇围生期保健指标的教育程度与低出生体重妊娠结局直接挂钩,以此需加强围生期相关保健教育的有效落实,为妊娠结局提供保障。
[1] 徐 蓉,王 菁,刘菊凝,等.苏州市早产与低出生体重的趋势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2):4793-4796.
[2] 孙 蕾,王 磊,于伟平,等.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增重对不良妊娠结局影响的出生队列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16,27(05):615-618.
[3] 戴琳琳.产前保健和孕期体重增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5.
[4] 周群英.围生期保健指标与低出生体重妊娠结局的相关性[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05):936-938.
R715.3
B
ISSN.2095-8803.2017.24.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