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漩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
小农水建-管-用契合度测算*
——以豫西Y县为例
杜威漩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河南洛阳 471023)
以小农水“建”“管”“用”间契合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契合度模型测算豫西Y县小农水“建”“管”“用”间契合度,测算结果是,小农水“建”“管”间契合度在0.3~0.4,即小农水“建”“管”间处于轻度失调状态;小农水“管”“用”及“建”“用”间契合度在0.2~0.3,即小农水“管”“用”及“建”“用”间处于中度失调状态;小农水“建”“管”“用”间契合度在0.3~0.4,即小农水“建”“管”“用”间处于轻度失调状态。结果表明,2014年豫西Y县小农水运行中仍存在“建”“管”“用”脱节现象。因此,为实现小农水有效治理,应通过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等手段推进小农水治理组织建设,明晰和强化小农水“管”“用”主体功能,全面推进小农水“建”“管”“用”间协同共治与协调发展。
小农水治理;契合;契合度
小农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为农业生产提供最直接灌溉服务的水利基础设施,其治理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2011年以来,国家对小农水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仅针对水利问题发布的一号文件,成为我国小农水治理模式转折的关键节点;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机制”,“落实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政策”;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扩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覆盖范围”;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管护机制”,“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扶持其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主体”;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从小农水治理政策变迁路径可见,我国小农水治理已开始从重“建”(投资建设)轻“管”(管理维护)向“建”“管”并重乃至“建”“管”“用”(灌溉使用)并重方向转变。小农水实际运行中的“建”“管”“用”契合状况如何,从已有文献资料看,小农水“建”的研究主要包括小农水建设投入主体(俞雅乖,2012)、建设投入机制(谭向勇等,2007)、财税支持政策(王广深等,2008;张淑欣,2011;张岩松等,2013)等方面内容;小农水“管”的研究主要包括小农水管护主体间博弈关系(杜威漩,2015)、管护意愿及影响因素(任贵州,2016)、管护效果(蔡荣,2015)、管护困境的突破策略(黄征,2016)等;小农水“用”的研究主要包括灌溉水费补偿及征收模式(刘红梅等,2006;田贵良等,2014;黎红梅等,2014)、灌溉水价制定及形成机制(王克强等,2010;何寿奎,2014)、灌溉行为选择与影响因素(韩青等,2004;韩青,2005;刘一明等,2014)、灌溉用水效率评价(李绍飞等,2014;王学渊,2010;耿献辉等,2014)等方面。尽管小农水“建”“管”“用”三方面研究均有不同程度涉及,三者间关系研究尚不多见。鉴于此,拟以豫西Y县为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小农水“建”“管”“用”间契合性,为实现小农水有效治理提供现实参考。
(一)契合、契合性及契合度概念界定
一般而言,契合是指相互适合或匹配。从哲学层面理解,契合的实质是一种特定的相互联系的状态或属性,唯物辩证法深刻揭示了客观事物间普遍联系的内在规律性,即任何事物均通过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而存在和发展,任何事物间及事物内部不同要素、不同部分、不同环节间均以不同方式相互联系,普遍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基本属性,任何事物乃至整个世界均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因此,契合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或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属性——相互适应、相互匹配、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属性。相应地,契合度则是对不同事物(或系统)间或不同事物(或系统)内部不同要素间契合属性定量描述的指标,契合度越高,说明事物(或系统)间或事物(或系统)内部不同要素间相互适应、相互匹配、相互促进的程度越高,反之则相反。
(二)小农水“建”“管”“用”间契合关系阐释
小农水“建”“管”“用”是小农水治理中三个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子系统,“建”是小农水治理的基础层,无“建”则无“管”和“用”,“管”在小农水治理中处于中介地位,是“建”和“用”之间必不可少的纽带,“管”的效果直接决定“用”的持续性及效果,“用”处于小农水治理的最高层,是“建”和“管”的综合体现。小农水“建”“管”“用”三个子系统间相互适应、匹配、促进,可有效放大小农水治理绩效,因此小农水“建”“管”“用”间存在一定契合关系。假设小农水治理系统整体功能为F,“建”“管”“用”各子系统所产生的功能分别为F建、F管、F用,“建”“管”“用”各子系统间作用系数为ξ(ξ≠1),根据系统原理有:F=(F建+F管+F用)×ξ。当“建”“管”“用”各子系统间结构合理、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即相互契合)时,ξ>1,小农水治理系统整体功能充分发挥,小农水治理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建”“管”“用”各子系统功能的简单加总,即产生“1+1+1>3”的放大效应;反之,若“建”“管”“用”各子系统间无法实现有机衔接及良性互动(尚未契合)时,即ξ<1,意味小农水治理系统整体功能小于“建”“管”“用”各子系统功能之和,小农水治理系统整体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资源配置未达最优状态(杜威漩,2015),小农水“建”“管”“用”间契合关系具体见图1。
图1 小农水“建”“管”“用”间契合关系
小农水治理中“建”“管”“用”属于三个互不相同但彼此相互影响的子系统,衡量小农水治理中“建”“管”“用”各自绩效及其对小农水治理系统作用的方法通常可采用几何平均及线性加权方法。公式设计如下:
式(1)中,W1、W2、W3分别为小农水治理中“建”“管”“用”各子系统绩效评价函数,即功效函数;wij表示“建”“管”“用”各子系统内部相关指标对各该子系统贡献。θij表示相应指标权重,本文采用德尔斐法赋权。
由于各指标原始数据量纲互不相同,为有效作纵、横向对比,在小农水“建”“管”“用”各子系统治理绩效分析前,需对数据作标准化处理。数据标准化处理方法有多种,本文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原始数据作无量纲化处理,处理结果是将原始数据有效归一化于[0,1],具体公式如下:
式(2)中,wij为第i个子系统的第j个指标,取值范围为[0,1],其值为uij(i=1,2,3;j=1,2,3,…,n)为第i个子系统的第j个指标的原始值;max(uij)、min(uij)分别为uij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本文选用的小农水“建”“管”“用”治理绩效评价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只需根据以下公式对各指标作标准化处理:
借鉴物理学中容量耦合系数模型(Illingworth,1996),构建小农水“建”“管”“用”间耦合度模型如下:
其中,C1,2、C2,3、C1,3、C1,2,3为耦合系数,分别表示小农水“建”“管”“用”三个子系统中两两子系统间及三个子系统间耦合程度。
式(4)两边取自然对数并分别对W1、W2、W3求偏导得:
C1,2,3取得最大值1,易知C(本文具体涉及C1,2、C2,3、C1,3、C1,2,3)的取值范围是[0,1]。C=0表明各子系统间或系统内部各要素间处于互不关联的无序状态、相互间不存在耦合关系;C=1表明各子系统间或系统内部各要素间处于良性耦合的有序状态,相互间耦合性最强。
根据耦合度函数的数学属性,C仅能测度出不同子系统间同步属性,不能真实表征现实中各子系统间相互适应、相互匹配、相互促进的真实状况。例如,当各子系统均处于较低发展水平时,C值可能大于各子系统均取中等值或各子系统取值不一情况下计算的C值。可见,仅依靠C值并不能全面评价各子系统间契合程度。因此,真实反映小农水“建”“管”“用”间契合程度,还需在计算C1,2、C2,3、C1,3、C1,2,3值基础上构建小农水“建”“管”“用”间契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定义D1,2,3=(C1,2,3×T1,2,3)k为小农水“建”“管”“用”契合度函数,其中,T1,2,3=αW1+βW2+γW3,即小农水“建”“管”“用”综合评价指数,α、β、γ分别表示“建”“管”“用”各子系统对小农水整体治理绩效的贡献程度(“建”“管”“用”各自权重);k一般取值为0.5。这样小农水“建”“管”“用”间契合度模型可由公式(8)表示:
其中,D1,2、D2,3、D1,3分别表示小农水“建”“管”“用”三个子系统中两两子系统间契合程度。借鉴有关研究(白彩全等,2014),本文依据D(D1,2、D2,3、D1,3、D1,2,3)值将契合度划分为以下10个连续区间(见表1)。
表1 契合度等级划分及其含义
(一)小农水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为能较透彻探究小农水“建”“管”“用”间契合程度,需严格甄选“建”“管”“用”各子系统的指标。除部分难以量化或不可量化因素外,影响小农水治理绩效变量中可量化的变量较多,既为指标选取提供较大空间又增加指标选取难度,考虑指标选取科学性、关联性、可行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结合案例县(豫西Y县)小农水“建”“管”“用”现状,本文将小农水治理中“建”的指标确定为小农水建设投入,包括“各级政府投入资金”“农民投工投劳折资”及“整合资金”三部分;“管”的指标确定为小农水管理维护投入,包括小农水“日常管理投入”与小农水“维修养护投入”两部分;“用”的指标确定为小农水发挥作用产生的各项收益,包括“灌溉用水效率”“新增和恢复灌溉能力”及“新增粮食生产效率”三部分。
(二)各项指标说明及数据来源
首先,关于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豫西Y县水利局、统计局的实地调研,数据来源均真实有效。Y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属黄河流域的伊洛河水系,其地貌特征为“三山六陵一分川,南山北岭中为滩,洛河东西全境穿”,现有中小型水库19座,万亩以上小型灌渠7条,干渠总长度170.5公里,农田灌溉设施1 610处,是河南主要的农业大县和粮食主产县之一,在豫西地区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通过对Y县小农水“建”“管”“用”之间契合性的分析,有助于全面了解豫西地区乃至豫省小农水治理的整体状况。各项指标的内涵具体说明如下:一是小农水建设投入,包括用于新打机井、地埋管道、输变电线路、新建“桥”“涵”“闸”、渠道衬砌、量水设施、塘坝、水窖、水池、集雨场、小型灌溉泵站、小型引水堰(闸)、机井配套、节水灌溉机电设备购置、开挖沟渠、农田机井通电工程等方面投入,这些投入源自各级财政小农水建设资金、农民投工投劳(折资)及整合资金三方面。二是小农水管理维护投入,包括“日常管理投入”及“维修养护投入”两部分,其中,“日常管理投入”根据全县每村水管员的年收入估算①豫西Y镇共有16个乡镇、311个行政村,每个村小农水均由一名村委会成员兼职负责,2014年该县村委会成员月薪360元,按此估算,全县2014年小农水日常管理投入=311×360×12=134.352万元。;“维修养护投入”根据Y县水利局2014统计资料中机井维修、“桥”“涵”“闸”维修、疏浚沟渠等三项投资额计算。三是小农水“用”的三项指标中,“灌溉用水效率”用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表示;“新增和恢复灌溉能力”用“新增、恢复及改善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表示;“新增粮食生产效率”用“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粮食总产量”表示。其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新增、恢复及改善灌溉面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三项指标数据来自豫西Y县水利局;“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总产量”两项指标来自豫西Y县统计局。小农水治理各项指标原始数据见表2。
表2 豫西Y县2014年小农水治理各指标原始数据
其次,关于小农水治理各项指标的标准化数据。运用公式(3)对小农水治理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作标准化处理可得各项指标标准化数据,其中,小农水“用”的指标原始数据是小于1的相对数,不需标准化处理即可直接使用,各项指标标准化数据见表3。
表3 豫西Y县2014年小农水治理各指标标准化数据
最后,关于各项指标权重。用德尔菲法(DelphiMethod)确定小农水“建”“管”“用”各项评价指标权重,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水利经济领域专家。专家选择是德尔斐法合理运用的关键,专家选取应体现专业针对性、学术权威性,同时要满足一定数量要求。鉴于本文设计评价指标不多,从水利部门及高等院校选取10位专家作问卷调查。(2)设计调查表,将调查表及情况简介不记名发给专家,要求专家按照重要程度对评价对象各项指标排序,收回调查表并据此对专家评价结果作显著性检验,若专家意见达到显著一致程度,即可根据收回调查表中的数据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若专家意见未达到显著一致程度,则反馈结果由专家根据总体结果趋向及分散程度重新修正评价意见,对各评价指标重要性再次排序,直至专家意见显著一致时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3)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假设最重要的评价指标记为1,次重要的指标记为2,以此类推;假设有a个评价指标、由b个专家对其重要性排序,则可得到一个b行a列的数字矩阵,具体数字分别为1,2,…,a;每一评价指标按重要性作排列的序号数为该评价指标的秩;将b个专家对该指标评价的秩加总可得该评价指标的秩和,用R表示,第i个评价指标的秩和可用Ri表示;若用di表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则di=2[b(1+a)-Ri]/[ab(1+a)](i=1,2,…,a)。(4)一致性检验。依上述公式计算的权重与专家对各项指标重要性的评价结果有关,若专家意见基本一致,则计算权重有实际意义,反之则无意义。因此在计算各项指标权重前需对专家评价结果作显著性检验,经确认专家意见基本一致后再计算权重。专家评价结果显著性检验方法如下:其一,假设H0:b个专家对a项指标重要性看法不一致;其二,计算统计量χ2=12[a(R12+R22+…+Ra2)-(R1+R2+…+Ra)2]/[a2b(a+1)];其三,根据显著性水平θ、自由度df=a-1,查χ2值表找临界值χθ2(df);其四,若χ2≥χθ2(df)则否定H0,即认为b个专家的意见显著一致,若χ2<χθ2(df),即b个专家的意见未达到显著一致程度,应建议专家对a个指标的重要性再次排序直至达到显著一致为止(李仲来,1991)。在本文中a=8;b=10,依据德尔菲法确定小农水“建”“管”“用”各评价指标权重结果见表4。
表4 小农水“建”“管”“用”各项评价指标赋权
(三)小农水“建”“管”“用”之间契合度计算结果与分析
根据公式(1)~(11)及表3、表4,可计算出小农水“建”“管”“用”契合度(见表5)。
由表5可知,2014年豫西Y县小农水“建”“管”“用”三个子系统中,“建”“管”间契合度在0.3~0.4,说明小农水“建”“管”间处于轻度失调状态;小农水“管”“用”及“建”“用”间契合度在0.2~0.3,说明小农水“管”“用”及“建”“用”间处于中度失调状态;小农水“建”“管”“用”间的契合度在0.3~0.4,说明小农水“建”“管”“用”间处于轻度失调状态。上述情况说明小农水“建”“管”间、“管”“用”间、“建”“用”间及“建”“管”“用”间尚未达到勉强契合状态,即小农水运行中“建”“管”“用”脱节现象依然存在。
表5 2014年豫西Y县小农水“建”“管”“用”契合度
本文以豫西Y县为例,利用契合度模型实证分析小农水“建”“管”“用”间契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豫西Y县小农水“建”“管”“用”三个子系统中,两两子系统间或三个子系统间尚未达到勉强契合状态。这种状况不仅存在于豫西Y县,也是我国小农水治理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与我国长期以来水利政策的“重大轻小”、小农水治理中的“重建轻管”密不可分,“重建轻管”甚至“缺管”必然导致小农水难以正常使用,这不仅意味着小农水“建”“管”间难以有效契合,也意味着“管”“用”之间、“建”“用”间及“建”“管”“用”间难以有效契合。因此,提升小农水“建”“管”“用”之间契合性的着力点在于强化小农水的“管”,从Y县及豫省大部分县的情况看,目前强化小农水“管”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推进小农水“管”的组织建设,以弥补小农水“管”的主体弱化乃至缺位的缺憾,从而使小农水不仅“有人建”而且“有人管”进而使小农水灌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基于以上结论的政策启示是:在积极推进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同时大力推进小农水治理的组织建设,可考虑在有效整合现有村庄基层组织资源基础上,依据国务院2016年出台的《农田水利条例》有关规定及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鼓励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扶持其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主体”的政策精神,推进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和发展,使其真正成为小农水直接管护者、灌溉活动组织者、灌溉服务供求间的有效衔接者,全面推进小农水“建”“管”“用”间协同共治与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小农水“建”“管”“用”间契合性。
[1]俞雅乖.“一主多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供给体系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2(6):55-60.
[2]谭向勇,刘力.粮食主产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4):41-46.
[3]王广深,王金秀.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2):19-22,28.
[4]张淑欣.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财税政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2-36.
[5]张岩松,朱山涛.财政支持农田水利建设政策取向的几点思考[J].财政研究,2013(3):36-40.
[6]杜威漩.小农水管护场域的进化博弈与制度嵌入[J].农村经济,2015(5):92-97.
[7]任贵州.农户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问题及其治理——基于苏南420家农户的实地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3):59-64.
[8]蔡荣.管护效果及投资意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合作供给困境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4):78-86.
[9]黄征.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困境及突破策略——基于苏南二镇的实地调查[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3):84-87.
[10]刘红梅,王克强,黄智俊.农业水价格补贴方式选择的经济学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5):81-85.
[11]田贵良,孙兴波,石常峰,等.农民减负与节水激励双重约束下我国农业水费补偿机制设计[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2):57-59.
[12]黎红梅,何腾.我国农村水费征收模式的比较与路径选择——基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4(5):74-79.
[13]王克强,刘红梅.建立精准的用水计量体系和累进的农业用水价格机制的调查研究[J].软科学,2010(2):99-102.
[14]何寿奎.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与配套政策——基于经济自立灌溉区模式下三方满意的视角[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4):50-52.
[15]韩青,谭向勇.农户灌溉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63-69.
[16]韩青.农户灌溉技术选择的激励机制——一种博弈视角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5(6):22-25.
[17]刘一明,罗必良.可交易的水权安排对农户灌溉用水行为的影响——基于农户行为模型的理论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4(5):7-14.
[18]李绍飞,余萍,孙书洪.灌溉用水效率评价指标及模型构建与实例应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3):188-195.
[19]王学渊.基于DEA和SFA方法的中国省区灌溉用水效率比较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8):44-47.
[20]耿献辉,张晓恒,宋玉兰.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新疆棉农调研数据[J].自然资源学报,2014(6):934-943.
[21]杜威漩.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治理结构:豫省例证[J].改革,2015(8):125-134.
[22]盛骤,谢式千,潘承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3]白彩全,黄芽保,宋伟轩,等.省域金融集聚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28(9):1-7.
[24]李仲来.确定因素权重的专家调查法[J].学科教育,1991(5):35-38.
[2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6]Illingworth V.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phys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6.
M easureofM atching Degree of Construction-M anagem ent-Usage of Sm all Irrigation and W ater Conservancy Vacilities——A CaseofY County in theWestofHenan Province
DUWeixuan
(SchoolofEconomicsofHenan Science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Luoyang 471023,Henan,China)
The question about thematching among the"construction","management"and"usage"of small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SIWCF)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matching degree of SIWCF"construction","management"and"usage"in Y County in the west of Henan Province wasmeasured in this paper,themeasured resultwas:thematching degree between SIWCF"construction" and"management"was0.3-0.4,namely therewasmild disorderbetween SIWCF"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thematching degree between SIWCF"management"and"usage"and between"construction"and "usage"was 0.2-0.3,namely there wasmoderate disorder between SIWCF"management"and"usage"and between"construction"and"usage";thematching degree among SIWCF"construction","management"and "usage"was 0.3-0.4,namely there wasmild disorder among SIWCF"construction","management"and "usage".This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as still a disconnection among SIWCF"construction", "management"and"usage"in Y County in 2014.Thus,the key step to realize SIWCF effective governance is promoting the organization building in SIWCF governance vigorously by themean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farmers'water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in order to define and 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the subjects of SIWCF"management"and"usage",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of SIWCF"construction","management"and"usage"comprehensively.
small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facilities(SIWCF)governance;matching; matching degree
F407.9
:A
:1674-9189(2017)01-0046-08
*项目来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Y098)。
杜威漩(1965-),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制度经济学、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