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 白璐 苏敬勤++长青
摘要:基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选取2005~2015年国外创新领域发文量最高的前5种SSCI期刊为数据源,分析和综述国外创新理论核心期刊研究热点、趋势等。通过研究发现:performance、research-and-development、technology、knowledge、industry、firms、management等研究内容始终是2005~2015年间的研究热点;Smith A、Hekkert MP、Geels FW的3篇文章得到较高引用,为技术转移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创新理论;文献计量;SSCI;5本期刊;研究热点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2.30
中图分类号:F1243;G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2-0141-04
The Knowledge Map of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Theory
——Take Five SSCI Journals as an Example
ZHANG Lu1,2,BAI Lu1,SU Jingqin2,CHANG Qing1
(1.Management Colleg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010051;
2. Faculty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Abstract:This paper aimed at researching the research frontiers of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theory. Based on literature metrology, it used the top 5 SSCI Journal that contains the highest number of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which related to innovation theory from web of science as the sample. Result showed that: Performance、researchanddevelopment、technology、knowledge、industry、firms、management is always the hot topic of innovation theory,. The three papers writing by Smith A, Hekkert MP, Geels FW are highquoted.
Key words:innovation theory; bibliometrics; SSCI; five journals; research focus
1引言
创新是国家战略选择的必经之路,也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驱动力。1912年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最早提出“创新”概念[1]。目前对创新理论的理解不仅仅局限于熊彼特的创新观,而是发展为包含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战略创新等不同研究分支的复杂创新网络体系。国内外学术界对创新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出现大量与“创新”前后搭配的复合词[3~6],例如Rosto(1960)将“技术创新”上升为“创新”理论的主导地位,自此有关技术创新研究层出不穷;1989年,Stata R [2]首次提出“管理创新”问题。在《创新管理知识图谱》一书中,我国学者陈悦较为全面地总结出与创新相关的163个复合词[7]。
国外Aurora A C Teixeira [8]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6~2010年间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NSI)领域进行文献计量研究。Zhigao Liu[9]基于文献计量视角针对Innovation Systems主题在1975~2012年之间的国际研究进行了关键词共词网络、高被引文献、高被引作者等研究。Durisin[10]研究了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期刊Product Innovation领域文献,确定了Product Innovation五类研究热点。Weishu Liu[11]以我国科研人员在1978~2013之间发表的SSCI期刊为研究数据,进行了合作作者网络、基金分析等。国内,张心悦[12]运用共词网络分析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2013年“创新管理”知识结构梳理认为:商业模式、创业导向、创新力正成为创新管理最新研究热点。胡继华[13]对CNKI数据库1982~2012 年“技术创新”领域热点分析发现: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绩效是技术创新领域新的研究热点。以上研究均将创新限定在某个或某些角度,尚未站在整体角度对创新领域相关研究的演變研究脉络进行梳理。全面了解创新理论知识脉络,把握创新理论研究热点和趋势,是创新理论体系发展的迫切需求,但是面对复杂的创新理论研究体系,如何能有效发掘出国际创新理论的研究热点、前沿等有价值的信息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确定了14个具有代表性的英文“创新”复合词;其次,以这14个复合词进行WoS数据检索,找到国际代表性SSCI期刊5本;继而针对这5本国际创新领域代表期刊所刊的2005~2015发表的论文为数据源进行作者、机构、引文路径、关键词、文献共被引等内容分析,将有助于为我国创新领域学术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2研究方法及数据遴选
2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和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方法,有利于把学科领域的内部知识结构和发展进程用可视化图谱进行清晰、直观的展现 [14~16]。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由刘則渊、陈悦等于2005年引入我国。基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开发的软件众多,使研究人员清晰、直观地描述知识增长量及规律。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开发的软件众多,包括Citespace、HistCite、VOSviewer、SATI、Ucinet等。本文借助Citespace、HistCite、VOSviewer多款软件进行文献综述的可视化研究。
22研究步骤及数据遴选
本文的研究步骤包括:第一步,遴选出创新领域的14个关键词:System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Knowledge Innovation、Cooperative Innovation、Strategic Innovation、Organization Innovation、Product Innovation、Collaborative Innovation、Market Innovation、Independent Innov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Service Innova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Cultural Innovation。第二步,将以上14个英文关键词分别在WoS的SSCI数据库中以“Title”标题进行检索,选取Management、Business、Economics 3个科学领域。14个关键词的检索结果共有45822条记录(其中Management领域23582条记录;Business领域14125条记录;Economics领域8115条记录),经过软件的“去重”处理,所得数据共计35198条记录,前5位期刊分布情况如表1。第三步,以表1中排名前5位的期刊名作为来源期刊,分别在WoS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数据库中进行检索(2005~2015年),数据收集时间为2016年3月,用于分析的数据共计5368条,构成本次研究的数据集。
3国外创新理论核心期刊基础统计分析
31国际创新理论研究SSCI检索前五位期刊
通过检索发现14个创新复合词的总发文量最大前5位SSCI检索期刊包括Research Policy等,如表1所示。
32科研力量分布情况统计
高产机构的发文量反映某一学科领域内具有主要贡献的机构,而中介中心性是测量网络地位重要程度的指标,表2列出了5本期刊中前10位高发文量机构。
排名第一的是英国的苏塞克斯大学(Univ Sussex),不仅具有最高的发文量,而且具有最高的中心性。其次还有英国曼彻斯特大学(Univ Manchester)、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 Technol)、英国剑桥大学(Univ Cambridge)。这4所机构是国际创新理论核心期刊的主要研究阵地。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美国、英国占据最高的发文量和中心性,但前10位高发文量机构中,荷兰占5所,英国占3所,美国仅占1所,可见荷兰对国际创新理论研究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33引文知识流动网络分析
引文分析是对知识流动过程的分析,对知识的产生、传播、继承和发展发挥先驱作用。引文分析可以分为引用分析和文献共被引分析。“引用”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传播和继承,也是学术研究开展的基础。本文将样本数据导入HistCite软件,取前60位以LCS(本地被引次数)排序绘制引文编年图(如图2)。图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个高被引文献,节点越大,文献被引频次越高,节点间的射线箭头表示文献引文路径。引文编年图能够直观展现研究成果的交流态势和重要研究成果。
2005年,编号为333的文献作者Smith A 发表的The Governance of Sustainable Sociotechnical Transitions定义了技术转移的外部驱动:内生性转移、重新定位、紧急性转移、目的性转移,分析了管理体制对技术转移驱动的影响。该文献本地被引64次,总被引361次。2007年,编号为836的文献作者Hekkert MP发表的Functions of Innovation Systems: A New Approach for Analysing Technological Change文中分析了技术变革过程中新系统创新的要素。该文献本地被引67次,总被引285次。同年编号为817的文献作者Geels FW发表的Typology of Sociotechnical Transition Pathways文中,构造了4种技术转移路径:转移、重新配置、技术替代与技术重组。该文献本地被引73次,总被引431次。这3篇文献为技术转移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42005~2015年国际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一篇文献核心主题的高度凝练,研究每年关键词的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主题的变化趋势。表3列出了2005~2015年间前10位高频关键词分布。其中Technology(技术)、Innovation(创新)、Knowledge(知识)、Industry(产业)、Firms(企业)、Management(管理)、Performance(绩效)、Model(模型)、ResearchandDevelopment(研发)、Science(科技),这些关键词是2005~2015年间国际创新理论核心期刊的研究热点。
文献共被引是指如果两篇文献同时被一篇文献引用,则这两篇文献存在共被引关系,它是衡量学科主题的重要测度指标。图4是通过Citespace软件,以2年为时间单位,阈值为50绘制的文献共被引聚类图。根据聚类标签及施引文献集,2005~2015年间主要包含以下4个研究热点。
Building标签由91篇施引文献中高频关键词:Building、 Traditional Industries、Open Innovation、Absorptive Capacity、Firmlevel Effect构成,主要研究内容是企业战略联盟、组织学习和吸收能力、开放式创新績效、知识产权等,其中组织学习和吸收能力是开放式创新研究的热点。Absorptivecapacity一词最早出现在Cohen WM发表的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在开放式创新研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1996年Powell WW发表的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被引2460次,为开放式创新研究发挥重要作用,并成为未来组织网络和战略联盟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奠性文献。
Transition标签由47篇施引文献中高频关键词Transition、Multiple Increasing Return、 System Transition、Policy Analysis、 Coevolution构成,主要研究内容是技术转移和知识转移。其中以企业为主体的知识转移、创新绩效、知识产权研究和以政府为主体的政策研究是技术转移和知识转移的研究热点。在技术转移研究过程中重要文献是Dosi, G首次提出技术范式及技术轨道的概念[17]。
Crossfunctional Integration标签由58篇施引文献中高频关键词Crossfunctional Integration、Spurring Crossfunctional Integration、Group Effectiveness Perspective、Valueinformed Pricing、Marketoriented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构成,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新产品研发过程中的跨功能整合和知识整合对新产品研发能力的影响等。
Asia标签由China、Growth、Capabilities、Technologytransfer、Product Innovation等高频关键词构成。研究内容是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管理创新或知识吸收能力、技术转移、产品创新等内容。2007年,有关China相关文献为9篇,2015年发展为122篇。
5结论及展望
本文选取国外SSCI期刊中创新领域相关文献的发文量位于前五位的SSCI期刊,运用Citespace III、HistCite、VOSviewer软件,以5种期刊2005~2015年间已发表文献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Research Policy,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Technovation,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是SSCI检索的国际创新领域的前五位核心期刊。
第二,研究力量分布结果分析中,仅美、英两国发文量占据总发文量的30%左右,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发文量仅占美国发文量的18%和25%。虽然英国发文量不及美国,但是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是5本期刊的主要研发阵地,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位居其后。
第三,在研究热点方面,Performance(绩效)、Technology(技术)、Knowledge(知识)、Industry(产业)、Researchanddevelopment(研发)、Firms(企业)、Management(管理)始终是2005~2015年间不变的热点话题。但研究视角逐渐由内生性创新驱动向外生性创新驱动转变。
参考文献:
[1]Joseph A Schumpeter.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nquiry into Profits, Capital, Credit, Interest, and the Business Cycle[M]. Wei He, Jiaxiang Yi Translate.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0.
[2]Stata 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e Key to Management Innovation [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89,63(1):63-73.
[3]周叶,张梅青,林侠. 制造型企业创新系统的风险及其形成机理研究[J].软科学,2010,(11):107-112.
[4]秦佩恒,赵兰香,李美桂. 企业创新能否推动节能技术的运用?——基于中国制造业创新调查的实证分析[J]. 科学学研究,2014,(1):140-147.
[5]邓宏图,康伟. 地方政府、制度、技术外溢与企业集群的默示性知识——以转轨期天津自行车企业集群的演化为例[J]. 管理世界,2006,(2):63-70.
[6]张振刚,张小娟.企业市场创新概念框架及其基本过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80-85.
[7]陈悦.创新管理知识图谱[M].人民出版社,2014.12-15.
[8]Aurora A C Teixeira. Evolution, Roots and Influence of the Literature on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A Bibliometric Account[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3, 38(1):181-214.
[9]Zhigao Liu,Yimei Yin,Weidong Liu,et al.Visualizing the Intellectu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Innovation System Research:A Bibliometric Analysis[J].Scientometrics,2015,103(1):135-158.
[10]Durisin B, Calabretta G, Parmeggiani V. The Intellectual Structure of Product Innovation Research: A Bibliometric Study of th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1984-2004[J]. Kites Working Papers, 2009, 27(3):437-451.
[11]Weishu Liu, Guangyuan Hu, Li Tang, et al. Chinas Global Growth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Uncovering Evidence from Bibliometric Analyses of SSCI Publications (1978-2013)[J].Journal of Informetrics, 2015, 9(3):555-569.
[12]張心悦,宋伟.创新管理的知识网络结构、演化及热点分析——SCI(2000-2013)文献计量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4):114-121.
[13]胡继华. 1982-2012年我国技术创新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 软科学,2015,(5):17-21.
[14]D Price. Science Since Babylon[M].Yale University Press,1961.
[15]H Kretschmer. Coauthorship Networks of Invisible Colleges and Institutionalized Communities [J]. Scientometrics, 1994, 30(1): 363 -369.
[16]吕一博,程露. 基于共词网络的我国创新管理研究结构分析[J].管理学报,2011(10):1541-1548.
[17]G Dosi.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A Suggest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and Directions of Technical Change[J].Research Policy, 2016, 22(2):102-103.
(责任编辑:杨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