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双美
当好班主任不容易,当好高中班主任则更加不易。上了高中,由于学生身心的迅速发展,进入青年初期的学生的独立心理、批评心理、逆反心理增强,他们处在情感上不成熟的过渡期,总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力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老师、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权威降低。他们不再以老师为中心,不再绝对服从教师的命令,你也不可能再像初中那样对他们哄哄吓吓就可以了。他们中有的人情绪不稳定,多变化,不易控制,可以说軟硬不吃;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向老师闭上心扉,这给高中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爱心关注”学生的行与成
班主任要用爱心去关注每位学生日常行为及点滴成果,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批评讲究时机、地点、方法,表扬力求恰当、诚恳、智慧。热情是最好的老师,爱心是最美的典范,激发学生的爱心,使其学会关心他人、集体、社会等,在班里创设温馨、和谐、平等、友爱的人际氛围,在校外传播博爱、进取、昂扬向上的阳光理念。高中班学生更愿意在同学中表现自己,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体验自己的能力,比在初中时更在意自己的学校和班级。基于这一点,我们应因势利导,发挥学生的这种优势,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班级的管理和建设,做班级的主人。班级有事班主任应多与学生商量,多征求学生的意见,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级性,也可解脱班主任一些无谓的琐事,形成良好的班风。
因此,班主任工作的价值就不止在勉励学生珍视亲情,善待同学的狭窄空间,而是如何百年树人,构建和谐社会的天下大任了。
二、“细心观察”学生的人与事
管好一个班集体,除了靠班级规章制度去约束外,班主任还要在课堂课间、校内校外的学习、劳动及其他的各种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做系统的观察。高中生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民主、平等要求和尊严意识、参与意识。这就要求教育者及时洞察学生的品质、兴趣、个性特征等内心世界,还要及时观察学生的学习和同学关系等外部行为,并做好记录,分析整理后,有的放矢地去教育,正如古人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细化班级管理工作,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班主任首先要制定一套班级管理制度,按照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实行量化管理,奖惩分明。班级管理工作中,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课间操等各方面的情况要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当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到位的时候,班主任要及时地提示、教育、引导,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但在教育、引导的同时,一定要讲究方法,因人而异。用诚恳、真诚的话语打动他们,用真挚的情感感化他们,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学生面临的一些事情对班主任来说可能是小事,对学生来说却是大事,因此,班主任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应当考虑我们的言行是否体现了学生所表现出的种种异常、出现的过错甚至他们的种种迷惘、忧郁的目光?而看到这些异常、过错和迷惘、忧郁的目光后,班主任应当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对学生的过错表现出宽容;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表现出足够的耐心,通过学生的眼神读懂学生的心、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班主任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亲近学生,深入了解,让学生摆脱烦恼、化解困惑,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爱生如子,一视同仁
高中学生要比初中生更懂得爱,更需要爱。他们在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一方面表现出比较成熟、自信、顽强等,但另一方面有比较脆弱,遇到困难容易退却,这就需要老师的关爱,使他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特别是那些有毛病的学生,他们平时听到的多是批评,他们最缺乏别人的理解及老师的爱。因此,班主任不仅要在学习上,而且还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关爱。
四、细微之处见真情
班主任的课堂教学也必须出色完成,学生才会更加佩服班主任,进而更加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教学过程中,被班主任常常忽略的一些“小节”,有时却成为师生关系的一些致命因素。有的老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提问语往往是“你给我说一下”,而不是“请你说一下”;在允许学生回答问题时往往是用食指指点着学生而不是手心向上指点学生;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的回应要么是“坐下”,要么是置之不理,把学生晾在一边。这些习惯性动作看似习以为常的“小事”,但这些“小事”的背后反映了教师缺乏对学生人格化的关怀与尊重,体现出另一种教育思想。
爱需要等待,爱需要责任,爱也需要引领,爱的施予需要智慧,作为班主任不能一味地只给孩子打开知识的那扇窗户,却不考虑孩子们能否透过这扇窗户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要考虑学生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窗户,而且还需要更多的“窗户”。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有时需要有人指点迷津,需要帮助,才能打开他们那扇紧闭的窗户。帮助学生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那扇窗户,这就是班主任的责任。
总之,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必须有宽厚博大的胸怀,细致入微的心理,远大时尚的眼光,紧紧抓住爱、勤、导三个要素,创造性地劳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全面发展,成为适应新时代的各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