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宝彦
摘 要 课改是继承和扬弃,新旧课程课堂教学有其共性和异性,都重视“双基”的掌握,重视课堂上师生的活动,教学过程都有序,教学方法多样。但从新旧课程课堂教学关注点的不同上产生全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教”与“学”的关系上。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新旧课程 共性异性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优秀人才层出不穷,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完善。课程改革变化不断加大,我们要清晰认识课改,不能盲目从事;因为课改是继承和扬弃,不要因以前教学存在弊端而全盘否定,如果全盘否定等于从零开始。很多人把以前多年来的教育贴上“应试教育”的标签,与新课程教学对立起来,走上自我否定的道路,其实,“应试”和新课程倡导的“素质”二者是互补共生的,“素質”强调教育具有广义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职能,“应试”强调学科基本知识阶段性学生成效的评估功能。没有“应试”,“素质”就是一句空话;没有“素质”目标,“应试”会走入迷途。因此,我们应对以前的教育教学深刻反思,使我们的教育更加科学,为此本人就所旧课程课堂教学的共性和异性加以比较,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
1教学目标
新旧课程共性:都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重视德育渗透。异性:旧课程只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德育渗透,不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新课程既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又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即三维目标。
2教学内容
共性:都以教材内容为主,联系自然、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异性:旧课程完全以教材内容为主,不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联系自然、社会和学生实际不够广泛。新课程以教材内容为主,根据课程标准可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材内容可以取舍,教师的自主性增大,并且广泛联系自然、社会和学生生活实际。
3教学氛围
共性:师生合作、互动,师生之间产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异性:旧课程主要以教师为主,在教师精讲之后,学生进行机械地练习,合作互动方式主要是教师认真讲,学生认真听;教师精心辅导,学生认真笔答。新课程主要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民主和谐,教师的讲为学生独立自主探究学习而服务,师与生,生与生的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
4教学过程
共性:都安排紧张有序。异性:旧课程紧张有序地安排教师教的活动,学生活动是在教师的安排下被动地活动,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不大。新课程紧张有序地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的自主空间大。
5教学方法
共性:教法多样,创设问题情境,围绕问题展开学习和探究。异性:旧课程教师按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带着学生一步不差地进行,学生被动地学习,学生的自主活动是在教师的限定范围内为某教学环节服务。新课程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更多地成为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根据学生的发展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一切的“教”都是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
6教学效果
共性: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检测效果好。
异性:旧课程只重视知识技能掌握效果,不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体验,及价值观变化。新课程既重视知识技能掌握效果,又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精神愉悦活动体验,并引起价值观的变化。
通过以上的新旧课程课堂教学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新旧课程课堂教学都重视“双基”的掌握,都重视课堂上师生的活动,教学过程都紧张有序,教学方法多样。但从新旧课程课堂教学关注点的不同上产生全新的变化。旧课程课堂教学关注“教”,新课程课堂教学关注“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大的变化:
6.1“教”和“学”方式的变化
旧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追求完美的表述,如语言流利,板书合理,感情投入,思路清晰。即重视教师在课堂的表现。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即使有一些自主的活动,也是在教师的限定范围内为某个教学环节服务。而新课程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学生的自主学习,同伴合作,讨论、交流、思考,学生归纳结论的过程。教师的行为看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激励学生学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如何激发学生探究。因此新课堂教学教师的“教”的方式变为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学生学习的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
6.2备课方式的变化
由于新课程课堂教学“教”和“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师课前准备和备课的方式必然发生变化,备课中要更多地关注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相应的对策,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教师除了写教学设计,还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要学习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及他们关注的话题。教学设计最好是采用“三栏格式”,即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要有课后反思等内容。
6.3对“教学能力”认识的变化
以前对“教学能力”的认识认为教师讲得透彻,表达能力强,板书好,知识丰富,“教学能力”就高。新课程教学对“教学能力”的认识不仅教师具有丰富的本学科知识,而且要储备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得到了充分发展,教学效果好,那么“教学能力”就高。讲述、板书、归纳也许是学生说、学生写仍是好课,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课堂安静无法满足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探究,而热闹又是课堂的大敌。如何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