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皮质文物保存与保护研究

2017-03-31 23:22宋晓东张亭亭
关键词:鞣制皮革皮质

宋晓东,张亭亭

(1.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2.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国内皮质文物保存与保护研究

宋晓东1,张亭亭2

(1.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2.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皮质文物在博物馆收藏和展览中存在很多迫在眉睫的病害问题,但由于皮质文物属于小类文物,人们对于其保护研究和重视程度相对较少。因此,为了更好了解皮质文物保护研究现状,拟通过对国内关于皮质文物尽可能多的研究资料的搜集,梳理关于皮质文物保护研究现状,摸清现阶段国内皮质文物保护研究的成果,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着重进行研究。

皮质文物;保存研究现状;保护研究现状

我国使用皮革的历史悠久,流传至今的各种皮质文物承载了我国境内各民族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我国的皮质文物有如下特点:一是数量相对较少,主要有民族文物、民俗文物和革命文物;二是分布较分散但有地域性,民俗和革命皮质文物分布较为分散,出土皮质文物在气候干燥地区较多、民族皮质文物集中于民族地区;三是国内相关保护人员和研究内容较少,皮质文物保护工作和深入研究刻不容缓。

我国目前皮质文物保护研究集中于制作工艺、文物分类和病害类型、成分结构分析、修复方法、文物病害劣化机理等方面研究。关于皮质文物专门的保存环境和预防性保护对策研究相对较少。

1 制作工艺

1.1 传统制作工艺

传统制作工艺集中于民族地区,例如,蒙古族传统皮子加工过程分为刮皮毛、割皮条、熟皮、硝皮子、抻皮条、熏皮等。赫哲族传统的鱼皮加工过程分为选鱼、剥鱼皮、晾晒阴干、去肉脂除鳞、鞣制、剪裁、制鱼皮线、磨制鱼骨针、缝制、染色等。其中的鞣制工艺是皮制品病害产生的重要因素。传统鞣制工艺有以下几种:

油鞣:最早的油鞣用动物的脑浆或油脂涂抹于原皮表面,经过揉搓后使它变柔软。以鞣制鹿皮为例:在容器里将狍脑子用温水搅拌,将熟鹿皮放入,再从水中拿出来,揉搓至软。烟熏鞣:随着火的发现和使用,人类发现用烟来熏制皮子可以起到防腐作用。早在西周就有了“用火烟熏兽皮”的烟熏法。植鞣:树皮用热水泡,把动物皮放入浸透,干后的生皮既不收缩,也不腐烂,可持久保存,这是最早植鞣法的开端。酸奶鞣:酸奶鞣制工艺集中于蒙古族地区。方法是将皮子张展开浸泡酸碱性水中,然后在皮上涂盐和酸奶,之后每天用手来回搓,等到七五日之后捞出,在阴凉处晾干。其他鞣法:史料记载,我国在战国时己经将天然化工材料芒硝等用于皮革生产。赫哲族鱼皮鞣制则使用玉米面鞣和鱼籽鞣。

传统皮革鞣制工艺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同时传统鞣制工艺传承和应用符合文物保护中“原材料原工艺”这一理念,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传统的工艺濒临灭绝。

1.2 现代制作工艺

现代皮革鞣制工艺产生于机器大生产时代。现代鞣制工艺有以下几种:

铬鞣以及其他无机鞣法:铬鞣法工艺自1893年的浴铬鞣法发明,不断改进和创新,大量运用于现代制革业。经过百年发展已占据统治地位,但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伴随着铬鞣的发展,其他类似鞣剂也有所发展,如锌盐、锡盐等。其他鞣法:铬鞣法的缺陷使人们转向其他鞣法的研究和应用上,如有机鞣,主要包括植鞣法、醛鞣法等。结合鞣法主要有植铝结合鞣法、铬植鞣法、醛油结合鞣法。

现代制作工艺是近现代皮革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皮质文物的保护可以借鉴其中一些研究的成果,但要注意文物的适用性。

1.3 鞣制工艺与皮质文物的病害的关系

《皮质文物退质与其鞣制工艺间内在关系研究》一文中经过对皮质文物病害的调查显示,不同的鞣制工艺成为影响皮质文物退质类型、程度重要因素。同时,经过湿热老化试验的形式对传统和现代不同鞣制工艺皮质品理化性能数据的变化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样品组成成分,最后得出:皮质品常见的病害“在传统鞣制工艺鞣制的皮质样品中更为常见,且表现的更为强烈。”

2 皮质文物分类和病害类型

2.1 文物分类

根据不同分类标准,皮质文物产生不同的分类。

按照皮质文物形态进行分类,可将文物分为皮革、毛皮、毛毡三类。

按照原料皮种类进行分类主要有:牛皮、羊皮、马皮、狍皮、犴皮、鹿皮、狼皮、熊皮、虎皮、獭皮、鼠皮等。

除此之外还有按鞣制工艺、文物用途、文物时代、文物来源等分类标准。

2.2 文物病害类型研究

皮质文物病害主要有:物理损害、化学损害、生物损害和原料损害。具体有:磨损、破裂、断裂、褪色、板结、脆裂、虫蛀、脱毛、霉斑、原料损害、表面污渍等。

或者把文物病害分为:褶皱、破裂、板结、磨损、污染水渍、动物损害、微生物损害、脱毛、不当修复等。

3 文物病害劣化机理

皮质文物的劣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文物自身的内因,二是保存环境的外因。

3.1 文物自身的内因

文物材料自身如成分和组织结构,是导致文物病害的根源。皮革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水、脂类、无机盐和碳水化合物等;皮制品制作主要是真皮,真皮由粒状结构的表面层和网状结构的纤维层组成。同时皮制品在加工中使用鞣剂、加脂剂以及涂饰剂等,为皮制品带来了糖分、单宁、油脂、蛋白质、奶酪素等成分,这些成分伴随着皮质文物始终。

皮制品中的蛋白质、糖分、脂类等是导致文物霉变和虫害的温床,同时也是自然老化的内因;组织结构导致皮质文物脱脂、吸水和脱水,文物板结和脆裂,影响文物机械性能。

3.2 保存环境的外因

文物保存环境是文物病害产生的重要推手。文物延续生命,良好保存环境是关键。保存环境中的各种因子综合作用于皮质文物或与文物材质发生作用,使皮质文物出现各种病害。

3.2.1 温湿度是导致文物病害的基本因素

皮质文物几乎所有的病害都有温湿度的参与,比如高温高湿组合会加快化学反应和自然老化速度、加快微生物和昆虫的生长繁殖速度;高温导致皮质文物处于干燥状态,高湿导致皮质文物处于饱水状态;文物如果处于温湿度周期变化之中,对保存十分不利。

3.2.2 光辐射使皮质文物易产生病害

紫外光是光辐射中对皮质文物影响最大的因子,红外光导致文物局部温度升高。光在氧的参与下发生光氧化反应,文物表面出现深浅不一的色斑色块,产生褪色等病害;光裂解反应使蛋白质分子的C-C、C-H、C-O等键断裂,产生脆裂、破损等病害。

3.2.3 空气污染物对皮质文物影响较大

酸性气体如SO2、NO、NO2等与空气中水结合产生H2SO3、H2SO4、HNO3等酸,这些酸对蛋白质有强烈腐蚀作用,使皮质文物产生变质等病害。H2S附着于皮质文物表面,发生酸解作用。

粉尘黏附在文物表面,产生摩擦,对文物材质和颜料产生磨损、褪色等病害。粉尘有吸湿性,文物本体在水的参与下产生各种化学反应,它也为微生物传播提供了条件。

氧化剂中的臭氧是强氧化气体,对皮革有破坏作用,加速老化。氧与光辐射、酸性气体等共同对文物产生作用。

3.2.4 微生物和害虫

微生物在温湿度、光照、空气污染物共同作用下,快速生长繁殖,腐蚀皮质文物本体,产生破裂、霉斑、表面污渍等病害。害虫对文物进行撕咬啃食,破坏文物的结构,产生虫蛀、断裂、脱毛等病害;排泄物对文物有污染,影响文物的美观,产生表面污渍、褪色等病害。

4 皮质文物成分、结构分析

对皮质文物的成分和结构分析是文物保护前期的重要工作之一,有助于文物保护工作者更好的了解文物本体的各项性能以便对文物制定合适的修复和保护方案。

4.1 对山东沂源出土战国皮囊残片分析

分析有两项:一是红外光谱分析,它反映了化学高能团的结构信息,此分析为天然皮革种类鉴别提供了参考;二是扫描电镜分析,通过古代和现代皮革制品比对粒面、肉面和横断面等结构来确定此皮质文物的材质。通过这两种分析的结合,为出土皮质文物材质鉴别提供了方法。

4.2 对内蒙古奈曼旗出土的辽陈国公主墓马具皮条分析

分析有两项:一是扫描电镜,可以观察出试验皮条的胶原纤维组织、网状结构的损坏情况;二是能谱分析,可以检测出试验品中的泥沙和金属元素,进而推断埋藏环境。

5 皮质文物修复方法

5.1 清洗方法

针对出土的、结构脆弱的皮质文物使用干洗:使用小刷、小号针头和小儿吸痰器等用具,清洗后用无水乙醇做擦洗。博物馆对脆弱皮革用甘油、羊毛脂、蓖麻油、0.02%霉敌混合液清洗。民间方法如油污用氨水清洗、污渍用凡士林清洗等。

5.2 回软方法

《硬化皮质文物的保护研究》中对明代皮质的鼓面鼓皮残片使用胰酶、软化剂、蒸馏水、甘油、加脂剂等试剂,皮质样品柔软度、弹性等有明显改善。经过较长时间观察,软化效果较好。《硬结皮质文物加脂软化的应用研究》对工业加脂剂和皮质文物加脂剂在传统酸奶鞣工艺的狍皮样品上进行试验,通过三维视频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观察和分析,最终得出自制E型皮革加脂剂在改善硬结皮革方面效果较好。《由武威出土马胸勒的化学处理谈皮制文物的保护》武威出土汉皮质马胸勒皮件用的回软剂是甘油:水=4:1溶液。

5.3 加固方法

《由武威出土马胸勒的化学处理谈皮制文物的保护》文中使用聚乙二醇4000加固,可加固组织结构、稳定体积、防止变形。使用甘油+水+蛋清制成乳剂+0.02%霉敌进行加固,效果很好。

6 皮质文物保存环境和预防保护对策

现阶段,文物的预防性保护越来越受重视,对皮质文物保存环境和预防性保护系统研究则较少。当前文物主要集中于博物馆,博物馆周边气候的大环境、馆内的小环境和展柜的微环境都对文物有着重要影响。我们可从博物馆环境研究中借鉴一些适用于皮质文物本身的预防性保护对策。当然,一般的博物馆的环境保护中的对策的要和皮质文物实际情况相结合,有的适用于皮质文物,有的则需要做部分调整,这是我们在研究中借鉴的原则。

《文物保存环境概论》中皮革的保存温度:16~25℃;相对湿度:55%~65%。《博物馆藏品温湿度环境控制方法探研》中皮革类最佳温度:16~20℃,最佳湿度:60~65%。《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染色皮革、动物标本属于特别敏感展品,照度≤50lx,不染色皮革属于光敏感展品,照度≤150lx。对温湿度、光照等提出的一些合理数据是我们以后做预防性保护对策研究的基础。

7 结语

7.1 国内皮质文物的保护研究现状

主要研究集中于制作工艺、文物分类和病害类型、病害机理探讨、出土文物成分和结构分析、修复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国内关于博物馆环境的研究、文物保存环境研究和保护对策研究较为丰富,但是针对皮质文物具体、科学合理的保存环境和保护对策较少有系统性的论述。

7.2 未来工作展望

国内皮质文物的保护对策研究,包括干预性的本体保护对策以及预防性的环境控制对策,需要借鉴国外皮质文物保护研究的内容、其他有机质文物如纸质文物和丝织品文物的修复和保护研究内容、现代皮革工业相关的研究内容等来提出更科学、合理、适合于皮质文物的保护对策。

[1]何露,陈勇武.中国古代皮革及其制品历史沿革[J].西部皮革,2011(16):42-46.

[2]王萨日娜.蒙古族传统皮制品的制作工艺及其审美特征[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张晓岚,张恒金,周双林,等.皮质文物常见病害及形成原因的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5(3):35-46.

[4]李闻欣.我国古代皮革科学技术的发展[J].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2002(4):89-92.

[5]王雅倩.皮质文物退质与其鞣制工艺间内在关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6]张晓岚,张恒金,周双林,等.内蒙古地区皮质文物种类、组成和物化特性的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2(4):33-44.

[7]张杨,魏彦飞,方乐民,等.硬化皮质文物的保护研究[J].汉江考古,2012(3):113-116.

[8]吐鲁番学研究院技术保护研究所.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三六一号墓葬出土皮鞋保护修复报告[J].吐鲁番学研究,2015(1):98-103.

[9]杜泽昕.硬结皮质文物加脂软化的应用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105.

[10]卢燕玲.由武威出土马胸勒的化学处理谈皮制文物的保护[J].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9(2):27-33.

[11]刘恩迪.文物库房的虫害治理[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2):57-60.

[12]郭宏.文物保存环境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3]孙晓强.霉蚀皮质文物的保护[J].文物世界,2002(5):69-71.

[14]张晓岚、张恒金.有机质文物藏品的生物劣化与防治[J].草原文物,2011(2):109-113.

〔责任编辑 高海〕

Review of Preservation and Protection of Cortical Cultural Relics in China

SONG Xiao-dong1,ZHANG Ting-ting2
(1.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ohhot Inner Mongolia,010022;2.School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Hohhot Inner Mongolia,010020)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nd diseases in collecting and exhibition of the cortical cultural relics,because they are rare cultural relics,scholars have relatively few protection research.Therefore,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rtical research status quo of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cortical relics as much as possible information collecting,carding of cortex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investigated the present stage of cortical relatively few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of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in order to focus on in the future research work.

cortical cultural relics;conservation research status quo;protection research status quo

N09

A

1674-0874(2017)05-0093-04

2017-03-17

宋晓东(1992-),男,山西晋中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文物保护。

猜你喜欢
鞣制皮革皮质
皮革回潮
基于基因组学数据分析构建肾上腺皮质癌预后模型
人参-黄芪与熟地-山茱萸影响肾上腺皮质瘤细胞皮质酮生成的比较研究
一种基于超声波和微波的快速铬鞣技术
皮质褶皱
迎秋
兔皮鞣制新工艺探讨
锆-铝-钛配合鞣剂鞣制黄牛鞋面革工艺探讨
貂皮鞣制控盐与操作液循环使用的优化研究
足球上到底有多少块皮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