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军,刘丽爽,刘红叶,张 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 100144)
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PICCO)患者的护理体会
杜文军,刘丽爽*,刘红叶,张 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北京 100144)
探讨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例危重患者进行PICCO监测的护理措施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通过早期采用PICCO监测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早期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可知循环支持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
PICCO;监测;护理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监测(PICCO)是一项通过经肺温度稀释法和动脉轮廓分析联合应用技术,获取患者的每次心脏搏动的心输出量及指数、动脉压、血管外肺水指数、外周血管阻力及指数、每搏量及指数、每搏量变化等多项重要参数,可及时有效地指导危重患者的临床治疗[1]。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7月在我院行PICCO治疗的患者20例,现报道如下。
选择锁骨下静脉或者颈内静脉建立一条双管路中心静脉通路,温度探头与中心静脉导管相连;选择患者同侧的股动脉置入一条PICCO动脉导管,通过压力传感器与PICCO检测仪相连。
PICCO是一项新的监测技术,同时有多处有创性操作,患者及家属存在知识缺乏,会产生恐惧。责任护士应主动向家属和患者解释置管过程、监测的重要性及安全性,安慰并鼓励患者,以解除思想顾虑,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同时要积极满足患者的各种生活需求,做好基础护理,保持环境安静、舒适。
患者取去枕平卧位,护士掌握置管流程,了解每一步骤所需物品并提供给医生,严格无菌操作,保障患者安全;配合医生顺利完成置管操作。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意识、生命体征、CVP、尿量的变化,并能根据各项监测指标评估患者的病情,提出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心律、血压变化,严格记录24 h出入量,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输液速度和液体量,以免患者发生心衰、肺水肿或是休克加重[2]。
监测时间为1周,责任护士应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所有PICCO监测指标,包括全心舒张末容积、每次心脏搏动的心输出量及指数、动脉压、血管外肺水指数、外周血管阻力及指数、每搏量及指数等。了解主要监测数值的正常范围;发现异常变化时,及时告知医生,能及早处理。为医生根据PICCO监测数据调节输液量、速度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提供准确的依据。
责任护士记录置管长度,每班做好交接;避免穿刺侧肢体过度弯曲。妥善固定各类导管,密切观察置管处是否有渗血、渗液。密切观察管路连接处是否松动、脱出。保持各管路通畅,深静脉置管注入低温生理盐水前要确保管道通畅,防止导管内血栓形成。动脉置管留置期间应使用加压袋加压肝素盐水,压力保持在300 mmHg,以有效阻断血液回流[3]。
冰盐水定标需8 h进行1次,如果患者出现病情变化应随时进行定标。要记录详细,以便为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推注盐水时要避免将血管活性药物注入中心静脉,通常中心静脉导管输液需停止30 s以上。患者应保持平卧位,置管侧肢体不能弯曲,以保证管路的通畅。每次测压前应调零,中心静脉压力感应器在调整零点时与右心房水平或置于腋中线第四肋间,以保证PICCO测量的准确性。患者躁动、咳嗽、呕吐或体位改变都会影响测压值的准确性,所以应让患者保持安静15 min后再进行测压。
在应用热稀释法测定心排血量时,冰盐水(<8℃盐水)的注入剂量(10~15 mL)要准确,推注时注意要均匀快速(4 s内匀速注入),重复检测3次,取其平均值以减少避免误差。监测过程中不可用手接触中心静脉的导管和温度传感器,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5.1 预防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因医院性因素导致的感染发生。皮肤插管部位、导管接头是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致病菌的主要来源。每周更换中心静脉置管处敷料,3天更换1次动脉置管处敷料,穿刺点使用藻酸盐及银离子敷料,注意穿刺点皮肤有无红肿、渗血、渗液、分泌物等现象,如有导管相关性感染征象,遵医嘱留取外周血培养及导管内血培养,拔出时留取导管尖端做细菌培养。与导管相连的输液器、三通、肝素帽等24 h更换1次。
3.5.2 并发症护理
护士每班测量留置股动脉导管侧肢体足背动脉搏动、观察血液供应情况和皮肤温度,同时测量大腿周径,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肢体肿胀,及时发现下肢缺血的情况。
导管拔除后,动脉置管处应按压30 min以上并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外加沙袋压迫6 h以上;加压包扎时密切观察患者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双侧肢体的皮温、色泽情况,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肿胀等。穿刺侧肢体制动6 h,平放24 h。
PICCO是一种新的监测手段,在使用上比较简便快捷,创伤性小,更具有安全的特色。医护人员只需借助一台有PICCO模块的监护仪便能对各项参数结果实现直接而准确的监测[4]。参照参数值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再配合全程的护理,将会大大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率[5],20例危重患者护理期间未出现感染及发生并发症情况,表明了PICCO监测和整体护理配合的显著效果。
[1] 郭秋兰,刘兰霞,程小梅,等.PICCO监测技术在严重肺挫伤患者的应用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3(7):26-27.
[3] 贾美君,高素芳,张玉香,等.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出量监测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1,4:1081.
[4] 黄丽霞,赵晓纯.应用PICCO技术对感染性休克病人监测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14):1280-1281.
[5] 王花萍,何松松,陈淑兰,等.PICCO技术在1例心源性休克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35):3305-3306.
R459.7
A
ISSN.2096-2479.2017.42.189.02
刘丽爽[2] 廖 寒.PICCO监测在重症休克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5,13(01):64-65.
本文编辑:张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