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协力借势发力促进上海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2017-03-31 03:32朱勤皓
中国民政 2017年4期
关键词:公益上海发展

◎ 朱勤皓

同心协力借势发力促进上海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 朱勤皓

上海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注意把握活力与秩序的关系,促进了本市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2017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上海社会组织工作要全面落实2017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要求,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

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坚持“同步谋划”

一是适应新形势,与中央的新要求同步。2016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这是有关社会组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上海社会组织工作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文件精神上,把力量凝聚到落实中央文件精神上来,进一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作用。

二是适应新环境,与上海城市建设的新目标同步。当前,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正在努力实现“四个率先”,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目标奋进。2016年编制出台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上海社会组织作为城市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之一,必须从总量上、规模上、结构上、布局上,与本市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建设保持同步。

三是适应新特点,与本市工作发展新阶段同步。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社会组织工作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起步发展阶段(1978~1989年)。改革开放以后,上海的社会团体逐步发展起来,其审批和管理均由各部门或各单位自行登记管理,没有统一的审批、登记主管机构,缺少必要的规章制度,社会团体的发展与管理基本处于自发状态。第二阶段:规范发展阶段(1989~1999年)。有三个标志:一是国家颁布了社会团体管理法规,明确了“双重管理”体制;二是上海市民政局内部机构调整,成立了社团管理处,承担着市级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服务、执法一体化职责;三是根据国家的部署和要求,上海分别于1990年~1993年和1997年~1999年,对社会团体进行了两次清理整顿,全市社会团体发展迈入了规范、健康、有序轨道。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99~2014年)。有三个标志:一是以国务院颁布新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为标志,进一步明确了双重管理体制,首次将民办非企业单位纳入民政依法登记管理范畴;二是1999年市社会团体管理局正式成立,下设6个处和一个社会团体监察总队(参公单位),各区县也相应成立了社团局。同时,市委、市政府发文明确了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责,为落实“分级负责,双重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基金会管理条例》,将基金会从社会团体中剥离出来,作为单独的一类社会组织进行登记管理。这期间,上海社会组织增长了3.7倍,年均增长率为10.1%。第四阶段:改革发展阶段(2014年~今)。2014年上海探索直接登记改革,实行了直接登记与双重管理并存的混合制度;2015年开始国家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在政社分开的基础上,新型政社合作的模式逐渐形成。在新的历史阶段,上海社会组织工作的发展理念、改革举措应该适应新阶段特点,更加注重未雨绸缪、统筹推进。

启动引擎发挥作用做到“同频共振”

对照新的目标要求和社会组织自身优势,在新形势新背景下上海社会组织应启动发展“引擎”,着力打造“四张名片”。

一是打造“行业名片”。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关注的不仅是产业链,更要关注价值链,其中,有可能发挥影响作用的就是行业协会。从目前上海的情况来看,行业协会分布在工商服务业、农业及农村发展、科学研究、教育、卫生等14大类行业中,全市共有880多家行业协会。在去年行业协会“五脱钩五规范”基础上,行业协会取得了良好发展,一些行业协会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显现,如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代表中国保险业正式成为全球最大的航运保险协会组织的会员,代表国内航运保险界与国际航运、贸易组织加强协作,争取国际话语权;2016年6月8日成立的全球中央对手方协会在制定行业标准、跨境协调监管等方面,成为各国际组织和各国监管机构的关键合作方,帮助境外机构了解中国金融环境,支持人民币国际化,为上海建成全球人民币金融产品的清算中心提供了帮助。下一步,要进一步推进行业协会扩大视野、提升格局,变国际规则的接受者为制定者,提升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

二是打造“创新名片”。社会组织是凝聚社会力量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从目前上海的情况看,在科技创新领域,有721家社会团体、311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和14家基金会,其中有影响力的如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和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等社会组织,为上海科技创新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社会创新领域,全市有23家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成为社会创业的“硅谷”和公益人才及公益组织汇集的“高地”;还有29家社区基金会,汇集社区各类资源,促进社区共治和自治,等等。

三是打造“文化名片”。从上海的情况看,上海文化是在江南传统文化(吴越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开埠后对上海影响深远的源于欧美的近现代工业文明而逐步形成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目前,上海活跃在文化领域的社会组织共有1127家,在沟通中西文明、传播海派文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去年,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进会出访泰国,举办了“海派旗袍文化秀”,在国际民间交往中产生了积极影响,今年春晚上海分会场520人的“旗袍秀”就是该协会的会员。今后,要在文化软实力建设方面,挖掘上海丰富的文化资源,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文化符号,搭建起一个又一个文化载体,推动文化与金融、科技、教育、旅游、商业等融合发展。

四是打造“公益名片”。为了贯彻落实好《慈善法》,上海开展《慈善法》实施倒计时50天主题活动,举办学习贯彻专题培训班,开展首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举办第六届“上海公益伙伴日”活动,发出了创建“上海公益之城”的倡议,展示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公益慈善新形象。目前,“上海公益之城”正在着力打造几个公益品牌:一个是“公益之声”,由市民政局与SMG合作建设全国首家公益性新媒体演播和发布中心,上海的公益事业有了专属的集演播、制作、推广、线下活动为一体的公益新媒体平台;第二个是“公益基地”,通过公益基地发放公益护照,记录和证明市民的公益服务时间和公益捐赠内容,2020年将建成1万个公益基地;第三个是社会组织援疆援藏援滇行动,以“银龄行动”为代表,近年来上海社会组织积极响应中央扶贫攻坚的号召,积极参与对口支援地区的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扶贫帮困等工作。因此,上海建设“公益之城”,广大上海社会组织既是重要的建设主体,同时对自身来说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既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遵循规律夯实基础注重“同向引领”

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2017年的工作主线就是迎接十九大召开、贯彻十九大精神,把各项工作抓早、抓紧、抓实。具体说,就是要抓好“五个坚持”。

(一)坚持理论引领。长期以来,由于受西方理论思想的影响,国内学者对社会组织本土性的研究较少,也缺乏对中国背景影响的必要关注。2016年,上海市民政局委托复旦大学开展了“中国政治制度下的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理论”课题研究,提出了中国政治制度下社会组织发展有三个根本命题,即党的领导、政社合作和依法管理、依法自治。我们要用适合中国国情的、基于中国政治制度的理论来指导和把握我们的工作实践。

(二)坚持党建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组织有党员无党组织、党建工作薄弱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要引起高度重视。上海要严格按照中央要求,把党的要求和党的工作融入社会组织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务实的作风,把社会组织凝聚在党和国家战略布局之中,从政治原则进行把握、从政治方向进行引导、从政治文化进行熏陶,进一步增进社会组织政治认同。

(三)坚持尊重主体地位。2011年,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进一步加强本市社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尊重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建设的主体地位。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完善社会组织发展体制机制,激发社会组织内在活力,积极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新型合作关系,促进社会组织真正成为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促进和谐的重要力量。

(四)坚持目标引领。深入贯彻中办46号文精神,落实《上海民政事业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上海社会组织发展“十三五”规划》,全面总结上海社会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围绕2020年上海建设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起现代社会组织发展体系。规划既是对五年工作的统筹安排,也是对工作完成情况的一种法规性约束。

(五)坚持“两手抓”。一方面要以依法规范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对社会组织的管理监督。推动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和章程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实行社会组织年度检查与年报公示并行制度,发挥业务主管单位、行业主管部门把关作用。要推进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和信用建设,建立社会组织发起人和负责人不良行为记录档案,强化过错责任追究。要加大执法监察力度,重点研究加强“名存实亡”社会组织处置办法和健全退出机制。另一方面,要以发挥作用为重点,进一步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健全财税扶持社会组织政策,积极争取将社会组织纳入相关财税扶持范围,优化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申报认定程序,规范公益事业捐赠票据使用;要推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落实国家和本市有关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各项法规政策;要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协同建立社会组织人才库,探索加强社会组织人才服务工作。总的出发点就是,处理好“放”和“管”的关系,既要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积极培育扶持,又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施精确分类、精细管理、精准服务,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系上海市民政局局长)

猜你喜欢
公益上海发展
上海电力大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公益
公益
公益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