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屏亚(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
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必须“以产量为纲”
佟屏亚(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
●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必须“以产量为纲,其他都是目”。就是说,玉米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特用品种或专用品种,某种成分的含量仅可视为一个评价指标。要化繁为简,只有一个“普通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足矣!
2017年1月24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发出通知,对修改形成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征求意见。修改标准最显著的变化是不再“以产量为纲”。玉米高产品种要求区域试验产量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3.0%,且每年增产≥2.0%,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1.0%;对其他绿色品种、优质高效品种和特殊用途品种,“产量数据不再作为淘汰依据”。须知,《审定标准》是确立玉米育种方向和技术路线的“指挥棒”,要博采群言、权衡利弊,牢牢把握正确方向。
玉米有别于小麦、水稻,是一种粮食、经作及饲料兼用作物。从全世界来说,供作食用、饲料和加工业的玉米各占约1/3。新世纪以来,玉米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畜牧业极其重要的饲料,“要吃肉、奶、蛋,全靠玉米换”。人均占有玉米数量被视为衡量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玉米综合利用是现代玉米工业的主体,主要产品有玉米淀粉、玉米油和玉米蛋白产品等。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工业制品达500多种,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和其他部门。玉米胚中含油量约4%~5%,含有80%的不饱和脂肪酸,被誉为“油中之宝”。进入新世纪,玉米作为一种可再生性生物能源,生产燃料乙醇替代汽油。从此视角评说,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必须“以产量为纲,其他都是目”。就是说,玉米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特用品种或专用品种,某种成分含量仅可视为一个评价指标。要化繁为简,只有一个“普通玉米”品种审定标准足矣!
“赖氨酸”是玉米含有的一种营养成分,这种氨基酸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通常是在畜牧业饲料中加入工业赖氨酸添加剂。20世纪上半叶,欧美一些科学家曾致力于提高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的选择研究,可使赖氨酸的含量高出2倍,即达到0.4%,但都因遇到难以克服的问题而告终。中国科研单位1985—1995年立项高赖氨酸玉米品种选育协作攻关,虽然也选出几个赖氨酸含量比较高的玉米材料,但都因抗性差、易致病、产量低等问题无果而终。
“高赖氨酸玉米”不具备植物学分类意义,不能命名为“高赖氨酸玉米”品种。在“审定标准”中,可以把“赖氨酸”含量作为普通玉米的一个评价指标。现今工业赖氨酸添加剂价廉物美、增效显著,没有必要重复科学试验的弯路。还要指出,玉米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越高,劣质的醇溶性蛋白质比例也越大,遑论是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若如此,则“高铁玉米”、“高硒玉米”相信很快就会亮相了。
如前文所说,玉米是一种综合利用的作物,玉米油仅是加工业中的一种副产品。玉米含油量仅4%~5%,高的充其量在6%~8%,不可能有专供榨油的玉米品种。国外科学家曾进行了100多年的玉米高油、低油极限方面的研究,主要是理论方面的。今天已经没有哪个国家搞什么高油玉米品种选育了。
曾在《玉米品种审定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惊讶地发现,与普通玉米并列的有一项“高油玉米品种”。与普通玉米比较,规定其粗脂肪(干基)含量(含油量)≥7.5%,审定区试平均产量比对照≤3%、试验点比例≤50%,即可以“高油玉米品种”命名通过审定。还规定,在此基础上,含油量比同类型品种每提高一个等级(表达不清),增产幅度可以再降3个百分点。可能是说,只要这个品种含油量高,既使产量再降低3%或6%甚至更低,也可以通过审定。
特别指出,玉米籽粒重量是恒定的,玉米油含量高了,则其他成分如淀粉、蛋白的含量会相对减少。科学家是为农民选种的,试想,你让农民种一个含油量高而产量偏低的品种,他们能接受吗?
农业部《规划》2020年调减玉米面积333.33万hm2,扩大青贮玉米面积166.67万hm2。这真是“临上轿现裹脚”的紧急差事!急需制定一个“青贮玉米品种审定标准”(不含粮饲兼用品种)。但理想和现实有很大的差距,因为科研人员培育品种与报成果、评职称、升级提薪等密切关联。你培育了一个青贮玉米品种,谁来推广和统计种植面积?最大的种植面积有多大潜力呢?有多少育种家愿意去干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儿?青贮玉米品种审定标准暂时还是不单列为好。全国和各省已经审定玉米品种成千上万,哪个适合全株青贮?哪个适合粮饲兼用?——因畜而异、因地而异、因养殖规模而异——统统交由畜牧业人士自己决定吧。“市场欢迎”才是选用青贮玉米最重要的指标。
甜质玉米必须以品质作为审定标准,营养丰富、青嫩多汁、柔软香甜,采收乳熟中期甜质玉米的果穗或籽粒,加工制成玉米穗、玉米糊、玉米粒以及玉米爽(饮料)等食品。从生物学角度来说,普通玉米属于粮食类;从日常食用习惯说,蔬果玉米乃是蔬菜类。普通玉米品种审定标准是以产量为指标的,产品是粮食;蔬果玉米品种审定标准是以品质为指标的,产品是蔬菜。因此,建议有关部门把甜质玉米列为蔬菜类作物进行管理,新培育品种只需进行登记备案就可以进入市场了。
中国玉米生产发展的实践表明,认识玉米有一个渐进过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粮食不够吃的时候,很注重抓好产量高的玉米;当粮食刚够吃饱,往往又忽视甚至扬弃玉米;当玉米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所起的作用无可替代时,才真正把玉米产业摆在了重要地位。确立“玉米高产”是一个永恒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