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天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的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普遍存在,教师的教学依然以向学生灌输知识为重点,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数学学科的改革和发展,也影响了国家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那么,怎样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认识到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和意义
很多教师甚至是学生认为:高中数学学习是无用的,很多学科知识根本无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其实,这样的看法是错误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立足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既具有生活的实际意义,又具有科学的高度的。没有一门学科是脱离生活而存在的。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加强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注重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对课堂内容了解甚少,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缺乏生气和乐趣。笔者观察发现,经常预习的学生学习质量明显高于别人,数学成绩也偏高。分析认为,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对老师将要讲解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学习和理解,了解自己在什么地方存在疑问。这样课堂听讲和合作探究交流的时候就更有针对性,把一个被动接受知识过程转化成一个主动的求知过程。所以,笔者认为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环节。预习并不是简单的浏览课本,教师要对学生预习提出明确的要求,设置有层次的点拨性的预习问题,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预习作业,反馈预习效果,并以预习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作为导学案的一部分。这样,课堂授课重点就会更加突出,目的性更强,从而更好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三、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高效教学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因为上课伊始,教师需要通过导入新课安定学生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如复习导入法、故事导入、生活实际导入、动手实验导入、创设悬念导入等等。作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导入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导入要注意迁移性。导入的设计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已知”与要学习的“未知”之间架一座桥,使学生通过“旧知”这个阶梯很自然地快速进入新知识的范畴。
2.导入要注意启发性。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引入新课时,教师可选择具有启发性的切入口,想方设法适时对学生进行启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导入要注意趣味性。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自觉地学习。
四、创设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情境
要把数学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要积极开展合作探讨,交流得出很多结论。当学生所得的结论不够全面时,可以给学生留下课后再思考、讨论的余地,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动脑、力求创新的能力。如在讲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采取实例设疑导入法。通过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就把复杂、抽象而又枯燥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通俗化,同时也趣味化,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在很多情况下,正是由于问题或困难的存在才使得合作学习显得更为必要,每节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依据导学提纲预习本节内容,要求将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的主要区域,课前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中解决,课堂中未弄明白的问题课后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小组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请教老师,实现真正的“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没有问题就寻找问题,鼓励引导学生在同桌、临桌之间相互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多地鼓励学生独立审题、合作探讨,把问题分析留给自己。这種做法的出发点就是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当然他们归纳基本步骤和要点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施以援手。
五、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活动协调和谐。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这样,同学们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领会,能力也得到发展。设计课堂教学层次还必须注意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从多方面围绕教学目的来组织课堂教学。当课堂容量较大时,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其他的可以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的甚至可以点而不讲,但要指导学生自学完成。当课堂容量不大时,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并进一些深化练习,进行比较、提高。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能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总之,只有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导学案,合理安排教学各个环节,才会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课堂效率,建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