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惠芳��
摘要:教师对诗歌教学为何集体感冒?诗歌作为人类最凝炼的语言,是简单还是复杂?笔者通过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文揭示了诗歌教学之密码,以其探寻诗歌教学两极之美。
关键词:简单;复杂;诗歌;教学密码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60-2
小学阶段的诗篇,我们不面面俱到、一一例举,本文仅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中《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谈谈诗歌本质属性中的两极之美,试着打开诗歌教学的秘妙之门: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密码一:破译诗歌格律节奏之美
1.诗歌变身,发现平仄实有妙意
杨万里的这首小诗,后两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对仗工整,平仄错落,用律严密,一看了然。
再看前两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似作者赞叹美景时脱口而出的大白话,率性随意,好像没有什么格律的讲究,其实看似不经意间却隐藏着诗人殚精竭虑的独特构思:
首先,詩以“毕竟”开头,与现代汉语语法相悖,正确的语法应是:西湖风光六月中,毕竟不与四时同。将“毕竟”提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正是为了照应诗歌平仄变化的需要,符合“仄起平落”的平仄规范,读起来富有节奏。
其次,读了前两句诗,很多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里的“四时”似乎用错了,诗句应该改为“风光不与三时同”?的确,这里如用“三时”,意思上更为清晰,能将“夏”与“春”、“秋”、“冬”三季很好地区分开来。但你如果把“三时同”放入诗中,读一读,就感觉很拗口很不顺了:末尾三字都是平声,这可犯了作诗的大忌,“末防三连平”是诗歌格律最为基本的原则之一。
其实,杨万里作此诗时也是煞费苦心,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才用“四时”的,除了考虑平仄,另有隐情:古代一年除了有现代人熟悉的四季外,相对应五行还设立了春、夏、季夏(即六月)、秋、冬五个時令,这“六月”也是五季中的一季,因此说“四时”既不违反语言规则,也并不违背生活常识。
最后,此诗押的是“一东”韵,开口音,如铜钟大鼓,洪亮厚实,读上去韵脚拖长,豪气冲天却又绵远悠长,正契合了诗歌所表达的开阔磅礴壮气之下委婉绵远的柔情!
2.诗歌缩身,感悟字数别有用意
这是一首七绝,诗歌讲究凝炼,不宜多一字,为何诗人不将此诗写成五绝呢?
西湖六月中,
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碧,
映日荷花红。
从诗歌的格律和表现内容上说,将所谓的“闲字”、“剩语”删去,改成五言诗,意思上并没有少什么?但如果再读一读品一品,感觉整首诗节奏轻快语气漂浮,似有顺口溜的感觉,少了些许韵味,这是为啥?
如果你爱诗,是个有心人,你会发现:唐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诗和边塞诗,孟浩然、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好用五言诗,岑参、高适的边塞诗好用七言诗。这是因为五言体简洁明了,节奏舒缓,追求一种冲淡隽永的情调;而七言诗相对较长,节奏紧凑,诗风雄健奔放,气势纵横激荡。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即属后种风格,虽是写景,诗人杨万里却在诗中展现了一望无际的西湖荷花那豪放雄浑的开阔境界,感情奔放热烈,语气一唱三叹,气势不可阻挡,更适宜运用七言体。
“平平仄仄平平仄,好聪明的中国人,好优美的中国话。”这是春节联欢会上倍受大众欢迎的京剧——《中国话》中的歌词,读了杨万里的这首诗,了解了诗人精心营造安排的格律规范,感受着久远的年代中美丽的平仄与韵律,都会在心底涌出这一句:“诗歌,好优美的中国话”!
密码二:揭秘诗歌表达形式之美
宗白华说,文学是如何地经过艺术家的匠心而完成,接着如何以微妙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不是“常人”所注意,也不是“常人”所了解的。这首诗歌,也是如此,我们不妨再从诗歌的表达形式来鞭辟入里分析一番:
1.悟得语序的变形与陌生化
“杰米扬的汤”为何会让人大倒胃口,这是因为重复单一没有变化惹的祸。艺术表达形式追求“陌生化”是千百年来所有诗人苦苦寻觅的终身梦想与终极追求。什克洛夫斯基一针见血地指出:“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化,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此,诗人往往会费尽心思诉诸语言的强化、凝聚、扭曲、缩短、拉长、颠倒等,进行匠心独运的变形或陌生化处理。正如汉语专家洪堡德说:“在汉语的句子里,每个字排在哪儿要你斟酌,要你从各种不同的关系趋考虑,然后才能往下读。”
这首诗,它的“陌生化”又表现在哪里?经常诵读诗歌的人知道:规范的诗歌一般都由写景(状物、叙事)和抒情(议论、明理)两部分组成,景在前而情在后,如教材中的《春晓》、《游园不值》、《题西林壁》等,比比皆是。
那么,这首诗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雅可布逊有句名言,他说诗歌是对普通语言有组织的违反。此诗,在语序上一反常态运用了倒装的手法:从整体来说,它违反了先写景后抒情的常规而采用先抒情再写景的格式;从细节上来说,它将原本应在第二句的“毕竟”一词提前在首句之首。这样有意打破颠倒语序至少有以下三个好处:首先,“毕竟”开头,脱口而出表现了诗人大惊大喜的感情,很大气,有气势,先虚后实,这叫“先声夺人”;其次,也引起了读者的好奇:诗人一开始如此浓墨重彩渲染情感,他到底看到了怎样的一幕?引发了读下去的强烈好奇心;最后,倒装往往是为了强调后半部分,这样一来,突出了后面两句的描述,为后面夸张出彩的写景营造撼人心魄的声势和审美效果。
2.感受想象的惊奇与张力感
有了前两句的造势,诗人紧接着一气呵成向我们呈现一幅气势磅礴的六月荷花图:碧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仿佛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大自然中的无与伦比的勃勃生机扑面而来,荷花是柔弱的,但这首诗中,一反常理,其开阔的画面令人震撼;在阳光的照耀下,“映日”与“荷花”相衬,格外鲜红,又使整幅画面色彩绚烂而又五光十色,气势惊人。这“天”与“日”作背景的画面,气势宏大,豪情无限,真乃“觉尺幅之间,气象万千,有吞吐万里之势。”(《宋人绝句选》)
黑格尔特别重视惊奇感在艺术观照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艺术观照,宗教观照乃至于科学研究一般都起于惊奇感。”这一“红”一“绿”,给读者的视觉带来直观而强烈的冲击,从而内心产生从所未有的惊愕感和新奇感。
写好荷花这一司空见惯的事物,更需要别出心裁的艺术功力。杨万里之前写西湖荷花的诗人很多,如白居易的“绕堤荷花三十里”,如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等,但均不如杨万里的这首荷花诗。净慈寺,是杨万里占据的地理高度,能尽收全湖之胜,但“莲叶”不可能无限伸展碰触到“天”和“日”,如果说“接地”“接湖”是大实话,那就没有什么诗意可言。诗人运用了这种夸张手法,思维犹如一台快速扫描的摄像机,将“湖”与“天”“日”相联接,用体验的构架取代了逻辑的构架,用想象的思维代替了理想的思维,展现了无限宽阔的想象空间,造成想象的无限张力,别有洞天。“接天”,“映日”那是地理位置上的显性视角与高度,也是心理上的隐性视角与高度,更是精神上的审美视角与高度,杨万里就这样轻松自如地驾驭起这浩瀚无垠的空间,表现的是不凡的精神气度与开阔胸襟。
密码三:探寻诗歌意蕴情脉之美
此诗的题目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但如果只看诗歌内容,往往会误认为是一首精妙的写景诗。那么,学生不禁要问:试题中呈现的“送”这一关键事件,该如何理解?
1.渗入文化背景,让意象“浮”出水面
“炼字不如炼句,练句不如炼意”,意象,是诗歌描述的对象特点与诗人感情特点的猝然遇合,经过几千年诗歌的演绎与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固定的意象,它是诗歌中不朽的精神母题。如“杨柳依依”代表“送别”,“秋风莼鲈”象征“思乡情深”,“青松”暗喻“高洁”,“梅花”寓意“孤高”等,这些意象以及意象背后所蕴涵的深刻独特含义,成了我们民族一代又一代约定俗成的心理记忆和诗性寄托。
透过诗歌的表层,挖掘出隐藏着的潜在意象,也是诗歌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诗歌立意与意境的必要方式。诗人杨万里送别好朋友,从诗句中似乎看不到一个“送”字,也不着一字谈“依依惜别”之情,他借荷花想告诉好朋友林子方什么呢?
这首诗中,诗人干净利落地摆脱了细节,从宏观入手花大力气极力打造“荷”这一意象,烘托“荷”之蓬勃的生机与逼人的气势,为何?荷,自古以来,生长于肮脏不堪的淤泥之中,却能“出污泥而不染”,它的高洁志趣为历代名家所垂青,屈原的《离骚》中写道:“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周敦頤的《陋室铭》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当时杨万里所任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秘书长,林子方任国务院秘书,是杨的下级。诗人写的是荷,实际上出于对下属的关心,他在诗中隐隐约约婉转曲折地在告诫和提醒林子方:你外出为官,定要学学这荷花,做一个出污泥而不染的清官,千万不要同流合污啊!
2.品析关键字词,使情感“凸”出脉线
“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每首优秀的诗歌会遍布着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密码”等待着有心人去破译解码,正所谓“字字知冷暖,句句有温度”。《说文》中说:诗言志,它即是隐藏在诗歌后面的诗心了。如果说诗人仅仅以上司的身份关照下属还达不到“送”的分量,林子方是下属,但他俩意气相投,志同道合,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苏轼认为“作诗即此诗,定知非诗人。”清朝诗评家昌春荣在《葚园诗说》中也谆谆告诫“诗肠须曲”,即作诗不能直截了当把话一捅到底。学习此诗不要被诗中题材的外象迷惑了,要通过外象去捕捉诗的内在情感脉络。这首诗中的“别有怀抱”还表现在哪里呢?我们不妨回到上面给此诗所做的“压缩”动作上来,七绝换成了五绝,删去了“毕竟”“风光”“无穷”“别样”四个词语,不仅仅是存在着格律上的风格与气势的问题。其实,透过这些看似可有可无的词语,我们来细品诗中之情,让那些如草蛇灰线般隐藏在诗歌背后的情感脉络逐渐凸显。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简单的,往往是深刻的。这首诗如此简单,细细研究,却发现这些连启蒙的学童都认得的一个个字或词却组成了美丽的诗的意境,意象万千,韵味悠长。诗歌教学,教师需高度重视,寻找其规律,探求其内核,帮助学生感悟诗歌的两极之美,打开走进诗歌之门的密码,学生自然能学“厚”学“实”一首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