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于很多哲学思想来说,苦难其实更多的是一种经历和人生的智慧,佛家里就有苦行僧,其他宗教以及哲学范畴里也有苦修士。同样的,在文学作品里面,也有深刻的苦难学。特别是在我国文学与俄国文学里面,由于历史的可怕相似程度,中俄两国在很多文学领域也表现了极其可怕的惊人相似。其中就有“苦难学”的深刻研究。
关键词:中俄文学;发展历史;苦难学
作者简介:孔令慧(1993.5-),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外国语学校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1
佛家说过,我们生来有罪,所以我们要受苦去解脱罪业。这似乎让我们很难与花花世界联系起来。然而很多文学大家以及哲学领域对此深表同感。前苏联作家艾赫马托娃有一句很经典的格言:谁记住一切,谁就心情沉重。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文学大家,将我们走过的每一步苦难历史深刻铭记,为了让我们铭记,也为了给我们警示,更为了让我们深刻理解这“苦难学”背后的深刻意义。特别是中俄近现代的文学大家们。
一、苦难意识
如果说苦难仅仅只是一种外在的表象,那么苦难意识就是佛印口中的“心动”了。苦难的发生固然让人艰苦承受,然而面对苦难我们更需要的是苦难意识——在苦难里进行反思。面对苦难,要懂得去追溯苦难的根源,懂得从苦难里面寻求意义的所在,这才是苦难真正要给予我们的。我们发现,在中俄的文学史上,很多文学大家都对苦难进行了深刻的意识思考,从《战争与和平》到《平凡的世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磨难重重的人生经历,也不只是受苦受难的民生百态,而是如同皮埃尔、孙少平一样,在苦难中成长、在苦难中了解自己,亦或是如同托尔斯泰、路遥们一般对人生冷静洞察、对历史发展的探索和反省,从而将自己对苦难的思考表现出来,引导人们一起在苦难中思考、成长和升华。
二、中俄相似的苦难历史发展
正如有句话说的“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然而,中俄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却是在苦难历史发展上何其的相似。
在革命以前,俄国人民备受农奴制度的欺凌,民生艰疲,可谓不堪。然后革命之后,人民的生活虽然有所好转,却依旧与苦难分不开。前苏联的大清洗运动以及古格拉的迫害行动,最终伤害的还是生活在底层的俄国人民。随后经济解冻、苏联解体,俄国人民似乎终于摆脱了那种残酷的压迫和残害,然而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无所适从和滑坡带来的空虚却是比身体伤害来得更甚。
与之相似的是,便是与俄国毗邻的中国。封建时代,我国人民备受封建王权的压迫与统治,近现代由于侵略战争打响,我国人民被迫害致死者数百万计,更多的人则因为这种压迫与残害之下的间接死亡。这从《骆驼祥子》等众多近现代作品里面都可以看出,字里行间都是血泪汗水。建国之后,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上政治运动的开展,人民备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直到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意识的觉醒,这才慢慢地逐步走入全新的生活与发展阶段,然而社会转型的价值观念冲突与道德损害继续对我国人民进行苦难的“考验”。
三、中俄文学作品里的“苦难学”研究
(一)强权政治之下的苦难
首先,从中俄历史的发展以及文学方面的综合论述来看,中俄文学作品里的苦难表述,更多的是来自于强权政治这个社会根源。索尔仁尼琴在其作品《古拉格群岛》里面就对集权主义的政治迫害进行了描述;而拉吉舍夫在其作品里面,对于俄国的农奴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特别是对底层人民的残忍以及制度本身的腐朽等内容。然而索尔仁尼琴最终被放逐,而拉吉舍夫被处死,他们用笔书写苦难,但也用身躯去揭露这种苦难。同样的历史,在中国也频繁发生。除了鲁迅之外,我国七八年代诞生了“伤痕文学”等新兴的文学流派,他们对大跃进、文革等政治运动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例如严歌苓在《陆犯焉识》里就描述了文革运动对知识分子的残害以及在政治运动里面人情的冷漠和人民生活的艰难,同样的杨显惠在《夹边沟记事》则对“反右”扩大化时期人们的食物却缺乏以及政治恐慌、道德沦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其中字字句句更是触目惊心地指出了当时由于饥饿而引发的各种悲剧。
(二)苦难要告诉我们什么
那么,苦难,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是我国对于苦难的理解,在苦难里面我们不能沉沦,而应该要奋发向上,满怀希望,为明天而努力。所以我们看到《骆驼祥子》的最后,虽然有人死了,有人疯了,但阳光还在,只要努力,就能继续走下去。而俄国呢,由于东正教的影响,俄国人对于受苦受难与基督教、佛教一样,认为人生来有罪,受苦就是赎罪,所以俄国人把苦难看做是神圣的恩赐,更把受苦的人视作圣人,而且这些“圣人”在苦难面前更多的是一种坚韧的表现,甚或是喜乐和愉悦。倒不是说他们喜欢如此,而是他们愿意接受这样的苦难,并且认为耐心经历,苦难也是享受,苦难过后必有恩赐。这在很多文學作品里往往都有表现。
四、结论
中俄两国的苦难历史虽然相似,而且对于苦难的意识反思也在一定程度上都如此相似,然而毕竟我们彼此的信仰有别,在苦难面前我们更多的是希望通过努力,打破苦难的束缚,而俄国人则是坦然面对,等待苦难过去的天晴。这种态度,毕竟有别。
参考文献:
[1]刘仁丽.从文学作品看中俄文化中的苦难意识[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5(12).
[2]张卉.路遥《平凡的世界》中的苦难意识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6(21).
[3]孙青.浅析《活着》中的苦难意识[J].华章.2013(18).
[4]郭丽丽.浅谈《平凡的世界》中的苦难意识[J].青年文学家.2016(3X).
[5]陈丽,唐婷虹.《平凡的世界》中的苦难意识解读[J].速读旬刊.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