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艳
摘 要:《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在一九九六年同时获得瑞土以及德国的最佳青少年文学奖,它的插图另外又获得艺术奖。评审给予《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极高的评价,并将之喻为结合“图与文”的文学珍宝(林敏雅,2)。本书由43个短篇故事组成,语言质朴,可以说是一本童话故事集。书中无时不表现出德国童话的浪漫主义特点,例如夸张的表现手法和天马行空的文体风格。
本文拟以上述作品为例,结合本书中的部分小故事,分析本书中所体现的德国童话的浪漫主义特征。
关键词:《当世界还小的时候》;于尔克·舒比格;德国童话;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6--01
1、引言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瑞士心理学家和作家于尔克·舒比格。舒比格1936出生于一个出版商世家。舒比格在做过许多不同的工作以后才成为以为作家。他擅长多种文学类型和文学题材。《当世界还小的时候》是其代表作之一。
书的题目就让人遐想连篇,不禁让人联想,最初的“世界”究竟是何种模样。如上述所说,本书也属于德国童话范畴。童话这一文学体裁历史悠久,但真正产生还是在浪漫主义时期。而且童话是备受浪漫主义时期作家青睐的文学体裁之一。所以,德国童话或多或少都蕴含一些浪漫主义色彩。
2、德国童话起源于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是欧洲和德国文学和文化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十分复杂,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有直接的关系,具体来看就是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战争对德国的影响(李伯杰,2002)。
在此期间德国童话才真正产生和发展起来。浪漫主义时期的诗人普遍认为,“童话”这一起源于民间的文学体裁更能体现出德国的社会和文化状况。因此童话是浪漫主义时期重要的文学体裁之一。
3、德国童话的浪漫主义特征
德国童话与浪漫主义密不可分,德国童话可以在很多方面体现出浪漫主义的特征。总的来说,主要由以下几点。
德国童话体现和反映了浪漫主义“回归自然”的特征。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家奉“自然”为神旨并且赋予鲜花、青草、树木和动物以人类的特征,例如情感和思想。德国童话经常取材于自然界,例如动植物。童话故事的情节多发生在大自然中,例如荒野。
德国童话天马行空,随处可见不可思议。想象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童话故事的情节多充满想象,引人入胜;并且视角独特,不受自然和社会规则的约束和影响。
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家经常在文学作品中使用夸张和象征的表现手法。为了故事情节更有表现力,童话作品中也经常使用夸张的艺术手段。此外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和更深刻地揭示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象征这一表现手法在童话中也经常出现。
4、《当世界还小的时候》中体现的德国的童话的浪漫主义特征
本书是一本童话故事集,由于篇幅限制,接下来主要以“一、二、三、四”(林敏雅,S76),“一个到处漂流的城市(林敏雅,S57)”,“为什么骆驼的眼神总是那么疲惫(林敏雅,S78)”这三个故事为例来简要分析德国童话中所体现的浪漫主义特征。
本书体现了“返回自然”浪漫主义特征。前两个故事的描写对象是鸟,且主要故事情节都发生在原野或乡村。在第三个故事中出现了骆驼、沙丘、树木和水源,并且故事发生在无人的荒漠。此外,在书中其他故事里,甚至太阳,月亮也能成为主角或者描写对象。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书中故事所描述的对象大都属于自然界,故事情节也多在自然环境下展开。这些都能体现出上述所说的浪漫主义“重返自然”的特征。
本书体现了想象力丰富的浪漫主义特征。在第一个故事中,鸟会数数,这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而且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在第二个故事中,城市甚至能移动甚至突然消失。书中其他故事也有很多充满想象力的内容,人们可以住在一件宽松的衣服里或者一块很大的面包里。书中的很多故事情节都是作者“头脑风暴”的产物。从这些奇特的故事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浪漫主义天马行空,想象力丰富的特征。
从本书中也可以看出夸张和象征的浪漫主义特征。比如苹果树上的苹果比一个成人的头还要大,面包有一个像厨房那样大。仔细阅读“为什么骆驼的眼神总是那么疲惫(林敏雅,S78)”这个故事后,可以发现,骆驼象征着一个人,沙漠可以看作漫漫人生之路,而沙丘是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需要克服的阻碍,而森林和水源则象征着人生所追求的目标。
5、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世界还小的时候》作为集蕴含丰富的德国童话色彩。虽然《当世界还小的时候》一书在中国已经有中译本出版,但却未广为人知。本书虽然属于童话,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可以引发对生活和自我的反思,值得更多的人阅读和了解。
参考文献:
[1]于尔克·舒比格/著,林敏雅/译:《当世界还小的时候》,华夏出版社,2000,北京.
[2]Wüste, Karl-Heinz (2007):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李伯杰:《德国文化史》,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北京.
[4]刘文杰等:《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童话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北京.
[5]王炳钧:《文学与认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北京.
[6]肖晋元. 对德国“童话”定义的探求[J]. 德语人文研究, 2009, (6):39-44.
[7]陈庆. 浪漫主义推动了欧洲童话的发展与繁荣[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6(5):80-82.
[8]http://de.wikipedia.org/wiki/J%C3%BCrg_Schubiger, gefunden am 23. 02.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