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太平歌词是一种发源于我国北方地区,活跃于相声表演中的一种曲艺形式。其唱词内容丰富,句式多样,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从修辞学的角度研究太平歌词的句式修辞,探究其句式特点和修辞功能,以此挖掘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太平歌词 句式 修辞
太平歌词作为一种传统的曲艺形式为民众所喜爱,现已成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歌词在北方曲艺“莲花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现在活跃于相声表演中,属于相声四门基本功“说”“学”“逗”“唱”中的“唱”功。从文本的角度看,太平歌词由大量的句子构成,之所以为民众所喜爱,其独特魅力还体现在句式修辞方面。以下从句式的常变差异、整散交错、松紧结合以及句式的语气各异等方面进行详细探究。
一、句式的常变差异:常式句与变式句
一样话百样说,这里的“百样说”就是指句式的变化。在现代汉语中,句法成分遵循常规次序的句子即为常式句。常规次序一般指主谓、动宾、状中、偏正等。而句法成分的位置发生变化,出现例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非常规的语序时,形成的句子可称为变式句。一般发生位置变化的成分是句子需要强调的部分。变式句的出现丰富了话语的表达,体现了汉语语序的灵活性。运用在太平歌词中,则使这门贴近百姓的艺术更加丰富多彩,不拘一格。
(1)言还未尽有人搭了话/在一旁转过来东吴的大夫官[1]
(《单刀会》)
如上,“转过来”与“东吴的大夫官”发生了位置的调动,若是常式句应为“东吴的大夫官转过来”。由此发生了主谓倒装,成为变式句。目的是与前一句相应和,突出“搭话人”乃何人——“东吴的大夫官”。
(2)别说一座荆州地/刘皇叔的江山你也敢担
(《单刀会》)
(3)小红娘手卷帘笼书房进/忽闻得阵阵清风翰墨香
(《红娘下书》)
(4)观北方/壬癸水/皂角旗/墨把它染成
(《秦琼观阵》)
上例中的变式句,若为常式句分别可写成“你也敢担刘皇叔的江山”“进书房”“墨把它染成皂角旗”,三例均是宾语前置。同样是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例(2)为鲁肃揶揄关羽的话语,是反驳关羽“无法定夺荆州一事”的托辞,用“你也敢担”“劉皇叔的江山”来突出关羽与刘备感情之深,可以为“归还荆州”一事做主。例(3)的变式句是为了反映地点的变换。例4的宾语前置则是突出“皂角旗”之黑,营造肃穆的气氛。
(5)他弟兄分居在新野县/三请诸葛在卧龙山
(《排王赞》)
(6)唐王念你是好汉/那君臣饮酒在金銮
(《罗成算卦》)
在以上的例子中,“在卧龙岗三请诸葛亮”“君臣在金銮饮酒”为一般常用语序,由此原唱段进行了状语后置。
(7)搭救我孤儿寡母受罪山岗
(《打黄狼》)
(8)朕赐爱卿酒三盅
(《青菜名》)
(9)大破黄巾兵百万/刀斩华雄酒未寒
(《单刀会》)
(10)那贤弟 放我 活路一条/康茂才 闻听 呵呵笑
(《康茂才挡陈友谅》)
以上四例皆是定语后置的示例。若为常式句,那么“受罪(于)山岗的孤儿寡母”其中“受罪(于)山岗”作定语;“三盅酒”其中“三盅”作定语;“百万兵”中“百万”作定语;“一条活路”中“一条”为定语。在太平歌词的原文中均将定语置后,同样起强调定语的作用。如,例(7)黄狼的自述突出孤儿寡母的凄苦,为引发书生的同情心。例(8)用“三盅”凸显嘉赏之重。例(9)“百万”一次体现兵将众多,阵势浩大。例(10)“一条活路”则看出陈友谅大难临头的恳求之态。
上述太平歌词中,发生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的变式句除了有突出、强调变化部分的作用外,一般也要联系语音修辞,看到其合辙押韵的目的。经观察以上各例均有为和谐音律而进行变式的行为。
二、句式的整散交错:整句与散句
整句,即一组音节或字数相同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义相关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有语音和语法结构上的对称美。整句的语意层次分明、气势畅达。[2]汉赋、唐律皆是整句的代表。与整句相对的是散句,即一组音节或字数长短不一、结构参差不齐的句子。与整句的对称美不同的是,散句则有自然美。散句急缓错综、独具一格。现代的白话诗多是散句。
从句式整散的角度考察太平歌词则发现,唱段文本中的整句和散句多交错使用,造成一种跌宕起伏的错综美。也不乏通篇整句的唱词,这种整齐有致的篇章如诗如赋,朗朗上口。
(11)碧着点的晴天红扑扑的日/危耸耸高山叠翠翠的盘
孤零零江亭赫齐齐的树/那数落落村庄一目然
远方观山远方远/影影焯焯雾漫漫
一望四野天连着水/日照白光万丈滩
锦锦白涛层叠叠的浪/荡荡的微风稳稳的船
(《单刀会》)
上例便是典型的整散错综。“危耸耸高山叠翠翠的盘”与“孤零零江亭赫齐齐的树”对称,“锦锦白涛层叠叠的浪,荡荡的微风稳稳的船”两个分句相对照都是整句,在唱段中整齐均匀,朗朗上口。其他几句则为散句,结构参差。然而整个唱段整散错落,时而急落畅快,时而慢疏平缓,有抑扬顿挫之势。
(12)费廉岑薛薛仁贵/雷贺倪汤汤振光
滕殷罗毕罗士信/郝邬安常常开江
夏侯诸葛诸葛亮/闻人东方东方光
赫连皇甫皇甫讷/尉迟公羊尉迟江
(《百家姓列国古人名》)
上例为太平歌词《百家姓》的一个版本,是将百家姓与古人名合编成句。这首唱词通篇均是七字句,结构一致。前四字是各姓的罗列,或四字单姓,或两字复姓;后三字均是古代典故中的人名。全篇齐整有序,回转往复,易熟记易传唱,畅快淋漓。
另外,太平歌词作为在底层人民中传唱的曲艺形式,其唱词不乏口语色彩。有的唱词均是用日常口语叙事,有的则是通过唱词中的人物对话来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在这样的曲目中很少出现整句,均是大量的散句。这与太平歌词作为民间的艺术相契合,体现太平歌词雅俗共赏的性质,以及取之于生活,活跃于百姓的特点。
(13)我问你白面怎么卖?
太公说二十四个大钱一斤准秤称。
贫婆说我家的孙孙爱淘气,窗户纸撕了一个大窟窿,
你今天卖给我一个钱儿的面,我打一点糨糊补补窗棂。
(《太公卖面》)
上例中的唱词皆是口语,在这样的曲目中如果用整句则显得格格不入,不如散句自然诙谐。太平歌词中这样的唱段便是在诙谐幽默的口语中向观众揭示一个个浅显易懂的道理,不令人乏味,反而发人深思。
纵观太平歌词的各曲目,整散结合的篇章较多,除上文示例的《单刀会》外,还有《白蛇传》《层层见喜》《秦琼观阵》《红娘下书》《排王赞》等。全篇均为整句的曲目较少,除《百家姓列国古人名》外,还有《十女夸夫》《人生在世讲礼仪》等。多是散句的曲目还有《刘伶醉酒》等。
三、句式的松紧结合:松句与紧句
句子要想取得理想的修辞效果,除了通过常变差异、整散交错的方式,还可以利用松句和紧句的结合使用来实现。所谓松句,即信息分散,结构松散,具有强调作用的句子,且往往是一组句子。紧句,则是信息集聚,结构紧凑,具有简练特点的句子。紧句通常是一个或两个句子。
松句与紧句相对比,一般传达的是感性的信息。多用于文艺作品中。紧句则主要是传达理性信息,常出现在政论等逻辑性强的语体中。纵观太平歌词的文本,便有大量松句的运用,以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以下通过示例来分析太平歌词中松句的特点。
(14)有周仓手提大刀跟随在后边/
路过丁奉徐盛两员将/路过蒋钦周泰将二员
路过几层刀斧手/路过几层虎狼烟。
(《单刀会》)
在以上例子中,一个“路过”本可统领四个分句,都描述的是关羽走向鲁肃营帐时周围的人和事。然而唱词中却用了四个“路过”来分别叙述。这在话语形态上呈现的是多个句子,在理解过程中反应出来的便是多个镜头和影像。具體到此例而言,多个影像的产生,便使听众身临其境,感受到沿路兵多将广,体会到关羽的处境险恶。同时在侧面展现关羽的胆识和威猛。由此可见,松句的运用呈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
(15)奴好比 月当空 被乌云遮上/奴好比 瓦上霜 难见日光
奴好比 弓断弦 回天无术/奴好比 东流入海 隐入汪洋
(《白蛇传》)
(16)说什么一品三公位/说什么富贵荣华万万年
说什么黄金过百斗/说什么美貌的娇妻似天仙
(《罗成算卦》)
例(15)中四个“奴好比”是主人公“白蛇”自述凄惨境地。本可用一个紧句,一气呵成。但是这种紧凑、简练的句子难以达到更加彻底地抒发感情的目的。四个松句的使用增加了文势,这种反复述说凄苦心境的方式,更能表达主人公的情感。同理,另一例也同样适用。所以,松句的使用有助于增强表达效果,深化语意内容。使唱词感情充沛,情绪饱满。
另外,松句的使用不仅能使信息分散,视觉效果强烈,感情充沛洋溢,这种连续使用的相似的句子也势必使话语扩展,形成整句。整句的使用,正如前文所述,气势畅达,具有较强的感召力。
(17)奴为你 贪红尘 懒登仙界/奴为你 产生下 许家儿郎
曾记得 游湖借伞 百般恩爱/曾记得 红罗帐下 会鸳鸯
奴为你 长寿山盗回还阳草 /还与护山的神将大战了一场
(《白蛇传》)
以上,例(17)则是松句和紧句兼用。松句的使用如两个“奴为你”的句子,抒发感情,增加文势,节奏和谐,感情洋溢。两个“曾记得”的句子,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不仅达到强调的目的,而且增加了文势。如上的松句也使节奏舒缓。然而接着“奴为你……还”一句则为紧句,结构紧凑,语言简练。这段唱词有紧有松,且松紧有度,使听众感受到太平歌词的独特魅力。
根据上述分析,太平歌词中松句的使用,可以增强视觉效果,增加文势,扩展话语,形成整句,充分表达感情。松紧结合则使唱词节奏时而舒缓,时而畅达,松紧有序的唱词使太平歌词节奏婉转,富有动态美。
四、句式的语气各异
在现代汉语中,从语气的角度可将句式划分为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疑问句。不同的语气可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太平歌词中的句式语气各异,以陈述句为主,不乏感叹句和疑问句,同时也有大量独具特色的祈使句。
1.陈述句及其修辞功能
陈述句是指描述事物、情况等的句子。一般情况下的陈述句表现出的是陈述功能,但其修辞功能还包括祈使、感叹、警策等。从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的角度来看,陈述句的语言意义是陈述,其言语意义可以表现为祈使、感叹和警策等。所谓语言意义是某一语言形式在脱离交际环境的情况下人们对其的理解,而言语意义则是在交际环境及交际双方有力参与的情况下,人们对这一语言形式的理解。由此陈述句所表达的“言外之意”即陈述句的言语意义。
太平歌词的内容多为历史演义、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劝世警句等,所以陈述句的运用最广泛,一般情况下仍是表达陈述意义。如下例所示,仅是呈现表述功能。
(18)何家营 有位 何屠户,每日里 宰杀 度过经营
(《五龙捧圣》)
太平歌词中的陈述句如同各种交际领域中的陈述句,同样具有祈使、警策、感叹的修辞功能。如下例19是陈述句,但传达出的是祈使意义,表达命令的语气。即透过陈述句,可体会到青白蛇要求法海即刻放出许仙时命令甚至威胁的态度。再如例(2)同样是陈述句,蕴含了对违背道德却装腔作势的行为的谴责和感叹之意。
(19)放出来 儿夫 还则罢了,若不然 青锋剑下 秃头命亡
(《白蛇传》)
(20)心内 不明 何必点灯,不孝顺 父母 念得什么经
打僧 骂道 斋的什么素,恨风 咒雨 充的什么僧
(《五龙捧圣》)
2.疑问句及其修辞功能
疑问句是提出问题表示疑问的句子。一般情况下,疑问句还具有增加话语修辞效果的功能。主要的两种表现形式是反问句和设问句。反问是明知故问,目的是为了加强语气。设问则是自问自答,用于启发思考,引出下文。
(21)万马营中 谁能为首?帅字旗 能立在 谁的门前?
谁能饮 高皇 三杯玉酒?黄金印 能挂在 谁的胸前?
(《韩信算卦》)
上例为疑问句,主要功能是提出问题。在太平歌词中有大量的人物对话,疑问句的出现使行文风格不断变化,避免呆板无趣。
(22)年少的周郎今何在,能争的吕温侯在哪一边?
(《单刀会》)
(23)山头有只斑斓虎, 虎要发威怎么能担?
(《层层见喜》)
(24)徐受辉 他待你 言无二话,为什么 用药酒 把他毒杀?
我修书 原叫你 暗暗藏下,谁让你 领人马夺取中华?
(《挡谅》)
(25)怎不见金鞍玉铛我那逍遥马,怎不见琴剑书箱我那小婴孩?
(《骷髅叹》)
上例皆为反问句,意在加强语气。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通过反问来表达肯否语气,比一般的陈述句表达效果更为强烈。如例(22)用“今何在”“在哪一边”来反问,传达出曾经的英雄而今气势已过的无奈和悲凉。看似提出疑问,听众却能体味到反问语气。例(23),用反问“老虎发威怎能担”加强肯定语气,突出老虎的威猛,引出下文“行人不敢单独而行”。例(24),“为什么”“谁叫你”是在反问中蕴含有质问的语气,表达出康茂才对陈友谅的愤慨之情。例(25),《骷髅叹》一文主旨是讽刺不知感恩、一味索取的行为,用两个“怎不见”进行反问,体现被讽刺对象贪得无厌的嘴脸。这些反问句的使用,使太平歌词语势跌宕起伏、抑扬有致。
(26)封官掛印谁不羡? 羡的是头戴乌纱身穿大红
(《层层见喜》)
(27)若问 何爷 是哪一个?古西天十八罗汉第二名
若问小五猪是哪五个 ?他本是 上天造孽 五条龙
(《五龙捧圣》)
(28)为什么东庙烧香西庙还愿?为的是报答老娘养儿那一天。
(《莫忘父母恩》)
上例皆为设问句,都是自问自答的形式。例(26),“谁不羡”和“羡的是”衔接,行文环环相扣,突出“封官挂印”的神气姿态。例(27),一问一答,似与听众对话,引起听众的兴趣,启发听众思考。并在问答中揭晓故事主人公的真实身份,语言俏皮,风格活泼。例(28),则是用设问的形式突出报答父母养育恩的虔诚之心。
以上反问和设问都是疑问句修辞功能的具体表现,通过以上的例子表明,这两者的运用使太平歌词的唱词语势变化多样,话语风格灵活多变。
3.祈使句及其修辞功能
祈使句在一般交际领域常用来表达命令、请求、建议等交际目的。在太平歌词中有一类祈使句大量出现,且格式一致。主要是对话发生前说话人用提醒或命令的方式引起听话人注意的句子。太平歌词的对话体唱词,通过使用大量的祈使句,既侧面表现出说话者的身份地位、心理状态、性格情绪,也引出说话内容,为下文做铺垫。
(29)青儿尊了声姑娘,请你细听一个端详
(《游西湖》)
(30)看罢了多时开言道,尊一声来人要你听言
道长 含笑 忙站起,尊一声 将军 要你听言
(《韩信算卦》)
(31)口吐 人言 何爷叫,尊了声 何爷你是听
(《五龙捧圣》)
(32)锅饼跪在了中军宝帐,尊一声回头王爷在上听
(《饽饽阵》)
(33)刘伶上前开言唤,尊了声老兄我要你听言
杜康走上前开言唤,叫声刘哥要你听言
(《刘伶醉酒》)
(34)这一天八爷在这家中坐,吩咐家将要你听言
(《罗成算卦》)
以上各例皆为祈使句,如上文所述,句式一致,意义相似,且都发生在对话唱词中。其中表达尊请语气的句子,体现说话人对听话人尊敬的态度。同时从侧面反映出说话人的身份地位一般低于听话人。如“青儿”对“姐姐”“道长”对“将军”“五猪”对“屠户”“锅饼”对“王爷”等。另外也存在说话人与听话人身份地位相当的情况,为表示互相尊敬,也会使用尊请语气的祈使句。如例(33),“刘伶”对“杜康”。最后,当说话人身份地位高于听话人时,会用命令语气,如例(34),“八爷”对“家将”。
(35)黄文船头高禀手,列位将军你们请听言
鲁肃这里暗传令,大小的儿郎你们听言
未曾说话面带笑,口称大夫你听言
鲁肃闻听面带笑,口尊亭侯你听言
关羽闻听面带笑,口称大夫你听言
关羽一见蚕眉皱,我口叫鲁肃你听言
(《单刀会》)
(36)从南山跑来了一只狼,
前腿儿跪在了溜平地,口尊声公子听个端详
当时就把这狼心现,叫了一声书呆子细听端详
二次跪在了溜平地,尊了声公子听个周详
(《打黄狼》)
(37)罗成听罢心好恼,骂了声老道要你听言
(《罗成算卦》)
(38)大姐闻听心好恼,叫声科子你听知
(《十女夸夫》)
以上各例的对话中,既有命令语气的祈使句,也有尊请语气的祈使句。一方面,这是说话对象不同,引起语气态度发生了变化。如例(35),鲁肃面对各位将军时用尊请语气,面对众兵士则用命令语气,体现听话人与说话人身份关系发生了改变。
另一方面,说话人心理状态发生变化时,祈使语气也会改变。如例(35),关羽与鲁肃初见面时用尊请语气,随着矛盾的激化,便改为“口叫鲁肃”,体现关羽的直率性格以及对险恶情境无所畏惧的精神。例(37)也是如此,罗成初见道长毕恭毕敬,道长断言其寿命将尽时,罗成恼怒,则用命令甚至责骂的语气。同理如例(38)。最后,为表现人物两面三刀的性格特点,也会采取不同的祈使语气。如例(36),黄狼面对危险有求于书生时,用“尊声公子”发语;脱离危险后便露出兽性,直言“叫了声书呆子细听端详”,塑造出一个虚伪狡诈的黄狼形象。
(39)有鱼鹰落下了这伤心的泪,叫一声 河蚌儿 要你听言
(《鹬蚌相争》)
(40)伸手拉住了高头马,叫了声先生听个明白
(《骷髅叹》)
除了命令和尊请语气,太平歌词中还存在中性意义的祈使句。无所谓身份地位悬殊、心态变化、人物性格迥异等,仅是说话人发语时为了引起听话人注意而使用的祈使句。如以上两例所示。
4.感叹句
感叹句是旨在抒情的句子。太平歌词中的感叹句一般在文末,一方面表达强烈的情感,深化唱词的主题;一方面渲染观众的情绪,引起观众的共鸣。
(41)好汉英雄辜负了,汗马功劳一旦抛!
江东桥前恩情义浩,留下了美名在万古飘!
(《挡谅》)
如例(41)所示,《挡谅》讲述了康茂才念旧情,饶故友的故事,表现英雄气概背后的“恩情义浩”,唱词末尾的感叹句升华了情感,也使听众为主人公唏嘘感叹。在实际的演唱中,每每最后一段结束,全场总会爆发出热烈的叫好声,足见其对观众的感染力。
纵观全文,详细分析了句式的常变差异、整散交错、松紧结合及句式的语气各异。力图从这些方面表现太平歌词的语义丰富、语势跌宕、朗朗上口,以全面地展现太平歌词文本的语言魅力。
注释:
[1]本文太平歌词均为德云社演出版本。
[2]陈汝东:《修辞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39页。
参考文献:
[1]陈汝东.修辞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72.
[2]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190-191.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张次溪.人民首都的天桥[M].北京:修绠堂书店,1951:115.
[5]侯宝林.相声技艺[J].文艺研究,1981,(3):77.
[6]黄章恺.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杂谈[J].语文研究,1994,(2):13.
[7]肖慧.草原歌词修辞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8]张琼.当代流行歌曲歌词的修辞策略[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王轶婷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4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