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人: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美协主席王书平
承办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
王书平委员提案节选
京津冀协同发展离不开文化发展,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文化方面的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为了大力推进区域文化发展与合作特建议。
一是以京津冀规划为导向和引领,深入推进三地在产业、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对接,完善各自优势产业链,实现共同发展,实现区域一体化的战略突破。
二是共建低碳绿色生态宜居家园,建立和完善区域生态建设支持基金,水资源配备基金和经济发展补偿基金,组建京津冀区域发展委员会,定期沟通并落实区域发展的重要议题和事宜。完善人才流动的人口管理制度,建立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协作,资源共享和制度规划对接,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政策的一体化发展。
三是京津冀一体化首先解决交通一体化,通过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重新规划,搭建畅通无阻的综合交通网络,进一步推进三地商业一体化的规划与政策,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发挥三地优势商业品牌作用,发展连锁商业并形成京津冀一体化的“大区农业”。
四是发挥三地旅游资源丰富,把京津冀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加强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共享,联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打造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农业旅游、历史文化旅游。
五是建立三地文化创意产业联席会议制度,系统研究三地文化协同发展整体规划,共同出台推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规划和政策,进一步明确各自文化产业发展定位及特色,搭建共建共享的产业促进平台。实现三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建立健全文化创意产业人才交流平台,加强三地文化的培养规划,积极推进三地文艺人才资源信息互动和引进交流,共同建设美术创作、艺术交流、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文化交流基地。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办理并复文
一、关于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
2015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规划着眼于京津冀“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总体空间,推进“单中心放射状”通道格局向“四纵四横一环”的综合交通网络化格局转变,明确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重点任务,提出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多节点、网格状的区域交通网络,到2030年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目前,规划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正在稳步推进,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已经建立,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取得实效,北京新机场加快建设,石家庄机场纳入首都机场集团统一管理,京津城际延长线、津保城际铁路、张唐铁路建成通车,一批“断头路”、“瓶颈路”段正在打通或扩容,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二、关于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
国务院专门成立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和水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推进京津冀区域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工作。2015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大任务、重大工程,强调要创新生态环境联动管理的体制机制,建立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水资源统一调配制度、跨区域联合监察执法机制、区域应急协调联动等,建立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信息网络和应急体系。2015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印发实施《关于支持张承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张家口、承德生态涵养区建设。经积极协商,河北省和天津市已就引滦入津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达成一致意见,即将签署协议,中央财政已明确对该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奖励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正研究设立京津冀绿色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北京市和承德市已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跨区域碳排放交易试点,张承地区植树造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引黄入冀补淀等重大工程正抓紧实施。
三、关于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2015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农业部、商务部联合印发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升级转移规划》,明确提出了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对接、创新产业合作发展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等一系列重点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指导推动京津冀产业转移工作。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取得积极突破进展,北汽集团黄骅整车项目建成投产,北京现代汽车第四工厂、曹妃甸千万吨炼油、张北云联数据中心、比亚迪新能源客车承德基地开工建设。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投资基金正抓紧设立,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收入分享办法出台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合作项目落户曹妃甸区和滨海新区等功能承接平台。
四、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有关部门和京津冀三省市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初步成效。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已先行启动的一批院校、医院等有序向外疏解转移。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方面,2016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配合科技部修订并发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明确了跨认定机构管理区域迁移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相关政策。教育方面,成立了京津冀卫生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京津冀建筑类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联合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正抓紧组建跨区域职教集团、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研究中心,河北省6所交通职业学校纳入北京交通职教集团。医疗卫生方面,启动医生职业注册电子证照管理试点,推动医生在京津冀区域内多点执业;北京市与河北省签署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北京儿童医院托管保定市儿童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天坛医院等4所市属医院与河北燕达医院合作不断深入;京津冀三省市建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疾病预防控制、卫生计生综合监督交流合作机制。
五、关于整合京津冀旅游资源
旅游局正在编制京津冀旅游一体化发展规划,计划年内发布实施,推动建立京津冀旅游大格局。在有关部门指导下,京津冀三省市积极开展旅游方面合作,共同推进旅游“一本书、一张图、一张网”合作项目,成功举办京津冀旅游投融资项目推介会,取得初步成效。平谷、蓟县、兴隆、遵化、三河等五区县正共同打造“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开发了6条京东休闲精品旅游线路,积极推动山水休闲、山地度假旅游发展。房山、保定两区市正共同打造“京西南生态旅游带”,以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为载体,开展旅游基础设施、线路产品、宣传推介、质量监督、智慧旅游等方面合作。延庆、密云与张家口、承德正共同打造“京北生态旅游圈”,依托举办2022年冬奥会契机,激活京津冀以冰雪为主题的冬季旅游,做大做强以冰雪运动和文化民俗为核心的京津冀冬季旅游产品体系,大力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旅游产业。
六、关于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
2014年9月,京津冀三省市文化部门签署了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明确要加强京津冀文化产业交流合作,依据各自文化产业发展定位及特色,错位发展,推动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目前京津冀三省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項目191项(子项282项)。2015年京津冀三省市文化部门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第二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将于2016年文化遗产日期间在天津举办,文化部将共同推动和举办好此次展览。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和京津冀三省市,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及相关专项规划要求,突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一核心,持续推进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强化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试点示范三个关键支撑,务实推动一批规划方案、重点项目、重大政策和重要事项落地实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