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亡国归因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专题教学

2017-03-31 12:13苏向荣杨秦文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政治制度

苏向荣+杨秦文

关键词 西周,亡国原因,政治制度,一元权力,结构冲突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6)23-0022-05

在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教学中,关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必然要涉及西周亡国,而对西周亡国的解释存在多种说法。西周亡国的归因虽仅是一个小的知识点,但其承上启下皆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生有密切关系。本文从政治制度方面重新思考西周亡国之因,探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遗产等问题,为本专题的教学提供可能的参考。

在西周灭亡、諸侯争霸等环节的教学中,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广为教师引用,学生也喜闻乐见。将“烽火戏诸侯”作为西周亡国的原因,盖因该故事典型且情节离奇,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但考镜源流,可以看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经历了一个不断演绎的过程。《国语·郑语》中就有关于褒姒的相关记载,只是只有褒姒而尚无烽火,但言“弃聘后而立内妾”“周法不昭,而妇言是行”等,并有褒姒身世及幽王废嫡立庶等记载。①后《吕氏春秋》演绎为“击鼓戏诸侯”:

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②

“烽火戏诸侯”在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作了绘声绘色的描述: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申侯怒,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③

从《国语》《吕氏春秋》和《史记》的相关记载来看,褒姒与周幽王之事在记述者笔下不断变化。究“烽火戏诸侯”的真伪,柳宗元、李贽以及清代学者焦循等都提出质疑。钱穆先生在其《国史大纲》中认为是“委巷小人之谈”,并言道“诸侯兵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之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不需举烽。史公对此番事变,大段不甚了了也。”①钱穆先生对“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斥为小说家言,不足信。被后世史家认为史学价值颇高的《竹书纪年》也未见记载。2012年清华简整理的结果对两周之际的史事做了有益的补充,未见幽王击鼓或举烽火的只言片语,故而有学者认定“烽火戏诸侯”为戏说。②

缘何“烽火戏诸侯”在民间广为流传?盖因有三:一是对于两周之际的史事而言缺略太多,语焉不详,而《史记》所载史事绝大部分被认为是可信的,尤其是加诸司马迁及其《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后人即使起疑也碍于权威而不言,故而其叙事被当做真实的历史流传两千多年;二是得益于文学家的演绎,褒姒的神秘身世加上幽王的昏庸,使得“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看点颇多,史实空白留下了充分的文学想象空间,故而在《东周列国志》等文学作品中得以演绎,戏剧影视更以此为题材,使得此故事广为流传;三是“烽火戏诸侯”中对周幽王贪色亡国的形象刻画,在诸多史学家看来对统治者有鉴戒的作用,商有妹喜、妲己,周有褒姒,皆为“红颜祸水”,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警示统治者勿贪色误国。

有教师在教学以及课后测评中,用史料说明西周亡于嫡长子继承制被破坏。相关史料源出《国语·郑语》及《史记》等记载。《史记》言:

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後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曰:“周亡矣。”③

对于此段史实,史学家结合《国语》《史记》《竹书纪年》等相关文献,基本考证清楚。褒国国君有罪,献出美女褒姒以免罪。褒姒深受周幽王喜爱,并生下王子伯服。此时已有太子宜臼,为申后所生,而周幽王废掉了宜臼的太子之位,另立伯服为太子。性命岌岌可危的宜臼不得已而出逃至舅舅家西申避难。周幽王为了缉拿宜臼,出兵讨伐西申。申侯与西戎、缯结成军事联盟,攻陷西周都城镐京大败周幽王,并将周幽王以及伯服杀死于骊山脚下,俘虏了褒姒,尽取周的财产。废太子宜臼在晋文侯等诸侯的簇拥下登上天子宝座,是为周平王。

详加考证就会发现,嫡长子继承制作为分封制的核心,在西周初年尚未确立。从《史记·周本纪》的记载来看,文王姬昌之父季历、武王姬发皆非嫡长子。武王姬发“兄终弟及”,在病笃时也曾力图劝说弟弟周公旦即位。周公之前,周王室不以嫡长子继位为必行的原则,古公亶父以后的几代都是庶子继统,故而可以说周公之前周族无宗法。④成王之后,按照西周帝王世系表,既有嫡长子王位继承,也有兄弟、叔父的继位,总体上以嫡长子为主,以确定王位和财产的继承。从以上的记载和史实来看,以周幽王破坏嫡长子继承制而论定西周灭亡欠缺说服力。何况在周幽王之前,周宣王也曾有破坏嫡长子继承制的先例。

周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6年),“(鲁)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西朝周宣王。宣王爱戏,欲立戏为鲁太子。周之樊仲山父谏宣王曰:‘废长立少,不顺;不顺,必犯王命;犯王命,必诛之:故出令不可不顺也。……宣王弗听,卒立戏为鲁太子。夏,武公归而卒,戏立,是为懿公。”⑤

周宣王的决定,对于鲁武公来说左右为难,废长立幼不合逐渐形成的储君传统,国君之命又不敢违逆,最终还是让戏作了太子。周宣王插手鲁国立太子之事,直接导致了鲁国的内乱,鲁武公的长子姬括的儿子伯御于懿公九年(公元前807年)联合鲁人杀死鲁懿公姬戏,伯御为君。此乱又触犯了天子圣威,周宣王于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起兵伐鲁,“诛伯御,立其弟称,是为孝公”。①从中可以看出,周宣王作为天子,一意孤行,降低了周王室的道德威信,上行下效,使西周乱象丛生。

关于《史记》中记载的周宣王插手鲁国储君之事,到周幽王废太子宜臼而另立伯服等相关资料可以看出,这些事情都违背了逐渐形成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宗法传统,引发了王子之间的权位斗争,致使周王室在内耗中无暇顾及国势安全,是西周灭亡的原因之一。这些史料也常见于教师用于嫡长子继承制以及宗法制度等知识点的巩固与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历史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但倘若不能恰当运用并说明西周灭亡的其他因素,认为是西周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度的破坏这一单一因素导致亡国,不免以偏概全。

有教师在教学中,依照教材按部就班说明西周亡于分封制,并由此导致西周后期的乱局。从多因素角度来说,教师的处理并无失当之处,只是这种陈述未能将制度创设的动机与后果、原因与结果等进行分析,也无法解释后来历代王朝的更迭与西周的政治经验的关系。不妨先看西周后期的政治乱象,再探讨分封制的内在局限,进而透视分封制的权力结构,以理解西周及其之后的王朝更迭。

西周末期的衰乱的确是加剧西周灭亡的因素之一。从周厉王开始到周幽王被杀,此期间乱象丛生,皆与统治阶层的政策和措施有非常大的关联。史载周厉王尽管在对外的军事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贪财好利,横征暴敛,且为人暴虐侈傲,民不堪命,以致怨声载道。而周厉王认为“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故有止谤的行为。这些“专利”和“弭谤”的经济和政治高压政策,导致了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厉王本人也终遭放逐并死于彘。许倬云先生就指出:“西周王室颇有紧迫的情形。外有国防需要,内有领主的割据。周室可以措手的财源,大约日渐减少。费用多,而资源少,专利云乎,也许只是悉索敝赋的另一面。这是时势造成的情况,厉王君臣未必应独任其咎。然而这种情势,也意指封建领主间,那座宝塔式的层级分配制度,已濒临瓦解了。”②尽管历史上有“宣王中兴”之谓,但周宣王插手鲁国储君之事对其统治产生了负面影响。且宣王在统治初期借国势暂兴之机,企图消解周边部族对王畿的威胁而连年发动大规模战争,造成了国力巨大消耗,不得不“料民于太原”,③进而激起了民众的反抗,到周幽王时更是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关中地震以致“三川竭,岐山崩”,④“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⑤加上旱灾,又用佞臣虢石父为卿士,立褒姒废申后,立伯服废宜臼,导致朝政黑暗,政治混乱,兵祸连天,西周在这一节点旋踵而亡。

由分封制存在的先天缺陷导出西周灭亡不难理解。分封制作为西周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最高掌权者周天子拥有对诸侯的分封权力,通过宗族殖民以及天子与诸侯之间结成的甥舅关系,在地理空间和政治形态上形成众星捧月之势。但西周初期短时期的过度扩张,联系诸侯国的纽带过于微弱和条件化,使得地方资源对中央权力的持续充实无法得到满足。相反,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血缘关系的逐渐疏远,诸侯逐渐滋生出一种离心力,不但打消了诸侯支持中央政权的积极性,甚至开始同中央政权公然对抗。另一方面,周王领导的西周国家核心的管理不善。西周分封制是中央政府实施的是一种“恩赐换忠诚”原则,周王只是不定期的给予其官员各种形式的赏赐,其中最重要的是地产。由于这种地产只能从渭河谷地一带有限的王室土地资源中分割,所以,周王对臣子的赏赐越多,继续赏赐的可能性就越小。政府的这种“自杀式”管理办法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基础,导致了周王室的贫困化。①由此而论,西周灭亡除了教科書所讲的分封制的破坏、西部少数民族进犯的因素外,尚有其他的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形成连锁反应,导致了西周的亡国。

在中国历史上,王朝的治乱兴衰构成因果循环。历代王朝之兴,皆起因于统治前期的政治清明,而后期的暴政,往往被解释成亡国之因。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治乱兴衰与历代王朝的政治清明与否有很大关系,尤其是从统一时期的历史看,统治者前期的政治清明的确是王朝初期兴盛的重要原因,而统治后期的政治混乱、社会矛盾激化往往导致王朝的衰亡。这似乎造成一个假象:只要统治者在政治上清明、能够恰当的处理各种社会问题,就可以避免王朝的衰败,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然而这一设定仅仅是出于一种美好的愿望和浪漫的想象,历代王朝的更迭强有力地推翻了这一假设,不论统治者如何调整政策或进行制度创设,都是在不触动甚至强化王权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历朝历代兴亡中,史家所能做出的解释,除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等的历史宿命论外,更多的是从借鉴历史以更好地维护既有统治的角度解释亡国之因,故而后世学人有“中国古代历史缘何走不出历史循环的怪圈”的诘问。

单纯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来看,早期国家领导人的选择经历了从禅让到世袭的过程;在国家机构的设置上,夏商两代已经奠定了中央机构的基础,西周时期逐渐完善,到秦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时基本的国家机构模式确立起来,形成的东方特色的一元集权化结构。这种一元集权化结构即“政治机构的设置,政治法律的建立,政府官员的选拔、任用等等,都受制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个人”。②也就是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中所言的“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在一元集权化结构下,王权逐渐展现出其具有的独占性和绝对的排他性,这在西周初期尚不明显,但在西周后期一览无余。西周初创尚有贵族辅政,如周公摄政,周、召二公“共和”摄政行天子事,他们既辅佐天子决断国家大政,又拥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因此也能制约王权的发挥。随着王权专制的加强,贵族辅政制度受到强烈冲击,这在周厉王为解决财政危机实施专利政策、宣王料民以及周幽王的废长立幼等事件中,都反映出王权专制的强化以及贵族辅政的边缘化。这种一元集权化结构,黄仁宇先生称其为“间架性的设计(schematic design)”,并说“这种方式影响此后三千年的中国政治。它意味着国家和社会结构是可以人为地创造出的,同时也导致上层设计的形式远比下层运作的实质更为重要的统治习惯”。③其后的历史也证明,经历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秦王朝在继承一元集权化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大一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延续两千多年。

尽管西周亡国在高中历史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教学中戏份甚少,专题内容的庞杂和教学时间的紧迫使得制度演变与延续的线索备受重视,尤其是中国古代早期制度建设与从秦至清的制度演变相比,显然后者的分量更加厚重。但这一专题整体上讲述的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演变历程,西周创制是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教学中仅仅讲述制度创设,而不能引导学生分析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也就无法解释后世历代王朝的治乱兴衰的历史循环。在教学中处理这类学术型较强的史学问题及本专题的教学,尝试提出以下建议:

1.了解史学成果,整合教材内容。一是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思想史的阅读,审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内核——政治权力的再分配,整体看待夏商周三代时期以及从秦至清政治制度的建设与发展,进而与教学内容整合,避免夏商周三代历史与之后的历史的割裂;二是对考古、古籍整理成果的动态追踪和不同视角下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成果,如清华简、云梦秦简等的整理与发掘,以及近年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多元视角下相关研究成果的阅读,可以为教学内容的处理带来新的思路。

2.重构专题灵魂,理清专题线索。冯一下老师在说明“课魂”系统化的时候提出确定一套教科书各单元的灵魂,由单元灵魂统率课时灵魂。①确定本专题的灵魂,才能确定四个课时的核心目标和教学立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饱含政治智慧,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自三代以来逐渐形成的一元集权化结构,保证了中国两千多年较为稳定的发展,并产生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但一元集权化权力结构超级稳定的运转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一元权力观,也禁锢了思想的发展和制度的变革。故而需要更为宏观地看待本专题的教学线索,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历了从三代时期的血缘政治和贵族政治到秦汉以来至明清时期官僚政治发展历程,也是一元集權化政治结构从创生到顶峰的发展过程。在一元集权化政治结构发展的过程中,王位世袭制自夏以来一直延续,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从秦之后贯穿始终,前瞻后延,能够充分认识到三代时期与秦汉以来政治制度之间的继承和裂变关系,为辛亥革命之后平民政治的崛起提供认识基础。

3.明确史学规范,提升核心素养。一是在本专题的教学中进行基本的史实甄别与考证,就西周亡国而言,由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或周幽王废长立幼之事进行解释,与历史的复杂性特征不符,更何况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本身是后人不断演绎的结果。除了教师要进行史料甄别外,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实证,以发展学生的实证思维能力;二是从中国历代王朝治乱兴衰及其政治制度不断创生等史实中出发,追根溯源,从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联系与综合等方法论出发追问政治制度创生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权力结构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中的“变”与“不变”,以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和解释能力;四是要正确看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遗产,将其放置在古代国家治理的高位认识其合理之处,理解其历史局限,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作者简介】苏向荣,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教育研究、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杨秦文,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历史教学论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婷轩】

猜你喜欢
政治制度
他者的文化认同
以纳粹德国为例论极权主义的起源
试论政治制度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中国治理体制的特点及其优势
中国农村早婚问题浅析
从《纸牌屋》看美国政治制度的内在困境
论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
民主时代的新政治科学
政治制度民族化的发展历程及演进逻辑
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七个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