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学青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教学有这样的要求:“学生能尝试使用不同的教育资源,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扩展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描述结果。能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克服困难。”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使用不同的教育资源拓展知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经过反复思考之后,我决定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的时间开展“Duty Report”(即值日报告)活动。
“Duty Report”活动要求学生自己课下收集资料、准备一段话,在预备铃之后到正式上课这段时间,学生到讲台上进行3至5分钟朗读或背诵,这段英文内容可以自由选择。朗读或背诵后,其他学生就报告的内容进行提问,最后学生或教师进行简单小结。活动的开展需要注意以下的策略,保证活动的教育性效果。
丰富提问形式,拓展其内容。“Duty Report”活动实践之初,问答环节是在学生做完汇报后,由下面的学生自由提问,这样的组织很松散,进行这一环节时常常出现冷场或乱场的现象,即对不感兴趣的话题大家都不愿提问,感兴趣的话题争相提问。针对这一现象,我作了适当的调整和规范:要求汇报材料的生词不得超过5个,将原来的听者向汇报者的单向提问调整为双向的互动提问,汇报学生事先准备3到5个问题,如果听众提不出问题就由汇报学生给听众随机提问;听众提问也不能超过5个问题,最后一个问题由汇报学生在举手的学生中指定一个学生提问或自己提问。这样的环节设计就很紧凑,时间上也得到了保证。
改革評价方式,实行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采用生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式更加客观,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细化评分标准,从语音、语调、内容、流利程度、表情及手势等方面给予评价。“Duty Report”结束时,教师与学生分享体会、发表个人见解、提出思考问题和简单小结,对参与的学生予以鼓励。此外,教师和学生一起评出每月最佳语言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策划奖,学期结束时再从每月的获奖小组中评出最佳奖项并给予奖励。多元的活动评价使更多的学生得到肯定和鼓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加强对学困生指导,消除其畏难情绪。“Duty Report”活动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是个很大的挑战。对于胆子小、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先分配给他们一些简单的任务,然后根据他们的表现逐渐增加要求和难度,并要鼓励这些学生。一旦他们上台汇报,要充分肯定他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增加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参与热情,又增强了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
“Duty Report”活动不仅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共同分享的平台,还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视野,增强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
编辑 _ 李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