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悦颖+程金平+王鹤霖
摘要:本文借鑒国家级生态乡村标准,生态文明环境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从生态文明村的内涵出发,根据生态文明村的环境建设标准和原则,构建适合大城市中的生态文明村的环境评估体系,阐明分析方法和指数评估标准,以上海市浦东新区A村生态文明村为应用案例,对选取的评估指标做量化处理,得到客观的系统分析,最终得到生态文明村的环境现状符合标准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生态文明村;评估体系;应用
Abstract: This article draws lessons from the national level ecological village standard.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eco-civilization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system suitable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s in big cities according to the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nd principles of ecological civilized villages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ed villages, and clarifies the analytical methods and index evaluation criteria .Taking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 of A Village in Pudong New Area of Shanghai as the case,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selected evaluation index is done, and the objective system analysis is obtained. Finally, the conclusion is reached that the environmental status of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 conforms to the standard.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 evaluation system; application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对于我们而言已经屡见不鲜。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生态文明逐渐站上历史的舞台,并且着上了厚重的一笔。在2016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方向,并且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健康的生态环境,是国民的生存之本,也是社会发展进步之本。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上海的农村也面临着发展的困境,如何保持人、社会、生态之间的平衡。在不过度消费生态的基础上保证满足人的需求,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又不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孕育而生。
一、生态文明村环境评估体系指标的选定和构建
生态文明也可以叫做“绿色文明”,生态文明的前提,是尊重和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生态文明的宗旨是让人、自然和社会和谐共存、共生、共发展,逐渐走上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形成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
生态文明,是建设经济、资源、环境、社会与人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生态文明村是一个有利于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共同体。是建设环境友好型新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改善民生、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发展途径。生态文明村的的宜居水平高于一般的普通村庄,更适合人居住和生活。
作为被选定的生态文明村的环境评估指标,应当是可选取的,可量化的,可比较的。指标反应该区域的生态水平,可以进行同一区域的纵向比较,也可对不同区域进行横向比较。指标选取具有独立性,不受其他指标的影响。
本研究选取的评价指标,以《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环发[2010]75号为参考,根据浦东新区A村的经济发展特性及自身情况,选取以下指标作为生态文明村的评估,详见表1。
二、生态文明村环境评估体系指标的评估方法
2.1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估方法
本研究对于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评估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研究地区为上海浦东新区A村,该地区水系属于Ⅳ类水功能区划。在计算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时,选择该村具有代表性的污染物,如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氨氮和总磷等。不同类型的水体相对应的综合指数和水质状况如下表2:
2.2声环境质量评估方法
本研究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中的相关规定,选取了厂界噪音作为评估指标。本研究中所涉及的工厂,属于三类声环境功能区,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限值如表3。本研究采取评分模式法,即根据所选定的评价参数和相对应的评分标准所求得的评分值(指数),按选用的公式得到各个功能区(监测点)的评分指数值。再根据评分指数值的大小来对照评价指数分级标准见表4,求得该片区功能区噪声环境质量情况。
LP对应0类区域为+10dB;1类区域为+5dB;2类区域为+0dB;3类区域为-5dB;4类区域为-10dB。
2.3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环境质量评估方法
本研究中,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主要研究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程度,根据上海市地方标准《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DB 31/425-2009)的相关要求,根据公式1计算废水环境质量现状及达标程度。排入城镇下水道的污染物排放限值见表5。
三、上海浦东新区A村生态文明村环境质量现状评估与分析
3.1上海浦东新区A村生态文明村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估
根据上海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规定和要求,A村的水系属于IV类水功能区划,本研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水体污染程度分类判断依据见表2。2016年A村主要河道的水质监测数据及综合污染指数见表6。
由表6可知,2016 年A村的A1河和A2河的各项水质监测指标均符合标准规定的Ⅳ类水功能区划的要求,即水环境质量现状达标。其中有几项指标如挥发酚、铜、镉、锌、铅的含量已达到Ⅲ类甚至更高水平的水质要求。2016年A村的A1河和A2河的水質综合污染指数P均为0.55,都小于0.8,属于合格水质。由此可见,两条主要河道的水质相差不大。从各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的角度来看,A1河的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污染分指数相对较高,而A2河的溶解氧、氨氮和总氮的污染分指数相对较高,应进一步采取治理及防治措施,加强水质管理手段,使其污染浓度进一步降低,进一步提升A村的总体水质,争取达到更高水质类别要求。
3.2上海浦东新区A村生态文明村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估
根据对浦东新区A村的实地调研,本研究选取了某家仍在正常运行的工厂作为监测点,监测工厂周边的声环境质量,来评价生态文明村的厂界噪声环境质量情况。根据评分模式法的计算和与评价等级的对比,得到厂界噪声的声环境评价结果如表7。
由表7可知,生态文明村A村内被检测工厂的厂界噪声的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达标,有部分已经达到良好状态。这种情况说明了A村的厂界噪声环境质量在控制和管理方面的措施有效。为了使A村内工厂的厂界噪声评价值进一步提高,使工厂的声环境质量总体达到良好的水平,应在巩固现有措施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各厂研究并引进有利于各厂防治和治理噪声的新技术和手段,争取在符合工业厂界噪声排放Ⅲ类标准的基础上,达到更高的标准要求。
3.3 上海浦东新区A村生态文明村工业废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估
本研究选取PH值、CODcr、BOD5、氨氮等为主要监测项目,根据研究目标工厂废水各个监测项目的监测浓度和排放限值,计算得各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将污染分指数代入公式1,得到工厂废水的综合污染指数P;根据综合污染指数P的数值大小,对应水体污染物污染程度分类,得工厂废水的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如表8。
由表8可知,生态文明村A村内被检测工厂废水的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合格,达到生态文明村的环境污染防治要求,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合格。
小结:此次研究根据《国家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中的环境指标作为参考,选取地表水、声及废水环境质量作为评估对象,实际检测的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环境评估体系能对生态文明村的环境质量有真实的评价,能够客观反应出生态文明村的环境质量,方法切实可行。同时,浦东新区A村的环境质量符合生态文明村的标准。研究中选取的是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与广大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这点体现了生态文明的人文性质。整个研究的基础数据真实可靠,为日后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村管理体系提供参考价值。本研究中所选用的评价方法,均属客观评价,真实有效,具有科学的评价意义。
本次研究中,浦东新区的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指标选取,是以环境质量、环境污染防治为主的基本条件。在以后的发展中,根据A村的经济产业结构、土地利用情况等自身实际情况,对环境评估体系及环境质量需要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如对于生态环境指标进行完善,可增加公用卫生厕所普及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及无害化处理率等。使评价体系在满足基本条件的前提下,更全面发展。同时,研究更注重评价的时效性,进一步建立构建环境监测响应平台,做到监测常态化,研究深入化。
参考文献
[1] Finn Aakre Haugen.挪威环境管理体系[J].世界环境, 2016, 2:36-40.
[2] Shannon K. Ronnenberg, Mary E. Graham, Farzad Mahmoodi. The important role of change management i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implement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11 , 31: 631 – 647.
[3] Daniel Prajogo , Ailie K.Y. Tang , Kee-Hung Lai . The diffusion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its effect 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acti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2014 ,34 :565 – 585.
[4] 李明奎, 石磊, 谭雪. 国家级新区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初探[J], 环境保护,2016, 23:31-34
[5] 谷树忠,胡咏君,周洪.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 资源科学, 2013, 35(1):2-13
[6] 于少东.我国生态文明与新农村建设研究——以北京市延庆县为研究对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