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霞 李月梅 陈华
摘 要:以《秦腔》方言词语为例,论证了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消极修辞”理论的原则——“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匀、安排稳密”。
关键词:《修辞学发凡》;《秦腔》;消极修辞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2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4.140
陈望道先生所著《修辞学发凡》阐释了“消极修辞”的标准——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匀、安排稳密,对汉语、汉字的修辞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当今,陕西作家贾平凹的小说《秦腔》以“本身是一个富于生命力的语言群体”——陕西关中的方言土语再次实践了这一科学理论。以下以《秦腔》的方言词的应用为例,从修辞效果方面说明其对这一理论的切实应用。
一、意义明确、伦次通顺的方言用词体现
《秦腔》遵循“意义明确”“伦次通顺”的用语思想,以方言名词记述陕西的生产生活,如“厦房”“塬”“碌碡”“娃”“女子”“婆娘”等名词,都承载着独特的地域特征。
(一)生产生活词语意义明确
1.“塬”一词,23见。
指“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特指关中地区划分两家土地的“土塄”。“塬”和“坡”总是贯连使用,如有“塬上坡下”等。
例句:俊奇他娘在坡塬上捡穿烂的草鞋,就捡了三千二百双。
2.“厦房”一词,14见。
“厦”,“屋也。从广,夏声。”“夏”本指中原地区之人,后引申指“大”“人们居住的大屋”。“房”,“室在旁也。”“厦房”,指厢房。
以下例句中,“厦房”和“堂屋”对照,主次关系分明,表达意义明确。
例句:雷庆的堂屋和夏天礼的厦房里也都安了席,还是坐不下。
3.“碌碡”一词,17见。又作“磟碡”
A.是“碾谷脱粒的农具”。
例句:庆堂在院子里把收割回来的稻子一捆一捆在碌碡上摔。
B.农闲聊天,“碌碡”则为坐具。
例句:她才坐到碌碡上,一眼一眼往街西头瞅。
作为农具,作为坐具,“碌碡”是重要的工具,也是农人生活里方便的坐具。“才坐到碌碡上瞅着……”,更見质朴的民风。
(二)人物称谓词语伦次通顺
《秦腔》善于用方言名词作为主题、主语,衔接自然,照应密切,如娃(娃娃)、女子、婆娘等词的使用,都在意义十分明确的句子环境中出现。
1.“娃”一词,21见。
A.指12岁以下的儿童,常有“这娃、那娃”等。有时为代称自身,表示自怜之情。
例句1:我家妈妈,你咋不来看你娃?
B.叠音称谓“娃娃”,21见,表达亲昵欢喜之情。
例句2:你是娃娃么,要人喂呀?!老人硬朗?娃娃还乖?
例句1“娃”代称自己,在“我家妈妈”的呼唤声下,用反问表现强烈的情感。例句2“娃娃”也在反问的语境下,表达批评和埋怨。
2.“女子”一词,11见。
A.一般指“女孩子”。
例句1:你到底和人家女子怎样吗,我听说了,那女子不安稳,和那个姓马的老板嘻嘻哈哈的。
B.具体语境中可代指“某某家的女儿”。
例句2:西街周家的大女子死了,小女子顶缺。
例句1“女子”指未成婚的女孩。例句2“女子”专指周家的女儿。
3.“婆娘”一词,10见。
A.指中(老)年女性。3见。
例句1:两个老汉,一个婆娘,婆娘怀里抱了个娃。
B.“婆娘”有时用在夫妻吵架的语境下,指“妻子”,4见。
例句2:我这辈子啥事都耽搁在了你这婆娘的手里。
例句1“婆娘”同指一人,指妇女。例句2“婆娘”是被语境赋予了贬义色彩的称呼。
二、词句平匀、安排稳密的方言用词体现
《秦腔》遵循“词句平匀”“安排稳密”的用语思想,凸显关中“秦腔秦韵”,以方言动词、形容词述事,如“蹴、谝、泼烦”等动词的使用,“瓷、寡、美”等形容词等。
1.“蹴,蹑也。以足逆蹋之曰蹴。”又叫“圪蹴”“窝蹴”等,31见。
例句1:窑场的三踅端了碗蹴在碌碡上吃面。
例句2:我是在茶坊村的集市上瞧见过他和一个人蹴在墙根,用牙咬一枚银元哩。
动词与其动作所在的特殊地点相关联,“在墙根、碌碡上蹴着”,“集市、瞧见他一个人蹴在墙根……用牙咬一枚银元哩”,整体表达平匀,语句风格一贯,效果形象生动。
2.关中地区,“谝”指闲聊。1见。
例句1:不和你说了,我去找宏声谝呀!
引申指闲聊时“夸示”,2见。
例句2:你谝起来翻江倒海的,一写咋就一锅的萝卜粉条,捣鼓不清?
这里的“词句平匀”“安排稳密”的修辞思想十分突出,如“谝起来翻江倒海的”是批评,后续句就比方地指出:“一写咋就一锅的萝卜粉条”,进而指出其批评的实意“(写起文章来没有逻辑)捣鼓不清?”意义递进,安排十分稳密。
3.“泼烦”一词,1见。
指“对于某种(较长时期的单调生活)状态感到厌烦了”。
例句:天义叔,你真是土地爷么!一辈子收地、种地,你不嫌泼烦嘛?
“泼烦”指艰难。关中方言中,指对某种生活感到熬煎。此例有“一辈子收地、种地,你不嫌……嘛?”使得词句比较平匀地展开叙述,结构关联也很稳密。
4.“瓷”一词,12见。
A.指用土烧制的器皿,质地脆硬,比喻 “(人的)呆呆的”状态。endprint
例句1:夏天义便瓷在那里。
例句1中“瓷”作动词,指“呆呆地站着”.
例句2:夏天义骂我不好好干活,又骂我瓷脚笨手。
例句2指“手脚(头脑)瓷笨不灵活”,“瓷”“笨”同义。
B.形容词的使用与动词不同,有一些使用了叠用式。
例句3:夏天义是吃过两张就不吃了,瓷瓷地坐着发呆。
叠用是比单用更为加强的表达,“瓷瓷地坐着发呆”形容角色者夏天义沮丧的样子。
5.“寡”一词,6见。
由“(感到某某东西)少”,如指“淡而无味”。
例句1:口寡得很,啥都不想吃,就馋辣鸡肉。
例句2:心却空空的,耳里口里都觉得寡。
例“口寡”,表示“缺少味道”。“心却空空的”,表示心无着落,“耳里口里都觉得寡”后续地指出“心无着落的状态、体现”,使得表意更加稳妥,关联密切。
6.“美”一词,52见。
“美,甘也。”“五味之美皆曰甘,引申之凡好皆謂之美。”关中方言里,“(不)美”的使用很特殊,用以指“(不)舒服、满足”。
例句:我今日身上不美。
“美”作谓语,指“(身体)舒适”。
《秦腔》用“蹴、谝、泼烦、瓷、寡、美”等,以凝练的语言实现内容的贴切,重视词句的巧妙安排,“有切境切机的稳和不盈不缩的密。”
三、结论与思考
记述的境界是能够教人顺利地理会事物的条理及概况为目的的境界,做到这一点,“须把对象分明地分析,明白的记述。”写说者要力求内容本身的明确与表出方式的明确,保证语言无生歧义。《秦腔》运用了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方言词,借助于高度凝练、稳中有密的语言组织,使得人物语言、情节安排、角色塑造都十分成功,典范地实践了《修辞学发凡》“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匀、安排稳密”的修辞理论。
参考文献:
[1] 苏新春.汉语释义元语言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25.
[2]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603.
[3]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Z].北京:中华书局,2013:447, 592.
[4] 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2005:278, 814.
[ 责任编辑 张敬亚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