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艳,刘传龙,丁 刚
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色彩课程:问题与策略
冯 艳,刘传龙,丁 刚
基础教育与实践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应共同发展,然而,新升格的院校大都集中精力发展实践课程而忽视基础课程。基于这个主题,通过对色彩课程的重要性,色彩课程的内容与实践课程之间的脱节现象,过分追求实践性,以及专业发展重心转移降低色彩课程的关注度等问题的分析,指出针对专业特点采用“逆推”方法调整色彩课程内容,加强色彩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以色彩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专业发展思维,整合色彩课程资源。以期使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性与实践性相互交织,将为培养出高级应用型环境设计人才提供保障。
应用型;色彩教学;问题
基础教学与实践教学并存是大学教育理念的内涵,尤其是那些以美术教育为基础的应用型院校的艺术专业,其色彩课程应是基础教学的主要部分,并与实践教学共同发展。然而,尽管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专业,一直把色彩课程作为基础教学,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影响着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也预示着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专业有必要重视色彩课程。
“大学理念是关于大学的基本性质、理想模式、目标追求、社会责任方面的系统思想,它是对大学精神、使命、宗旨、功能与价值观等大学发展基本思想的概括性论述”[1] 。分为“认识论”和“政治论”两种哲学基础,在大学发展过程中相互交织着,为当今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应用型改革提供了参照依据。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推动了色彩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大学是2000年以后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理念具有“认识论”“政治论”两种哲学基础,相应的课程设置也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互为补充,没有界限分明地追随一种而忽视另一种,始终把“大学作为社会最重要的学术机构,既必须按照‘知识发展和传授’的内在逻辑保持相对独立性,又必须接受政治和社会对它提出的要求”[2]59。而与之相应的应用型环境设计人才的教育也必然符合这两种要求,也就是说,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立本身就推动了色彩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是通过教院、电大、中专、职大等地方院校资源重组而成,或是师范类院校的本身升格,无论那种类型,客观上都改变了环境设计专业学生艺术素养的单一性,扩大了基础课的复杂度,使色彩课程的功能由单一型向复合型方向扩展。因此,应用型院校的诞生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专业色彩课程功能的复合化,并为专业原有的色彩课程注入新的营养,有利于其传承、持续发展。
(二)社会对综合素质环境设计人才需求丰富了色彩课程的内容
作为地方性、服务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其课程设置的平台是地方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所需求环境设计人才的类型。因此,立足地方,遵循着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在这一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走多科性、应用性发展之路时,融理、工、文、经、农、管、医等多学科于一体,利于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专门人才”[3]。毋庸置疑,隶属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在走多学科、应用型背景下,需要融合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以理论基础课程为实践运用的可持续发展补充营养,夯实基础,才能培养出市场所需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师,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还是展示、策划人员,对色彩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都是来源于色彩的教学。可以说,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属地高校,中小学美育教育的健康发展又与地方应用型高校紧密关联,两者对人才的需求共同丰富了环境专业色彩课程内容,为“教什么”以及“怎么教”提供了依据。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开展色彩课程的优势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在原师范类的专科学校、中专学校合并后的升格,具有师范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有潜在的师范办学经验、美术学师资和“师范文化”氛围等传统优势,以及明确的多学科定位,应用目标的走向,学术性和实践性共存等发展优势,这些优势为色彩课程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其实,所谓的“应用型”就是课程设置要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吻合度,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适应度,培养的人才能够运用专业技术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这种专业技能不只是专业技术学习所能够达到的,必须是多学科的综合学习,尤其是影响专业技能学习效果的色彩课程,其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起到直接作用,并提高学生色彩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以及正确的审美取向。如景观设计时,需要植物的色彩搭配;室内设计时的色彩利用等。同时,师资本身潜在的综合性学术背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理论专业一体化和高层次教师人才定位等的优势,也为色彩基础课程开设奠定基础。
当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基本处于混合型的管理,过多地强调实践课程,而忽视基础课程资源合理配置,无形中降低了基础课程的关注度,限制了大学理念的“认识论”和“政治轮”之间的契合,使色彩基础课的内容和专业实践缺乏联系,相互处于孤立的状况。
(一)教学重心转移降低色彩课程的关注度
应用型本科院校升格后,基本上不遵循以前“师范性”的名称,多是以地名或者区域来确定新的名称,从行业标识本身来说就是一种改变,使新建的院校失去了诸如师范大学、师范学院等明显的师范标识,导致社会模糊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的性质,甚至对其人才培养的资质产生怀疑,降低人们对其毕业的应用型人才的认可度。同时,升格后的院校在学生培养上强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人才类型突出符合社会需求,课程内容上要以地方经济发展方向为主要依据,很明显地改变了“大学理念”的实践课与基础课互相交织的本质现象。跟风似的调整课程设置,删减色彩课程的课时量、教学资源等,填鸭似得补充一些实践型的课程,毫不考虑校本的实际状况,如:教师资源是否可以把课上好,是否收到应有的效果,相反则外聘,不仅造成浪费,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混乱,还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定因素。虽然有些学校提出基础课与实践课并重、两者兼容的说法,但从色彩课程的课时量、任课教师的资历、写生基地的状况,以及教学投入等现状来看,明显地存有投入“新”(实践课程)维持“旧”(基础课程)的成份。事实上,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申报时,是以社会热门行业需求为参考依据,毫无疑问所设置的课程偏重于实践型课程安排,但学制还是四年,总课时量并没有增加,只能减少基础课时来补充,在奋力攀登新的应用型发展目标时,却忽视对原有色彩课程的营养补充,不能从发展的角度改变教学方法、增加教学内容,这显然降低了色彩课程教学关注度,导致环境设计人才作为设计师素质的下降。
(二)过分追求实践性导致色彩课程质量下降
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后,教学上大都存在两难的选择,是在稳定原有的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再逐渐开发实践型课程,进而推进其综合化进程;还是完全抛弃原有理论教学内容,全力加速推进综合化的实践型课程教学。重视“实践”本无可厚非,但过分追求“实践”实质上影响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色彩课程的教学投入,包括教学设备、教学临摹范本、任课教师思想转化等,使升格后的环境及专业色彩课程,还沿用升格前的教学模式,保持着升格前的教学状况,阻碍了色彩课程与专业实践的有效衔接。同时,一些联合升格的院校开展本科教学时间短,本科办学经验欠乏,师资力量上不够强,尽管联合使学校变大,名称变大,本身实质性的内容还是很弱,再加上转型发展期间过多的财力消耗而导致实践教学设备薄弱,即使有部分教学设备的投入,而因任课教师不愿意使用却成为闲置设备,不仅影响色彩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教学手段、模式的进一步发展,还影响了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效果的保证,很难找准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因此,过分追求应用性,强调课程设置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快速反应,甚至跟风设置课程,把专业有限的优势资源投入新的实践性课程,既可能使原有的办学优势消减,致使色彩基础课质量滑坡,又有可能在人才培养上上见效甚微,滑入两败俱伤的泥沼。
(三)课程资源不合理弱化了色彩课程的引领性
英国教育家阿什比说过:“高等教育系统像一个有机体,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4]。而当下,我国高等教育这个“有机体”一直在改变,这不是我国高等教育系统“遗传”出问题,而是所处的“环境”在变化,说明我国地方院校中课程资源不够合理,至少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这个“环境”。而新升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都忙于转型,无暇顾及学科建设,无论是资金的投入,学科之间的交叉,还是课程设置等都处于虚的阶段,没有真正做到课程资源的合理化。色彩课程专而窄,教学内容陈旧,美术学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界限模糊,尽管都是色彩基础课,都在一年级或者二年级开设,但在教师配置上没有从专业本身特性选出发,只考虑这个时间段哪个教师有时间上课,这种教师选择的任意性毫无疑问地影响了色彩课程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性,再加上色彩教学大纲、课表等都是教师自己安排,想怎么上,就怎么上,美术教育专业四周的教学务完成后,学生只画了5-6张水粉画;艺术设计专业的四周教学任务完成后,也是几张水粉画;环境设计专业四周后,也是几张水粉画,可以这么说,不同专业所学内容相同,完全没有考虑色彩课程对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引领性作用,一切都没有固定性,而这些问题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环境设计专业色彩课程教学中尤为突出。
社会发展对建设环境设计人才队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如何使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层次和模式适应社会需求,在今天的地方院校转型和高等教育注重内涵的状况下就显得尤为重要,色彩课程质量如何,将影响到环境专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规格。从新建应用型院校环境专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加强色彩课程与专业实践课联系,利用专业现有条件整合色彩课程资源,把专业发展的中心放在课堂教学的策略,以此改变色彩课程的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脱节现象。
(一)加强色彩课程与专业实践课之间的联系
“1991年以后,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日趋多样化,以培养社会特定职业或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逐渐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2]58。直到今日,应用型本科院校艺术专业培养景观设计师、室内设计师、市政规划师、展览策划师、小学美术教师等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过多热衷于实践性和应用性,课程设置思维过多地停靠在与企业对接的人才培养训练上,将会淡化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而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归根到底离不开基础课程,环境设计人才本身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在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其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因此,应注重色彩课程在环境设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应的引领性,从本专业培养人才的角度对色彩课程内容、方向、措施等进行把握,同是色彩课程,而不同专业所学的侧重点却不同,打破传统色彩课程的基础讲解、过程练习、目标实现的教学方法。采用“逆推”方法策略,即教师应明确环境专业目标是培养环境设计人才,这种人才需要在色彩教学的过程中培养色彩的感知力和敏感度,并根据使用空间性质的不同,具有合理选择和搭配各种构筑物、植被等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不同季节的色调表达进行练习,春天落叶乔木的枝干、柳树的嫩芽与黄色的迎春花作为色彩画面的构成元素;夏天的夏娟和大面积的阔叶乔木的绿叶构成对比;秋季的桂花、菊花等与金黄色的银杏叶形成色调的统一,再点缀些白色的栀子花;冬季的腊梅与桂花、青竹、松柏等常绿乔木、灌木形成色彩的对比。这些色彩课程内容来源于环境设计目标要求,使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的同时,了解本专业实践课的内容,为景观实践课的植物配置埋下伏笔,既掌握色彩的对比,色调的把握,又接触了景观规划课程的乔、灌、草等植物特性、植物之间季节变换的色彩配置,这些都来源于教师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把握。
总之,环境设计专业的色彩课要想收到好的效益,体现色彩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好的办法是调整色彩课程的内容,使上课的内容和专业实践课内容产生紧密的联系。同时,任课教师应以自己对专业实践课的理解,以及专业素养诱导学生对色彩课程内容的选择及掌握方向的理解,避免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学习的盲目、空洞,不理解色彩课程与三、四年级的专业实践课之间的关联性。
(二)合理配置色彩课程资源
色彩课程资源是指色彩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现色彩课程教学目标必要的条件,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策略及其自身的经验、学识;学生学习的能力、方式及其自身的经历、生活经验;学校的网络平台、实习基地及其本身对色彩基础课是否重要的态度。合理地配置色彩资源能够使色彩理论探讨和实践运用更加清晰明确,色彩课程不只是色彩单纯的色相、明度、纯度的问题,而是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条件,是引领专业向更高艺术语言发展、专业人才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基本保障。因此,以教师的知识及其个人的社会实践经验为依据,合理配置环境设计专业色彩课程资源。首先,强调有实际项目经验的教师上色彩课,利用自身的实践经验,把色彩课程内容与专业实践要求进行融会贯通。专业负责人应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提出明确的指导性建议,由任课教师据根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目标,来“逆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色彩教学内容。其次,学校应增加色彩课程资源的品种,不要只关心能够直接带来教学效果的资源,如购买大师的临摹本、规定教学大纲、教学任务、教学成果的展示等,关键是色彩资源潜在的内容部分,如提供网络平台让学生了解大师们的色彩绘画的历程,寻找色彩运用的规律及表现方法的变化内涵,而不是只看到大师们一身中某个阶段短暂的色彩表达,为学生以后的发展留有余地和空间,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色彩运用的创新能力。同时,可以不断更换色彩课程的写生基地,寻找一些朴素、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训练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度,提高学生色彩素养。最后,可以把本专业学生生活经历,生活的社会圈层作为色彩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融入色彩课程教学中,针对学生生活的不同地域,挖掘学生对色彩的本能直觉,并扩大其表现力,丰富色彩课程教学内容,把色彩课程教学的课堂延伸到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及自然环境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思考色彩的原理、表现、运用及感知等。
(三)以教学为中心,构建实践教学环境
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走过10个年头的今天,在强调“服务现实、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厚实践、薄基础的急功近利成为色彩课程教学的导向。然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在追求多学科、应用性发展之路时,她仍然是作为教学型高校而存在的,既然是教学型高校,就不会丢弃学校工作的中心——教学,着眼于基础学科教学探索、发展的现实策略。只有从课程教学入手,合理配置课程教学资源,确立课程教学对专业人才质量培养的关键作用理念,才能提升环境设计专业办学质量,培养的学生才能服务于社会生产的第一线。都注重实践课程,又怎能在实践中创新,从而引领社会环境设计行业发展呢?都去服务地方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怎么办呢?没有色彩课堂教学的训练,理论知识的积累,最终培养的环境设计人才只能具有工具性的价值,设计室里的制图机器、中小学美育课堂上的复印件而已。科学的教学内容需要一个健全的支持系统,这个系统将给色彩教学提供地方经济社会的价值观和期望,在校学生的需求,班级的组织、教材的来源,以及管理制度的支持或限制等。为了构建系统的实践教学环境,一方面,可以加大对图书馆建设,增加各种环境设计的报刊杂志、各种录像带和CD等的储存量,还可以专门设置试听区域。这些材料都是环境设计人才职业生涯的采访录,以及各种专业实际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如设计师如何选择植物,如何根据季节配置开花植物;建筑艺术家创作、写生的过程和体验等。另一方面,强化相关管理人员的支持,加大色彩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扩展色彩课程写生范围和实习基地,延长色彩课程的实践,加强基础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着力培养学生为设计师的职业技能。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一次教学都能启发学生对色彩独到的见解,对培养应用型环境设计人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至少在教学的过程中包含了教师个人独到的,对整个专业的深层次的思考,以及学生自身课程资源的一种挖掘、提炼,自身修养的一种提高,这也是高等教育办学品格的主题原则,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
[1] 李健强,秦文刚.浅议先进大学理念的特征[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12):245.
[2] 胡玲琳.学术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类型并存的驱动因素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6).
[3] 宋德如.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育:问题与消解[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1):241.
[4] 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14.
责任编辑:李应青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urse “Color”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Feng Yan, Liu Chuanlong, Ding Gang
Basic education and practice education should develop together for environment design majors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However, some newly upgrad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cus their main energy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on developing practice education. Based on this topic, the thesis will point that different professionals should adopt “retrodict” method to adjust the content of color course and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lor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by analyzing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disconnectedness between the importance and content of color curriculum and practical curriculum, excessive pursuit of practicality, diversion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cus and reduction of the color curriculum awareness etc. It also needs to integrate color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to highlight color as the center of classroom teaching. It is hoped that the guarantee of cultivating senior applied talents in arts will be provided if art professional basic and practical teaching is intertwined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pplied; color curriculum; problems; digestion
G642.4; TU238-4
A
1673-1794(2017)03-0116-05
冯艳,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景观设计、室内设计;通讯作者:刘传龙,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丁刚,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滁州 239012)。
安徽省质量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6zy053)
2017-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