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妍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的多元化启蒙路径探析
朱 妍
从民族启蒙的角度分析了民初皖籍知识分子多元化的救赎路径,诠释了皖籍知识分子对价值观念和话语形式的重塑。论述了陈独秀的革命启蒙话语,揭示了陈独秀在鞭挞儒家伦理观念中所寄予的排他性思维和普泛性价值信仰;对胡适的语言启蒙诉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阐明了胡适对儒家等级意识的抵制和建构文化共同体的心理认知;研究了高一涵的制度启蒙路标,阐发了高一涵主权在民的国家观念,探讨了联邦分权制的实施策略。通过对民初皖籍知识分子启蒙路径的言说,展现了知识分子在历史变革中所扮演的先锋角色。
皖籍知识分子;革命启蒙;语言启蒙;制度启蒙
清末民初,国势衰颓,内忧外患的阴影笼罩在中华的穹顶之上,传统文化中的腐朽内质已严重制擎了国家的良性运转,民族的表意符码亟需实施理念重构社会有识之士奋力拯救国家的沉沦,延宕民族的滑坡。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在进化论的思维统摄下倡导价值观念和话语形式的重塑,他们以革命的姿态悖离了传统的教化伦理,以科学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信仰书写了对人性的终极关怀。在文化失序的历史场域中,民初皖籍知识分子依凭理性的批判精神和民主的现代理念建构了文化启蒙之路。个体文化立场的差异性演绎出多元化的言说方式,皖籍知识分子在启蒙的路径中抉取了殊异的文化策略。陈独秀坚守了革命启蒙的话语,胡适力倡语言启蒙的诉求,高一涵构筑了制度启蒙的路标,民初皖籍知识分子在反封建的文化胶合状态中彰显出异彩纷呈的理念建构,以多向度、复义性的观念阐释了文化变革的思想主旨。
陈独秀是五四文化启蒙运动的发轫者,他以决绝的立场和激进的姿态向封建伦理发出革命的号令,呼吁民族文化性格的重构。他旗帜鲜明地反对儒家伦理思想,毫不隐讳地对孔教进行批判,驳斥了儒家的尊卑贵贱等级制度,掀起了反孔批儒的文化革命。陈独秀认定儒家思想和孔子之道是专制政体的文化恶因,儒家的伦理思想窒碍了个人的独立意识,使国民陷入奴隶道德的窠臼,造成了国民性的萎靡和公德心的沦丧。儒家的尊卑意识是帝制重演的思想根基,在等级分明的集权社会中,国民拘囿于其固定的名分,遵守伦理秩序,服从政治权威,君主至尊的信条禁锢了国人的精神,铸就了畏葸苟安的国民性,导致民初帝制的复辟和政权的更迭。
陈独秀从国民性视角阐发了儒家意识对民众的麻痹,儒家的专制思维造就了国民的愚昧保守、固步自封,国民的文化品性亟需置换。国民性改造是民族救亡的核心要义,文化启蒙是实施国民性改造的重要路径,深层的文化启蒙往往伴随着思维的置换,陈独秀在精神重建的意义上借鉴西方的文化资源,重塑了传统的伦理观念。他在祛除封建迷信和等级意识的驱动下倡导科学民主理念,科学与民主被定位于现代性的价值诉求,衍化为疗治民族痼疾的良方。“科学在新文化初潮中沉淀为一种观念伦理”[1],陈独秀的科学观建立在实证主义的基础上,他在伦理道德的范畴内解析了科学的概念,把崇尚科学与抵制迷信有效结合,将科学作为建构价值体系和生存秩序的有效武器,“科学之信仰,以为将来人类达于觉悟获享幸福必由之正轨”[2]。科学具有解放智灵、消解权威的价值功效,内蕴着反专制的民主精神,是人类获取幸福的必由轨道。民主不仅隶属于政治范畴,更是伦理范畴中的重要议题。在陈独秀的意识形态中,民主的核心价值在于塑造崭新的道德理念,实现人格独立化,以对抗儒家的政治伦理。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将思维的压轴戏定在“伦理的觉悟”,阐释了“伦理的觉悟”是“吾人最后之觉悟”,其对科学民主的言说不仅标识出对儒家专制伦理的摒弃,更指涉到普泛性的价值信仰重构。
陈独秀从进化论的视域中审视儒学孔教,他提出,孔教已然不适宜于现代生活,作为封建时代产物的孔教与现代社会水火不容。儒家伦理的重义轻利、孝悌之道与讲究“功利货殖”的现代经济生活背道而驰。在伦理价值的评判上,现代社会推崇个人独立主义,而儒家的纲常礼教是以等级尊卑为基础的专制主义,与平等自由的民主理念南辕北辙。法治是现代社会的文明标识,而儒家伦理以人情来维系传统的宗法血缘社会,法治社会“以小人始,以君子终”[3],人情社会“以君子始,以小人终”[3],法治社会与人情社会的道德风貌迥异,孔儒伦理在封建宗法社会虽有其价值空间,但在现代场域,它无力提供有效的规范系统来支配主体的文化抉择,伪饰的道德构架成为延宕民族复兴的惰性力量。陈独秀拒斥了儒家的伦理思想,批判了传统的历史循环观,弘扬了线性的进化史观。时间被赋予特定的价值取向,今胜于昔的理念被奉为时代的圭臬,时间成为衡量意识形态的标尺。在日期的标注上,陈独秀在《新青年》上采用西历纪元,彰显了他祈望将中华民族建构纳入到世界文明体系中的欲求,折射出他对封建宗法伦理的革命性立场和批判化思维。
陈独秀的伦理观念蕴含着革命式的启蒙思路,其话语言说中渗透了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模式,在《敬告青年》中,陈独秀开宗明义地倡导“自主、进步、进取、世界、实利、科学”的现代价值观念,驳斥了中国传统伦理中“奴隶、保守、退隐、锁国、虚文、想象”的陈腐思想。奴隶/自主、保守/进步、退隐/进取、锁国/世界、虚文/实利、想象/科学是陈独秀区隔封建伦理与文明道德的标尺,悖反的词汇界定了传统与现代的疆域,传统伦理代表着愚钝闭塞,现代道德承载着理性开放,二者壁垒分明,界限清晰,绝无调和的语境空间,“在陈独秀看来,调和是阻碍社会文明进化的惰性体现。”[4]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更是将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置于对立的格局中,传统文学成为封建伦理体系的代言,现代文学被赋予文明自律的内质,内涵的泾渭分明标识出言说话语的舆论导向,排他性思维契合了陈独秀焦虑的文化心态和革命者的社会身份。
胡适沿袭了陈独秀的批判性启蒙立场,在充分考证欧洲语言史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学,根据文学进化论,提出以白话文替代文言文的理论主张,倡导建构以白话文体为正统的语言文字体系。
胡适抨击了僵化泥古的文言文体,借用贝内代托·瓦尔基的语言分类标准,将文言定性为死亡的语言,并预测了文言文体必将衰落的历史命运。在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下,胡适认为语言是文学的工具,具有表情达意的实践性功效,“文字者,文学之器也。”[5]文言作为陈旧的表达系统,因能指符码的匮乏和所指意涵的狭隘,无法适应时局的更迭,在阐述现代性的主体经验时左右支绌,难以满足表情达意的审美需求,遮蔽了文学的本体性特质。“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6],胡适立足于语言的进化规律论证了白话替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系统梳理了白话文体的演进线索,确认了白话文体的合法性地位,动摇了千百年来鄙薄白话崇尚文言的历史风尚,从工具论视域扫除了文学革命的障碍。
语言不仅是书写工具,还代表着思维模式和生存秩序,语言的变革往往涉及到民族的意识建构和文化惯习,文言与白话蕴含着差异化的价值结构,文言寄寓于士大夫的庙堂文学,维系着封建的道德意识,其结构形式是高蹈虚浮的,白话彰显于通俗的平民文学,契合了文明的伦理秩序,其情感形态是诚挚平易的。胡适的语言变革隐喻着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转型,白话文的倡导不仅扭转了汉语的表达工具,更重塑了理想的观念世界。在专制时代,文言是贵族精英文化身份和社会地位的标识,代表着社会体系中统治阶级的利益诉求和话语权力,胡适提倡晓畅通俗的白话,希冀通过语言工具的变革颠覆士大夫文人的话语霸权,实现语言媒介视域中的民主自由,有效消解了社会精英所赖以生存的精神空间。
胡适积极实施语言文体的变革,强力推动国语运动。针对标准国语的匮乏,他在研究欧洲各国国语历史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国语的文学”,论析了文字改革的明确方向和具体策略。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胡适提出普及国语的前提是“国语文学”的萌生,真正行之有效的国语教科书即是国语的文学。他详细探讨了国语小说、诗文、戏本的创作方法,强调“充分利用白话国语这个利器,努力创造一流的国语文学”[7],主张翻译西方的文学名著作为创作的摹本,召唤青年创作富有想象力的典范现代白话文著作,从根本上解决了标准国语来源的困惑。胡适身体力行地运用白话进行文学创作,他以诗歌为突破口,积极地践行白话文体,解构了白话与诗歌绝缘的传统理念。新诗的任务“不在艺术品性的完备,而是新的语言方式的确立。”[8]《尝试集》是胡适向古典诗体宣战的文学范本,他摒弃了束缚诗歌的重重枷锁,规避了言文分离的传统流弊,创造出格律自由、长短交错的新诗体。古典诗歌形式的改造寄寓着胡适的平民文学观,《尝试集》中俗白的语言承载着民间化的情感,记录了常态化的生活,反映出胡适对民众历史性地位的体认,契合了崇尚民主的时代主题。
胡适的语言观否定了传统文学秩序的特权意识,其立足点是以民众为本位,以通俗化、大众化的言语媒介来传递人性的摇曳和生命的律动,建构弥合心灵裂痕的崭新范式和文化视阈。胡适的语言变革理论重估了知识分子传统的文化角色和身份认同,返观知识精英舆论策略的话语维度,内蕴着对儒家等级意识的抵制和抗拒。鲁迅曾在语言文字的范畴内阐释民族的发展路径,“一是抱着古文死掉,一是舍掉古文生存”[9]鲁迅的语言观与胡适的语言启蒙诉求不谋而合,他们将语言的变革提升到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视语体重塑为民族振兴的希望。文体指涉到国民的价值信仰和社会的组织形态,古文是用晦涩的言语传达落伍的思想,内容空泛,传播范围仅局限于少数精英阶层,不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人际的传播,陈旧的古文使民族犹如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向心力。胡适呼吁知识青年以白话为纽带联络社会各阶层,整合民族意志,激发国民合群互助的人格精神,其倡导语言变革的价值归宿在于借助白话语体的媒介强化文化共同体的心理认知,进而实现广泛的社会动员和舆论传播。
民初,国家政局陷入混乱失控的状态,封建王权的倾塌、辛亥革命的溃败、军阀混战的无序、袁世凯复辟的逆流,一幕幕丑剧的呈演激发了有志之士的忧患意识,高一涵呼吁推翻军阀的独裁统治,建立民主体制,实现中国政治结构的根本性转型。
高一涵抨击了国权主义言论,反对牺牲个人自由来换取国家主权,为国家与人民之间划立了明确的界限。国权主义是从封建体制演变而来,是军阀独裁的重蹈覆辙,与现代民主体制背道而驰。联邦分权制是高一涵对中国政治前途的理性化设计,他以政治家的理论素养探讨了国家体制改革的方向,设计了通过宪法分权来建立和巩固联邦制的方案。宪法分权的原则在于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权能,中央的权限集中在国家的公共事务,地域性的管辖权力归属各省,其最终旨归在于增强地方实权以抗衡中央的独裁。高一涵认为,国家权力的行使范围应受到严格的限制,国家只能在人民认可的维度中管理社会政务,其政治统治职能需在人民的监督下,政府分权于民的具体策略是将权利赋予民众所归属的团体,在团体的整合互助下,民众各得其所,社会井然有序,国家逐步进入到良性运作的状态。
高一涵集中阐发了主权在民的国家观念,他从国家与人民的关系界域诠释了国家的本质性内涵。他提出,民众是国家存在的合法性前提,国家作为协作型团体,应鼓励民众参与公共生活,群策群力,共创和谐稳健的社会秩序,国家的长治久安依凭于人民智慧才能的充分施展。因此,国家需充分尊重人民的意志,以民众的利益为根本旨归,“人民至上”是国家政治体制的思想根基。高一涵主张通过法制的途径建构民主政治,他重视宪法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倡导建立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制体系来实施国家的政治功能。宪法的主旨在于维护国民的平等权利,实践民众的自由意志。卢梭的天赋人权论是高一涵政治理念的思想源泉,所谓的天赋人权即承认自由是人类天生所拥有的品格,并非国家所赐,国家无权干涉国民的意识,不可斫丧其自由权利,国民是自足自立的能动性生命存在。在权利体系中,高一涵尤其重视国民的言论自由,“共和国家之本质,即基于小己之言论自由”[10],他提出,政府应营造言论自由的文化氛围,既公开利益集团的政治诉求,也尊重异派甚至敌派的宣传理念,重视社会舆论对巩固共和政体的功效。言论自由是共和政体的显性表征,是人民参政的体制保障,国家应发挥舆论的监督效应,遵从民意抉择,构筑健全的舆论机制,践行人民本位的政治理念。
高一涵致力于启发青年的政治觉悟,祈望青年勇于承担民主体制建设的重任。[11]他接受了穆勒的功利主义自由观,论述了青年的立身处己之道,强调青年应在保障本体性利益的前提下谋求公共福祉,由尊重一己之自由,推而施诸他人,以个性的发展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他重视青年独立意志的养成和自治力的培育,鼓励青年刚健有为、奋发进取,不断提高政治文化素养,自觉担负起建设共和体制的重任。高一涵的启蒙理念是将法国的民主思想与英国的功利主义有机结合,力图在个体权利和社会文明的均衡中寻求秩序化的自由空间,遵循的是“自利利他主义”的自我本位主义逻辑。
在风云动荡的民国社会,政治的复辟和文化的复古激发出皖籍志士的担当精神,陈独秀率先以革命启蒙的先锋者形象讨伐了封建意识的伦理根基,弘扬了民主平等的现代理念,胡适和高一涵分别从语言革新和制度转型的视野呼应了陈独秀的倡议,依凭批判性的认知理念解构了传统社会的话语权威和体制结构,将革命理念落实到可操作的实践平台。在合群互助的心理诉求下,民初皖籍知识分子建构了启蒙维度上的多元化空间,他们展现出与国家权力相颉颃的勇气,在社会变革中扮演了消解政治霸权、涤除文化沉疴的角色,积极引领了社会秩序的变革。
[1] 朱寿桐.论汉语新文学传统中的科学因素[J].学术月刊,2013(3):116.
[2] 陈独秀.再论孔教问题[J].新青年,1917,2(5).
[3]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J].新青年,1915,1(4).
[4] 姜异新.互为方法的启蒙与文学:以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三次启蒙高潮为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33.
[5] 王光和.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胡适文学思想[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33.
[6] 胡适.历史的文学观念论[M]//胡适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7.
[7] 耿云志.重新发现胡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92.
[8] 朱晓进,李玮.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5,(1):149.
[9] 鲁迅.鲁迅杂文珍藏[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275.
[10] 吴汉全.高一涵五四时期的政治思想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40.
[11] 王诗悦.高一涵《新青年》时期民主启蒙思想[D].长春:吉林大学,2014:22.
责任编辑:李应青
K261
A
1673-1794(2017)03-0113-03
朱妍,宿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安徽 宿州234000)。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16D135)
2016-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