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米
(西南大学 历史文化民族学院,重庆 400715)
从 《铜仁府志》中孝友传看铜仁地区的传统孝文化
何 米
(西南大学 历史文化民族学院,重庆 400715)
以 《铜仁府志》孝友传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内容进行疏理,讨论孝友传所反映的基本特征,并对孝行进行解读。这些孝友故事大致反映了铜仁地区传统孝文化的内容,为我们了解认识近代铜仁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铜仁;地方志;孝友传;孝道文化
在1992年据民国缩印点校整理的 《铜仁府志》中的人物志篇,记载了大量与“孝”有关的人物事迹。在书中单独为“孝”列传,主要与“友”并称“孝友”、与“节”并称“节孝”,“孝友”多与“子”相关,而“节孝”则与“妇”有关,这些故事在记载其事迹以供后人模仿学习的同时,也大致反映出了当时贵州地区“孝文化”的大致内容,为我们了解、认识近代贵州文化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奉养双亲。儒家认为孝首先是奉养双亲,因为奉养是孝的基础,是孝最起码的表现,没有一定的奉养就谈不上孝。同时,孝不仅要奉养双亲,更重要的要求是“敬”。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所以儒家提倡的孝更具人文精神的是“敬”。而孝敬之敬是子女对父母爱戴尊敬的感情,是对父母衣食无忧生活快乐的心喜意悦,是回报父母生养之恩的心安理得。
在日常生活中,孝子们照顾父母往往无微不至,亲力亲为。对父母的饮食起居尽心尽力,这在 《铜仁府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旦有好吃的,要先让父母吃,自己吃糠咽菜也不计较。例如,《铜仁府志》卷10载:
唐正习……事母甚孝,每归必为母市肉少许,供晚膳。担有未售果饵,取佳者置母枕畔。己与妻日啖粗粝,仅不饥而已。[1]246
李之华,郡人,少颖悟,贫不能就塾,因废学析薪担水,卖以养亲。稍长,厕名营伍。所得月粮奉菽水外,咸备甘旨,己则日食蔬粥。[1]246
上两例中,唐氏、李氏的行孝方式基本相似,都是供奉父母以好吃的,而自己则吃一些蔬食充饥。
2.割肉事亲。如果父母生病,就要请医治疗,孝子则亲侍汤药,衣不解带。如陈开校“其母寝疾,开校昼夜不眠,亲侍汤药。”[1]246如果还是没有办法治好病,就夜起沐浴、焚香祷告、割自己的肉作药引给父母服用,即割股疗亲。割股侍亲,又称割股奉亲,主要指当家庭或家族里的长辈在罹患重病、沉疴难愈的情况下,晚辈或同辈割取某一身体组织入药予以疗救的行为[2]。这种行为在 《铜仁府志》中就有多处体现。如:
梅同春,号友兰,郡庠生。性纯笃,事母至孝。母有沉疴,发则终宵痰喘,绝难寐,倚枕呻吟,其状甚苦,百方医之皆罔效。同春以家贫训蒙于外,恒隐忧母疾。闻有挖股愈亲者,欲为之,未得间。未几,值秋祭荐新,将归省。先一夜,于塾馆中,率馆童早寝。更静,私起焚香,竭诚告天地,以口齿左臂,用匕首取肉一片,裹以油纸。伤痕撮香灰扑之,无所痛楚,然不料馆童已伏暗处微窥也。次日还家,杂猪肉脔切为饼,蒸汤母食,食已,谓同春曰:“吾食此,神爽,是何汤乃如此耶?”由是母疾若失。同春私喜,方秘弗言。讵馆童已遍述乡闾,咸啧啧称之,并上其事于官,请旌焉。同春子玉林,已酉选拔。[1]246
舒坤勋,扣答乡人。祖安辅,父开先,喜行善事,详 《义行》。坤勋母,病久不愈,百药医之罔效,因挖股以进,母病寻愈。人谓至孝所格云。[1]247
此2例中,割股救亲的行为很突出,3人都在母病久不愈的情况下,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挖股的方式以救其母。而最终基于某些原因,母病寻愈,世人往往将其归之于“割肉救母”的行为感动了天地。再如:
杨炯通,世居西关外小江龙鱼乡,地名池塘,为廪生杨政岐子。政岐苦苗变,避于六转山,随众札卡堵御。适出卡,值苗匪追及,枪抵其背将发火。政岐惊堕深涧,忽有群羊突起苗舍,而逐羊因得脱焉。政岐既获生,当枪抵处长一痈,医之罔效,伏枕哀号,谓医药都吃遍,但未吃人肉耳,岂愈此必待人肉耶?是殆痛极昏聩无可奈何语也。若求病已除,非人肉云云。炯通悯父情切,立挖左股以进。政岐知之大惊,父子卒相继亡。其行虽非正道,然出诸至性之人,衰迫于中,急无能择,事即无济,而心实可悲,人谓愚孝。正惟至愚,是以至孝,苟非愚,何能孝也?[1]246
此例子中记载了同样的行孝行为,然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杨炯通及其父两人都相继而亡,而世人也称之为“愚孝”。由上可见,这种行为虽为愚孝,然其心却是至性的,仍然值得肯定。
3.以己身救亲于危难。在确保父母的日常生活之外,在限于危难之时也应该尽力保护父母免受伤害。如杨应震,“同治五年冬,清江苗下窜,来甚速。应震闻警,骇甚。亟奉母出避,与姊左右扶之,甫越阈,而贼已至,举刃如母,应震以身蔽之”[1]247。这类行为在 《铜仁府志》中的记载占据了大量的篇幅,如陈绍恩、黄培、杨应震、余作梁、杨筱生等。
陈绍恩,为邑庠生,瑞之次子,乙酉经魁书培之仲父也。同治五年十月,清江苗逆下窜,其来飘忽。绍恩闻警,仓皇,值母卧病,负之亟走。行未选,为苗所及,剥取衣裳。母与撑拒,苗举矛直刺。绍恩以手格之,遂遇害。母受重创,晕绝于地。苗退,幸未死。今七十余,尚存,或亦绍恩孝行之所致欤?乡人至今称之。[1]247
黄培,字滋圃,国学生。父早逝,母柳氏守节。培上事孀母,下经纪家政,延名师,课读诸弟,以孝友称于乡。同治丙寅冬,清江苗匪窜扰郡境。以母病初愈,不忍离左右。方负母登舟,贼突至。母挥之去,培不可。移舟对岸,扶母逃避。贼追至,持刀欲刺母,培以身蔽,贼怒,砍之。培竟毙,舍其母而去。然非培,亦奚能全母也。[1]247
此类记载几乎与上述所举的例子相似。都与战乱有关,都是在苗乱当中,都是当自己与父母的生命受到威胁时,孝子对父母不离不弃,危难关头放弃自己的生命救下父母。然更让人敬佩的是,虽自己身受重伤,但都坚持到父母安全以后才气绝而亡。
4.死:以礼葬父母之遗体。古人常说“事死如事生”,即孔子提倡的“生,事之以礼;死,事之以礼,祭之以礼”。《周礼》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因此入土为安,既是对死者而言,又是对生者而言;它是生者为死者安排的最后归宿,也是死者给生者留下的永久纪念。因而,古代的人们把死者的遗体看得非常重要,常常不顾自己的生命,也要保护其遗体完好无损。正如万才高、万学高兄弟2人那样:“同治四年仲冬月二十三日,贼窜闵家场。时才高方扶母柩出葬,闻贼逼近,令弟学高与子侄辈守护母柩。自鸣金集团率众抵抗,孤军无援,力战不胜,兄弟并及于难。”[1]248“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每个生命对故土有着深厚的依恋,生时思念、依恋,死时亦如此。因而“落叶归根”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占有重要的地位。“落叶归根”在古时称为归葬,即将死者的遗骸归附于祖茔。在 《铜仁府志》中,如梅调鼎,“母病思洞菌不得,及母卒,调鼎遂不食菌。乱平,归葬其母,日夕必至墓前省视”[1]249。人们的孝不仅体现在丧葬当中,还体现在完成丧葬之后的祭祀与守孝。如王世伟在二亲死后,庐墓3年,荒山风雨,每与号泣相间,路人闻之,皆涕下[1]245-246。
《礼记》云:“孝子之养,乐其心,不违其志。”在古人看来,使父母安心、顺心也是体现孝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他们何为安父母之心、顺父母之心呢?由 《铜仁府志》看,正如对朱名芳、朱名显、朱名扬3人描写的那样,“伯仲三人,为政荣子。政荣治家甚严,义方训子,高行硕德,乡里所推。政荣令操家政,遂废学。名芳,恩贡生;名扬,增生。怡怡一堂,恒以敦品力学相砥砺。事亲,先意承志,必得欢心乃已。”[1]247因此凡是听父母教育,友爱弟兄,做个好人,行些好事,就会使父母心中欢喜。
值得一提的是,孝子们往往还会因为父母年事已高,为承欢膝下,使父母高兴,而放弃功名。如:
文大禒,岁贡生,祖天奇,父致光,世有善行,详 《义行》。大椽幼即颖悟,读书目数行下,十五岁入泮第一。同治丙寅,学使黎培敬按郡,补行岁科,八届叠拔优等。以母不忍离左右,未尝一赴秋闱。[1]247
韩永亨,号礼堂,岁贡生。笃于孝友,选授威宁州教谕,辞不赴任。戚友劝驾,赋诗见志云:琴书养得寸心春,菽水欢承白发亲。不羡为官真富贵,终身愿作孩提人。[1]246
在当时人看来,为人子者一定要时时刻刻体贴父母,只要是父母所担心、说念及的都应该尽力帮助以满足他们。正如孙传文传写道的:“初以小经纪营生,甘旨未尝稍缺,晚岁家渐裕。仲弟坐食,不治生产,传文以时周恤,父母复私取传文所积皆与之,传文弗较,故予其便。有以为言者,亟止之曰:‘非不知此,恐伤老亲意也’。”[1]246
此外,有一例与上述的探讨不太一样,它告诉我们,古人认为在做到上述的行为之外,还要感恩父母,即使父母离开了自己,也不应该心存怨恨。因为即使父母对子女虽未尽到抚养之责,但却有生养之恩,对此我们也应该报以感恩之心。《铜仁府志》中的杨桂林便是代表。“(桂林)父早殁,母改适人,桂林稍长,作苦自食,朝出为佣,暮归,必织草履二双出售……母归,孝养无缺。有所余,以济乡里之贫困者,生平性善好佛。”[1]247此例中的主人公便是在母亲改嫁他人、离开自己之后,仍存有感恩的心。通过自己的勤俭,特别是艰苦劳动赚取钱财,待母而归时,赡养母亲。
孝是一个极具扩展性的概念。孔子曾说:“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由此可见,孝不仅仅是善侍父母,只要是与父母关系密切或者是牵挂之人,都要敬之爱之。《铜仁府志》中的记载也体现了这一点,他们往往能做到事兄如父,甚至是善待兄长的子女等。如:
杨得秀,郡处士,客寨孟殳人。性澹于嗜怼,娶妻淑而无子。逾年妻卒,遂不娶。初兄嫂俱殁,遗一子,甫三岁,一女甫五岁,得秀以养以教。及长,咸为婚配。季弟夫妇亦相继殁,遗四子,皆无依。得秀以己分田产与之,令其同力合作。与人言,未尝齿及。诸侄亦事之如父焉。
杨湛秀,得秀弟,为人循谨老成,笃于孝友。以岁饥,米涌贵,见季弟所遗四子食指渐繁,非仲兄所能独任。屡欲共相维持,奈匮乏无力,居恒郁郁,向人辄垂涕道之,群为感动。[1]248
杨同照、杨同生,兄弟二人。伯兄再赞晚年乏嗣。照与生衣之食之,备极体恤,始终不衰,以悌道闻。[1]249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它的意思是说,身体和身体上的器官都来自于父母,不能损伤,这是父母的东西,爱惜这些东西是孝的第一步,是最基本的要素。
这一段话长久以来一直是为人子者所必须终生奉行的道德条目。在这一前提下,任何伤害身体发肤的行为,都是不被容许的,都是不孝的。但是,在上述描写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割股”“割肉”等行为。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了许多支持类似行为的言论。如朱熹就曾说:“今人割股救亲,其事虽不中节,其心发之甚善。”黄震也说:“剔股以瘳母疾,虽非圣贤之中道,实孝子一念之诚切也。”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呢?
邱仲麟的讨论最为精当,他认为:按照 《孝经》的教训,割股显然是违背了不敢毁伤的意旨。但就其“疗亲”的目的而言,却又合于孝亲的大纛,这一来割股疗亲便成为极其矛盾、既是不孝又为了孝的行为[3]。
从现代人的角度看,这些就算是“不孝又是为了孝”的割股行为都是不可思议的。但我们若能置身其中便也情有可原。中国历来提倡孝乃百行之原、伦理之本,到明清时期国家更是强化“以孝治天下”,强化伦理政治,大肆褒扬行孝,造就了社会上行孝之风的盛行。利益作为动力,会驱使其行动在这些轨道上行进[4]16。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官方主流意识的提倡与推广,使割股侍亲的行为在民间社会也极其流行,无论是为了真正行孝,还是利益驱动,割股行为就如女子守节行为一样,都不再是个人行为,它已经成了家族之事。在弥漫着此类行为的社会氛围下,即使救治无效,有行孝内涵的割股行为也会产生各种割股之举。
从上可以看出,《铜仁府志》中的材料向我们展示了传统孝文化从大到小、事生事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虽然这些行为情有可原,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行为在今天是值得提倡的。对于这些自古以来形成的孝文化,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认识。对在不断谈论孝顺是不是仅仅让父母衣食无忧以及空巢老人频繁出现问题的时代下,传统孝文化养亲、顺亲、孝亲中的合理行为应该继承并发展;而对无条件迎合、并不顾自身安危的举动,如为顺父母之心放弃功名、割股疗亲等行为确是应该摒弃的。
[1]中共贵州铜仁地委档案室,等.铜仁府志[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246.
[2]徐鹏.谁之身体,谁之孝?——对明清浙江方志记载女性“割股疗亲”现象的考察[J].妇女研究论丛,2015(5):72-79.
[3]于赓哲.割股奉亲缘起的社会背景考察——以唐代为中心[J].史学月刊,2006(2):87-95.
[4]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6.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Culture in Tongren Prefecture from Biography of Filial People in Local Chronicles of Tongren Prefecture
HE Mi
(School of History,Culture and Ethn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This paper takes filial people in Annals of Local History of Tongr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orts out its content,explores the basic features reflected in the Biography of Filial People and interprets it.The writer of the paper holds that the stories roughly reflect the content of the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culture in Tongren Prefecture,and provides rich materials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Tongren’s culture.
Tongren;local chronicle;biography of filial people;filial piety culture
G127.7
A
1674-3652(2017)05-0041-04
2017-05-23
何米,女(苗族),贵州铜仁人,主要从事民族史研究。
[责任编辑:丹 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