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显胜乡毛寺村为例

2017-03-30 10:14:36张耀珑汪晶晶史彦红
陇东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住宅绿化

张耀珑,汪晶晶,史彦红

(1.陇东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甘肃庆阳745000;2.陇东学院美术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显胜乡毛寺村为例

张耀珑1,汪晶晶2,史彦红1

(1.陇东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甘肃庆阳745000;2.陇东学院美术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是我国协调城乡关系,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乡村脏、乱、差的状况,并促进农村趋于现代化、城市化,带动农村健康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景观规划指导,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地处黄土高原的毛寺村的建造实例,对毛寺村的住宅、道路、水体和绿化等景观作了系统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

新农村;乡村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已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为早期的农村发展指明了道路。随后到1999年,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提出的以三农问题及村容整洁等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运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了重要指导[1]。2015年在《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2]。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才开始对乡村景观规划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区域主要集中于完善系统性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探讨。因此,长期以来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缺乏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3],致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是一味地要求规整,改变过去农村脏、乱、差的状况,盲目推进建设力度,忽视人类长期的居住环境及其特征,使得规划虽有一定成效,却也造成更多新问题的产生。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和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大批的村庄面临着改建更新的局面,农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在建设中逐渐得到了改善。但一分为二地看,农民的住房质量虽然大有提高,但是村落景观却出人意料地呈现倒退景象。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口的压力和环境污染的加重,严重威胁着乡村的生命力,也使乡村固有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受到了破坏[4]。因而,在这样的一个进程中,如何运用科学的景观规划设计来改善新农村建设中生硬的建筑结构和千篇一律的规划布局,传承农村原有的本质特征,赋予新农村灵动的气息,是农民迫切的心理需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要。

一、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概述

(一)新农村景观的构成

乡村景观是指在乡村地域范围内,相互关联的社会、经济、自然、人文等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是人类以农业特征为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和人为特征的综合环境,主要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5]。

1.自然景观

这里的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界原本就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形成的面貌,如动物、植物、地形地貌、水体、气候、土壤等,这些元素构成了农村自然景观的基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为农村人文景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体现了不同地域范围的自然肌理。自然景观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我国地形丰富,具有不同的自然基底。同时,农村和城市最大的区别在于农村的自然风光人工参与的痕迹很小,是自然界原有物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结果。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是在规划设计中应该加以保护和利用的。

2.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追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叠加了人文特质而形成的景观现象,是各种文化现象的集合体。比如建筑景观、生活景观、道路景观、生产设施景观等,村庄聚落是其最重要的体现,反映出一定历史以及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发展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新农村景观规划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乡村景观规划应注意以下几点:(1)遵循农业与自然景观优先的原则,保护集中连片的农田和自然植被斑块;(2)规划设计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乡村聚落景观,严格控制建筑斑块盲目扩展,建设宜人的乡村居住环境;(3)重建植被斑块,因地制宜,增加绿色廊道和分散的自然斑块,补偿和恢复景观的生态功能;(4)建设高效人工生态系统,实行土地集约经营,重造环境优美与自然系统相协调的农业景观[6]。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满足农业生产、农村企业生产的需要,提供给村民、游客的各类活动场地和文化精神场所,保护农村自然环境和景观特色,在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从农村整体环境景观上进行把控,应当遵循本土化、景观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三项基本原则。

1.本土化原则

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要素都是最宝贵的景观资源,我们应该尊重原有的景观特征,使得新建的景观可以和当地环境和谐共处。在新农村建设项目中,把民居布局样式的乡土性和民居建筑风格进行有机结合,使农村建筑的构筑方式在地域内由独特性发展到普遍性。在营造新农村环境景观时可以大量选取当地的植被,因为植物是最能体现当地环境特色的景观要素之一,从而体现本地的乡土特色。

2.景观多样化原则

景观多样化的程度越高,其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大。在新农村的规划中我们要尽可能的开拓多样性的景观功能,将农村的生态环境景观、农村农业生产景观和观光旅游景观结合起来,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吸引更多的城市游客,丰富完善农村的社会景观结构和景观功能[7]。

3.可持续发展原则

乡村规划应尽可能地保留乡村原有的资源、地理、自然的形态、生物的多样性以及人与自然生物之间的紧密不可分离的共生共存的关系[8]。这样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新农村景观规划中表现为:保护耕地,整理农村空闲土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等。

二、显胜乡毛寺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情况

(一)显胜乡毛寺村概况

显胜乡位于西峰区南端,平均海拔1215米,北与肖金镇接壤,东南以响潭河为界与宁县毗邻,西南以蒲河川与泾川县相连,南端是蒲、响两河的相汇地。显胜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长刮西北风,夏季多行东南风,总体呈干旱、温和、光富的气候特点。显胜乡地表为黄土覆盖,土层深厚,最深可达百米左右。耕作土壤主要有黑垆土和黄绵土。

显胜乡毛寺村地处残垣沟壑区,距西峰区约45公里,自然条件差,经济低落,该村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红薯、花生、大豆等,特色产业为种植黄瓜、芸豆、茄子、番茄等作物的冬暖式大棚。蒲河自北至南贯穿于整个村庄,窑洞民居是该村主要的住宅形式,主要有靠山式和地坑式两种,黑老锅峡成为其新的旅游景点之一(如图1)。

图1 毛寺村卫星图

(二)毛寺村建设现状

1.民居现状

毛寺村的经济发展缓慢,窑洞是其主要的住宅形式(如图2)。在雨水时节,住宅安全问题和饮水问题突出。到2014年,由于扶贫项目的推进,村内建起了一座座青瓦白墙的硬体结构住宅(如图3),遵循背山面水的布局形式,全村新建住宅24户,每户占地面积240平方米,宅内建有简简单单的三间房,其中两间为主室兼客厅,一间为厨房,无厕所和其他卧室。

图2 毛寺村原住宅 图3 毛寺村新建住宅

2.道路

毛寺村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行路难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出村不易进村困难,使村子无法与外界进行频繁的农产品交易,经济贸易水平低下,信息闭塞,较为贫困。目前,毛寺村新修的水泥硬化道路长1.2公里,村组道路长4.3公里,主干道为水泥路面,两侧基本无绿化(如图4)。宅前道路宽5米(如图5),两侧各设有人行道,和民宅平行布置,看上去单调而不具有趣味性。

图4 主干道 图5 宅前道路

3.水体

毛寺村因地理位置的限制,生活艰苦,发展缓慢,但是,从另一方面而言,正因为有了特殊的地理位置,才成就了毛寺村依山傍水的自然景观。蒲河作为毛寺村唯一的一条天然水系,不管是在生产生活方面,还是在美化景观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毛寺村的建设正在逐步推进,但水体治理和规划还未开始,蒲河依然是浑浊的泥水,没有发挥出水体的积极作用,与新建的干净整洁的住宅区形成鲜明的对比,影响了整体景观的可观赏性(图6-7)。

图6-7 蒲河水景

4.绿化

毛寺村的绿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道路绿化,一个是学校校园内的绿化。道路绿化,仅仅是在住宅区道路两旁,进行简单的一列树木种植,宅前宅后预留的绿化区域大部分没有被利用,冬季基本上没有绿色植物。学校绿化,虽有一定的常绿植被,但植物种类稀少,绿化率低(如图8-9)。

图8-9 植被绿化俯瞰图

5.景观小品

图10 假山 图11 凉亭 图12 廊道

图13 木制防护栏 图14 象棋形走道 图15 无止桥

在毛寺村建设过程中,景观小品设计是其最鲜明的特点(如图10-15)。住宅区域内的广场设有假山、凉亭、廊道等;道路两旁设有木制防护栏和座椅;公园里设有象棋形走道、秋千、木质桌凳、泉水等;蒲河两岸设有个性凸出的无止桥。景观小品设计较为丰富,但缺少地域化特征,显得与环境不是很融洽,同时由于只是集中设置在广场附近,没有真正的渗透到居民的生活中去。

三、毛寺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住宅样式纯复制

在毛寺村改造过程中,住宅的空间形态结构较为单一,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民从事的农业生产类型逐渐走向多样化;农村家庭人口的组成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大家庭结构逐渐消失,代之以单一家庭结构,例如以一代人、两代人为核心的家庭类型,因此,单一的住宅模式也就显得有些不适应。新农村住宅建设实际上成了大量的样板复制,形成“千村一面”的现象。西北地区浓厚的住宅文化正在逐步丧失,传统的“合院式”住宅和“窑洞式”住宅正逐步消失在人们的眼前。

(二)重“外”轻“内”

在外,住宅区道路宽畅,住宅形态美观大方,道路干净整洁;在内,仅有三间的房屋,空无一物的庭院,简单厕所的建造现状根本满足不了村民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体现出重外部建设,轻宅内建设的弊端和“以人为本”观念的缺失。

(三)水体景观呈消极影响

毛寺村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蒲河作为毛寺村的主要水系,水体浑浊且水质差,又缺乏水体治理和净化,使得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遭到破坏,水体对环境不但没有起到积极作用,甚至破坏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景观效应。

(四)绿化设计不合理

毛寺村的绿化设计,可以用“一清二白”来概括,尤其是在冬季,其人工绿化程度极低,只有硬化道路两旁才有二十几棵常绿树种,三四处面积不大的灌木点缀,除了原有的植被外,再无其他绿化设计,呈现出植物种类单一,配置不合理的特点。

(五)小品设计不完善

在毛寺村的景观小品设计中,缺少对本土文化的挖掘,显得与周围环境不相融,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和居民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得景观小品在居民生活中的使用度不高。

四、应对方略

(一)遵循“因地制宜”的改造原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借鉴传统乡村的优秀建造理念,不过分夸大科技和人工改造自然的能力,因地制宜,尊重与顺应自然,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将人工改造环境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1.山体、植物景观

针对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山体植被应当具有耐旱、抗寒、护坡固沙等功能,如油松、侧柏、刺槐、花椒、白榆、臭椿、山杏、核桃、桎柳胡枝子等,可进行梯形造田或造林(如图16),也可以依照地形,种植农作物,所种植被应该和本土树种协调搭配。植物是园林中最重要的造景要素,并且受气候的影响最大,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着具有差异性的植物种类和植物群落。植物以其丰富的色彩、多样的形态形成园林的主体景观,也构成不同地区的典型植物景观特色[9]。因此,要根据庆阳地区的气候特点,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合理运用乡土树种,科学有机地合理搭配,达到既绿化又美化的理想效果,以满足游憩和赏景等多种功能的需要。

2.水体景观

水治理应当把水土流失作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河岸上进行的绿化种植应当选取具有耐寒、耐水湿、护岸、护滩等作用的植被,如杨树、旱柳、垂柳、泡桐、沙柳、沙刺、紫穗槐等[10],同时进行相应的水体净化处理和配以必要的防护设施,促使水体发挥积极作用(如图17),也可将水环境引入到居住环境当中,与居住环境共同形成“俯仰相望”的优美景观。

图17 水体景观

(二)坚守“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把“以人为本”作为建设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求新农村建设能够继承过去、完善现在,兼顾未来,从农民切身需求的角度出发,考虑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民俗文化、风水观、价值观、思想观念等,而不是盲目的进行现代化建设。

新农村建筑布局与形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面貌。因此,建筑既要立足当地的历史文脉,根据当地建筑的历史特征进行设计改造,在设计中既不能固守自封,抓住“老”字不放,又要运用现代的语言样式和设计手法,在施工中尽可能的运用本土材料[11]。另外,新农村住宅内部建设应当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卧室、厨房、厕所以及能够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空间必不可少,并且卧室数量要满足全家人口居住,庭院内可进行局部的绿化,如简单的庭院种植或设置透过落地窗可观看到的绿化景观等(如图18)。

图18 住宅内部的三种布置

房屋建设可在层数、颜色、形状等方面力求不同,例如可通过错落有致的住宅布置来塑造优美的道路形态,在住宅与宅前道路所形成的间隙空间内可以增设各类植被装饰或者可供邻里之间进行交流的休憩场所,使得居住区景观更加丰富多彩(如图19)。

图19 住宅与道路两种布置形式

(三)奉行“去粗取精”的住宅建设思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遵循“去粗取精”的原则。住宅是农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应当给予高度重视,新农村住宅建设一味地进行复制,完全忽视当地的传统民居、风俗以及地域特色,导致中国传统地域文化与风俗的流失。因此,新农村建设应当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保护地域文化的多样性[12]。

对于庆阳传统的合院住宅和窑洞住宅应当进行保留,并进行改造和创新,以适应当代人民的生活,并作为当地住宅的主要形式。对于这两种住宅,在平面绿化的基础上引进立体绿化(如图20),将地锦、爬山虎、迎春、凌霄、紫藤、牵牛花等植物应用到坡面、墙面、屋顶、栏杆、棚架当中去,通过植物色彩、形状、大小以及相互之间的搭配来塑造怡人的生活环境。

图20 三种不同的立体绿化

(四)突出“灵活多变”的景观小品设计

环境小品是村庄内涵和地域文化的有效载体[13],是村民情感的寄托之物,应与村庄空间设计相结合,在小品的材质、色彩、体量、尺度、题材、位置等方面与整体环境协调统一,使其成为空间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同时,在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方面应当遵循“灵活多变”原则。新农村中的景观小品包括指示标志、雕塑、服务设施等,景观小品既活跃了空间气氛,同时也加强了空间联系,起到视觉引导和心理疏导的重要作用。在制作的材料选取上可以采用当地材料,同时运用本地的文化符号,这样就可以同周围环境融合,体现当地独有的文化特征,增加景观的趣味性、认同性和美观性。

新农村只是一个大的概念,应该跳出这个思维框架,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在平面、立面、空间以及植物种类、形状、大小、作用、相互配置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如图21),灵活运用多种资源,突出重点,展现特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实用且美观,力求达到村村不同样,村村都美观的效果。

(五)“质”与“量”的齐头并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遵循“质”与“量”齐头并进的原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都要有所计划,新农村建设只注重“量”的积累,却忽视“质”的重要性,造成了村村同样,村村无新意的弊端。因此,新农村建设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复制房子、铺设道路、植树等,而是在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要做到“质”与“量”的齐头并进。

五、结 语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大课题。目前,“千村一面”的新农村依然呈现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村庄,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正在逐渐流失,我

们在提倡和制定科学的景观规划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已建成的新农村中所凸显的“模板”复制问题,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通过民居多样性的布局方式的设计理念,形成丰富的空间效果,同时引进立体绿化,从而改变新农村毫无差别的面貌,再现理想的农村居住环境。

[1]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农村生态环境,2001(1):52-55.

[2]齐增湘,龙岳林.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28(4):192-196.

[3]谢花林,刘黎明.乡村景观评价研究进展及其指标体系初探[J].生态学杂志,2003(6):97-101.

[4]谢花林,刘黎明,李振鹏.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评价方法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3):101-104.

[5]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19(1):55-58.

[6]刘萍.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7:7-9.

[7]鲍艳景.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37-40.

[8]田密蜜,赵衡宇.探索新农村景观建设中的生态观[J].华中建筑,2010,28(4):111-113.

[9]沈兵.西双版纳园林植物配置特点的剖析——以景洪市为例[J].中国园林,1998,14(3):31-33.

[10]安利波,白振海.浅谈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J].安徽农业科学,2007(24):7444-7445.

[11]王峰.地域文化在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传承[J].创意与设计,2010(3):98-100.

[12]陈娟.景观的地域性特色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81-85.

[13]陈金泉,谢衍忆,蒋小刚.乡村公共空间的社会学意义及规划设计[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28(2):74-77.

【责任编辑 答会明】

The Research on the Design of the New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with Maosi Village in XianSheng Town as an Example

ZHANG Yao-long1, WANG Jing-jing2, SHI Yan-hong1

(1.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Longdong University, Qingyang 745000, Gansu;2.College of Fine Arts, Longdong University, Qingyang 745000, Gansu)

The design of the new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in China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rural society. Today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new countryside, to a certain extent, solves the dirty, disorder and poor condi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promotes the rural areas to proceed modern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promote rural development, but because of the lack of scientific landscape planning guidance, there also appears a lot of new problems in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study of Maosi Village construction located in the loess plateau, we conduct systematical analysis of Maosi Village housing, roads, water and other landscapes, and points out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 countermeasures.

rural landscape; new countryside;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U985.1

A

1674-1730(2017)02-0100-05

2016-11-09

陇东学院青年创新项目《合院式住宅的空间特征运用于庆阳城镇集合住宅设计的研究》(XYBY140212)

张耀珑(1989—),男,甘肃庆阳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乡土建筑和宜居乡村住区研究。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住宅绿化
Jaffa住宅
现代装饰(2021年4期)2021-11-02 07:08:22
景观规划设计
食品工业(2020年6期)2020-07-18 04:07:22
挂在“树”上的住宅
学生天地(2020年30期)2020-06-01 02:25:50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流行色(2020年1期)2020-04-28 11:16:38
MHS住宅
现代装饰(2020年3期)2020-04-13 12:54:20
A住宅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40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
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 07:56:29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3-01 07:36:25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28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3:00